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贾麟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用于肾衰竭患者床旁血液滤过(BHF)抗凝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肾衰竭患者行BHF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加曲班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次后、治疗5次后,比较2组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水平(Hb);比较2组滤器跨膜压,滤器残余血量,滤器使用寿命;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次及第5次后,2组APTT水平开始升高,而Hb、PLT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滤器使用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抗凝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出血倾向,且2组患者均全部存活.结论 阿加曲班在BH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起到与低分子肝素钠类似效果,且稳定性要强于低分子肝素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靖 刊期: 2018年第20期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人数也随之增加. 肺癌患者中,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年人,大部分患者被发现时已是疾病晚期,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时恢复的难度较大,只能进行放疗和化疗来改善症状,但并不能治愈,患者生存周期也较短,生存率较低[1]. 近年来靶向治疗逐渐受到重视,应用于晚期NSCLC取得了较好疗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兰朋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继发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进行分析归纳,查找其特点以便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74例的X线胸片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结果 经过分析,74例患者中病灶分布在双肺野者8例,病灶单纯分布在右肺者36例,病灶单纯分布在左肺者30例;X线片中,表现为复合影像者38例,表现为干酪并伴有空洞影像者16例,图像表现为球形或团块状者8例,另有渗出为主的实变影者12例.结论 经过对继发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进行分析回顾,有利于提高诊疗的准确性,从而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病症,争取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作者:万方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2组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7.5%(P<0.01).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效果良好,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且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尽早出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庆亮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比较低剂量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不齐疗效及改善QTd作用.方法 选取门诊收治的高血压引起的心律不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予低剂量索他洛尔治疗,观察2组疗效以及QTd指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QTd、QTdc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值更明显(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索他洛尔治疗心律不齐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活血消异方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消异方治疗,观察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A125)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中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中CA125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均<0.01).治疗前,2组免疫五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3 d,观察组免疫五项水平远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免疫五项水平逐渐恢复至正常(P<0.05).结论 活血消异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易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娟;任丽坤;郄雪莲;马彩燕;赵会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肿瘤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全身化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辅助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的62.79%(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低于对照组的30.23%(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克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180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就TURP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术中出现电切综合征(TURS)先兆3例,术后出血5例(2.77%),术后暂时性排尿困难16例(8.89%),术后尿失禁6例(3.33%),术后膀胱痉挛4例(2.22%),以上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均缓解或消失.结论 TURP严重并发症可以预防和治疗,随着术者手术技术熟练程度的增加及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发症会逐渐减少,甚至可以避免.
作者:安信;贾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血糖管理三人行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糖尿病确诊且有效随访的5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三人行血糖管理模式的患者为观察组,接受常规血糖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256例.记录、比较患者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量表(DSES)评分以评价2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出院后3个月2组DSES总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应用三人行血糖管理模式有助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明芬;谭嬿;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药物诱导的肝损伤(DIL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例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肝损伤分为肝损伤组13例和无肝损伤组87例.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两重分析,确定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肝损伤发生率为13%.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大,HBsAg阳性、高血压、高血糖,有饮酒、吸烟习惯,身体质量指数超标及患者未使用保肝药物.结论 临床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倾向于DILI,而年龄大、高血压、糖尿病、HBsAg阳性,有饮酒、吸烟的习惯,及身体质量指数超标,不服用保肝药是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都必须高度重视,同时加强个性化的预防.
作者:周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分析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方法 抽选医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600例,依据不同采取检验方法为标准分组:300例取血常规静脉血检验的患者为观察组,300例取末梢血检验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血红蛋白总量(27.69±7.19)pg、红细胞压积(0.34±0.15),与对照组平均血红蛋白总量(28.56±8.52)pg、红细胞压积(0.33±0.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体积、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检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行血常规检验时,选静脉血检验的准确性比末梢血检验更高,效果确切,对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孙新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2种不同方式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的足月妊娠产妇38例,依据不同引产方式为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选用水囊引产,对照组选用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比较2组引产效果、引产至临产时长、产后24 h出血量等;同时记录2组引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为73.68%,对照组引产总有效率为78.9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至临产时长短于对照组(P<0.01),2组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31.58%(P<0.05).结论 足月妊娠产妇进行引产时,选水囊、米索前列醇等2种方式的引产效果相当,但水囊引产有效性明显.
作者:颜惠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中风通络丸辅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诊治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风通络丸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好转,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用中风通络丸辅治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楚权;曾荣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程度,以ADL评分、FM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作为观察指标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护理后,2组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FMA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及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郑敏;李碧霞;林素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子宫气囊压迫治疗严重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严重产后子宫出血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纱布填塞止血,观察组采用子宫气囊压迫止血,观察比较2组止血成功率及出血量、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观察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子宫气囊压迫治疗严重产后子宫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优于纱布填塞,可减少出血量及输血量,控制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也能降低感染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霞;郭俊芝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患者,女,69岁,主因外阴脱出肿物1年余,白带多1月余入院. 入院后查体:T 36. 3℃,BP 180/100 mmHg. 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妇科查体:老年型外阴,阴道口脱出包块,大小约10 cm × 10 cm × 8 cm,为完全脱出的子宫及阴道前壁、膀胱,可见宫颈稍肥大,Ⅱ度糜烂,阴道畅,黏膜正常,还纳子宫后行双合诊检查:子宫萎缩,活动可,无压痛,双附件未触及异常. 彩色超声检查示子宫生理性萎缩,双侧附件区结构未见异常. 宫颈TCT: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初步诊断:(1)子宫脱垂Ⅲ度;(2)阴道前壁膨出Ⅲ度;(3)高血压病(极高危组). 患者入院后给予妇科常规护理,完善检查、阴道准备. 在腰硬麻醉下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壁修补术. 术中见子宫萎缩,如核桃大小,探查双侧附件正常,卵巢萎缩. 术中顺利,术后剖视子宫见:子宫峡部内膜处有一灰白色结节,直径1. 5 cm,边界较清楚,质硬韧. 术后病理结果 回报示:宫颈慢性炎,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峡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浸润至肌层(图1). 经上一级医院病理科会诊结果 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未化疗,现术后随访3年体健,未复发,盆腔彩色超声、胸部CT、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未见异常.
作者:徐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评估电子阴道镜对妊娠期反复阴道流血患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排除产科原因的31例妊娠期阴道反复流血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部分进行活检.分析31例反复阴道流血患者的镜检特征以及诊断价值.结果 经检验其中宫颈炎活动伴性出血13例,阴道壁赘生物2例,阴道壁纤维上皮性息肉2例,阴道壁湿疣合并病毒感染1例,宫颈尖锐湿疣1例,宫颈息肉2例,高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宫颈蜕膜息肉2例,低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5例,宫颈癌1例.结论 妊娠期反复阴道流血原因较为复杂,病理类型也较多,利用电子阴道镜可以快速判断病理类型,找出下生殖道病变流血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充足准确的依据.
作者:谢家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并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同T0时段比较,其他时段2组患者NTI指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T1-T3时段的MAP、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均低于对照组,NTI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麻醉的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江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抗帕金森病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采用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采集血液比较2组患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RA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LPO).结果 2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RAP、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L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可提高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28例,病毒性肺炎34例,支原体肺炎36例,检测并比较不同类型肺炎患儿血清CRP水平.结果 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RP值及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临床干预治疗,病情的好转,CRP逐渐降低.结论 血清CRP作为急性炎性反应早期的炎性因子,尤其对细菌感染较敏感,其检测值有助于鉴别炎性反应性质,同时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田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