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姑息治疗对老年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许巧玲

关键词:姑息治疗, 老年人, 晚期胃肠道肿瘤,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晚期胃肠道肿瘤采用姑息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胃肠道肿瘤老年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常规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姑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恶心呕吐、疲乏、疼痛、便秘、失眠、厌食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较优良(P<0.01或P<0.05).结论 老年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姑息治疗更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在品管圈活动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产科自愿参与品管圈活动的24名护理人员及产科孕产妇30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医院产科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孕产妇31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组所有护理人员及孕产妇均按品管圈相关步骤参与各类活动,于实施前后1年对比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手圈丢失、胸牌丢失、病历书写质量,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石珠;王清梅;陈幼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 DC)是1973年由加拿大学者Steinman 首先发现的,广泛分布于脑以外的全身组织和脏器,数量较少,仅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因其具有许多分枝状突起得名.1 DC的亚群分类研究发现人DC依据来源可分为2个亚群:骨髓系来源的骨髓样树突状细胞( MDC),由髓样干细胞在GM-CSF的刺激下分化而成,即DC1,与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具有共同的前体细胞;淋巴系来源的淋巴样DC(LDC)或浆细胞样DC(PDC),即DC2,与T细胞和NK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

    作者:曹烨;张健;殷洪明;吴国荣;杨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惠东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176例分析

    惠东县人民医院为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惠东县内较早开展药品不良反应( ADR)监测工作的医院之一. 2014年我院通过远程计算机信息网络向广东省ADR监测中心提交了ADR报告176例. 我们对ADR发生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作者:高伟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我院药库的规范化管理分析

    药库是医院药品重要储备地,承担着为临床提供药品供应的重要职责,其日常运转对临床用药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有着直接影响,密切关乎医院声誉和患者的用药安全[1]. 为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和医疗水平,现阶段,全面加强药库管理以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笔者对我院药库的药品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深入保障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任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12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9.67%,低于对照组的31.66%(P<0.05).结论 应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发生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用药方式:A组鼻喷治疗,B组口吸治疗,C组鼻喷+口吸治疗,比较3组患者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及咳嗽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总IgE、IL-5、ECP水平,以及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短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喷、口吸及鼻喷+口吸三种方法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均能取得显著效果,但鼻喷+口吸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缩短咳嗽消失时间.

    作者:尹静波;单俊平;韩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比较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神经外科收治并实施低渗型匀浆膳肠内营养(EN)支持的29例脑卒中患者为低渗型组,选取同期神经外科收治并实施纤维型匀浆膳EN支持的27例脑卒中患者为纤维型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肠道耐受性评分,比较2组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的耐受性.结果 低渗型组不耐受例数少于纤维型组,肠道耐受性评分为(2.24±0.83)分优于纤维型组的(5.48±1.1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易出现胃肠道不耐受表现,但患者对低渗型肠内营养制剂耐受性较好.

    作者:康健;秦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单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三联疗法,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4,P<0.05).结论 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改善病情,可推荐.

    作者:朱小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苏葶定喘汤加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56例

    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是儿科门、急诊中的常见病证,是以喘息、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支气管感染,好发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部分患儿具有特应性体质,可有过敏史或家族史,易反复发作,部分患儿可发展成支气管哮喘,西医多采用抗感染、平喘、雾化吸入等治疗. 笔者近年来采用苏葶定喘汤加小儿推拿的方法,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样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振环;胡文杰;苏小霞;张亚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9.41%(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4.2±1.3)d,短于对照组的(8.4±2.2)d(P<0.01);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6.2±0.8)d,短于对照组的(12.3±3.4)d(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结论 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腹腔积液生化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腹腔积液生化检验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的有腹腔积液症状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腔积液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恶性病变,18例)和对照组(良性病变,23例).于患者接受治疗前进行腹腔穿刺,采集腹腔积液样本进行生化检验.对2组患者腹腔积液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验分析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腺苷脱氨酶检出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糖基抗原CA125、乳酸脱氢酶、总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腹腔积液患者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验,有助于鉴别诊断疾病良性、恶性程度,具有成本低、敏感度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会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发病时间<5 h,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1);治疗7 d、14 d及1个月观察组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作者:莫金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低剂量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在肾癌CT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低剂量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在肾癌CT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6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影剂量(1.5 ml/kg)和常规管电压(120 kv),观察组采用低剂量造影剂(1.0 ml/kg)和低管电压(90 kv).分别采集所有患者皮质期(CMP)和髓质期(NP)图像,比较2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肾脏实质和肿瘤组织的感兴趣区(ROI)的CT值差异.结果 2组CMP和NP图像肾脏肿瘤和肾脏皮质的CT值及CNR、SNR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CMP和NP图像上的辐射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增强CT诊断肾癌可获得良好的图像显示,对人体伤害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胜利;方飞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肠内微生态营养支持对肝切除术后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肠内微生态营养支持对肝切除术后肝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76例肝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微生态营养支持,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肝功能、内毒素水平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8 d,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内毒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微生态营养支持用于肝切除术后,可有效保护肝脏功能,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促进肠蠕动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阳荣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分析

    七叶皂苷钠是临床用于治疗脑水肿静脉曲张等疾病药物,主要通过静脉滴注进行治疗[1]. 具有保护脑组织、消炎、消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起效迅速[2]. 但易引起过敏性皮疹、穿刺部位疼痛、静脉炎、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随着临床上有关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引起静脉炎的报道增多,人们对七叶皂苷钠的使用安全的重视度有了明显提高[3]. 本文就七叶皂苷钠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梁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E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BPH患者17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予以TUERP治疗,对照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膀胱残余尿量(PVR)及大尿流率(Qmax)评价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前列腺切除体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IPSS、QOL评分、PVR在术后6个月时均低于术前,Qmax高于术前(P均<0.05);2组IPSS、QOL评分、PVR、Qmax在术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URP相比,TUERP治疗BPH治疗时间更短,组织切除更完全,患者恢复更快.

    作者:胡鹏;李钢;刘中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支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支持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59.38%;膝关节活动度为(118.72±5.02)°,优于对照组的(112.83±4.73)°;住院时间为(11.41±2.27)d,短于对照组的(16.52±2.46)d;骨折愈合时间为(98.83±12.61)d,短于对照组的(115.79±13.73)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术相比,支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5.70%,高于对照组的7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苍成友;赵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巴布膏用于缓解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巴布膏用于缓解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氟比洛芬巴布膏外贴,对照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结果 治疗后各时段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5天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巴布膏无创伤性,易于被患者接受,其抗炎止痛效果好,作用快而持久,安全性好,用于缓解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及使用价值.

    作者:张碧凤;苍成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