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欣梅
目的 观察第一代冷冻球囊消融术(CB)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房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阵发房颤于医院行第一代CB患者50例(CB组),导管射频消融术(RF)患者50例(RF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2组术中即刻消融成功率均为100%,CB组手术持续时间为(94±24)min明显短于RF组的(126±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5,P<0.05).CB组的50位患者共计肺静脉193支,平均每位患者消融(10.0±2.4)次.术后除CB组发生1例膈神经麻痹外,未出现其他并发症.2组患者早期及晚期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一代CB的早期复发率及晚期复发率均达到了国际标准水平,安全性上未发现严重的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心房食道瘘、血栓栓塞及穿刺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膈神经麻痹不影响远期预后.
作者:任静;马薇;许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8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90例,A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B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差异.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经济学成本-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其成本-效果明显优于兰索拉唑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潘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方法 对85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以呕血或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且在消化道出血期间24 h内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表现.血尿酸升高,接受胃镜检查76例,痛风急性发作时采用依托考昔及地塞米松可控制痛风症状,未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出血.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药物治疗有相互矛盾之处,内科医师可参考的经验较少,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诊治经验选择佳治疗方案.
作者:牟海军;陈幸幸;朱艳娇;张华;李优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照组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比2组术后拔管躁动评分、拔管5 min镇静评分、术后拔管时间及手术后不同时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结果 治疗组术后拔管时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拔管时、拔管5 min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可有效改善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患者恢复期躁动,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对患者的术后拔管躁动及其他不良反应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加强;沈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ICU病房的HAP患者84例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予左氧氟沙星500 mg/16 h治疗,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500 mg/24 h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效时间及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治疗HAP患者的过程中,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佘正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显示[1],全国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6.7%.与2013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5.3%,高于总体报告增长率.根据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提供的数据,我院2015年收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22份,占总不良反应报告例次的31.2%.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经配液后稳定性易发生变化,在使用过程中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药物自身因素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2],但根据部分文献报道及临床报道可见药品不良反应,可能存在不合理用药的人为因素[3].为此,今年我院药师深入临床科室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与临床医师、护士进行沟通,纠正不合理的医嘱,及时进行有效的临床用药干预,促进了中药注射剂的规范使用,现将笔者参与的部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韦云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p38 MAPK,MMP-2、3、9,FN表达与心肌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心力衰竭患者51例,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16级,Ⅲ级19例,Ⅳ级16例.另选取10例发生意外事故伤亡捐赠者的健康心脏器官(心功能Ⅰ级).利用现阶段为先进的光镜检查方式来对患有心肌组织病变的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检测;然后再利用免疫沉淀法对患者心肌组织中的p38 MAPK进行磷酸化程度的检查,并且对p38 MAPK、MMP-2、3、9进行蛋白的有效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法对心肌组织的FN分布进行详细检查.结果 免疫沉淀法对具有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组织结构中的p38 MAPK磷酸化程度经过凝胶成像分析其吸光度发现,心功能Ⅱ、Ⅲ、Ⅳ级的患者p38 MAPK磷酸化程度明显比Ⅰ级程度的强(P<0.05),Ⅲ、Ⅳ级磷酸化程度比Ⅱ的强(P<0.05),而Ⅲ、Ⅳ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功能Ⅱ级患者的MMP-2蛋白表达在心肌组织结构中的表达与Ⅰ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Ⅳ级患者MMP-2蛋白表达高于Ⅰ级和Ⅱ级.MMP-3、9蛋白表达随着心脏功能的恶化,其蛋白表达相应增加,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一般通过激活p38 MAPK而对心肌细胞进行肥大、坏死等情况的诱导,通过MMP-2、3、9蛋白的表达数量来对心肌细胞外基质FN的降解,共同参与心肌重构病变过程.
作者:陈良才;郑理玲;陈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七宝美髯丹方加减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效果.方法 将脂溢性脱发患者86例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七宝美髯丹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6和胱氨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宝美髯丹方加减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效果显著,症状积分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肿瘤化疗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肿瘤科住院的化疗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护理、膳食调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通便贴穴位贴敷(足三里、天枢、大肠俞、脾俞),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或四磨汤口服液口服,比较2组治疗便秘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肿瘤化疗后便秘的疗效显著,与口服用药相比,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和患者易接受等特点.
作者:陆清昀;戴小军;张晓春;熊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因肝炎、肝硬化而实施脾切断流术的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32例和复合麻醉组30例.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后2 h及术后1 d对2组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自由基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七氟醚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ALT、ALB、ALP和TBIL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2组患者尿素氮(BUN)水平、肌酐(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2 h、术后1 d,复合麻醉组BUN、Cr水平均显著低于七氟醚组(P<0.05).七氟醚组不同时间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差异显著(P<0.05);复合麻醉组不同时间点SOD、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朝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并配合使用插鼻入肠梗阻导管的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和分析患者治疗成功率以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结果 50例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了100%,患者的呕吐、腹胀、腹痛、排便及排气停止症状均缓解.鼻肠管阻塞导致引流不畅通11例,冲洗之后均变得顺畅,同时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未出现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在治疗肠梗阻患者过程中配合使用经鼻肠梗阻导管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能量合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和住院收治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患儿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给予能量合剂联合鲨肝醇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鲨肝醇片治疗.观察2组第3天及第7天白细胞正常率.结果 2组第3天白细胞恢复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试验组白细胞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量合剂可有效升高白细胞计数,缩短患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时间.
作者:吕玉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阴道流血量、血β-HCG.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血β-HCG转归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疗效显著,并且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秋菊;刘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临床预后差,病死率高,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是当今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尿酸(UA)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终产物,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血清UA水平和HF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明确高尿酸血症(HUA)对HF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对HF的病情评估及进一步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秀秀;刘永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阿司匹林50 mg/d、75 mg/d、100 mg/d,3组均与氯吡格雷75 mg/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均给予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比较治疗后1个月和1年内各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个月时A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发现,A、B、C 3组之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与B组(P>0.05);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50 mg、75 mg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相较100 mg的标准剂量不良反应更低,但50 mg剂量的阿司匹林在急性期(1月内)应避免使用.
作者:周涛;刘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前多数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上受到医院投入、学术环境以及临床医师与医技科室医师的差别对待,许多工作相对滞后且受到一定限制.同时面临着由传统药学向医药协作创新方式发展,药房窗口服务从单纯的领药发药向技术创新与药方调剂和处方用药指导发展,从而对药剂科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业务要求[1].同时多数医院针对中医中药方面的发展未能有效定性定量,对于进入医药试用及非标准制剂的应用多以自拟质量标准进行,未能及时上报获得批准[2].针对临床滥用药物方面,因药品结构的不合理,加之药剂科工作人员对本院用药类型、患者来院等个体情况等认识不足,缺乏科学与合理的调整药品结构比例的方法[3].为更好地把握本院药剂科的发展方向,配合临床医疗,本文将本院药剂科的发展现状做整体分析,并对发展前景提出相应建议与意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君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一段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结肠缺血性疾病.IC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IC患者在逐年增加.IC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严重者可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该病临床少见,早期多误诊,现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来诊断为IC病例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总结IC的临床特征.
作者:朱珠;王建宁;翟启智;朱祖明;余艳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消肿汤熏洗结合气压治疗卒中偏瘫后患肢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卒中偏瘫后患肢水肿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基础的对症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消肿汤熏洗结合气压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常规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偏瘫后患肢水肿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消肿汤熏洗结合气压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患肢水肿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隋鹏;姜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采取正畸治疗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予以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法,对照组则予以常规的正畸方法.治疗后1年对比观察2组中上切牙倾角、凸距和磨牙位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上中切牙倾角及上中切牙凸距大于对照组,磨牙位移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低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正畸的治疗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效果理想,并能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用前景广.
作者:伍远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确定乳没接骨丸的制备工艺路线.方法 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对混合药材进行串粉,对生药细粉(半成品)灭菌方法进行优选;对乳没接骨丸的泛丸、成型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对丸粒的光泽,圆整度进行了观察对比,对溶散时限、水分、丸重差异、微生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确定有效且简便的生药细粉(半成品)灭菌方法为乙醇灭菌(75%乙醇喷洒,拌和,密闭闷润4~5 h,冷风吹干,低温干燥),可以达到卫生学标准,得细粉率达到85%以上;泛丸工艺为生药细粉粉碎至100目,中等泛丸速度,丸粒直径约4.8 mm,45 ℃干燥时间为12 h,成型丸剂符合规定.结论 乳没接骨丸制备工艺切实可行,各项检测指标符合乳没接骨丸质量标准(草案)规定,适合批量化生产.
作者:高颖;路宁维;刘光斌;毛和平;董钰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