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海军;陈幸幸;朱艳娇;张华;李优锋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退药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 2015年1~12月医院住院药房退药4 354份原因进行统计,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退药原因.结果 退药原因影响:患者因素>医护因素>药房因素>药品因素,其中患者因素权重0.5265,医护因素为0.3077,各因素之间并非彼此独立,存在相互间交互影响.结论 加强退药管理,强化医师的责任意识,加强医患沟通,完善药物信息系统,规范退药程序,有效控制退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郭鑫;赵泳波;李斌;张红;裴贵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采取正畸治疗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予以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法,对照组则予以常规的正畸方法.治疗后1年对比观察2组中上切牙倾角、凸距和磨牙位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上中切牙倾角及上中切牙凸距大于对照组,磨牙位移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低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正畸的治疗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效果理想,并能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用前景广.
作者:伍远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能量合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和住院收治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患儿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给予能量合剂联合鲨肝醇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鲨肝醇片治疗.观察2组第3天及第7天白细胞正常率.结果 2组第3天白细胞恢复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试验组白细胞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量合剂可有效升高白细胞计数,缩短患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时间.
作者:吕玉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华法林是传统口服抗凝药的重要代表,体内通过拮抗维生素K和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发挥作用.临床用于需长期维持抗凝者,也可用于心梗的辅助治疗[1].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受遗传因素、食物、药物、环境因素及患者疾病状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较大,加之药物本身治疗窗窄,个体差异明显,如使用不当,易发生出血或栓塞事件,因此需要严密监测[2].目前,基于对影响华法林疗效的CYP2C9、CYP4F2及VKORC1酶的基因多样性研究日渐成熟.许多研究也显示华法林与多种药物合用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无论是在改变抗凝作用方面,还是引起不良反应上都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华法林药物相互作用方面进行探讨,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对此作如下评价,以促进华法林安全有效合理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用药参考.
作者:高森;郭冰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阴道流血量、血β-HCG.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血β-HCG转归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疗效显著,并且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秋菊;刘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精准医学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个体化精准用药成为新的医疗模式.基因检测技术为精准医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针对患者基因型差异探讨个体化治疗,从而大限度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患者用药风险,真正实现科学、合理用药的目标.临床药师作为合理用药的倡导者和执行者,更是应顺应医疗模式发展的趋势,秉承精准医疗服务的理念,为患者谋求医疗获益大化.本文主要回顾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心房颤动并痛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临床药师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并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媛;苗苗;刘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持续皮下注射给药技术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难治性癌痛的有效性.方法 将100例晚期伴有难治性癌痛癌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吗啡制剂口服镇痛,观察组给予持续皮下注射吗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状态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2组间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测生存期为(6.8±1.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7±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晚期癌症难治性癌痛患者来说,吗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针对不能口服吗啡的患者可行持续皮下注射给药,镇痛效果较好,且患者耐受性好,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张凌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护理中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快速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吴鸟青;张胜兰;胡斐斐;王庆鸿;钟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状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医院信息中心提取2013年12月26日-2015年8月25日中药注射剂用药数据,按约10%的比例,从我院病案室抽取同期住院病历2769份,调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及平均治疗日数(the average treated days,ATD)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共使用6个类别23个品规的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为1837.7万元,占全年住院患者总药费的14.0%.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多,占据了用药金额和DDDs的首位,用药金额占中药注射剂总用药金额的50.4%(927.0/1837.7),清热类虽然只有2个品种,但用药金额占中药注射剂总用药金额的16.9%(311.7/1837.7),高于抗肿瘤类的16.0%(293.5/1837.7),三者合计总的份额高达83.4%(1532.2/1837.7).在具体的品种上,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和痰热清注射液位于金额排序及DDDs排序的前3位.2769例住院患者中有810例(29.3%)使用了中药注射剂,全院29个临床科室中有27个科室使用了中药注射剂,占93.1%.810例住院患者共使用23个品规的中药注射剂1021例次,住院期间只使用一种中药注射剂的630例(77.8%),使用2种中药注射剂的151例(18.6%),使用3种的27例(3.3%),有2例使用了4种(0.3%);其中采用中药注射剂单独应用的702例(86.7%),采用2种联合的100例(12.3%),8例(1.0%)联用了3种.DDDs排序前10位中,丹红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和注射用血栓通4种药品的DUI≤1.0,参附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的DUI接近1.0,而其他4种药品的DUI明显>1.0,占40%;ATD在15 d以内8种,占80.0%,复方苦参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的ATD均超过19 d.我院共收集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77份,其中涉及中药注射剂5种共11例次,占14.3%.结论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吴振营;宋志勇;刘玉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头孢克洛咀嚼片联合小儿咽扁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儿童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咽扁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发热消退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水平(CRP)及治疗前后CD+4/CD+8、CD+4/CD+3、CD+8/CD+3比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和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WBC、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WBC、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WBC、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液中CD+4/CD+8、CD+8/CD+3、CD+4/CD+3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液中CD+4/CD+8和CD+4/CD+3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患儿血液中CD+8/CD+3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8/CD+3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患儿血液中CD+4/CD+8和CD+4/CD+3均高于对照组,CD+8/CD+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克洛咀嚼片联合小儿咽扁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较好.
作者:张小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有创及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56例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28例.试验组采用有创及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方法,比较2组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病死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及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使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邓鸣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ICU病房的HAP患者84例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予左氧氟沙星500 mg/16 h治疗,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500 mg/24 h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效时间及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治疗HAP患者的过程中,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佘正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观察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于医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TEP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60)低于对照组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67%(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采用TE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不但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谢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主要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5个区县抽查肉制品(包括生畜肉、生猪肉)、水产品、流动早餐3类食物样品共225份,按照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运用V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样品进行病原菌鉴定,检测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单增李斯特菌.结果 从225份样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69株(30.67%),其中蜡样芽胞杆菌26株(47.27%),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11.43%),沙门菌15株(6.67%),副溶血性弧菌6株(12.0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株(1.14%);3类食品中病原菌阳性率高的是流动早餐(50.91%),其次为肉制品(28.33%),第三为水产品(14.00%).结论 攀枝花地区居民消费食品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流动早餐是主要的污染食品;蜡样芽孢杆菌在流动早餐中污染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肉制品中污染严重.
作者:冯森;沈来红;陈嫣;刘相琨;潘泓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创伤修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层面的理论.尽管创面组织有其自动愈合机制,但恶劣的外部环境,如温湿度、pH值、病原菌感染等严重影响创面自愈的效果,使创面难以快速达到形态与功能的完全恢复.伤口敷料可为创面制造相对稳定的愈合环境,并可载入药物以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邵杰;郭代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常规牵引复位疗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复位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负重能力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负重能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牵引复位治疗,患者远期预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蓝岚;陆成才;韦善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并低蛋白血症早期鼻饲乳清蛋白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2例急性脑梗死并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单纯乳清蛋白鼻饲营养,治疗28 d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2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CB)、肌酐(Cr)、尿素氮(BUN)及空腹血糖(F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清蛋白鼻饲营养支持用于急性脑梗死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平;陈露;李辉;吴秋英;吴水淼;张义强;李永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采用床旁现场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2016年11月20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490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182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14%,其中不合理用药17例.不合理问题为:无指征用药以及品种的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适宜.结论 该院呼吸科、儿科、微创外科、产科、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大,横断面调查是实现常态化监管的较好措施.
作者:马春梅;高苗苗;李嘉滢;唐云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前多数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上受到医院投入、学术环境以及临床医师与医技科室医师的差别对待,许多工作相对滞后且受到一定限制.同时面临着由传统药学向医药协作创新方式发展,药房窗口服务从单纯的领药发药向技术创新与药方调剂和处方用药指导发展,从而对药剂科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业务要求[1].同时多数医院针对中医中药方面的发展未能有效定性定量,对于进入医药试用及非标准制剂的应用多以自拟质量标准进行,未能及时上报获得批准[2].针对临床滥用药物方面,因药品结构的不合理,加之药剂科工作人员对本院用药类型、患者来院等个体情况等认识不足,缺乏科学与合理的调整药品结构比例的方法[3].为更好地把握本院药剂科的发展方向,配合临床医疗,本文将本院药剂科的发展现状做整体分析,并对发展前景提出相应建议与意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君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泻下、解热、抗炎作用的影响,提高大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借助炭末排出时间测定法、排便频度实验对不同采收期、不同炮制方法的大黄泻下作用进行研究,以干酵母致大兔发热实验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解热作用的影响,用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法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 不同采收期、不同炮制方法的大黄,首次黑便排出时间相对较短,个数增多,与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年生大黄组对比于3年生大黄,酒蒸、酒炒大黄组对比于3年生大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大黄组10 h内抑制体温升高,酒蒸大黄组8 h内抑制体温升高,酒炒大黄组8 h内抑制体温升高,与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组、酒炒大黄组致炎后0.5~4 h,酒蒸大黄组致炎后0.5~1 h大兔足肿胀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采摘期以及炮制均会影响到大黄泻下作用,另外3年生作用更具优势.
作者:郑秀妹;夏丽珍;杨义雄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