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莫金祖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高龄
摘要: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发病时间<5 h,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1);治疗7 d、14 d及1个月观察组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12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9.67%,低于对照组的31.66%(P<0.05).结论 应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发生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及胰岛素含量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OGIB患者117例,按照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对照组(45例)行药物灌注治疗.记录DSA诊断阳性率;比较2种介入方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117例患者中,DSA检查显示,直接征象54例,间接征象47例,诊断阳性率为86.3%(101/11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9%,对照组为1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15.6%(P<0.05).结论 DSA检查应用于OGIB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介入治疗采用栓塞术更能迅速止血,降低复发率,疗效切实,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吴勘华;孙荣跃;宋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产妇76例,按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常规组和无痛组各3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分娩,无痛组实施无痛分娩,比较2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无痛组疼痛改善程度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P<0.01).结论 无痛分娩技术可有效改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六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AMH检测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反应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AMH检测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接受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UI)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UI)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血清AMH水平;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观察组AMH值为(30.36±9.23)pg/ml及LH值为(10.35±3.15)pg/ml,高于对照组的(14.91±4.21)pg/ml及(5.74±2.35)pg/ml(P<0.01).而其年龄及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等一般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MH水平与卵泡数之间呈正相关,即AMH水平越高,其卵泡数越多.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清AMH水平对卵巢排卵反应有良好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彬;庄庆煊;江艺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原发性高血压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疗效及对其血压、心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观察其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为安全、高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心率变化;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BaPWV及心率控制方面效果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9%,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未影响治疗结果.结论 联合氨氯地平与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还可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对逆转动脉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俊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缓解率造成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疼痛缓解率.结果 干预后,2组SAS评分、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1.8%,高于对照组的59.1%(P<0.05).结论 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率,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曾晓清;周贵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种浓度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2种浓度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8例,依据药物浓度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0.001%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治疗,观察组采用0.008%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阿托品用药总量、出现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收缩压及低钠血症、消化道黏膜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阿托品用药总量少,胆碱酯酶恢复、出现阿托品化及住院时间短,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低钠血症及消化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0.008%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可迅速阿托品化,促进胆碱酯酶恢复,减少阿托品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低钠血症、消化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战雪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3月-2015年7月医院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症状评分及胃电频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症状评分及胃电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症状评分及胃电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恋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晨交班培养低年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实践体会

    临床思维能力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对具体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做出科学的判断能力,是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高低的标准[1]. 临床护理工作中,调查资料显示:60%~70%轮班护士为低年资护士,存在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低等现象. 为此,我科利用晨交接班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E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BPH患者17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予以TUERP治疗,对照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膀胱残余尿量(PVR)及大尿流率(Qmax)评价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前列腺切除体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IPSS、QOL评分、PVR在术后6个月时均低于术前,Qmax高于术前(P均<0.05);2组IPSS、QOL评分、PVR、Qmax在术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URP相比,TUERP治疗BPH治疗时间更短,组织切除更完全,患者恢复更快.

    作者:胡鹏;李钢;刘中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低剂量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在肾癌CT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低剂量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在肾癌CT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6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影剂量(1.5 ml/kg)和常规管电压(120 kv),观察组采用低剂量造影剂(1.0 ml/kg)和低管电压(90 kv).分别采集所有患者皮质期(CMP)和髓质期(NP)图像,比较2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肾脏实质和肿瘤组织的感兴趣区(ROI)的CT值差异.结果 2组CMP和NP图像肾脏肿瘤和肾脏皮质的CT值及CNR、SNR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CMP和NP图像上的辐射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增强CT诊断肾癌可获得良好的图像显示,对人体伤害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胜利;方飞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在CT静脉增强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在CT静脉增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行CT静脉检查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进行CT静脉增强检测,观察与评价患者身体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120例患者中全身耐受性为佳者112例,大部分患者对该药剂有良好的耐受性;在安全评价上,所有患者均呈轻度反应,持续时间较为短暂,且在后期复查时自行消失.结论 在CT静脉增强中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重度不良反应,适用于CT静脉增强检查环节中.

    作者:樊勤莲;喻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述评

    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是人体内视黄醇运载蛋白,由肝脏合成,用来完成肝脏中视黄醇的转移,并协助视黄醇进行代谢、储存、发挥作用,半衰期较短,能敏感反映机体的疾病状况. 首次发现RBP是在19世纪60年代,随后又有研究从人类及各种动物代谢物中分离得到RBP. 近几年对RBP的研究越来越多,人们发现RBP半衰期短,敏感性强,无论是血液还是尿液中RBP都能作为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验证疗效指标,亦可用来评价人体营养现状.

    作者:黄小明;张春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治疗效果和心绞痛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秀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应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检测纤维蛋白原、B型钠尿肽对疗效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HCH)应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纤维蛋白原(FIB)、B型钠尿肽(BNP)的检测对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及同期进行健康查体的老年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HCH患者入院后接受甘露醇治疗,然后评价治疗结果及FIB、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BNP、FIB和NHISS评分水平逐渐下降,并趋于接近对照组;观察组血清BNP与FIB水平及相关指标准确率均在80.0%以上.结论 老年HCH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脑血肿状况,减轻患者的身体疼痛,FIB、BNP的检测,对身体恢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袁林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多样性护理方式,运用生活质量指数(QOL)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并统计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为(8.39±1.87)分,高于对照组的(5.58±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惠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在急性乳腺炎预防及早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在急性乳腺炎预防及早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后急性乳腺炎患者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预防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92.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险管理在急性乳腺炎预防及早期护理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遏制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5.70%,高于对照组的7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苍成友;赵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比较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神经外科收治并实施低渗型匀浆膳肠内营养(EN)支持的29例脑卒中患者为低渗型组,选取同期神经外科收治并实施纤维型匀浆膳EN支持的27例脑卒中患者为纤维型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肠道耐受性评分,比较2组患者对不同营养制剂的耐受性.结果 低渗型组不耐受例数少于纤维型组,肠道耐受性评分为(2.24±0.83)分优于纤维型组的(5.48±1.1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易出现胃肠道不耐受表现,但患者对低渗型肠内营养制剂耐受性较好.

    作者:康健;秦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