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喆;余和平;余海;丁洁;朱鹏
目的:观察奥氮平所致食欲增加对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入组145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奥氮平单一治疗,观察期24周,将食欲增加者作为研究组(59例)、食欲正常或减少者统一作为对照组(86例),比较2组间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血脂、体质量升高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前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 CHOL)、三酰甘油( TG)及体质量指数( BM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CHOL、TG及BM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临床一线用药的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治疗后食欲的增加与代谢相关指标的升高密切相关。
作者:余银亮;翁赛峥;邓泓;占家铣;林巧;郝楷荣;郭少楠;罗兰珠;魏敏;高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将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取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半年复发率。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白细胞介素-5(IL-5)、呼出气一氧化氮(NO)值、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生活质量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IL-5、呼出气NO值、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嗜酸粒细胞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有效预防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文森;黄运忠;曹德;张小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过敏煎合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过敏煎合消风散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P<0.01),复发率为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P<0.01)。结论过敏煎合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优于氯雷他定,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荣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降血脂类药物的应用分析,为临床上合理应用降血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调血脂药物使用数量、消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销售金额居调脂药的首位,并且逐年显著增加,中成药的DDDs逐年下降。结论我院调血脂药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临床上对调脂药认识不足和使用不合理的现象。
作者:冯敏;邹小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并总结护理配合经验。方法收集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8例,单肾结石62例,双肾结石26例,合计肾结石114侧。结果寻及结石率为92.98%,成功碎石率为91.51%,结石排尽为91.51%;术中出现Ⅰ级压疮1例,术后发热10例,患侧腰痛6例,肉眼可见血尿5例;肾盂及肾中上盏结石寻及结石率高于肾下盏结石。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腰痛可能与手术时间延长有关,部分患者可能某侧肾结石无法寻及、碎石失败,需做好应急准备。
作者:郑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分别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颅脑创伤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将颅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比较2组镇静效率、24 h费用及镇静前后生命体征和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 GCS )。结果观察组镇静效率和24 h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前2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中心静脉压(CVP)和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观察组MAP、HR和R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VP和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或咪达唑仑分别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颅脑创伤患者均有显著镇静效果,但丙泊酚优于咪达唑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秋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高职是一种新型高等职业教育形式,是国家改革教育的新体制之一,高职院校的医学生已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主力军与预备队[1],但高职类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及个人素质等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思想政治的相关素质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医疗卫生人员整体素质的表现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并已成为评价医疗卫生人员是否合格的前提条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学校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将对学生思想政治相关品质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相关工作具有制约影响的所有特定文化或精神因素总结到一起而形成的一定的教育理念,其一定的主体性和生态性对于以上因素的进一步发展改进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二维及三维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半椎体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并确诊为半椎体畸形的胎儿22例,22例孕妇均应用Phlips iU22、GE Voluson E8三维超声成像仪行二维超声检查和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二维超声检查与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的诊断结果。结果22例孕妇均在确诊为胎儿半椎体畸形后实施了引产,引产后的影像学检查证实22例胎儿中胸椎畸形16例,腰椎畸形4例,骶尾椎畸形2例;单发半椎体畸形18例;胸腰段多发半椎体畸形4例,其中合并椎体融合2例。产前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的胎儿半椎体畸形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准确定位椎体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产前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查所确定的胎儿椎体病变类型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半椎体畸形产前二维超声检查和三维超声检查具有典型性表现,产前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胎儿半椎体畸形的检出率,对合理实施产前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临床检验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有着密切的关系,检验结果可以从不同程度上支持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某些结果甚至是确定诊断的依据。然而,要使医学检验在临床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要求检验科和临床医师之间紧密联系、加强沟通、互相合作、共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安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哮喘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异质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自1950年起哮喘在很多国家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无论是发病率高还是发病率低的国家。几十年来,哮喘发病率显著上升,不同的国家和迁徙人群中的哮喘发病率的差异表明,本地环境,如饮食,在哮喘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在饮食和婴儿配方奶粉中添加的维生素E的量明显增加。维生素E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发现。近几年来,随着对维生素E研究进展的不断深入,对维生素E作用机理探索的不断加深。由于维生素E对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眼科、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及抗衰老等均有一定疗效,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不断有研究认为,支气管哮喘与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素缺乏或比例失调有关。其中脂溶性维生素E获得了研究人员很大的关注,现就维生素E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明莫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医院药学的快速发展,人工调配处方的传统方式受人的因素的影响,效率和准确率容易产生波动,满足不了新时代对药房工作的要求,而自动化设备作为药房的硬件投入,是实现规范化药房的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可以让药师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临床用药的指导[1]。虽然我国很多三甲医院都采用了自动摆药机和发药机,但由于资金投入较高、占地规模较大,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病人数量较少的二级和社区医院意义不大。我院作为日平均门诊量1000人左右的二甲医院,在2015年对原有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IS)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配备了标签自动打印系统,优化了配发药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小投入、大效益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万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紫杉醇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采用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将剂量为紫杉醇注射液135~175 mg/m2加入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中配制成500 ml的溶液,采用特制材料的输液瓶及输液器进行静脉滴注。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23例(28.75%)。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10例,消化道反应8例,肌肉疼痛2例,过敏反应2例及神经毒性1例。结论使用紫杉醇药物时应规范用药标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妇科腔镜手术前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32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A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 mg静脉注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结束后拔管后30 min( T0)、拔管后1 h( T1)、拔管后2 h (T2)、拔管后4 h(T3)、拔管后8 h(T4)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拔管后8 h内需追加舒芬太尼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各时点的HR、SBP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拔管后8 h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镇痛9例,B组需追加舒芬太尼镇痛20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腔镜手术前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作者:黄燕芳;孙加晓;谢文吉;颜景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分别行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A组,40例)与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B组,40例)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残余尿量( RU)、大尿流率( Qmax)。结果 A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冲洗膀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低于B组的35.0%(P<0.05)。2组患者治疗前IPSS、RU、Qmax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IPSS、RU、Qmax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患者术后IPSS、RU、Qmax水平优于B组(P<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志明;伊岱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药物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积极进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山莨菪碱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万成;许国建;邓耀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食管静脉曲张患者63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中施行胃镜下皮套圈套扎进行治疗的患者43例作为治疗组,经胃镜给予聚桂醇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及再次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再次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胃镜下套扎技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薇;吴礼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乳腺外科整复术在乳腺保乳根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根治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对残损位置采用自乳与乳腺外组织瓣膜修复术。结果下蒂倒T整形15例,上蒂倒T整形28例,内侧整形19例,J整形13例,环乳晕整形10例,侧胸带蒂脂肪筋膜组织瓣修复整形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68%,满意度为88.42%。结论应用乳腺外科整复术术后美观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滑志鹏;朱瞻琳;李瑞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孕期健康教育用于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产科门诊实施产前检查的孕产妇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产妇均施予常规的产前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予健康教育。对2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巨大胎儿及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及母乳喂养率进行观察与分析。给患者发放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巨大胎儿出生率、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产科门诊的护理中能改善妊娠结局,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
作者:章瑶;谢明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规范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60例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规范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炎性反应指标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中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进行规范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病情,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商云云;李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羚羊角是我国名贵的兽类中药材之一,是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有着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性寒,味咸,归肝、心经,具有平肝熄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解热镇静等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高热痉厥、妊娠子痫、痈肿疮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亦已证实羚羊角具有突出的抗炎,解热镇痛,抗惊厥作用及理想的降压作用[1]。羚羊角具有突出的药用价值,但数量稀少,故临床上已有较多对羚羊角替代品的研究。
作者:王宁;庞剑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