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比较

康健;秦惠

关键词:脑卒中, 营养制剂, 肠内营养, 耐受性
摘要: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神经外科收治并实施低渗型匀浆膳肠内营养(EN)支持的29例脑卒中患者为低渗型组,选取同期神经外科收治并实施纤维型匀浆膳EN支持的27例脑卒中患者为纤维型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肠道耐受性评分,比较2组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的耐受性.结果 低渗型组不耐受例数少于纤维型组,肠道耐受性评分为(2.24±0.83)分优于纤维型组的(5.48±1.1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易出现胃肠道不耐受表现,但患者对低渗型肠内营养制剂耐受性较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血压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9.33%(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压指标,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鹄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ACG合并白内障患者43例(64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34眼)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B组21例(30眼)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术后佳矫正视力(0.25±0.19)LogMAR,优于B组的(0.43±0.15)LogMAR;房角粘连度数(51.34±28.78)°,低于B组的(90.45±27.36)°(P<0.05);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B组的16.67%(P<0.05).2组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防止房角粘连、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

    作者:周凌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妇产科临床中补法的应用

    补法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组合方式,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以达到治疗各种病情的一种方法[1]. 在中医妇科方面,由于女性特殊的身体特质,对于妇科的疾病治疗只要是通过补血、补肾、补肝这几种补法.

    作者:肖佩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比较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神经外科收治并实施低渗型匀浆膳肠内营养(EN)支持的29例脑卒中患者为低渗型组,选取同期神经外科收治并实施纤维型匀浆膳EN支持的27例脑卒中患者为纤维型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肠道耐受性评分,比较2组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的耐受性.结果 低渗型组不耐受例数少于纤维型组,肠道耐受性评分为(2.24±0.83)分优于纤维型组的(5.48±1.1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易出现胃肠道不耐受表现,但患者对低渗型肠内营养制剂耐受性较好.

    作者:康健;秦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改善新发2型糖尿病胰腺功能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胰腺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经胰岛素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胰腺功能、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胰腺分泌功能、BMI及HbA1c等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胰腺功能、BMI及HbA1c.

    作者:孟午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地区基层医院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调查某地区基层医院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某地区基层医院处方300份,进行点评,记录患者的年龄、诊断、抗菌药物的处方、含激素的处方、含中药注射剂的处方以及静脉输液的处方.结果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在某地区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包括在儿童患者中也普遍使用.结论 某地区基层医院存在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类滥用情况,应加大基层医院药物的监管力度,降低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的滥用,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沈素芳;曹家驹;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晨交班培养低年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实践体会

    临床思维能力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对具体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做出科学的判断能力,是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高低的标准[1]. 临床护理工作中,调查资料显示:60%~70%轮班护士为低年资护士,存在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低等现象. 为此,我科利用晨交接班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情况.方法 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23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类型、规格、剂量,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患者以>60岁老年人为主,男女比例相当;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磺酰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HbA1 c达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HbA1 c未达标患者.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T2 DM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调查.

    作者:张晶晶;苏少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调察

    目的 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方法 对医院已使用过的头孢菌素类相关药品的使用频度和药品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第二代头孢菌素药品的使用频率19.26,金额为26.84(万元),明显高于第三代使用频率11.18,金额为21.98(万元)和第一代使用频率6.85,金额为7.21(万元)及第四代使用频率0.76,金额为1.64(万元).结论 从医院使用的情况看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品的使用情况良好,只要能有效把握好每类药品的药理知识和相关使用方法,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合理使用本类药物,方能有效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毛柳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含奥硝唑、阿莫西林的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联合奥硝唑、阿莫西林的含铋剂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补救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既往胃镜检查后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法检测Hp阳性或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阳性,且第一次接受Hp根除治疗失败患者52例,予以患者奥硝唑0.5 g、阿莫西林1.0 g、枸橼酸铋钾220 mg、雷贝拉唑20 mg口服,每天2次,连用10 d,并观察治疗及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了解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结果 完成治疗并随访成功49例,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的根除率为80.77%(42/52),按完成治疗(PP)分析,根除率为85.71%(42/4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初次根除Hp失败的患者,含奥硝唑、阿莫西林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方案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较高,推荐作为补救治疗的新方案.

    作者:曲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外科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下降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可显著降低患者体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含量,预示着对炎症状况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此方法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切口去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术修复不对称双睑皮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小切口去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术修复不对称双睑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不对称双睑皮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小切口去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术,26例)和对照组(常规整形修复术,2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去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术修复不对称双睑皮整形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手术安全性.

    作者:姜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专项检查

    目的 为规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2015年出台的《安徽省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检查标准(2015版)》对医院的相关管理进行逐条的检查并评分,通过检查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通过检查评分为88分.在管理体系建设、环节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结论 医疗机构仍需高度重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这两类药品的安全使用.

    作者:王蕾;忻志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上颌骨成釉细胞瘤病例1例报道

    成釉细胞瘤为牙源性良性肿瘤,多发于下颌骨,生长于上颌骨者较少见. 牙源性角化囊肿来源于牙板上皮剩余. 但罕见的上颌骨成釉细胞瘤在临床诊断上常与牙源性角化囊肿相混淆,但两者在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导致临床手术方式的不同,从而关乎患者预后效果,故临床上两者的鉴别尤为重要. 现结合我院上颌骨成釉细胞瘤病例1例分析如下.

    作者:孙晓宇;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痰菌转阴情况、空洞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3、6个月时2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观察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洞改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0.05).结论 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莫西沙星治疗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治疗,可有效改善空洞情况,提高痰菌阴转率.

    作者:鲁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5.70%,高于对照组的7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苍成友;赵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定植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研究呼吸道定植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收治的367例金黄葡萄球菌(SA)患儿进行研究,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划分为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CA-MSSA)和社区获得性MRSA(即CA-MRSA)各个组别,对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利用Logistic回归法,从年龄、性别、发病地点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因素,对MRSA呼吸道定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内部检验出SA为367株,检出率为7.72%(367/4756).在367株SA中,CA-MRSA为142株,占比38.69%,而CA-MSSA为225株,占比61.31%.CA-MRSA对青霉素和头孢菌霉素属于基本耐药;对亚胺培南、克林霉素、阿奇霉素部分耐药;对于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低.而万古霉素不存在耐药性.在对其耐药性研究中得知,CA-MSSA对一般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低于CA-MRSA(P<0.01).年龄<4岁、发病地点在农村、抗生素使用时间≥6 d,属于CA-MRSA的定植危险因素.结论 在医疗机构基层规范运用抗生素,注重对高危因素小儿患者的管理,注重对细菌学检查的完善,并对抗菌药物予以合理选用.

    作者:邓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及恢复快等,在胆囊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 相关研究显示,95%胆囊切除术患者均由腹腔镜完成. 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对临床护理要求越来越高. 现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燕;谢丽梅;施梅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无效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无效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无效患者42例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无效,通过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治疗时发现影响因素包括:结石嵌顿、息肉包裹、结石较大或多个、输尿管远端出现狭窄或扭曲、肥胖及对焦困难等.结论 导致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较多,多因素并发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黄跃胜;黄海鹏;朱心燊;程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及胰岛素含量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