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临床用药抗菌能力质量监控效果评价

张宁;朱晓娜

关键词:临床用药, 抗菌能力, 质量监控
摘要:目的 观察抗菌能力质量监控在医院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医院接受抗菌治疗的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93例接受抗菌能力质量监控,对照组89例接受常规用药指导,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27,P<0.05).结论 加强抗菌能力质量监控对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药学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药学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在院用药咨询.观察比较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变化及对干预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干预工作的满意度为9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药学干预能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且患者对该干预模式较为满意.

    作者:肖万和;王志坚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7月1日-2017年11月31日收治的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孕妇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2.50%,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可降低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大限度保障了母婴的安全.

    作者:杨聪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诊治的ACVD合并SAP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按1:1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SAP的ACVD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ACVD患者性别、年龄、吞咽障碍、ACVD性质、侵入性操作、糖尿病、卧床时间、脱水剂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吞咽障碍、脑出血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侵入性操作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卧床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比例及脱水剂应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ACVD合并SAP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措施减少或避免SAP的发生.

    作者:薛海东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县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的延伸服务在纯母乳喂养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县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的延伸服务在纯母乳喂养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5月在县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接受常规孕妇健康教育的孕妇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9例,试验组接受县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的纯母乳喂养延伸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孕妇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婴儿出生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试验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P<0.05).试验组婴儿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85.51%高于对照组的47.83(3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3,P<0.05).结论 县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的延伸服务可有效提升孕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及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肖书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胃癌患者肠外营养支持1例的药学监护与不良反应分析

    胃肠道肿瘤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约65. 0%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伴有营养不良[1]. 营养不良可降低机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愈合能力和免疫功能,导致术后伤口愈合缓慢和增加术后并发症. 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极大地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2]. 然而,营养支持的不良反应仍时有发生,本文选取胃癌患者1例,由临床药师对其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分析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对其肠外营养方案进行干预和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接受合理的营养支持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报道如下.

    作者:李晴晴;屈伟;王燕;陈维红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贫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寻找鉴别诊断截断值、佳的诊断指标组合,评价新的筛查流程鉴别诊断贫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贫血患者218例,其中缺铁性贫血对象108例、地中海贫血3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溶血性贫血24例,巨幼红细胞贫血22例.检查不同类型贫血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设计血常规鉴别诊断流程.结果 5种类型贫血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RBC高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Hb低于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Hb低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PLT水平高于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MPV低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MCV、MCHC及MCH均高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整体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52%(101/108)、91.18%(31/34)、80.00%(24/30)、58.33%(14/24)、100.00%(22/22).整体诊断的符合率为88.07%(192/218)高于回顾性分析初诊符合率68.81%(150/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是鉴别诊断贫血的理想工具,但需要有明确的诊断流程.

    作者:庄金凤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系统(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以对照试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试验组患者采取PFNA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DHS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优良率、手术治疗情况、术后髋关节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3%,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促使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更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江弥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治疗过程中出现精神症状1例

    患者,男,80岁. 因心累、气促1 年,复发3 d,加重半天,伴阵发性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伴夜间高枕卧位、双下肢水肿,伴胸闷,伴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就诊. 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渐差,小便减少,大便干结. 10 年前,患者院外体检时发现高血压,高血压200 mmHg,长期口服降压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 ,血压控制在150~160 mmHg,平素偶有头晕、头痛,无视物旋转、偏瘫、抽搐、意识障碍. 查体:T 36. 5 ℃,P 94 次/min,R 26 次/min,血压194/86 mmHg,急性重病容,呼吸急促,高枕卧位,神清神差,咽部充血,颈静脉充盈,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叩呈过清音,双下肺呼吸音低,肺底闻及细湿鸣,中上肺闻及哮鸣. 心界扩大,心率94 次/min,律不齐,A2

    作者:王一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鼓膜穿刺联合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鼓膜穿刺联合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医院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4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鼓膜穿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进行鼓室冲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随访9个月~3年,平均(10.45±2.67)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对照组出现短时间一过性耳内堵塞感4例,观察组出现短时间耳内堵塞感3例,出现眩晕、恶心感2例,均自行恢复.结论 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双球囊导管联合人工破膜和小剂量缩宫素在低Bishop评分孕妇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双球囊导管联合人工破膜和小剂量缩宫素在低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孕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低Bishop评分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引产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行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观察组球囊取出后行人工破膜后给予小剂量缩宫素引产,对照组球囊取出后直接给予小剂量缩宫素引产,比较2组用药后Bishop评分、总产程及剖宫产率.结果2组孕妇用药前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Bishop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总产程为(5.75±1.36)h短于对照组的(8.14±2.17)h,剖宫产率为26.67%(8/30)低于对照组的50.00%(1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球囊导管联合人工破膜和小剂量缩宫素在低Bishop评分孕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好,可提高宫颈成熟度,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媛;颜涛玲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和一氧化氮的变化特点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OSAHS)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OSAHS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及血氧饱和度(SaO2 min),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27例和重度组2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DMA水平,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血清NO水平,行相关性分析,将观察组中度、重度组患者50例分为治疗亚组34例和对照亚组16例,治疗亚组需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照亚组患者16例,未接受针nCPAP治疗.结果 血清ADMA水平随OSAHS病情加重而升高,以重度OSAHS组高;血清NO水平随OSAHS病情加重而降低,以重度OSAHS组低.血清ADMA水平与tSaO2<90%呈正相关,与SaO2 mean、SaO2 min呈负相关;血清NO水平与tSaO2<90%呈负相关,与SaO2 mean、SaO2 min呈正相关.随访2个月,无失访患者,治疗前治疗亚组及对照亚组PSG参数及血清ADMA、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亚组PSG参数及血清ADMA水平、NO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亚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亚组PSG参数及血清ADMA、NO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血清ADMA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下降,有效nCPAP治疗可使ADMA水平下降,升高NO水平.

    作者:田雨;李杨;黄成;李翎;贺洪军;沈小钦;陈艳;杨文强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泛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带状疱疹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39%,患者疼痛缓解时间、脱痂时间、结痂时间及止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泛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临床推广.

    作者:潘选长;兰倩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护士针刺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护士针刺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及2017年新护士各12名,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调研,制定修改计划,评估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12名新护士累计工作天数平均为1400 d,其中发生针刺伤43次,即新护士在每天的工作当中针刺伤的发生率为3.07%;品管圈活动开展后12名新护士累计工作天数平均仍为1400 d,发生针刺伤10次,发生率为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配合操作是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2016年及2017年新护士针刺伤中患者不配合操作的百分比分别为20.93%(9/43)和30.00%(3/10).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预防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娄清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经DNA鉴定证实为一点癌1例及文献复习

    一点癌在临床属微小胃癌,是一种癌灶仅限于表浅黏膜的病变. 胃黏膜活检诊断胃癌,但手术病理标本检查及肉眼不能确定病灶或发现癌组织者,称之为一点癌,通常认为这是胃癌的特殊和罕见表现[1] ,由于该病预后良好,如何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成为关键[2] ,现就我院收治的一点癌1例进行分析,为一点癌的治疗提供可靠借鉴. 报道如下.

    作者:江合亮;廖冬平;揭成玲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儿童肥胖低通气综合征1例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HS)是由肥胖,尤其是病态肥胖为基础的呼吸系统并发症,表现为清醒及睡眠期间的肺泡低能气不足,主要涉及呼吸力学受损、通气驱动和睡眠呼吸紊乱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治疗延误与病死率和发病率有关. 本文系统回顾OHS的新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并附上1 例儿童OHS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梅;李宇宁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栀子蛋清方治疗创伤性肢体肿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栀子蛋清方治疗创伤性肢体肿痛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10月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肢体肿痛患者13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给予栀子蛋清方治疗,对照组外敷消定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肿胀范围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肿胀范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d、治疗1个月后2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肿胀范围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肿胀范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48%高于对照组的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发生皮肤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在结束治疗后均自行恢复,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栀子蛋清方治疗创伤性肢体肿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程度,缩小肿胀范围,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吴文松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合并感染患者68例进行血清PCT检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组、血培养阴性组、G+菌感染组及G-菌感染组,分析各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结果 血培养阳性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G-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G+菌感染组,血培养阳性死亡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合并细菌感染中,血清PCT可作为判断患者的感染类型、感染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的指标,为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徐叶惠;刘永华;曲志刚;刘淑萍;周晔敏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2组体温控制时间、住院时间、30 d病死率及治疗前后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PCT水平.结果 治疗组体温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0 d病死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3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aO2、PaO2/FiO2及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2和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PCT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早期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徐永红;刘秀坤;董乃清;赵杰;杜永亮;李海泉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血清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与高尔基体蛋白7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接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4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AFP、AFP-L3总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GP73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微量离心柱法对AFP-L3进行分离,比较AFP、AFP-L3、GP73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肝癌组患者AFP含量、AFP-L3百分含量、GP73含量均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其他肿瘤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AFP、AFP-L3及GP73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其他肿瘤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下,GP7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联合检测下,平行试验敏感度较高,系列试验特异度较高.结论 AFP、AFP-L3、GP73均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血清标志物,其中GP73应用价值优于AFP和AFP-L3,利用三种指标联合检测更加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游蓥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5年-2017年医院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5例不良反应中男80例,女65例,≥60岁患者56例占38.62%;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57.89%;发生频率高的是注射用血塞通占52.41%.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因素、药物因素、溶媒选择及临床使用不合理等有关,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提升临床合理使用水平,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萍萍;周杏花 刊期: 2018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