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梁桂丽

关键词:蒲地蓝, 利巴韦林喷雾剂, 手足口病, 小儿, 普通型
摘要:目的:观察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6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 法测定佐匹克隆片中的有关物质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佐匹克隆片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含0.5%w/v十二烷基硫酸钠的0.01%w/v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4.0)—乙腈(62.5∶3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3 nm。结果佐匹克隆的检测限为2.4 ng,杂质2-氨基-5-氯吡啶的检测限为0.6 ng,定量限为2 ng;2-氨基-5-氯吡啶在0.1~1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1.0000;各降解杂质与主药分离良好;低、中、高浓度下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41%、101.15%和100.95%,相对标准偏差为5.0%,回收率良好;供试品溶液在25℃环境中不稳定,需4℃保存进样。结论 HPLC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佐匹克隆片的有关物质检测。

    作者:范松华;金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全身剥脱性皮炎1例的护理体会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以头痛、发热、头晕、呕吐、视力模糊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1]。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型药物性皮炎,患者全身皮肤呈弥漫潮红、浸润、肿胀、渗液并伴有大量脱屑,严重者口腔红肿,口唇脱屑干裂,并出现结膜炎、角膜溃疡、会阴等黏膜处糜烂[2]。我科2015年10月25日收治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全身剥脱性皮炎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积极治疗,根据皮肤损害的不同程度、不同部位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丹;万琴;卢小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8例,无规则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钠治疗,2组均治疗4周。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4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感消失时间为(4.31±1.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56±1.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且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产妇分娩方式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不同年龄产妇分娩方式和镇痛分娩方式及护理。方法对6672例产妇分娩方式和分娩镇痛率进行分析。结果6672例产妇中14~17岁组32例(0.48%),18~34岁组5778例(86.60%),和≥35岁组862例(12.92%),其剖宫产率分别为0、26.70%、40.37%,分娩镇痛率分别为9.38%、31.67%、11.60%。结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不同年龄产妇剖宫产率和产妇分娩镇痛率与年龄因素有关。

    作者:吴志华;肖海燕;李春艺;黄冬梅;李莉娜;胡月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管活性药物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药物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积极进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山莨菪碱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万成;许国建;邓耀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SAH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 GO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 NFDS)评分和解痉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GOS评分、NF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OS评分升高、NFD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解痉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SAH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作为临床治疗SAH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赵璧;朱云飞;何绍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7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II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IP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呼气峰流速(PEF)、每分钟大通气量(MVV)、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活量(VC)等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3%高于对照组的46.7%,治疗后肺功能指标PEF、MVV、DLCO、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龙治疗IIP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且不良发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强;黄胜立;蔡水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孕期健康教育用于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产科门诊实施产前检查的孕产妇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产妇均施予常规的产前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予健康教育。对2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巨大胎儿及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及母乳喂养率进行观察与分析。给患者发放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巨大胎儿出生率、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产科门诊的护理中能改善妊娠结局,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

    作者:章瑶;谢明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紫杉醇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紫杉醇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采用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将剂量为紫杉醇注射液135~175 mg/m2加入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中配制成500 ml的溶液,采用特制材料的输液瓶及输液器进行静脉滴注。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23例(28.75%)。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10例,消化道反应8例,肌肉疼痛2例,过敏反应2例及神经毒性1例。结论使用紫杉醇药物时应规范用药标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脓毒症患者 SONOCLOT 凝血功能变化特点分析

    目的:以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 SONOCLOT)研究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特点,为脓毒症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脓毒症患者共56例,根据病情进展分为脓毒症组29例和脓毒性休克组2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凝血Ⅶ因子活性、血小板(PLT)计数,同时以SONOCLOT检测其相关凝血指标:激活凝血时间( ACT)、纤维蛋白凝结速率( CR)、血小板功能( P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均有PT延长,FBG升高,D-Dimer升高,AT-Ⅲ活性及Ⅶ因子活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ACT下降,CR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及PLT无明显差异(P>0.05);脓毒性休克组ACT延长,CR和PF及PLT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相比:脓毒性休克组PT显著延长,FBG及D-Dimer明显升高,AT-Ⅲ活性及Ⅶ因子活性下降,PLT明显下降,ACT延长,CR和PF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APT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较传统凝血检查,SONOCLOT凝血监测能更早期、敏感和全面地识别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

    作者:王莉;吴海鹰;张玮;王云徽;王锦;钱传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的相互关系。方法将医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A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B组,将同期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C组。测定3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 Hcy )、血脂水平,利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CIMT,分析血压、血脂、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体质指数(BMI)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B、C组,B组TG、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B、C组,B组HDL-C水平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cy及CIMT值均高于B组、C组,B组Hcy、CIMT值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r=0.451,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及时降低Hcy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强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监测可以提高对急性脑梗死的防治能力。

    作者:蔡松泉;张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医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是否良好分为预后差组( A组,34例)与预后良好组( B组,46例),比较2组新生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差异。结果2组嗜睡、瘀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贫血、惊厥、肌张力异常、休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脑脊液糖浓度低于B组,脑脊液有核细胞数>500×106/L发生率和外周血白细胞<5×109/L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血小板计数、血降钙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影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影响因素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脑脊液糖浓度降低。

    作者:王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初产妇孕期体质量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初产妇孕期体质量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医院妇产科2015年2月-2016年1月接收的健康初产妇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孕期体质量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比较2组初产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初产妇孕期体质量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能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冬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体会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利用各种影像设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助图像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改变,以达到诊断疾病目的的一门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但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影像学基础相对薄弱,影像学习时间较短,加之不是自己的专业课,如何达到影像学的佳学习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2]。笔者结合近年来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实践,根据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与我院医学影像教研室教师一起对医学影像诊断学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总结如下。

    作者:杜玲玲;杜娜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分别行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A组,40例)与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B组,40例)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残余尿量( RU)、大尿流率( Qmax)。结果 A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冲洗膀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低于B组的35.0%(P<0.05)。2组患者治疗前IPSS、RU、Qmax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IPSS、RU、Qmax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患者术后IPSS、RU、Qmax水平优于B组(P<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志明;伊岱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4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雷贝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铋钾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Hp根除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p转阴率为81.8%高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温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于对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 Quadrant 可扩张管通道系统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Quadrant 可扩张管通道系统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4例,将其中采用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系统技术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A组,将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B组。比较2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ODI)评价疗效。结果 B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A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0.6个月(18~24个月),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2组患者术后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VAS及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手术切口更短、手术时间更少、术中出血更少等优点,该技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上可以取得与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系统技术相同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李小东;陈宾;卢晨晓;杨波;宋有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颌面部皮肤软组织擦挫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颌面部皮肤软组织擦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颌面部皮肤软组织擦挫伤患者97例,均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 MEBO )联合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湿润暴露疗法,积极换药,同时配合抗感染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97例患者治疗后疼痛及渗出明显减轻、感染有效控制、创面愈合、瘢痕减轻、色素消除。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颌面部皮肤软组织擦挫伤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宜推广使用。

    作者:李宏;刘涛;王霞;陈振;李留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