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郭圣奇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片, 伐昔洛韦, 带状疱疹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3,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较好,可缩短患者的结痂时间和止疱时间,改善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牙体牙髓科行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5例,根据患者的意见、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院内停留时间及座椅时间.结果 2组根尖治疗成功率均为100.0%,未见髓室底穿通、器械分离、侧壁穿通情况.2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所需院内停留时间、座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一次性根管治疗时间更短.

    作者:卫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美洛昔康片体外多条溶出曲线的比较

    目的 考察自制美洛昔康片与参比制剂在多条溶出曲线中的溶出对比.方法 采用桨法进行溶出度测定,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362 nm.采用相似因子f2对自制及参比溶出曲线进行比较.结果 自制片和参比制剂在pH 7.4、转速75 rpm条件下的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f2=74,自制品与参比制剂相似.在各个介质及不同的转速条件下,自制片和参比制剂的相似因子均能够大于50.结论 自制美洛昔康片与参比制剂在6种溶出条件下的溶出曲线均与参比制剂一致.

    作者:隋鹏;陆洋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进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各47例.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相同的常规操作以及麻醉诱导方式.静脉麻醉组麻醉维持应用3~5 mg/(kg·h)丙泊酚联合0.1μg/(kg·min)瑞芬太尼静脉泵注;而吸入麻醉组麻醉维持应用七氟烷+50%NO持续吸入.应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在术前及应答后1 h、3 h、12 h、24 h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麻醉前,2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麻醉前相比较,静脉麻醉组应答后1 h、吸入麻醉组应答后1 h、3 h的MMSE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应答后1 h、3 h、12 h,静脉麻醉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吸入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应答后24 h,2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应用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均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功能障碍,但静脉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和时间均明显小于静脉吸入麻醉.

    作者:林柳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妇产科围术期患者324例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用药时机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324例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头孢呋辛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克林霉素注射液、头孢曲松注射液以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其中头孢呋辛注射液使用率高占94.8%(307/324);术前预防性用药占84.6%(274/324),术后用药占15.4%(50/324);单用抗生素283例占87.3%.结论 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之处,医院应加强管理,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以提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张中山;杨永乾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的用药情况,以提高我院各科室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含注射用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的医嘱1000份,从剂量、服用时间、超药典应用、合并用药情况等方面分析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注射液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用药总体较合理,但在1000份医嘱中,依旧存在不合理用药或不完成合理用药医嘱85份,不合理率为8.5%.其中在使用剂量、时间方面出现不合理的医嘱有20份,占总医嘱数量的2.0%;超药典使用45份,占总医嘱数量的4.5%;与其他药物合用20份,占总医嘱数量的2.0%.结论 我院注射用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总体虽用药合理,但依旧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患者病情与药物的使用规范,权衡利弊,合理应用,使药物在患者疾病的治疗上发挥大效用.

    作者:汤玲珺;钱元霞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扩张支气管、抗感染、吸氧、吸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炎性指标、体温恢复时间、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吸氧、吸痰、扩张支气管的基础上,给予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朱锡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用于妇科手术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12月医院收治的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82例,根据围术期处理不同分为ERAS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第2天炎性指标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 ERAS组术后恶心呕吐、肠麻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第2天中性粒细胞、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可有效减轻围术期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更快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

    作者:廖美琴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氟康唑治疗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氟康唑治疗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康唑治疗内科肺部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秀银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大麻肽类配体Hemopressin及其相关肽的发现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Hemopressin及其相关肽是由血红蛋白α链和β链降解而成的生物活性肽,其中Hemopressin为九肽结构,而其他Hemo-pressin相关肽是Hemopressin九肽N端延长形式的多肽分子.近年研究发现,Hemopressin 及其相关肽存在于啮齿类动物的脑中,并且这些肽类分子对CB1和CB2受体具有不同的亲和性和选择性[1-3] ,体外药理学研究发现九肽Hemopressin 表现为CB1受体的拮抗剂/反向激动剂[1,3] ,而十一肽 VD-hemo-pressin(α)和十二肽RVD-hemopressin (α)表现为CB1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但十二肽VD-hemopressin (β)却表现为CB1和CB2受体的非选择性激动剂[2].

    作者:李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玉屏风颗粒口服.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6%高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咽充血、哮喘、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可调节小儿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明显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次数,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陆斐;曹赟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药物治疗先兆流产的研究进展

    先兆流产是妇女妊娠期内的常见并发症,是指妊娠28周内,以腹痛、少量阴道流血、无妊娠物排出为主要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的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1].经过及时治疗和休息,以上症状可消失,妊娠有希望继续,若阴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发展为难免流产. 由于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女性的生活压力也与日俱增,先兆流产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令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

    作者:张向阳;张湘婷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肠镜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行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麻醉方法,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法.比较2组术中生命体征、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及离室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中平均血氧饱和度、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低于对照组的2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及离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较好,有助于优化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及离室时间,确保胃肠镜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崔晓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术后复发的预防

    目的 观察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医院行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术后依照有无预防复发措施分为预防组与未预防组各40例,预防组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未预防组不开展任何预防,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20~45(24.9±9.6)min,术中出血量3~12(5.4±1.6)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预防组术后3个月、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未预防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未预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月经恢复正常率高于未预防组,复发率低于未预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利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能有效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杨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产后康复门诊复查腹直肌分离距离>2.0 cm的产妇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实施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照组实施自主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3周后试验组脐上3 cm、脐水平及脐下3 cm腹直肌分离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可促进产妇产后形体恢复.

    作者:张荣;卢洁;林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椎管内盐酸氢吗啡酮单次给药超前镇痛对剖宫产术产妇镇痛效果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椎管内盐酸氢吗啡酮单次给药超前镇痛对剖宫产术产妇镇痛效果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所有产妇均予以剖宫产临床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术毕前15 min予以椎管内盐酸氢吗啡酮治疗,对照组在同时间予以布比卡因,治疗结束后记录并比较2组产妇不同时间点其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和镇痛效果,并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产妇在T1时其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在T2和T3时逐渐降低,但仍高于T0时,且观察组产妇其各指标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椎管内盐酸氢吗啡酮单次给药治疗剖宫产产妇具有较好的镇痛和抗炎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作为临床上剖宫产手术中首选有效药物.

    作者:龚皓;刘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高龄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辅助生殖技术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龄患者62例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另取医院同期收治的高龄自然妊娠孕妇6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妊娠结局及妊娠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高于对照组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P<0.05).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用于高龄患者,可提高高龄患者的妊娠率,但其妊娠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陈杏婷;林晨;李冬宏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抗2型糖尿病新靶点及药物研发进展

    新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7年报道,全球约4.25亿成年人患糖尿病,预计到2045 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29亿,糖尿病患者中以2型糖尿病( T2DM)患者为主,占比超过90%. 传统糖尿病治疗药物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 本文介绍近年来涌现的糖尿病治疗新兴靶点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糖尿病药物研究者提供参考.

    作者:周屹峰;金美英;傅立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颈椎前路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颈椎前路手术患者458例,按疾病、手术部位及是否术后留置气管插管分组,分析各组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发生的情况,并对术后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458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7例,发生率为1.53%,其中颈椎外伤2例、退变3例、肿瘤1例、炎性反应1例,各疾病组中急性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颈椎组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5例,下颈椎组发生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患者组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1例,未留置气管插管组发生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术后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与颈椎手术部位有关,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有助于减少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围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及指导对预防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至关重要.

    作者:林凤珠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肝肺综合征患者肝癌切除术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改善低氧血症的研究

    目的 观察肝肺综合征患者肝癌切除术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改善低氧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肝癌切除术的肝肺综合征患者98例随机分为BiPAP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吸氧治疗,BiPAP组患者术后给予BiPAP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参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2组患者心率均加快,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升高,但BiPAP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2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逐步恢复至术后治疗前水平,BiPAP组患者中心静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治疗前2组患者呼吸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值、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处于正常范围,氧合指数低于正常范围.治疗24 h后,对照组pH值、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BiPAP组则在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对照组pH值、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呼吸频率虽有一定程度恢复,但仍低于正常水平,BiPAP组则处在正常范围,氧合指数高于治疗前水平,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仍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PAP组通气功能改善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愈出院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PA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机相关肺炎、恶心呕吐、胃胀气、少量咯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肺综合征患者肝癌切除术后BiPAP是改善术后低氧血症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相关参数,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致过敏性休克1例并文献分析

    患者,男,28岁,2018年2月13日9:30因发热,咳嗽,伴咽痛5d于我院急诊科就诊. 患者诉5d前突然发热,高体温39.0 ℃,伴咳嗽,呈阵发性,咽部疼痛. 在诊所给予头孢替唑钠静脉滴注及蓝芩口服液、右旋布洛芬混悬液口服用于退热,效果不佳,遂入院就诊. 病程期间无恶心、呕吐,无腹痛,无皮疹发生. 患者往日体健,无皮肤性疾病,无呼吸系统疾病,无胃肠道疾病史,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无遗传病史.

    作者:宋登鹏;陈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