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俊会
目的 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确定乳没接骨丸的制备工艺路线.方法 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对混合药材进行串粉,对生药细粉(半成品)灭菌方法进行优选;对乳没接骨丸的泛丸、成型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对丸粒的光泽,圆整度进行了观察对比,对溶散时限、水分、丸重差异、微生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确定有效且简便的生药细粉(半成品)灭菌方法为乙醇灭菌(75%乙醇喷洒,拌和,密闭闷润4~5 h,冷风吹干,低温干燥),可以达到卫生学标准,得细粉率达到85%以上;泛丸工艺为生药细粉粉碎至100目,中等泛丸速度,丸粒直径约4.8 mm,45 ℃干燥时间为12 h,成型丸剂符合规定.结论 乳没接骨丸制备工艺切实可行,各项检测指标符合乳没接骨丸质量标准(草案)规定,适合批量化生产.
作者:高颖;路宁维;刘光斌;毛和平;董钰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医学检验实习学生按规培要求与实习大纲相结合的方法的培训结果.方法 将检验专业应届实习学生及下级医院进修学生64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名.研究组参照国家和北京市医学检验规培的要求与检验实习大纲相结合方法进行实习教育培训,对照组按传统实习大纲方法对实习进修学生教育培训.对比2组培训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专业理论考试及专业技能考试的分数及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规培要求相关内容与实习大纲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更全面掌握检验专业较复杂的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更好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为实习学生的医学生涯创造良好的条件及为今后学生的二级培训打下一定基础.
作者:王秀梅;王莉;宋丽洁;邹德勇;张媛媛;郝钦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能量合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和住院收治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患儿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给予能量合剂联合鲨肝醇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鲨肝醇片治疗.观察2组第3天及第7天白细胞正常率.结果 2组第3天白细胞恢复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试验组白细胞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量合剂可有效升高白细胞计数,缩短患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时间.
作者:吕玉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焦虑性失眠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劳拉西泮(起始剂量1.0 mg/d,大剂量不超过6 mg/d,睡前30 min顿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0.5 mg/次,每天2次)治疗.30 d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后睡眠障碍(SDRS) 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SDRS评分和WHO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DRS评分均降低,WHOQO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慈;任紫茹;周素彩;侯军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接收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儿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2%,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雪医;亢杨;白明辉;张丽文;杨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临床预后差,病死率高,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是当今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尿酸(UA)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终产物,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血清UA水平和HF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明确高尿酸血症(HUA)对HF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对HF的病情评估及进一步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秀秀;刘永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精准医学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个体化精准用药成为新的医疗模式.基因检测技术为精准医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针对患者基因型差异探讨个体化治疗,从而大限度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患者用药风险,真正实现科学、合理用药的目标.临床药师作为合理用药的倡导者和执行者,更是应顺应医疗模式发展的趋势,秉承精准医疗服务的理念,为患者谋求医疗获益大化.本文主要回顾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心房颤动并痛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临床药师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并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媛;苗苗;刘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住院医嘱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进行专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通过查询HIS系统及手工翻阅纸质病历,对医院2016年1~6月住院医嘱含中药注射剂的病历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并归类统计.结果 医院中药注射剂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主要表现为超适应证用药、溶媒种类与用量不当、用法用量不合理、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结论 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管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罗国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自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出台后,我们在全院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处方分析与点评工作.随着2010年2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实施,又制定了本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实施细则,成立了本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并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使我院的处方点评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更好地落实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提高医院整体用药水平,并得到医院领导对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院处方点评小组随机抽查近期2个月份的门诊处方共200张,认真逐张填写处方评价表,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抽查近期出院病历共50份对其用药医嘱单进行点评.
作者:刘兆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与替勃龙联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PMOP患者163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1例给予阿仑膦酸钠、替勃龙及维D钙咀嚼片治疗;对照组82例给予阿仑膦酸钠、安慰剂及维D钙咀嚼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BM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65%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腰椎正位、胫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区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2组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与替勃龙联用可明显提高PMOP患者的BMD,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望溪;伍艳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主要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5个区县抽查肉制品(包括生畜肉、生猪肉)、水产品、流动早餐3类食物样品共225份,按照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运用V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样品进行病原菌鉴定,检测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单增李斯特菌.结果 从225份样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69株(30.67%),其中蜡样芽胞杆菌26株(47.27%),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11.43%),沙门菌15株(6.67%),副溶血性弧菌6株(12.0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株(1.14%);3类食品中病原菌阳性率高的是流动早餐(50.91%),其次为肉制品(28.33%),第三为水产品(14.00%).结论 攀枝花地区居民消费食品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流动早餐是主要的污染食品;蜡样芽孢杆菌在流动早餐中污染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肉制品中污染严重.
作者:冯森;沈来红;陈嫣;刘相琨;潘泓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观察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于医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TEP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60)低于对照组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67%(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采用TE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不但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谢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患者,女,83岁.2016年6月13日因血糖升高9年,左足破溃0.5年门诊入院,入院诊断为糖尿病足4级、Ⅰ型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否认高血压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T 36.2 ℃,BP 160/8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脏听诊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左足第1趾跖关节背侧可见一直径约2 cm破溃创面,表面黑痂覆盖,周围稍红,极小量渗出.2016年6月13日开始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3b086a)20 μg入壶静脉滴注,每天1次.2016年6月16日患者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后出现四肢发抖,呼吸困难,后呕吐大量胃内容物,立即停用前列地尔,给予心电监护、低流量氧气吸入,心电监护示:HR 120 次/min,律齐,BP 192/106 mmHg,血氧饱和度97%,R 23次/min,心肺听诊(-).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奥美拉唑注射液保护胃黏膜治疗,同时给予维持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经抢救患者呼吸、心率较为平稳,血压波动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尹琼玉;许多;杨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持续皮下注射给药技术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难治性癌痛的有效性.方法 将100例晚期伴有难治性癌痛癌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吗啡制剂口服镇痛,观察组给予持续皮下注射吗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状态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2组间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测生存期为(6.8±1.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7±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晚期癌症难治性癌痛患者来说,吗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针对不能口服吗啡的患者可行持续皮下注射给药,镇痛效果较好,且患者耐受性好,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张凌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四联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四联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Hp根除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0.0%(28/40),复发率为5.0%(2/40)低于对照组的15.0%(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联药物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疗效显著,Hp根除率高,复发率低,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黄光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13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对照组给予妇康凝胶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12.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62%(3/65)低于对照组的15.38%(10/6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欣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退药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 2015年1~12月医院住院药房退药4 354份原因进行统计,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退药原因.结果 退药原因影响:患者因素>医护因素>药房因素>药品因素,其中患者因素权重0.5265,医护因素为0.3077,各因素之间并非彼此独立,存在相互间交互影响.结论 加强退药管理,强化医师的责任意识,加强医患沟通,完善药物信息系统,规范退药程序,有效控制退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郭鑫;赵泳波;李斌;张红;裴贵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接诊的偏头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缓解焦虑与抑郁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庄俊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方法 对85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以呕血或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且在消化道出血期间24 h内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表现.血尿酸升高,接受胃镜检查76例,痛风急性发作时采用依托考昔及地塞米松可控制痛风症状,未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出血.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药物治疗有相互矛盾之处,内科医师可参考的经验较少,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诊治经验选择佳治疗方案.
作者:牟海军;陈幸幸;朱艳娇;张华;李优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照组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比2组术后拔管躁动评分、拔管5 min镇静评分、术后拔管时间及手术后不同时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结果 治疗组术后拔管时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拔管时、拔管5 min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可有效改善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患者恢复期躁动,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对患者的术后拔管躁动及其他不良反应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加强;沈隽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