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子病案管理效果分析

黄丽娟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技术, 电子病案
摘要:病案系统记录患者到医院看病的全过程,也就是患者的疾病档案,是对整个诊疗救治护理过程的详细记录,是对患者就医期间(整个诊断、治疗、护理全过程)原始记载.是医护人员临床实践记录与经验的积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逐渐被应用在医院的管理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到患者病案管理过程中,将患者从门诊首诊再到入院治疗整个过程中的病例信息及数据完全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记录,可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及医院的综合管理能力[1-2].经过国际电子病案协会规定,电子病案是对患者的病案信息进行存取、处理、保密、传输及安全的医疗信息的技术,并且包括相关疾病的医学知识及服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硫酸镁加盐酸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LMWH加丹参注射液治疗.动态观察2组治疗效果、母婴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大于对照组,延长妊娠时间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LMWH联合丹参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孕产妇的血压,适当延长孕周,明显改善凝血功能及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惠淼;李曙光;田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与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比较纤维支气管镜与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拟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纤支镜组和可视喉镜组,每组30例.观察2组的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心率和血压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喉镜组心率、血压变化幅度大于纤支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困难气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或可视喉镜插管均安全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对患者口咽喉黏膜损伤较小,对心率和血压影响更轻微,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姚梦夏;周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信随访与电话随访在脊髓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微信随访与电话随访在脊髓损伤(SCI)患者居家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治疗出院的脊髓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出院时或出院后通过微信随时对话并发放视频等宣传资料督促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ADL训练、心理疏导,告知神经源膀胱训练、压疮预防及治疗措施;对照组通过电话回访进行延伸护理干预.2组均于出院时、出院后在6个月、1年、1.5年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肢体FIM功能独立性、PHQ-9抑郁量表评估评分,并统计尿路感染情况、重置尿管情况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微信方式延伸护理日常生活能力ADL、肢体FIM功能独立性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HQ-9抑郁量表评分、尿路感染率、压疮发生率及重置尿管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微信方式的延伸护理对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独立性,改善抑郁,预防泌尿系感染及降低压疮发生率有显著疗效.

    作者:马丽;龙燕;吴国艳;温静;杨正凤;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宫腔镜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粘连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实施宫腔镜手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实施宫腔镜手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患者69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实施宫腔镜术后未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患者69例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定期随访,比较分析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受孕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59.4%;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9.7±2.7) mm,大于对照组的(4.2±2.3) mm;观察组术后1年成功受孕37例,多于对照组的19例,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69例患者中,有7例服药后有恶心现象,比较轻微,患者可耐受,未见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结论 宫腔镜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粘连效果确切,有助于子宫内膜恢复和受孕,不良反应较少,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于春好;吴红蕊;刘巧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龙血竭胶囊联合硫辛酸和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龙血竭胶囊联合硫辛酸和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硫辛酸和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龙血竭胶囊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龙血竭胶囊联合硫辛酸和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翠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比较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对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确诊,观察组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确诊,将2组相关结果与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阴道超声更接近于病理诊断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临床确诊子宫内膜病变来说,经阴道超声诊断优于腹部超声诊断,并且能够发现较为微小的病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亚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影响的比较分析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颅内出血并接受治疗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愈合率.结果 观察组第1、2周测定行为能力(NBNA)评分不合格率分别为23.33%和13.33%,低于对照组的58.33%和28.33%(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1.67%(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 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中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9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病后24 h、3 d、4 d、7 d、14 d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比较不同病情患者间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异常率.结果 观察组发病24 h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较明显(P<0.05),至发病第3天血浆D-二聚体达高水平,发病第4、7、14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下降;GCS评分越低,出血量越大,破入脑室者及预后不佳者,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早期反映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情程度,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对病情进展、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屈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86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甲硝唑治疗基础上联合克林霉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78.5%(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9.7%,低于对照组的32.3%(P<0.05).结论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兆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维生素AD滴剂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维生素AD滴剂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童保健门诊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的20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2组均给予口服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口服,治疗4周后对2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并做贫血指标检查的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0.2%、96.0%,高于对照组的71.3%、89.1%(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在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同时给予铁剂及维生素A制剂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静岩;杨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反应在开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波反应(PhNR)在诊断开角型青光眼(OAG)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OAG)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行视力检查的4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2组受检者均使用视网膜电图进行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受检者在明视负波反应上的不同.结果 对照组的PhNR振幅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观察组中处于进展期和晚期的患者,在不同强度刺激光下获得的PhNR振幅异常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晚期患者与进展期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NR振幅高低与OAG病情轻重关系密切,病情越严重则PhNR振幅降低幅度越大,临床可根据此特性利用ERG对眼科疾病进行准确诊断.

    作者:李砚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术后使用镇痛泵,根据使用的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使用药液为地佐辛+舒芬太尼+托烷司琼,对照组使用药液为舒芬太尼+托烷司琼.观察2组术后2、12、24、48 h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2、12、24、48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军杰;权永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进行分型可知复杂胫骨平台骨折(Ⅴ型,Ⅵ型)57例,其中男65例,女15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复位术,对相关的骨骼进行微创手术修复治疗.结果 65例患者进行正常随访工作,随访时间5个月~5年,平均时间32个月.随访结果为患者的骨折部位均愈合,总有效率为95.3%.结论 对胫骨骨折的患者均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疗效确切,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感染少、痊愈时间短、具有安全可靠的优势.

    作者:张洪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2014-2016年安乡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调查2014年5月-2016年5月安乡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对安乡县2014年5月-2016年5月手足口病网络直报数据进行统计,从性别、年龄等角度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14年5月-2016年5月安乡县共报告3 864例,每年平均发病率为32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为0~5岁婴幼儿,致病病毒主要为EV71病毒.2014年5月-2015年4月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2015年5月-2016年5月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年龄集中在1~5岁,因此应对<5岁儿童进行重点防控.

    作者:陈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临床路径管理中的药学服务

    目的 观察药学服务在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路径管理,观察组同时接受药学服务,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用药费用、不良事件次数、INR达标率和发生电解质紊乱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10.5±0.9) d,用药费用(3326.5±156.3)元,抗凝治疗不良事件2次,INR达标率54.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13.9±0.8) d,用药费用(3468.2±168.8)元,不良事件8例,INR达标率22.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电解质紊乱2例,低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患者临床路径管理中的药学服务,能够提升INR达标率,减少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鹏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CRP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CRP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取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再将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进行CRP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观察2组的检出率、CRP含量、白细胞计数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检出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0%(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CRP含量(105.45±22.54) mg/L、白细胞计数(14.54±0.89)×109/L高于对照组的(16.08±2.02) mg/L、(4.65±0.26)×109/L(P<0.05).结论 CRP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种联合检验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俊金;张国锋;张晓兰;沈洋;武乐;李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地塞米松致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白细胞明显升高1例

    患者,女,36岁,主因发热、咳嗽2周,于2016年2月18日入院.患者8年前因产后大出血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病情控制良好,近2个月因事情繁忙服药不及时.患者入院前村医给予地塞米松6 mg、洁霉素0.4 g、病毒唑0.2 g每天2次肌内注射,连用7 d咳嗽不见好转,到乡镇卫生院输注地塞米松10 mg、先锋必4.0 g,清开灵20 ml、病毒唑0.6 g,连用3 d.出现面部黏液水肿眼睑部位明显.患者入院后检查:WBC 34.57×109/L、G 66.9%、L 25.3%、G 24.17×109/L、L 8.74×109/L,胸部CT未见异常.考虑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药并嘱患者及时口服甲状腺素片,5 d后复查血常规WBC 32.1×109/L、G 65%、L 26%、G 23.12×109/L、L 7.21×109/L.临床症状消失、面部水肿明显减轻、血常规仍居高,考虑不明原因的重感染继续给予抗炎治疗3 d复查血常规略有下降.患者白细胞升高疑为大量地塞米松引起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代谢异常的表现.半月后复查,血常规降至正常.

    作者:张立慧;霍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乌拉地尔组)、B组(硝酸甘油组)和C组(硝普钠组),每组40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血浆BNP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C组总有效率为90.0%、92.5%,高于A组的75.0%(P<0.05);B组、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浆BNP含量均低于治疗前,B组、C组血浆BNP含量高于A组(P<0.01或P<0.05).结论 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硝普钠在治疗过程中效果较好,在临床治疗中可为医师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

    作者:代利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支架置入对食管癌晚期所致食管气管瘘18例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分析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以鳞癌及腺癌多见.发病率往往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食管癌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食管气管瘘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食管-气管出现相通情况的一种疾病,可由外伤、食管癌等引起[1].患者一旦出现食管气管瘘,进食后大多数引起呛咳,进食困难及长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风险大大增加,甚至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食管-气管瘘由于出现吸入性肺炎等肺部并发症,且情况严重者不能经口进食,结果导致死亡[2].由于气管膜部是弹性纤维,一旦破坏难以愈合,这也是食管气管瘘发生后治疗困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提高食管癌发生食管气管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笔者对科室收治的食管癌所致食管气管瘘患者18例,采用内镜下置入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报道如下.

    作者:姬会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波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P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腹部体征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腹部体征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9.8%(P<0.05).结论 微波治疗AP可提高临床疗效,且便于操作、不良反应少,可广泛应用,故微波治疗对AP患者提供了一项较好的选择.

    作者:王海芬;陈现亮;郭增才;王宏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