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肖庆如

关键词:炎琥宁, 利巴韦林气雾剂, 普通型手足口病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炎琥宁进行联合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4%,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崔瑶;龚珍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乌拉地尔组)、B组(硝酸甘油组)和C组(硝普钠组),每组40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血浆BNP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C组总有效率为90.0%、92.5%,高于A组的75.0%(P<0.05);B组、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浆BNP含量均低于治疗前,B组、C组血浆BNP含量高于A组(P<0.01或P<0.05).结论 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硝普钠在治疗过程中效果较好,在临床治疗中可为医师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

    作者:代利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急诊溶栓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急诊溶栓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和低分子肝素治疗,B组采用尿激酶治疗,C组采用链激酶治疗,观察3组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测定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2.5%,均高于A组的82.5%(P<0.05);治疗后,3组心电图ST段下降、PLT、APTT、PT均有一定改善,且B组、C组均优于A组(P<0.05).结论 应用溶栓治疗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尿激酶的治疗效果略好于链激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世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雾化吸入与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与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各时间段动脉血气指数、不良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12 h、24 h动脉血气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 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岚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9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病后24 h、3 d、4 d、7 d、14 d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比较不同病情患者间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异常率.结果 观察组发病24 h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较明显(P<0.05),至发病第3天血浆D-二聚体达高水平,发病第4、7、14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下降;GCS评分越低,出血量越大,破入脑室者及预后不佳者,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早期反映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情程度,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对病情进展、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屈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心理治疗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治疗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所有患者给予常规的不孕不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措施.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HAMD评分,同时观察患者的妊娠率,并对妊娠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观察组妊娠时间为(1.12±0.41)年,短于对照组的(2.21±0.43)年(P<0.05).结论 不孕不育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临床上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提高患者的受孕率.

    作者:贾晓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地塞米松致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白细胞明显升高1例

    患者,女,36岁,主因发热、咳嗽2周,于2016年2月18日入院.患者8年前因产后大出血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病情控制良好,近2个月因事情繁忙服药不及时.患者入院前村医给予地塞米松6 mg、洁霉素0.4 g、病毒唑0.2 g每天2次肌内注射,连用7 d咳嗽不见好转,到乡镇卫生院输注地塞米松10 mg、先锋必4.0 g,清开灵20 ml、病毒唑0.6 g,连用3 d.出现面部黏液水肿眼睑部位明显.患者入院后检查:WBC 34.57×109/L、G 66.9%、L 25.3%、G 24.17×109/L、L 8.74×109/L,胸部CT未见异常.考虑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药并嘱患者及时口服甲状腺素片,5 d后复查血常规WBC 32.1×109/L、G 65%、L 26%、G 23.12×109/L、L 7.21×109/L.临床症状消失、面部水肿明显减轻、血常规仍居高,考虑不明原因的重感染继续给予抗炎治疗3 d复查血常规略有下降.患者白细胞升高疑为大量地塞米松引起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代谢异常的表现.半月后复查,血常规降至正常.

    作者:张立慧;霍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龙血竭胶囊联合硫辛酸和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龙血竭胶囊联合硫辛酸和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硫辛酸和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龙血竭胶囊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龙血竭胶囊联合硫辛酸和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翠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 观察下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根据选用抗生素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费用并记录,计算2组治疗成本及成本效果,观察2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2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2组检查费用、住院费用、给药费用基本相同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成本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效果优于头孢他啶,在相同治疗效果情况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治疗成本更低,可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ICU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患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ICU无创通气治疗60例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通气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木林;熊娟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完善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案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目的 观察完善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案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处理的消毒供应物品,观察组接受加强管理方法后配送的消毒供应物品,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通过强化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后,细菌培养、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均达到100.0%.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2.8%,低于对照组的35.2%(P<0.05).结论 完善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案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李燕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风险控制

    目的 分析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以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对两家医院各科室出现的43例因服用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均服用了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多为含大毒或剧毒成分药物,且其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多器官损害.结论 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减少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不良反应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促进其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卢兴;黄显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9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热疗联合化疗,对照组仅接受化疗.观察2组治疗2个周期的临床疗效、体力状况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周期后,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体力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联合化疗能提高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颜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妈咪爱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腹泻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1.05%(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泻缓解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结论 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满意,可缩短住院时间、腹泻缓解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SD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照射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照射组和治疗组均采用5 MeV电子线照射胸部中段脊髓,照射剂量为5 Gy/次,总剂量为40 Gy.治疗组在接受照射24 h后采用G-CSF皮下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30次.放疗结束32周后,取各组大鼠脊髓组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检测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组神经元消失,髓鞘脱落,细胞核固缩,部分核消失.治疗组有小部分神经元,核结构不清楚,髓鞘脱落不明显.治疗组Bax、Caspase-3和Bcl-2表达水平均低于照射组(P<0.05).结论 G-CSF可以在脊髓损伤部位抑制凋亡基因表达,从而起到修复神经及恢复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京;佟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精神分裂症应用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喹硫平、阿哌利唑2种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5例.A组给予喹硫平治疗,B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催乳素、BMI、血糖).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43%,B组总有效率为94.2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组所有指标、A组BM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催乳素、血糖则在治疗前后出现显著变化(P<0.05).说明B组在安全性上优于A组.结论 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喹硫平与阿立哌唑疗效相近,但在安全性上阿立哌唑优于喹硫平.

    作者:孙祥虹;郭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超前镇痛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前镇痛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4例,按镇痛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行超前镇痛护理模式,对照组行传统镇痛护理模式.比较2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前镇痛护理模式可降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疼痛,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信随访与电话随访在脊髓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微信随访与电话随访在脊髓损伤(SCI)患者居家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治疗出院的脊髓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出院时或出院后通过微信随时对话并发放视频等宣传资料督促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ADL训练、心理疏导,告知神经源膀胱训练、压疮预防及治疗措施;对照组通过电话回访进行延伸护理干预.2组均于出院时、出院后在6个月、1年、1.5年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肢体FIM功能独立性、PHQ-9抑郁量表评估评分,并统计尿路感染情况、重置尿管情况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微信方式延伸护理日常生活能力ADL、肢体FIM功能独立性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HQ-9抑郁量表评分、尿路感染率、压疮发生率及重置尿管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微信方式的延伸护理对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独立性,改善抑郁,预防泌尿系感染及降低压疮发生率有显著疗效.

    作者:马丽;龙燕;吴国艳;温静;杨正凤;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的成效与应对策略

    目的 观察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的成效与应对策略.方法 对2015年11月前医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住院费用情况和临床用药情况,再从2015年11月开始选取100例住院患者行使药品零差价政策,比较实施药品零差价前、后各项临床费用指标.结果 实施药品零差价后,门诊均次费用上升至(189.36±4.14)元,出院共用费用下降至(8 464.25±12.58)元,出院共用药费下降至(5 110.69±10.25)元,药品费下降至(45 842.36±10.57)元,药品差价额下降至(2 413.14±8.74)元,提降价相抵净额下降至(1 231.02±2.58)元,而财政补助率提高至89.00%,医疗补偿率上升至85.00%.结论 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后,不仅可降低患者用药费用,还可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小儿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小儿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救治经验.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3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减压去骨瓣治疗,观察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伤残情况.结果 2组有效率、病死率及伤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病死率高,应加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宋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