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年新型载药敷料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邵杰;郭代红

关键词:创伤, 愈合, 敷料, 载药
摘要:创伤修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层面的理论.尽管创面组织有其自动愈合机制,但恶劣的外部环境,如温湿度、pH值、病原菌感染等严重影响创面自愈的效果,使创面难以快速达到形态与功能的完全恢复.伤口敷料可为创面制造相对稳定的愈合环境,并可载入药物以促进创面愈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能量合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能量合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和住院收治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患儿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给予能量合剂联合鲨肝醇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鲨肝醇片治疗.观察2组第3天及第7天白细胞正常率.结果 2组第3天白细胞恢复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试验组白细胞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量合剂可有效升高白细胞计数,缩短患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时间.

    作者:吕玉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种方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常规牵引复位疗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复位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负重能力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负重能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牵引复位治疗,患者远期预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蓝岚;陆成才;韦善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阿司匹林50 mg/d、75 mg/d、100 mg/d,3组均与氯吡格雷75 mg/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均给予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比较治疗后1个月和1年内各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个月时A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发现,A、B、C 3组之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与B组(P>0.05);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50 mg、75 mg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相较100 mg的标准剂量不良反应更低,但50 mg剂量的阿司匹林在急性期(1月内)应避免使用.

    作者:周涛;刘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泻下、解热、抗炎作用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泻下、解热、抗炎作用的影响,提高大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借助炭末排出时间测定法、排便频度实验对不同采收期、不同炮制方法的大黄泻下作用进行研究,以干酵母致大兔发热实验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解热作用的影响,用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法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 不同采收期、不同炮制方法的大黄,首次黑便排出时间相对较短,个数增多,与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年生大黄组对比于3年生大黄,酒蒸、酒炒大黄组对比于3年生大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大黄组10 h内抑制体温升高,酒蒸大黄组8 h内抑制体温升高,酒炒大黄组8 h内抑制体温升高,与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组、酒炒大黄组致炎后0.5~4 h,酒蒸大黄组致炎后0.5~1 h大兔足肿胀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采摘期以及炮制均会影响到大黄泻下作用,另外3年生作用更具优势.

    作者:郑秀妹;夏丽珍;杨义雄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分析

    阿莫西林属青霉素类,其状态为粉末状,颜色为纯白色[1].由于其酸性条件下性质为稳定,所以在人体呈酸性的消化道中吸收性较强[2].青霉素类抗生素有很强杀菌作用,细胞膜穿透较为容易,是临床医学上运用为广泛的口服半合成青霉素,其制剂较为多样.随着阿莫西林在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大量应用、许多病菌产生了相应的耐药性,导致不能快速有效控制感染,感染性疾病治愈难度变大[3].随之而来的还有用药后大量的不良反应,例如皮肤反应、过敏性休克、损伤肾脏功能、消化系统症状及精神症状等,同时对阿莫西林的规范化使用及安全用药的探讨已经到刻不容缓的地步[4].现对我院使用阿莫西林治疗的500例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进行观察与跟踪随访,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研究用药安全性,现详细整理如下.

    作者:刘昌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用药调查与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状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医院信息中心提取2013年12月26日-2015年8月25日中药注射剂用药数据,按约10%的比例,从我院病案室抽取同期住院病历2769份,调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及平均治疗日数(the average treated days,ATD)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共使用6个类别23个品规的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为1837.7万元,占全年住院患者总药费的14.0%.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多,占据了用药金额和DDDs的首位,用药金额占中药注射剂总用药金额的50.4%(927.0/1837.7),清热类虽然只有2个品种,但用药金额占中药注射剂总用药金额的16.9%(311.7/1837.7),高于抗肿瘤类的16.0%(293.5/1837.7),三者合计总的份额高达83.4%(1532.2/1837.7).在具体的品种上,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和痰热清注射液位于金额排序及DDDs排序的前3位.2769例住院患者中有810例(29.3%)使用了中药注射剂,全院29个临床科室中有27个科室使用了中药注射剂,占93.1%.810例住院患者共使用23个品规的中药注射剂1021例次,住院期间只使用一种中药注射剂的630例(77.8%),使用2种中药注射剂的151例(18.6%),使用3种的27例(3.3%),有2例使用了4种(0.3%);其中采用中药注射剂单独应用的702例(86.7%),采用2种联合的100例(12.3%),8例(1.0%)联用了3种.DDDs排序前10位中,丹红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和注射用血栓通4种药品的DUI≤1.0,参附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的DUI接近1.0,而其他4种药品的DUI明显>1.0,占40%;ATD在15 d以内8种,占80.0%,复方苦参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的ATD均超过19 d.我院共收集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77份,其中涉及中药注射剂5种共11例次,占14.3%.结论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吴振营;宋志勇;刘玉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76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并对其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通过研究表明产科出血量与休克的发生率呈正比关系;宫缩乏力、产道损伤、凝血障碍、胎盘因素是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结论 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等是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根据产妇的出血量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利于降低产妇的病死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小芹;马小建;陈秀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490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采用床旁现场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2016年11月20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490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182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14%,其中不合理用药17例.不合理问题为:无指征用药以及品种的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适宜.结论 该院呼吸科、儿科、微创外科、产科、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大,横断面调查是实现常态化监管的较好措施.

    作者:马春梅;高苗苗;李嘉滢;唐云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接诊的偏头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缓解焦虑与抑郁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庄俊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子宫内膜病变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

    在妇科疾病中子宫内膜病变十分常见,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及月经过多,有复杂病因与类型多样的检查手段,临床一般使用分段诊断刮宫以病理检查内膜将恶性病变排除,但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活检诊断宫内膜疾病的敏感度为30%左右[1],说明相当部分子宫内膜病变存在漏诊现象,无法将肌层浸润程度及病变范围反映出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DS)为近年来主流检查方式,探头有较高的频率与较强的分辨力,可更清晰显示子宫内膜,进而有效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本文探讨TD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萍;王明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因肝炎、肝硬化而实施脾切断流术的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32例和复合麻醉组30例.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后2 h及术后1 d对2组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自由基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七氟醚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ALT、ALB、ALP和TBIL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2组患者尿素氮(BUN)水平、肌酐(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2 h、术后1 d,复合麻醉组BUN、Cr水平均显著低于七氟醚组(P<0.05).七氟醚组不同时间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差异显著(P<0.05);复合麻醉组不同时间点SOD、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朝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攀枝花市2015年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主要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5个区县抽查肉制品(包括生畜肉、生猪肉)、水产品、流动早餐3类食物样品共225份,按照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运用V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样品进行病原菌鉴定,检测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单增李斯特菌.结果 从225份样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69株(30.67%),其中蜡样芽胞杆菌26株(47.27%),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11.43%),沙门菌15株(6.67%),副溶血性弧菌6株(12.0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株(1.14%);3类食品中病原菌阳性率高的是流动早餐(50.91%),其次为肉制品(28.33%),第三为水产品(14.00%).结论 攀枝花地区居民消费食品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流动早餐是主要的污染食品;蜡样芽孢杆菌在流动早餐中污染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肉制品中污染严重.

    作者:冯森;沈来红;陈嫣;刘相琨;潘泓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药师依据基因检测参与1例心房颤动并痛风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个体化精准用药成为新的医疗模式.基因检测技术为精准医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针对患者基因型差异探讨个体化治疗,从而大限度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患者用药风险,真正实现科学、合理用药的目标.临床药师作为合理用药的倡导者和执行者,更是应顺应医疗模式发展的趋势,秉承精准医疗服务的理念,为患者谋求医疗获益大化.本文主要回顾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心房颤动并痛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临床药师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并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媛;苗苗;刘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于中风之后的郁证,是在中风表现的基础上出现以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缺乏主动性、悲观、失望、食欲不振等症状.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阻碍神经及认知功能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就脑卒中后抑郁中药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狄美琪;姜亚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仑膦酸钠与替勃龙联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与替勃龙联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PMOP患者163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1例给予阿仑膦酸钠、替勃龙及维D钙咀嚼片治疗;对照组82例给予阿仑膦酸钠、安慰剂及维D钙咀嚼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BM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65%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腰椎正位、胫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区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2组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与替勃龙联用可明显提高PMOP患者的BMD,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望溪;伍艳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13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对照组给予妇康凝胶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12.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62%(3/65)低于对照组的15.38%(10/6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欣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成本-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8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90例,A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B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差异.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经济学成本-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其成本-效果明显优于兰索拉唑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潘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力衰竭与高尿酸血症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临床预后差,病死率高,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是当今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尿酸(UA)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终产物,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血清UA水平和HF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明确高尿酸血症(HUA)对HF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对HF的病情评估及进一步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秀秀;刘永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学检验实习学生按规培与实习大纲相结合方法培训结果探讨

    目的 探讨医学检验实习学生按规培要求与实习大纲相结合的方法的培训结果.方法 将检验专业应届实习学生及下级医院进修学生64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名.研究组参照国家和北京市医学检验规培的要求与检验实习大纲相结合方法进行实习教育培训,对照组按传统实习大纲方法对实习进修学生教育培训.对比2组培训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专业理论考试及专业技能考试的分数及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规培要求相关内容与实习大纲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更全面掌握检验专业较复杂的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更好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为实习学生的医学生涯创造良好的条件及为今后学生的二级培训打下一定基础.

    作者:王秀梅;王莉;宋丽洁;邹德勇;张媛媛;郝钦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原料药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了一种能简单准确地测定甲苯磺酸索拉非尼原料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方法 采用HPLC梯度洗脱对甲苯磺酸索拉非尼原料药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 ODS SP(4.6×150 mm,5 μm),流动相A为10 mM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pH=3.0);流动相B为乙腈-乙醇(1∶1),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40 ℃,流速为1.0 ml/min.在实验中通过对系统适用性、精密度、专属性、标准曲线与线性、回收率、重复性等的测定确保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索拉非尼与相邻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良好;索拉非尼在0.02403~0.03605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0%,RSD为1.05%.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甲苯磺酸索拉非尼原料药含量的测定.

    作者:毛依群;何永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