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兵;朱宇;戴兵
目的 探究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波反应(PhNR)在诊断开角型青光眼(OAG)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OAG)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行视力检查的4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2组受检者均使用视网膜电图进行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受检者在明视负波反应上的不同.结果 对照组的PhNR振幅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观察组中处于进展期和晚期的患者,在不同强度刺激光下获得的PhNR振幅异常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晚期患者与进展期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NR振幅高低与OAG病情轻重关系密切,病情越严重则PhNR振幅降低幅度越大,临床可根据此特性利用ERG对眼科疾病进行准确诊断.
作者:李砚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手术室是医院科室中的高危科室之一,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是开展医院感染工作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非常重要,关系着患者手术的成功与否,而手术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
作者:武笑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比较喹硫平、阿哌利唑2种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5例.A组给予喹硫平治疗,B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催乳素、BMI、血糖).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43%,B组总有效率为94.2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组所有指标、A组BM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催乳素、血糖则在治疗前后出现显著变化(P<0.05).说明B组在安全性上优于A组.结论 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喹硫平与阿立哌唑疗效相近,但在安全性上阿立哌唑优于喹硫平.
作者:孙祥虹;郭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是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组卵巢肿瘤,是卵巢的第2位原发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包括成熟畸胎瘤、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及混合生殖细胞肿瘤,其中成熟畸胎瘤为良性肿瘤,占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及混合生殖细胞肿瘤为恶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绝大部分含有脂肪成分,利用磁共振技术对脂成分的识别及检出,能明显提高这类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判断,对肿瘤的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谢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下肢开放骨折患者的手术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骨科收治的下肢开放骨折术后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1组)和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组(A2组),每组30例.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6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4株(56.67%),以酿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6株(43.33%),以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A2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A1组的80.00%(P<0.05);A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A1组的5.00%(P<0.05).结论 下肢开放骨折患者术后极易并发感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下肢开放骨折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整体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迟兴科;张勇;贾清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进行分型可知复杂胫骨平台骨折(Ⅴ型,Ⅵ型)57例,其中男65例,女15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复位术,对相关的骨骼进行微创手术修复治疗.结果 65例患者进行正常随访工作,随访时间5个月~5年,平均时间32个月.随访结果为患者的骨折部位均愈合,总有效率为95.3%.结论 对胫骨骨折的患者均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疗效确切,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感染少、痊愈时间短、具有安全可靠的优势.
作者:张洪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分析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炎琥宁进行联合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庆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比较银杏达莫注射液与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9.1%(P<0.01).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降低(P<0.05).2组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更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杜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 从2016年1~11月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处方(>100张/月),共抽查处方2 273张,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合理处方2 160张,不合理处方113张,处方合理率为95.03%.结论 我院门诊用药属合理范围,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加强处方监管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合理用药,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关国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百草枯中毒急诊抢救措施.方法 对3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症状、抢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存活、死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存活14例(46.67%),但其脏器受到严重损伤.存活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7%(5/14),明显低于死亡者的75.0%(1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极高,应及时实施抢救,以提高存活率.
作者:刘红专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SD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照射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照射组和治疗组均采用5 MeV电子线照射胸部中段脊髓,照射剂量为5 Gy/次,总剂量为40 Gy.治疗组在接受照射24 h后采用G-CSF皮下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30次.放疗结束32周后,取各组大鼠脊髓组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检测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组神经元消失,髓鞘脱落,细胞核固缩,部分核消失.治疗组有小部分神经元,核结构不清楚,髓鞘脱落不明显.治疗组Bax、Caspase-3和Bcl-2表达水平均低于照射组(P<0.05).结论 G-CSF可以在脊髓损伤部位抑制凋亡基因表达,从而起到修复神经及恢复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京;佟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旋转穿刺针座配合内瘘侧肢体抬高减轻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血液透析时出现上肢内瘘手臂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内瘘手臂疼痛的方法(包括关闭超滤、生理盐水输注、心理护理干预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旋转穿刺针座配合肢体抬高,观察比较2组患者疼痛的缓解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V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旋转穿刺针座配合肢体抬高能够有效减轻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的疼痛程度,方法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英;王玉鹏;张轻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下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根据选用抗生素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费用并记录,计算2组治疗成本及成本效果,观察2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2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2组检查费用、住院费用、给药费用基本相同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成本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效果优于头孢他啶,在相同治疗效果情况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治疗成本更低,可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化癥回生丹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软斑块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将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且颈部存有软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不稳定心绞痛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癥回生丹治疗,2组均持续服用3个月.3个月后进行颈动脉彩超复查,检测2组患者颈总动脉中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DL-C)和三酰甘油(TG)数值.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94.29%,均高于对照组的57.14%和78.57%(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LDL-C、HDL-C、TG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部血管斑块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癥回生丹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情的发展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且具有很好的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王永红;秦芳芳;赵京梅;肖宁;贾建武;李国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胞质聚腺苷酸化物结合蛋白(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PEB)家族是一种序列特异性的RNA结合蛋白,早发现于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调控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母源性mRNA的多聚腺苷酸化和翻译.随后的研究发现,CPEB蛋白与细胞周期、突触形成、学习和记忆等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肿瘤形成、肿瘤细胞生长和衰老、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CPEB蛋白家族还受多种microRNA调控.本文就CPEB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思欣;卢灿荣;李沛雨;李晨;陈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VAD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常规组的60.0%(P<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为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经济、有效、较为安全的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芳;李杰;王清;张国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确诊无Hp感染的患者120例与确诊已经感染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无感染者研究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60例,感染者研究组(C组)与对照组(D组)各60例.C组口服PPI三联治疗联合口服大蒜素胶囊治疗,D组口服PPI三联治疗;A组检查前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类食物,B组患者清淡饮食.观察2组大蒜素胶囊转阴率、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后Hp的阳性检出率及健身后Hp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C组大蒜素胶囊治疗后13C-UBT检测Hp的转阴率为93.3%,高于D组的83.3%(P<0.05);A组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后Hp阳性率为25%,高于B组的0(P<0.05);C组健身后Hp转阴率为6.7%,高于D组的0(P<0.05).结论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前要注意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瑞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心理治疗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所有患者给予常规的不孕不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措施.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HAMD评分,同时观察患者的妊娠率,并对妊娠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观察组妊娠时间为(1.12±0.41)年,短于对照组的(2.21±0.43)年(P<0.05).结论 不孕不育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临床上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提高患者的受孕率.
作者:贾晓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小儿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救治经验.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3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减压去骨瓣治疗,观察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伤残情况.结果 2组有效率、病死率及伤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病死率高,应加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宋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患者,女,36岁,主因发热、咳嗽2周,于2016年2月18日入院.患者8年前因产后大出血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病情控制良好,近2个月因事情繁忙服药不及时.患者入院前村医给予地塞米松6 mg、洁霉素0.4 g、病毒唑0.2 g每天2次肌内注射,连用7 d咳嗽不见好转,到乡镇卫生院输注地塞米松10 mg、先锋必4.0 g,清开灵20 ml、病毒唑0.6 g,连用3 d.出现面部黏液水肿眼睑部位明显.患者入院后检查:WBC 34.57×109/L、G 66.9%、L 25.3%、G 24.17×109/L、L 8.74×109/L,胸部CT未见异常.考虑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药并嘱患者及时口服甲状腺素片,5 d后复查血常规WBC 32.1×109/L、G 65%、L 26%、G 23.12×109/L、L 7.21×109/L.临床症状消失、面部水肿明显减轻、血常规仍居高,考虑不明原因的重感染继续给予抗炎治疗3 d复查血常规略有下降.患者白细胞升高疑为大量地塞米松引起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代谢异常的表现.半月后复查,血常规降至正常.
作者:张立慧;霍轶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