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100例分析

胡正明

关键词:药物毒性, 抗菌药, 安全用药
摘要:目的 分析该院100例患者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该院用药不良反应患者100例,统计分析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情况.结果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发生多的为皮肤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全身损害等.结论 药物性损害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医院应明确交代患者用药品安全,用药的正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172例患者首先行胃镜下检查,然后实施病理检查,分析患者的胃镜下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172例患者均分别经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其中胃镜检查结果为172例均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病理诊断结果为144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确诊的144例患者中伴肠上皮化生64例、浅表性胃炎30例、异型增生28例.172例患者胃镜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3.7%(144/172).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胃镜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黏膜萎缩的阳性检测值:A+B=76.7%,A+B+C=9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肠上皮化生,A+B阳性检测值为16.7%;对于异型增生,C的阳性诊断率为21.1%.172例患者经Hp检查,其中阳性106例,阴性66例.且患者的Hp感染阳性与其胃黏膜的三种病理改变有密切的关系,其中胃粘膜萎缩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患者之间的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胃镜检查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诊断与采取病理诊断的诊断结果是有较大的差异性的,鉴于此,笔者建议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诊断时,需结合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两种诊断方法同时进行,才能够大程度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徐定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钦州市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钦州市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现状,为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培训和现场调查法,对钦州市69所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现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建筑布局、消毒灭菌设备配置、消毒与灭菌管理等,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所医疗机构有56所建立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站,其中,建筑布局流程不符合要求的占94.64%(n=53);由消毒供应室实行集中管理13家,建筑布局流程不符合要求的占46.15%(n=6).三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100.00%(n=5),二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66.67%(n=6),一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14.29%(n=1),未定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2.08%(n=1).消毒员持证上岗三级医疗机构达100.00%(n=5),二级医疗机构达57.14%(n=4),一级医疗机构达20.00%(n=1),未定级医疗机构集中达20.00%(n=7).结论 钦州市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重点环节存在较大缺陷,应多方面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管理、监督与指导,持续改进消毒与灭菌水平.

    作者:吴家嘉;李定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柴胡不同炮制方法对有效成分的影响,比较醋炙、酒炙柴胡配伍疏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疏肝汤治疗,观察1组添加醋炙柴胡,观察2组添加酒炙柴胡,3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生柴胡炮制后柴胡多糖比重降低,酒炙高于醋炙;柴胡皂苷含量下降,酒炙低于醋炙;挥发油含量明显提高,酒炙与醋炙相近.观察1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炙柴胡配制柴胡疏肝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效果明显,可能与其含有更多的柴胡皂苷有关.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雷贝拉唑组加用雷贝拉唑治疗,奥美拉唑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雷贝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的76.0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00%高于奥美拉唑组的7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嘉新;江芸;王大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364例患者的临床用药信息,主要以《中国药典》及《心血管病的相关诊疗指南》为标准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比加强管理前后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结果 2016年3月-2017年2月用药不合理现象发生率为25.37%明显低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4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825,P<0.05).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为缺乏临床循证依据、无主次盲目给药、配伍不合理、用药缺乏针对性、服用方式不合理及给药剂量不合理.结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对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对患者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加强管理来避免不合理性的发生,以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吴少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验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根据患儿有无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同期再抽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健康组,分别实施免疫功能和hs-CRP检验.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IgG、IgM及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IgA、补体C3及C4水平均低于健康组;研究组IgG、IgM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gA、补体C3及C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异常情况,与疾病进展有密切联系,临床检测患儿hs-CRP能有效了解患儿病情程度,联合免疫功能检验可为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陈艳;殷洪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我院中药免煎颗粒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颗粒的应用情况,为应用、发展中药颗粒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2017年中药颗粒的处方量、中药销售数量及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前,我院共有275种中药配方颗粒,2015-2017年我院中药颗粒销售量增长,销售数量多的利水渗湿类药材,其次是补虚类药材;销售金额大的补虚药,其次是利水渗湿药.结论 我院在使用中药颗粒的种类、品种已有自己的特色,中药颗粒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为临床用药更安全有效,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中药颗粒应用现状,合理使用中药颗粒.

    作者:李雪英;余文惠;赖荣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清热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清热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开具的含清热类中药饮片的处方17649份,同期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14例.回顾性分析处方点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清热解毒中药相关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 2016年、2017年处方不合格率、原因无显著变化,剂量不当是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单味药的剂量超过了药典推荐的安全剂量,涉及清热类药物的不合格率占0.47%.114例不良反应中与清热类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27例,其中怀疑有关16例,确定有关11例;原因主要为煎煮不当15例,自行用药6例,超剂量用药5例,配伍禁忌1例.有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处方不合格率、肝肾功能不良率、处方药物的品种、清热解毒比重均高于无不良反应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在整个中药饮片安全管理中并不突出,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味药物,与处方不合理、药物的使用不当有关,需要关注重点药物的煎煮处理.

    作者:杨春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胰腺炎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呕吐症状消失、肛门排便排气、腹胀症状消失情况,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8,P<0.05).观察组呕吐症状消失、肛门排便排气、腹胀症状消失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胃肠动力和临床指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俊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185例抗生素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185例抗生素类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资料,为降低ADR的发生率及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连云港市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出现的185例抗生素类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引发ADR的抗生素种类、ADR程度分级,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85例抗生素类药品ADR报表中,年龄≤18岁的未成年人所占比例高(43.24%);头孢菌素类引起ADR的例数多(占71.35%),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44.17%).结论 要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重视抗生素类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孙楠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纳米薄膜在纯钛烤瓷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TiO2-SiO2-SnOx纳米薄膜在纯钛烤瓷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口腔科行冠修复的患者325例(478颗),其中常规纯钛烤瓷冠239颗为对照组,以纳米薄膜作为钛瓷中间层的纯钛烤瓷冠239颗为试验组.随访2年,比较2组修复体的完整性和牙龈健康状况.结果 试验组失访12颗,有效牙冠227颗;对照组失访9颗,有效牙冠230颗.试验组烤瓷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崩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牙龈健康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P>0.05).结论 TiO2-SiO2-SnOx纳米薄膜可以有效降低钛烤瓷冠的崩瓷率,且对牙龈健康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子川;殷钢;陈光;吴仲寅;方会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环丙沙星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66岁,因脑梗死伴左侧肢体活动受限2月,行走时不慎跌倒致右侧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后15 d,转入我科行康复治疗. 因长期卧床,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 体温37 .0℃,双肾区叩痛(—). 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尿蛋白( ±). 诊断:(1)股骨头置换术后;(2)泌尿系感染. 因患者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予以环丙沙星0.2 g静脉滴注,滴速40 滴/min,滴注约3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继之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 查体:血压62/36 mmHg,呼吸26次/分,心率110次/分. 唇绀,意识不清,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2.5 cm,对光反应迟钝,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双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心率整齐,心脏瓣膜区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立即停止静脉滴注环丙沙星,予以肾上腺素0 .5 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 mg肌内注射,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吸氧,平卧位保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0.9%氯化钠500 ml加10%葡糖糖酸钙10 ml扩容. 抢救15min后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平稳;0.5 h后四肢皮肤转暖,血压108/66 mmHg,继续对症支持处理;后改为磷霉素4.0 g抗炎治疗每天1次,经1周的治疗后症状缓解.

    作者:徐兆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药师参与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的实践与体会

    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抑酸类药物,效果明确,在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有文献[1]报道,质子泵抑制剂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首选,医院各个临床科室均可能用到. 近年来,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不合理使用的问题也日益增多,这既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也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加重患者负担,非常有必要进行合理用药的管理. 基于这样的背景,为促进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我院开展了对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的临床干预,药学部是参与的主要部门,本文拟讨论临床药师参与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的切入点,供同行参考.

    作者:郭峰;李艳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缬沙坦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C-反应蛋白的作用

    目的 分析缬沙坦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硝酸酯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及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9,P<0.05).治疗前2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CRP、HOMA-IR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CRP、HOMA-IR指数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效果好,CRP降低明显,对患者康复非常重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卫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氨基苷类药物在抗结核治疗中的肾毒性分析

    目的 分析在抗结核治疗中应用氨基苷类药物造成的肾毒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65例,依据应用的氨基苷类药物种类分为A组42例、B组38例、C组40例和D组45例,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清除率.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血清肌酐清除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基苷类药物应用于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中安全性高,对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但要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作者:杨华锋;彭云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

    目的 观察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将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依据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4组(正常结构组35例,向心性重构组45例,向心性肥厚组40例,离心性肥厚组40例);将另无高血压的健康人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各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4个高血压组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向心性肥厚组与离心性肥厚组变化更加明显,且变化幅度大于正常结构组及向心性重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性肥厚组与离心性肥厚组EF及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水平与RWT、IVST、LVPWT及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1、0.525、0.601、0.721,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30,P<0.05);血清NO水平与IVST、LVPWT、RWT、LVMI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8、-0.513、-0.612、-0.739,P均<0.05),与LVEF呈正相关(r=0.583,P<0.05).结论 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左室重构的患者血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该变化与左室重构程度相关,检测ET-1、NO水平有助于发现高血压左室结构异常,干预ET-1、NO的表达可能会抑制左室重构,延缓高血压患者向心力衰竭的进展.

    作者:祝河忠;陈佳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4G实景课堂在高职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妇产科教学为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涉及临床检查及手术等,因病例于病史、手术、检查等方面存在不同,加之临床教学过程学生人数受限等因素影响,在遇到典型病例时,无法做到对同一病例在多批学生中示范与讲授. 妇产科检查多涉及对患者隐私保护需求,若众多学生现场讲解将会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实施困难性较大. 传统教学模式多侧重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课堂师生缺乏互动,不利于增加高职医学生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影响妇产科课堂教学质量. 妇产科教学具有课时数紧、内容繁多、学生见习机会少等特点,加之操作性内容常出现患者不愿做见习示范案例情况,导致传统教学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造成高职医学生无法掌握妇产科检查及分娩机转等一系列问题,影响高职妇产科教学质量[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4G实景课堂教学方式逐渐应用于妇产科教学中,该教学方式可使职业真实的环境同学校课堂实现在线连接,促使高职学生在课堂上即可直观对妇产科的各项流程及操作进行了解,增强互动交流性,有利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4G实景课堂应用于教学中,可促使学生直观感受真实职业氛围、认知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学生实训感官感受提升,有利于提高妇产科课堂教学效果. 笔者将对妇产科教学现状、4G实景课堂教学方式优势以及具体应用策略进行论述,并作报道如下.

    作者:徐琼芳;李祖祥;欧阳平中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6,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心率(HR)、收缩压(S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十二导联中ST段导联数(NST)、ST段压低数值总和(E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R、SBP、RPP、NST、EST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丽珍;张晓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医院感染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患者2513例和实施后患者2499例,比较2组患者医院感染率;选取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其他科室成员80名,比较实施前后学员考核成绩合格率.结果 实施的PDCA循环管理制度后,医院感染率为0.4%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94,P<0.05).PDCA实施后,学员考核成绩的合格率为96.9%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3,P<0.05).结论 PDCA循环能有效地提高医院管理质量,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提高医院消毒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琴;周艳;蒋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双倍剂量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双倍剂量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双倍剂量0.4 mg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5 mg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推荐剂量0.2 mg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5 mg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命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PSS评分、QOL评分及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PSS评分、QOL评分均降低,Qmax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倍剂量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可更好改善患者自觉症状以及Qmax,但是仍需要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大剂量坦索罗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陈锦添;李智强;陈从其;林云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