任强;曹旭阳;高博;王政;翟金帅;黄腾;李西成
目的 观察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3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情况,同时,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能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殷贤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急性巨大肺脓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巨大肺脓肿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咳嗽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17.78%),包括感染2例、呼吸衰竭2例及心律失常4例,观察组出现并发症1例(2.22%),其发生了感染.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结论 对急性巨大肺脓肿患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高热不退等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王静海;叶翔;庞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罗浮山风湿膏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疗法,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联合罗浮山风湿膏药外敷,以治疗7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3、5、7 d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罗浮山风湿膏药治疗坐骨神经痛,可以降低西药的用量,使患者尽早活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赵文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为颅内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7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56例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毒性脑/脑膜炎患者101例(病脑组),化脓性脑/脑膜炎患者26例(化脑组),结核性脑膜炎29例(结脑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结果 3组患者发热、头痛、精神症状及脑膜刺激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癫痫发作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化物、ADA、白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脑脊液性状(包括颜色、透明度)、白细胞分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型颅内感染临床表现相似,部分颅内感染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需根据不同颅内感染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仔细分析,综合考虑以大可能作出正确判断.
作者:徐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羟乙基淀粉130/0.4静脉预注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择期行剖宫产孕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匀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对照组匀速输注乳酸钠林格液500 ml,然后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期根据血压监测情况必要时静脉注射麻黄碱.比较2组患者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麻黄素应用总量、孕产妇血压心率变化、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2组剖宫产孕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黄碱总量少于对照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剖宫产手术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预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能稳定母体的血流动力学,有效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雪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口服抗癫痫药物可出现各种各样不良反应,这在药品说明书上均有说明,笔者治疗癫痫患者以来,主要应用的药物有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片、托吡酯片、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拉莫三嗪片、氯硝西泮片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血常规、肝功改变,眩晕、药物过敏、食欲不振等[1-2] ,各种药物说明书上可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协调困难、共济失调,但是较少见[3]. 笔者遇到7例口服抗癫痫药物出现严重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乐江;张晓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侵袭性真菌感染(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是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和炎性反应等,念珠菌和曲霉菌是常见的病原体[1].大多数IFI发生在儿童[2] ,特别是具有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儿童及早产儿[3]. IFI在儿童中有很高的致病率和致死率,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抗真菌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儿童. 三唑类药物是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此类药物临床应用广、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兆艳;张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妇产科围术期头孢呋辛合理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妇产科围术期患者418例,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9例,观察组于术前0.5 h给予头孢呋辛2.0 g静脉滴注,手术结束后再次予头孢呋辛2.0 g静脉滴注.对照组于术前和术中均进行头孢呋辛治疗,手术结束后进行头孢呋辛滴注,每次4.0 g,每天1次,连续滴注3 d后将滴注用药改为口服.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发病率、手术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头孢呋辛使用量,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发病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9.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围术期的患者对头孢呋辛进行合理使用,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发病率和手术切口感染率,同时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患者头孢呋辛的使用剂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池志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5-FU联合伊立替康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用于结肠癌晚期的治疗疗效较好,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聂宁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只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予四妙勇安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大行走距离、踝肱指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05,P<0.05).观察组大行走距离和踝肱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00,P>0.05).结论 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增大患者的大行走距离和踝肱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建;陈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7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病例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7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疾病诊断的依据、发病特点,选择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法,并评估其疗效.结果 根据突发下腹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双合诊可及宫旁压痛的肿块,以蒂部明显,盆腔彩超证明附件区有包块,临床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75例患者发现育龄期女性多发,手术可采用腹腔镜,据患者术中具体情况选取卵巢手术方式,手术疗效满意,71例病理为良性,22例为畸胎瘤.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只要拟诊卵巢肿瘤蒂扭转,应急诊手术治疗,结合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情况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术中结合卵巢是否全部坏死、患者的要求及病史酌情考虑切除范围.
作者:黄睿;汪延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密闭式留置针在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参与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的受试者分两周期进行研究,第一周期采用直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148例),第二周期采用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138例),对比2种不同类型密闭式留置针的重新置管率、疼痛情况.结果 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的重新置管率为28.26%(39/138)高于直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的11.49%(17/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1,P<0.01).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的疼痛评分为(2.02±0.69)分高于埋置有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患者的(1.87±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1,P<0.05).结论 22号直型密闭式留置针重新置管率较低,且患者疼痛值低,将其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章秀锦;许安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0例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40例为CIN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经阴道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3组入选者进行检查,比较3组入选者常规超声图像特征、超声弹性成像表现情况及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 对照组宫颈呈圆柱状且回声比宫体稍高,宫颈管位于中央呈强带状回声;宫颈癌组不同分级患者的超声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Ⅰa期主要表现宫颈回声不均匀,部分可见点片状低回声或高回声;Ⅰb期及以上形态不规则、宫颈内有不均质回声肿块、宫颈明显增大、宫颈管消失.对照组宫颈大部分呈绿色,极少部分呈红色与兰色,且宫颈管与宫颈浆膜层均呈红色;CIN组宫颈普遍呈绿色,少部分呈兰色或红色,且宫颈管与宫颈浆膜层均呈红色,部分可见兰色;宫颈癌组大部分宫颈呈兰色,少部分呈绿色或红色,部分宫颈浆膜层连续性中段.宫颈癌组弹性成像评分为1分人数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及CIN组;宫颈癌组弹性成像评分为3分、4分、5分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CIN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组患者弹性成像评分为1分的人数占比明显高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期与Ⅰb期患者弹性成像评分为4分的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Ⅰa期;而Ⅱa期患者弹性成像评分为5分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Ⅰa期以及Ⅰb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宫颈癌的一种无创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芳;欧阳靖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的副神经节瘤,好发于成人 ,多见于40~50岁,儿童很少见,另外,女性患者要明显多于男性患者,这可能与女性因月经失血而男性肺活量较大能耐受慢性缺氧有关 . 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左、右侧发生率均等,双侧发病少见,或伴有鼓室、迷走神经等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或同时发生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癌等.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诊断比较困难. 此外,颈动脉体瘤与颈动脉关系密切,且血供丰富,极易出血,一旦确诊,主张立即手术切除,以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颈动脉体瘤是外周化学感受器瘤的一种, 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颈动脉体的外鞘,从组织发生上来讲颈动脉体来源于外胚层与神经管之间的神经嵴,属于副神经组织,故又称副神经节瘤. 颈动脉体瘤在临床上是一种散发、少见的疾病,有文献报道在颈动脉肿瘤中其所占的比例为 0. 03%,在头颈部肿瘤中所占比例为0. 22% [1-2]. 其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引起体内血液成分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以使颈动脉体代偿增生,从而形成肿瘤,这是目前认为颈动脉体瘤的发病原因[3]. 颈动脉体瘤的生长速度缓慢,多数良性,但也可以发生恶变,恶性诊断依据一般是肿瘤发生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或术后复发[4].
作者:赵燕芹;王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1例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通过参与1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治疗,分析评价初始治疗方案,提出药学建议,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并及时修正.结果临床药师的建议被采纳,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发挥临床药师作用和体现价值.
作者:陈铭臻;黄碧瑜;杨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均分2组各44例.介入治疗组进行脑血管介入诊断与治疗,手术治疗组进行切除动脉内膜的手术治疗.比较2组脑分水岭梗死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6个月后脑梗死复发率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结果 介入治疗组脑分水岭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0,P<0.05).干预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均低于干预前,且介入治疗组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6个月后脑梗死复发率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均低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介入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俊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某院药房外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为医院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药学部对药房外的41个科室的备用药品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药房外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基本上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数不符、不同种类药品混放或未按批号顺序有序摆放、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药品过期等.结论 持续改进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同时对药品管理相关人员加强培训和宣传,大限度地保证药品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吴紫娟;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1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cobb角、骨密度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26,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cobb角、骨密度等各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运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期获得康复.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合并结核病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南通市通州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结果 精神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多有结核病临床症状,病情多严重,病灶范围广,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结论 精神病患者是结核病高发人群,精神病科医师和结核病科医师必须加强合作,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瞿向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1日-2017年10月1日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2组各症状消失时间与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湿啰音、哮鸣音、气促、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大呼气流速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案.
作者:史庆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