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症状的临床观察

田野;谭广;陈红生;蔡贤福;钟武

关键词: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消化道相关生存质量量表
摘要:目的 调查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胃肠道症状变化情况.方法 统计2013年8月-2015年9月因急慢性胆囊炎在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26例,通过《消化道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评估患者术后6个月胃肠道症状与术前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评估,在LC术后有9项消化道症状(9/16)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他7项消化道症状未见好转.值得注意的是,26例患者术后出现腹泻,另有2例术后发生胆汁性反流性胃炎.结论 急慢性胆囊炎患者术前多数消化道症状通过LC术能够得到明显缓解,但部分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术后应关注可能出现的胆汁性反流性胃炎及术后腹泻.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56.6%(P<0.05).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头晕1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同时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辉文;周慧琴;乐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晨交班培养低年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实践体会

    临床思维能力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对具体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做出科学的判断能力,是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高低的标准[1]. 临床护理工作中,调查资料显示:60%~70%轮班护士为低年资护士,存在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低等现象. 为此,我科利用晨交接班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应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 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检查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8例,采取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结果 68例患者中,恶性病灶45例,良性病灶11例,其余12例未出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联合使用,有助于更加准确的判断病灶性质,同时能够避免漏诊肝脏造影不典型的恶性病灶,进一步提升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确诊率.结论 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中,联合应用超声造影与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能够有效提高确诊率.

    作者:周成香;袁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述评

    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是人体内视黄醇运载蛋白,由肝脏合成,用来完成肝脏中视黄醇的转移,并协助视黄醇进行代谢、储存、发挥作用,半衰期较短,能敏感反映机体的疾病状况. 首次发现RBP是在19世纪60年代,随后又有研究从人类及各种动物代谢物中分离得到RBP. 近几年对RBP的研究越来越多,人们发现RBP半衰期短,敏感性强,无论是血液还是尿液中RBP都能作为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验证疗效指标,亦可用来评价人体营养现状.

    作者:黄小明;张春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腹腔积液生化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腹腔积液生化检验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的有腹腔积液症状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腔积液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恶性病变,18例)和对照组(良性病变,23例).于患者接受治疗前进行腹腔穿刺,采集腹腔积液样本进行生化检验.对2组患者腹腔积液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验分析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腺苷脱氨酶检出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糖基抗原CA125、乳酸脱氢酶、总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腹腔积液患者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验,有助于鉴别诊断疾病良性、恶性程度,具有成本低、敏感度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会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B型超声检查与手术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符合率比较

    目的 分析B型超声检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9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B型超声检查结果:胆囊结石32例(检查符合率93.75%),胆总管结石39例(检查符合率89.74%),肝总管结石20例(检查符合率80.00%),分支肝管结石7例(检查符合率100.00%),胆管癌3例(检查符合率100.00%),肝胆管狭窄7例(检查符合率85.71%).结论 B型超声检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效果较好,与手术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痰菌转阴情况、空洞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3、6个月时2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观察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洞改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0.05).结论 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莫西沙星治疗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治疗,可有效改善空洞情况,提高痰菌阴转率.

    作者:鲁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地区基层医院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调查某地区基层医院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某地区基层医院处方300份,进行点评,记录患者的年龄、诊断、抗菌药物的处方、含激素的处方、含中药注射剂的处方以及静脉输液的处方.结果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在某地区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包括在儿童患者中也普遍使用.结论 某地区基层医院存在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类滥用情况,应加大基层医院药物的监管力度,降低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的滥用,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沈素芳;曹家驹;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应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检测纤维蛋白原、B型钠尿肽对疗效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HCH)应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纤维蛋白原(FIB)、B型钠尿肽(BNP)的检测对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及同期进行健康查体的老年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HCH患者入院后接受甘露醇治疗,然后评价治疗结果及FIB、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BNP、FIB和NHISS评分水平逐渐下降,并趋于接近对照组;观察组血清BNP与FIB水平及相关指标准确率均在80.0%以上.结论 老年HCH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脑血肿状况,减轻患者的身体疼痛,FIB、BNP的检测,对身体恢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袁林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住院的AS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组各15例,A组采用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B组单用银质针针灸治疗,C组单用补肾强督治偻汤内服治疗,比较3组患者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标(BASDAI)和中医分级量化指标.结果 A组患者总好转率为100.0%,高于B组、C组的80.0%、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3组BASDAI评分、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数值低于同期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质针联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AS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涛;安玉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改善新发2型糖尿病胰腺功能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胰腺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经胰岛素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胰腺功能、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胰腺分泌功能、BMI及HbA1c等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胰腺功能、BMI及HbA1c.

    作者:孟午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血压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9.33%(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压指标,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鹄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上应用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进行症状分级和胃镜检查.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分级与胃镜检查组织学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开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多样性护理方式,运用生活质量指数(QOL)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并统计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为(8.39±1.87)分,高于对照组的(5.58±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惠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产妇76例,按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常规组和无痛组各3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分娩,无痛组实施无痛分娩,比较2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无痛组疼痛改善程度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P<0.01).结论 无痛分娩技术可有效改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六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单纯接受氯氮平治疗,观察组接受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2组均维持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4.09%(P<0.05);治疗后2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情况.方法 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23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类型、规格、剂量,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患者以>60岁老年人为主,男女比例相当;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磺酰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HbA1 c达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HbA1 c未达标患者.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T2 DM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调查.

    作者:张晶晶;苏少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肠内微生态营养支持对肝切除术后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肠内微生态营养支持对肝切除术后肝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76例肝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微生态营养支持,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肝功能、内毒素水平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8 d,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内毒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微生态营养支持用于肝切除术后,可有效保护肝脏功能,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促进肠蠕动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阳荣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辅治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6周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经积极治疗后改善效果明显,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刘文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缓解率造成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疼痛缓解率.结果 干预后,2组SAS评分、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1.8%,高于对照组的59.1%(P<0.05).结论 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率,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曾晓清;周贵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