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万和;王志坚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及气道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100例,均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气道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观察组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的治疗中实施气道管理,能改善临床各项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周启兵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口腔种植患者64例(108颗种植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拔牙组、即刻种植组、引导骨再生组,分别接受微创拔牙方法、即刻种植方法、引导骨再生方法.比较3组种牙成功率、骨密度及种植体骨质吸收情况.结果 3组种牙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3组骨密度评分、唇腭向及垂直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种植患者中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效果确切.
作者:熊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重症监护病房诊治的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52例,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并根据出血量考虑输血,维持正常血液循环;暂禁食,置胃管冰水洗胃;胃管注入凝血酶;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同时治疗原发病,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结果 52例患者中有效44例(84.62%),无效8例(15.38%).死亡2例,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是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高发群体,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对预后有不良影响特征,要积极预防,密切观察,早期治疗.
作者:李沛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栀子蛋清方治疗创伤性肢体肿痛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10月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肢体肿痛患者13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给予栀子蛋清方治疗,对照组外敷消定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肿胀范围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肿胀范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d、治疗1个月后2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肿胀范围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肿胀范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48%高于对照组的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发生皮肤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在结束治疗后均自行恢复,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栀子蛋清方治疗创伤性肢体肿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程度,缩小肿胀范围,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吴文松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依巴斯汀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巴斯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92,P<0.05).试验组血清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IgE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云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辨证论治角结膜干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医院诊治的角结膜干燥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辨证论治,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结论 辨证论治角结膜干燥症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银峰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用镜检、眼观、免疫组化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长径2.6~12.0 cm,呈现灰白色;术后随访1~3年复发率为33.3%,包括2例左膝患者术后1年复发,并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2例左踝部患者术后2年复发;在镜检下,肿瘤由皮样细胞、梭形细胞组成,7例为上皮样细胞,胞质呈现明显的嗜酸性.5例为梭形细胞,胞质透明.眼观肿瘤多呈现结节状,8例边界清楚,无包膜,4例呈现浸润性生长,长径2.6~12.0 cm,切面为灰白色;10例坏死病例质地细腻,2例质地中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波形纹蛋白阳性率为100.0%(12/12),黑色素瘤抗原阳性率为83.3%(10/12),这两种染色中,多数为瘤细胞阳性.鉴别诊断中需要的其他标记,如结蛋白、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等,均为阴性.结论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多发于中青年的软组织肿瘤,易转移、复发,在病理检查时,应与其他软组织肉瘤鉴别.
作者:李龙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对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426例,术毕时单纯安置胸腔引流管202例(胸腔引流组),同时安置纵隔引流管与胸腔引流管224例(纵隔引流组),比较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术后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引流组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引流组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感染症状,减少胸腔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吻合口瘘的呼吸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治疗吻合口瘘较好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陈焕文;张长喜;肖凌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双球囊导管联合人工破膜和小剂量缩宫素在低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孕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低Bishop评分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引产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行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观察组球囊取出后行人工破膜后给予小剂量缩宫素引产,对照组球囊取出后直接给予小剂量缩宫素引产,比较2组用药后Bishop评分、总产程及剖宫产率.结果2组孕妇用药前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Bishop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总产程为(5.75±1.36)h短于对照组的(8.14±2.17)h,剖宫产率为26.67%(8/30)低于对照组的50.00%(1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球囊导管联合人工破膜和小剂量缩宫素在低Bishop评分孕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好,可提高宫颈成熟度,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媛;颜涛玲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的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57例,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 近期缓解率为70.1%(40/57),疾病控制率为93.0%(53/57).中位随访时间41.3个月.中位总生存3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43/57)、40.3%(23/57)和26.3%(15/57).不良反应主要以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为主,其中白细胞减少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为100.0%;全组并未出现4度以上的急性不良反应.结论 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彭慧玉;柯宝霞;林玲;叶燕岚;朱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护士针刺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及2017年新护士各12名,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调研,制定修改计划,评估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12名新护士累计工作天数平均为1400 d,其中发生针刺伤43次,即新护士在每天的工作当中针刺伤的发生率为3.07%;品管圈活动开展后12名新护士累计工作天数平均仍为1400 d,发生针刺伤10次,发生率为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配合操作是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2016年及2017年新护士针刺伤中患者不配合操作的百分比分别为20.93%(9/43)和30.00%(3/10).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预防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娄清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0,P<0.05);观察组喘息、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较好,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晓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带状疱疹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39%,患者疼痛缓解时间、脱痂时间、结痂时间及止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泛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临床推广.
作者:潘选长;兰倩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非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0,P<0.05).结论 阿奇霉素用于儿科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强药学监护管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
作者:朱霖 刊期: 2018年第28期
一点癌在临床属微小胃癌,是一种癌灶仅限于表浅黏膜的病变. 胃黏膜活检诊断胃癌,但手术病理标本检查及肉眼不能确定病灶或发现癌组织者,称之为一点癌,通常认为这是胃癌的特殊和罕见表现[1] ,由于该病预后良好,如何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成为关键[2] ,现就我院收治的一点癌1例进行分析,为一点癌的治疗提供可靠借鉴. 报道如下.
作者:江合亮;廖冬平;揭成玲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胃食管反流病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相关性,提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08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伴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3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奥美拉唑及吗丁啉治疗.监测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的食管内24 h pH值<4的总时间百分比、24 h立位与卧位pH值<4的时间百分比、反流持续时间≥5 min次数、长反流持续时间、24 h pH值<4反流次数、Johnson DeMeester积分、血氧分压、一氧化碳弥散、每分钟通气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Johnson DeMeester积分与血氧分压、一氧化碳弥散量、每分钟通气量和TNF-α浓度分别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绘制散点图.结果 治疗前,2组24 h pH值<4的总时间百分比、24 h立位与卧位pH值<4的时间百分比、反流持续时间≥5 min次数、长反流持续时间、24 h pH值<4反流次数、Johnson DeMeester积分血氧分压、一氧化碳弥散量、每分钟通气量及血清TNF-α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 hpH值<4的总时间百分比、24 h立位与卧位pH值<4的时间百分比、反流持续时间≥5 min次数、长反流持续时间、24 h pH值<4反流次数、Johnson DeMeester积分血氧分压、一氧化碳弥散量及TNF-α浓度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每分钟通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患者Johnson DeMeester积分与血氧分压、一氧化碳弥散和每分钟通气呈直线负相关,与血清TNF-α浓度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9、-0.894、-0.904和0.926,P均<0.01.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内24 h pH值和反流时间影响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通过抑酸和促胃动力可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张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胃肠肿瘤手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胃肠肿瘤手术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2组,感染组49例术后出现医院感染,对照组151例手术后未发生感染,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2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9例,医院感染率为24.50%.感染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10 min、术前住院时间≥6 d、麻醉ASA分级≥Ⅲ级、年龄≥60岁、使用呼吸机、动静脉插管、术后留置尿管、术后留置引流管≥3个、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及肿瘤分期>ⅢA的分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种因素会导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出现医院感染,临床上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避免该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陈晓聪;高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2组体温控制时间、住院时间、30 d病死率及治疗前后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PCT水平.结果 治疗组体温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0 d病死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3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aO2、PaO2/FiO2及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2和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PCT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早期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徐永红;刘秀坤;董乃清;赵杰;杜永亮;李海泉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责任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妇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试验组采用责任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前后SDS评分.结果 试验组自然分娩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无痛分娩产妇中开展责任助产护理干预效果好,有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赵勤 刊期: 2018年第28期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免疫细胞,占脑内胶质细胞总数的5% ~20%. 大量研究显示,成年个体脑中的小胶质细胞是一种高度动态的细胞,在生理或病理的状态下,通过自身形态和表型的改变参与内源性的免疫调节[1-2]. 病理状态下,小胶质细胞被活化,分枝回缩并转变成一种阿米巴样的状态,根据其分泌不同的炎性因子将其划分为M1和M2型[ 3 ].近来包括转录组分析和基因组分析[4-5]在内新的研究方法被用来探究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小胶质细胞应答模式,使研究者们对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小胶质细胞的形态、表型和功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病理过程中被广泛研究.
作者:侯婷婷;孙浩;李骜;廖红 刊期: 2018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