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关键词:
摘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活性药物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药物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积极进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山莨菪碱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万成;许国建;邓耀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某院肿瘤科抗肿瘤中成药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医院肿瘤科抗肿瘤中成药应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观察临床药师干预的效果。方法调查医院肿瘤科2013年1~6月(干预前)和2014年1~6月(干预后)出院病历中抗肿瘤中成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临床用药情况,并各抽取180份,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抗肿瘤中成药的合理性情况。结果干预前后抗肿瘤中成药物用药金额分别为200.97万元和189.42万元,占同期全科用药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7.99%和17.11%,人均药费分别是5051.28和4596.26元。干预前后不合理率分别为38.89%和8.33%,干预后不合理率显著低于干预前( P<0.05)。不合理用药主要为超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更换药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肿瘤科抗肿瘤中成药用药金额略有下降,不合理用药现象显著减少,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陈国梅;杨忠慧;成昌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分析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并总结护理配合经验。方法收集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8例,单肾结石62例,双肾结石26例,合计肾结石114侧。结果寻及结石率为92.98%,成功碎石率为91.51%,结石排尽为91.51%;术中出现Ⅰ级压疮1例,术后发热10例,患侧腰痛6例,肉眼可见血尿5例;肾盂及肾中上盏结石寻及结石率高于肾下盏结石。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腰痛可能与手术时间延长有关,部分患者可能某侧肾结石无法寻及、碎石失败,需做好应急准备。

    作者:郑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于对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措施在胆结石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在胆结石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胆结石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护理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SAS评分、SDS评分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1±4.34)分高于对照组的(75.42±5.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适当的临床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成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治疗,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预防治疗,比较3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及术前、术后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 D-D)变化。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D-D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防老龄患者髋部骨折后DVT至关重要,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DV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守宝;杨峰;郝成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6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桂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柏花草胶囊治疗痔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柏花草胶囊治疗痔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痔疮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柏花草胶囊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2.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的35.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柏花草胶囊联合传统手术治疗痔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曾莉;张会红;李奎;黄跃伟;薛云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时间段痰涂转阴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可显著提高痰涂转阴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医师借鉴应用。

    作者:罗最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分别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颅脑创伤患者的镇静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分别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颅脑创伤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将颅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比较2组镇静效率、24 h费用及镇静前后生命体征和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 GCS )。结果观察组镇静效率和24 h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前2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中心静脉压(CVP)和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观察组MAP、HR和R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VP和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或咪达唑仑分别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颅脑创伤患者均有显著镇静效果,但丙泊酚优于咪达唑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秋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的相互关系。方法将医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A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B组,将同期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C组。测定3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 Hcy )、血脂水平,利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CIMT,分析血压、血脂、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体质指数(BMI)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B、C组,B组TG、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B、C组,B组HDL-C水平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cy及CIMT值均高于B组、C组,B组Hcy、CIMT值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r=0.451,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及时降低Hcy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强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监测可以提高对急性脑梗死的防治能力。

    作者:蔡松泉;张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将骨科手术治疗患者4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9例。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活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操作不规范现象总发生率为1.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兵兵;张灵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食管静脉曲张患者63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中施行胃镜下皮套圈套扎进行治疗的患者43例作为治疗组,经胃镜给予聚桂醇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及再次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再次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胃镜下套扎技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薇;吴礼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过敏性紫癜患儿9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肾损害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关节症状、皮肤紫癜及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肾损害发生率为2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肾炎肾损伤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肾炎肾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琼芳;张春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HPLC 法测定佐匹克隆片中的有关物质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佐匹克隆片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含0.5%w/v十二烷基硫酸钠的0.01%w/v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4.0)—乙腈(62.5∶3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3 nm。结果佐匹克隆的检测限为2.4 ng,杂质2-氨基-5-氯吡啶的检测限为0.6 ng,定量限为2 ng;2-氨基-5-氯吡啶在0.1~1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1.0000;各降解杂质与主药分离良好;低、中、高浓度下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41%、101.15%和100.95%,相对标准偏差为5.0%,回收率良好;供试品溶液在25℃环境中不稳定,需4℃保存进样。结论 HPLC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佐匹克隆片的有关物质检测。

    作者:范松华;金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雌孕激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治疗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治疗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雌孕激素,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期时间、月经量、妊娠结局及粘连复发情况,并采用美国生育学会提出的女性附件粘连评分系统( AFS评分)对宫腔粘连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经期时间、月经量、AF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观察组患者粘连复发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效果确切,优于术后单纯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者,妊娠结局明显得到改善,并且能够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彩平;杨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我院2015年住院患者抗真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2015年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 DDD)法对抗真菌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日均费用( DDC)和用药强度( AUD)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信息系统对住院患者抗真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医院2015年抗真菌药物平均AUD为0.56,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使用频度和AUD大,伏立康唑注射液和卡泊芬净注射液DDC较高,特比萘芬片和伊曲康唑胶囊DDC较低;抗真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送检率低和使用疗程不当。结论医院抗真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应该加强送检、用药疗程等的监管。

    作者:郭琼杰;王娜;王庆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维生素AD滴剂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AD滴剂( vitamin A and D drops )为复方制剂,适应证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及D的缺乏症[1]。如佝偻病、夜盲症及小儿手足抽搐症。研究表明,维生素A和D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尤其对胎儿、婴幼儿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除对儿童视觉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还能维持机体抗病能力,摄入不足将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而多发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2]。同时,维生素D也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微量元素,其除具有发挥促进钙质吸收、保证骨骼强壮的主要作用外,对成年期很多疾病的预防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维生素AD滴剂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已经成为儿科临床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儿科临床中维生素AD滴剂药物联合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郭伟;何淑旺;刘长涛;李树英;王文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4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雷贝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铋钾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Hp根除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p转阴率为81.8%高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温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