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师干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的分析与体会

韦云威

关键词:药师, 中药注射剂, 体会
摘要: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显示[1],全国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6.7%.与2013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5.3%,高于总体报告增长率.根据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提供的数据,我院2015年收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22份,占总不良反应报告例次的31.2%.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经配液后稳定性易发生变化,在使用过程中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药物自身因素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2],但根据部分文献报道及临床报道可见药品不良反应,可能存在不合理用药的人为因素[3].为此,今年我院药师深入临床科室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与临床医师、护士进行沟通,纠正不合理的医嘱,及时进行有效的临床用药干预,促进了中药注射剂的规范使用,现将笔者参与的部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支架治疗复发性多软骨炎呼吸道受累1例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系统的非感染性炎症破坏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多处软骨,呼吸道受累后,气管塌陷,并发症多,是引起该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用气管支架治疗复发性多软骨炎呼吸道受累患者1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生存期延长.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安梅;刘林昊;苟强;詹华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并配合使用插鼻入肠梗阻导管的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和分析患者治疗成功率以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结果 50例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了100%,患者的呕吐、腹胀、腹痛、排便及排气停止症状均缓解.鼻肠管阻塞导致引流不畅通11例,冲洗之后均变得顺畅,同时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未出现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在治疗肠梗阻患者过程中配合使用经鼻肠梗阻导管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采取正畸治疗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予以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法,对照组则予以常规的正畸方法.治疗后1年对比观察2组中上切牙倾角、凸距和磨牙位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上中切牙倾角及上中切牙凸距大于对照组,磨牙位移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低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正畸的治疗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效果理想,并能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用前景广.

    作者:伍远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超促排卵后子宫内膜过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内膜薄方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超促排卵后子宫内膜过薄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超促排卵后子宫内膜厚度过薄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2个月经周期,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2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第2个月经周期第10天、第13天、第20天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观察组第2个月经周期的第10天、第13天、第20天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内膜薄方联合戊酸雌二醇服用2个月经周期内膜厚度较单纯戊酸雌二醇增幅明显,内膜薄方具有助长内膜的疗效.

    作者:陈思;尤昭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代谢酶和基因的华法林药物相互作用评价

    华法林是传统口服抗凝药的重要代表,体内通过拮抗维生素K和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发挥作用.临床用于需长期维持抗凝者,也可用于心梗的辅助治疗[1].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受遗传因素、食物、药物、环境因素及患者疾病状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较大,加之药物本身治疗窗窄,个体差异明显,如使用不当,易发生出血或栓塞事件,因此需要严密监测[2].目前,基于对影响华法林疗效的CYP2C9、CYP4F2及VKORC1酶的基因多样性研究日渐成熟.许多研究也显示华法林与多种药物合用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无论是在改变抗凝作用方面,还是引起不良反应上都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华法林药物相互作用方面进行探讨,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对此作如下评价,以促进华法林安全有效合理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用药参考.

    作者:高森;郭冰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徐州市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徐州市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现实状况,以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徐州精神病院与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2016年6~8月门诊、住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处方、病历共计300份,调查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现状.结果 本组患者单一用药率为60.7%(182/300),单一用药中居前6位的分别是利培酮、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联合用药率为39.3%(118/300);使用频率前8位的分别是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氯丙嗪、奋乃静.结论 徐州市区抗精神病药的应用以单一用药为主,联合用药为辅,基本符合《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的要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处于主导地位,已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成为临床首选.

    作者:高宏强;尤加永;张洪亮;梁豪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4例缺血性结肠炎临床与内镜特点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一段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结肠缺血性疾病.IC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IC患者在逐年增加.IC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严重者可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该病临床少见,早期多误诊,现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来诊断为IC病例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总结IC的临床特征.

    作者:朱珠;王建宁;翟启智;朱祖明;余艳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血液循环至大脑突然中断,导致神经功能丧失,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其余为出血性卒中.患者在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有很高的复发风险[2],应尽早进行二级预防.血小板活化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与心肌梗死、中风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血管损伤后,内皮下胶原和vWF释放,血小板可黏附并聚集至暴露的内皮下层.血小板黏附过程是由血小板GPIb/IX受体和vWF相互作用及GPIa/Ⅱa结合至胶原共同介导的.血小板黏附后可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血栓素A2(TXA2)、血清素、腺苷二磷酸(ADP)和凝血酶等可溶性血小板激活剂的释放和聚集,进一步诱导血小板激活和聚集.此外,血小板激活后的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受体构向改变,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并产生交叉连接,从而产生稳定的血小板聚集[3].抗血小板药可抑制血小板黏附激活聚集过程,已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治疗药物,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长期预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使用旨在通过多种途径阻断血小板聚集.本文主要回顾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崔亚娇;戴媛媛;杨迪;何广卫;储昭兴;吴玉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成本-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8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90例,A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B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差异.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经济学成本-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其成本-效果明显优于兰索拉唑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潘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于中风之后的郁证,是在中风表现的基础上出现以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缺乏主动性、悲观、失望、食欲不振等症状.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阻碍神经及认知功能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就脑卒中后抑郁中药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狄美琪;姜亚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持续皮下注射给药技术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难治性癌痛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持续皮下注射给药技术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难治性癌痛的有效性.方法 将100例晚期伴有难治性癌痛癌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吗啡制剂口服镇痛,观察组给予持续皮下注射吗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状态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2组间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测生存期为(6.8±1.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7±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晚期癌症难治性癌痛患者来说,吗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针对不能口服吗啡的患者可行持续皮下注射给药,镇痛效果较好,且患者耐受性好,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张凌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焦虑性失眠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劳拉西泮(起始剂量1.0 mg/d,大剂量不超过6 mg/d,睡前30 min顿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0.5 mg/次,每天2次)治疗.30 d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后睡眠障碍(SDRS) 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SDRS评分和WHO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DRS评分均降低,WHOQO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慈;任紫茹;周素彩;侯军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490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采用床旁现场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2016年11月20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490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182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14%,其中不合理用药17例.不合理问题为:无指征用药以及品种的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适宜.结论 该院呼吸科、儿科、微创外科、产科、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大,横断面调查是实现常态化监管的较好措施.

    作者:马春梅;高苗苗;李嘉滢;唐云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致休克反应1例

    患者,女,83岁.2016年6月13日因血糖升高9年,左足破溃0.5年门诊入院,入院诊断为糖尿病足4级、Ⅰ型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否认高血压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T 36.2 ℃,BP 160/8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脏听诊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左足第1趾跖关节背侧可见一直径约2 cm破溃创面,表面黑痂覆盖,周围稍红,极小量渗出.2016年6月13日开始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3b086a)20 μg入壶静脉滴注,每天1次.2016年6月16日患者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后出现四肢发抖,呼吸困难,后呕吐大量胃内容物,立即停用前列地尔,给予心电监护、低流量氧气吸入,心电监护示:HR 120 次/min,律齐,BP 192/106 mmHg,血氧饱和度97%,R 23次/min,心肺听诊(-).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奥美拉唑注射液保护胃黏膜治疗,同时给予维持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经抢救患者呼吸、心率较为平稳,血压波动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尹琼玉;许多;杨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接诊的偏头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缓解焦虑与抑郁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庄俊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七宝美髯丹方加减在脂溢性脱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七宝美髯丹方加减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效果.方法 将脂溢性脱发患者86例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七宝美髯丹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6和胱氨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宝美髯丹方加减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效果显著,症状积分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力衰竭与高尿酸血症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临床预后差,病死率高,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是当今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尿酸(UA)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终产物,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血清UA水平和HF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明确高尿酸血症(HUA)对HF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对HF的病情评估及进一步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秀秀;刘永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归脾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归脾丸中当归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值至6.5)-甲醇(70∶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6 nm,柱温为30 ℃.结果 阿魏酸回归方程为A=6437.89C+9633.86,r=0.9996,线性范围4.032~30.240 μg/ml;组分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84%;RSD为1.76%(n=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检测较为快速,可用于归脾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铃英;陈福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会阴三维超声对评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经会阴三维超声对评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FD)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PFD患者57例作为PFD组,另选取同期无PFD病史的健康体检女性57例作为对照组,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PFD组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组盆膈结构形态变化.结果 PFD组治疗前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宫颈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及肛提肌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膀胱下降距离、宫颈下降距离、尿道旋转度、盆膈裂孔横径、前后径、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FD组治疗后各项测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能准确显示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提供相关参数,在PFD临床诊断及功能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钟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近年新型载药敷料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创伤修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层面的理论.尽管创面组织有其自动愈合机制,但恶劣的外部环境,如温湿度、pH值、病原菌感染等严重影响创面自愈的效果,使创面难以快速达到形态与功能的完全恢复.伤口敷料可为创面制造相对稳定的愈合环境,并可载入药物以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邵杰;郭代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