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燕;杨春燕;董海霞
目的 观察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伴有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pH值,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2组HR、RR、PaCO2、PaO2、SaO2和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 h、24 h的HR、RR、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2 h、24 h的PaO2、SaO2、pH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2 h、24 h观察组HR、RR、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SaO2、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永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对疏肝和胃颗粒水提取工艺后浓缩、成型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出佳浓缩、成型工艺的方法和条件.方法 对减压浓缩和常压浓缩进行比较;通过助悬效果选择助悬剂种类及用量,通过润湿剂选择、颗粒干燥温度的确定考查制粒条件,并考察颗粒的流动性和吸湿性;通过中等放大试验验证工艺的合理性.结果 疏肝和胃颗粒减压浓缩与常压浓缩乙醇浸出物量基本一致,但减压浓缩效率高;助悬剂选用黄原胶,用量为1.8%,润湿剂选择95%乙醇,颗粒干燥温度为60 ℃时制粒优,颗粒休止角小于40°,流动性较好,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2%;中等放大试验验证工艺较合理.结论 该浓缩、成型工艺稳定合理,对疏肝和胃颗粒的制剂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邹干朋;刘光斌;毛和平;董钰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在彩超介入下膝关节内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彩超介入下关节腔注射正清风痛宁治疗和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Lequesne指数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2组Lequesne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equesne指数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介入下可提高膝关节穿刺成功率,关节内准确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
作者:韩涛;张成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分为单一接受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治疗的对照组与接受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治疗组,每组31例.对比2组治疗效果情况,记录治疗前后2组炎性因子IFN-γ和IL-4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炎性因子IFN-γ以及IL-4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IFN-γ以及IL-4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疗效好,疗效发挥快,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劲松;秦铁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无痛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老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无痛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无痛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无痛组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3,P<0.05).结论 无痛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具有减少疼痛、促进骨折康复、提高满意度的显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作者:陈芳芳;胡华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分析盐酸多奈哌齐所致不良反应(ADR),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集的35例应用盐酸多奈哌齐导致ADR的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ADR的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35例ADR报告中,以年龄>70岁为主,女22例(62.86%),男13例(37.14%);患者发生ADR的时间多在用药15 d内占40.00%;ADR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反应为主,占42.86%,其中出现心动过缓、胸闷、心悸1例,肝功能指标异常1例.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AD)或血管性痴呆(VD)患者多为老年患者,盐酸多奈哌齐作为首选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其用药安全性应引起足够重视,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谢洪宝;黄秀月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新型哌嗪类衍生物的设计及合成.方法 用哌嗪环代替先导化合物高哌嗪类衍生物的高哌嗪环.结果 成功合成了结构新颖的哌嗪类衍生物,其结构采用了1H NMR、MS进行确证.结论 合成了3个结构新颖的哌嗪类衍生物,为后续测定大麻Ⅱ型受体(CB2)活性提供了基础.
作者:陈炯炯;钱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安阴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0例阴道炎患者随即分为A组和B组各190例(每组滴虫性阴道炎84例,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06例).A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予甲硝唑栓治疗,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B组应用A组的方法治疗结束后3 d予安阴液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月经干净后复发率.结果 B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有效率均高于A组,月经干净后的复发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阴液佐治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宁霞;王敏;裴巧丽;翟罕;杜冬青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水平不断发展,我国对优生优育的要求不断提高.胎儿发育异常主要是指胚胎发育异常造成胎儿出现生理结构异常的现象,需要在妊娠早期进行检查和诊断,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以提升胎儿及孕妇的生命质量.超声医学是超声学与医学的结合,或将超声检查技术运用于医学各部门形成的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超声医学的发展带动了超声检测与超声处理的发展,在孕期检查中意义重大[1-2].在超声医学领域,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可从不同角度获得胎儿图像,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但仅可降低部分胎儿畸形发生率.本文以在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986例孕妇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二维超声检查技术与四维超声检查技术在胎儿发育异常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报道如下.
作者:王明雷;李林;崔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皮肤科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给予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ASI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的PASI积分,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郅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西酞普兰与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及IL-2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TNF-α、IL-6及IL-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及IL-2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还能减少腹泻、食欲下降、心悸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患者男,22岁,因乏力、口干、纳差5 d,加重伴意识不清13 h于2016年2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口干,伴恶心、纳差,于当地医院测血糖高达32 mmol/L,给予降糖、补液治疗2 d,上述症状未缓解.入院前1 d患者逐渐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因当地医院条件有限转入我院.查体:T 37.0 ℃,P 132 次/min,R 18 次/min,BP 190/102 mmHg.浅昏迷,刺痛无睁眼,呼唤无应答及言语,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 mm,对光反射灵敏.
作者:王莉霞;张洪;罗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5年12月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00例,将其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为年龄<85岁的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50例,为年龄≥85岁的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因素对不同年龄心衰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HDL-C高于对照组,且SV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LDL-C、TG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EDV、LVESV、LVEF、肌酐、尿酸、空腹血糖、血钠、血钾、血氯、脑钠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低白蛋白与贫血的影响较为严重,对照组受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病瓣膜病以及高脂血症影响严重.结论 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低白蛋白与贫血,有效的控制这两点有助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防治.
作者:程加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早产高危产妇的效果.方法 将先兆早产高危产妇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7例)和对照组(n=65例),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宫缩停止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早产率.结果 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及宫缩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46%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率为10.45%低于对照组的2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可有效缓解先兆早产患者的相关症状,减少早产的发生率,且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较少,推荐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洪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自愿原则分为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和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试验组,2组各100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腹内压.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4.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腹内压为(4.35±2.40)mmHg低于对照组的(9.10±4.3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刘波;袁爱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性,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5年上报的110例严重(含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肿瘤药发生的不良反应多,其次为抗感染药;静脉滴注为主要用药方式;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毒性,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等.结论 应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培训,提高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率,深入分析、评价报表,保障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邢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转化(HT)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9例急性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溶栓后头颅CT或MRI检查作为判断标准分为无出血组及脑出血转化组,比较2组患者相关因素后,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与静脉溶栓HT有关的因素.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经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HT 12例,无HT 57例.2组年龄、既往卒中、早期急诊CT异常、溶栓前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尿酸、LDL、溶栓开始前舒张压、溶栓结束时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血尿酸、溶栓前舒张压与脑出血转化独立相关.结论 溶栓前NIHSS评分、血糖、血尿酸和溶栓前舒张压可能是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HT的相关因素.
作者:李雅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程度和对血糖仪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已购有快速毛细血管血糖仪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 120例患者中,仅有46例(38.3%)患者能按照血糖监测方案进行监测.按照指南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未按指南监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当天对血糖监测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经过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宣教,出院当天患者对基本知识的各项内容了解情况均优于入院当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当天患者对血糖监测的正确使用方法未掌握,经过住院的强化教育后,出院当天90%以上的患者掌握测量血糖的正确方法,达到预期目标,正确使用方法知晓率高于入院当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仪的使用方法指导,能有效地使血糖监测的结果更准确、更科学.按照血糖监测指南方案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更理想,值得向糖尿病患者大力推广.
作者:苏健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利伐沙班原药中N,N-二异丙基乙胺残留物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HP-5(30 m×0.53 mm,5.0 μm)毛细管柱,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 ℃,检测器温度250 ℃,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流速为4 ml/min,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 μl.结果 N,N-二异丙基乙胺与样品中其他残留溶剂均能得到有效分离,其定量限为2.53 μg/ml,其浓度在5.12~76.73 μg/ml(r=0.999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12)为100.6%,RSD为1.6%.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灵敏、准确,可用于利伐沙班原药中N,N-二异丙基乙胺的检测.
作者:马苗;骆雪芳;秦辉;王珺;朱谧;徐丹;钟文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血糖检测,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血糖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玉莹;邓高荣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