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心肺复苏方式在呼吸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救治中的疗效比较

李欣舒

关键词:徒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机, 呼吸心脏骤停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心肺复苏(CPR)方式在呼吸心脏骤停患者CPR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诊呼吸心脏骤停患者78例,均于4 s内CPR救治,其中采用徒手CPR者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心肺复苏机持续CPR者4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颈动脉搏动、面色(口唇)、神志、自主呼吸、瞳孔等指标来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结果 观察组复苏有效率为15.0%,高于对照组的5.3%(P<0.05).观察组复苏有效患者平均自主循环、自主呼吸与血压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心肺复苏机实施CPR较徒手CPR更能提高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缩短患者自主呼吸、自主循环、血压恢复的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78例,按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观察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 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曾燕云;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抗Hp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抗Hp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采用不同类型的抗Hp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Hp转阴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用药安全可靠.结论 抗Hp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姚文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进行分型可知复杂胫骨平台骨折(Ⅴ型,Ⅵ型)57例,其中男65例,女15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复位术,对相关的骨骼进行微创手术修复治疗.结果 65例患者进行正常随访工作,随访时间5个月~5年,平均时间32个月.随访结果为患者的骨折部位均愈合,总有效率为95.3%.结论 对胫骨骨折的患者均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疗效确切,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感染少、痊愈时间短、具有安全可靠的优势.

    作者:张洪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科室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沙利度胺治疗.2组在治疗后第8、12、24及48周记录患者关节肿胀的压痛指数及血细胞沉降率(ESR)变化情况,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评价采取10 cm模拟标尺法,同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在第8、12、24及48周时比较,观察组DAS28评分24周、48周<3.2分和48周3.2~5.1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关节肿胀压痛指数及ESR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明显优于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2种药物联合治疗,此研究方案对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利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分析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缓解期心绞痛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硝酸酯制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益心舒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4.1%(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药益心舒胶囊结合常规药物治疗缓解期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河;范艳梅;吴晓伟;毕艳玲;张江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信随访与电话随访在脊髓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微信随访与电话随访在脊髓损伤(SCI)患者居家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治疗出院的脊髓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出院时或出院后通过微信随时对话并发放视频等宣传资料督促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ADL训练、心理疏导,告知神经源膀胱训练、压疮预防及治疗措施;对照组通过电话回访进行延伸护理干预.2组均于出院时、出院后在6个月、1年、1.5年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肢体FIM功能独立性、PHQ-9抑郁量表评估评分,并统计尿路感染情况、重置尿管情况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微信方式延伸护理日常生活能力ADL、肢体FIM功能独立性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HQ-9抑郁量表评分、尿路感染率、压疮发生率及重置尿管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微信方式的延伸护理对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独立性,改善抑郁,预防泌尿系感染及降低压疮发生率有显著疗效.

    作者:马丽;龙燕;吴国艳;温静;杨正凤;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精神分裂症应用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喹硫平、阿哌利唑2种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5例.A组给予喹硫平治疗,B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催乳素、BMI、血糖).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43%,B组总有效率为94.2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组所有指标、A组BM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催乳素、血糖则在治疗前后出现显著变化(P<0.05).说明B组在安全性上优于A组.结论 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喹硫平与阿立哌唑疗效相近,但在安全性上阿立哌唑优于喹硫平.

    作者:孙祥虹;郭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化癥回生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软斑块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化癥回生丹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软斑块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将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且颈部存有软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不稳定心绞痛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癥回生丹治疗,2组均持续服用3个月.3个月后进行颈动脉彩超复查,检测2组患者颈总动脉中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DL-C)和三酰甘油(TG)数值.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94.29%,均高于对照组的57.14%和78.57%(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LDL-C、HDL-C、TG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部血管斑块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癥回生丹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情的发展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且具有很好的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王永红;秦芳芳;赵京梅;肖宁;贾建武;李国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氨氯地平治疗劳力型围术期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劳力型围术期心绞痛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分析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劳力型围术期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持续用药6个月,观察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运动试验结果,统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消耗量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运动持续时间、总工作量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明显变化.结论 劳力型围术期心绞痛患者应用氨氯地平结合常规方案治疗,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徐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为后循环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起效时间分布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7 d、7~14 d药物临床起效时间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TIA患者,起效快,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鹏;王丽英;张轻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体质辨识的公共卫生服务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体质辨识的公共卫生服务.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对160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配合常规管理,并进行调查问卷观察患者健康进展情况.结果 平和体质48例(30.0%),痰湿质37例(23.1%),阳虚质34例(21.2%),阴虚质16例(10.0%),气虚质12例(7.5%),气郁质4例(2.5%),血疲质4例(2.5%),特享质3例(1.8%),湿热质2例(1.2%).本研究中医辨识后得出不同体质,不同体质干预后效果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鉴于中医体质辨识的公共卫生服务对老年患者身体状况有显著改善,应对中医体质辨识的相关操作的制度与程序进行规范,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有效的卫生服务团队,提高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

    作者:吴学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炎琥宁进行联合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庆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无痛人流术的孕妇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孕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和镇痛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麻醉起效时间(62.3±2.6) s、清醒时间(2.4±0.2) min,短于对照组的(68.2±2.2) s、(5.8±0.5) min(P<0.01);观察组丙泊酚用量(85.2±5.3) ml,少于对照组的(112.3±4.6) ml(P<0.01).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结论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补土通窍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补土通窍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肺脾两虚型CARAS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疗法,观察组采用补土通窍针灸疗法,均接受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临床控制率为10%,高于对照组的85%及0(P<0.01);治疗后2组患者CD3+、 CD4+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上调,其中观察组上调幅度更大(P<0.05或P<0.01). 结论 补土通窍针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经济、方便的中医特色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彩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多普勒超声检查途径(经腹部、阴道)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途径(经腹部、阴道)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3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妇科急腹症患者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途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腹部、阴道)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检查确诊者98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72.06%;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阴道检查确诊者124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高达91.18%,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变性及卵巢肿瘤蒂扭转诊断中的误诊率较高,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肌瘤变性诊断中的误诊率较高.结论 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经阴道超声检查其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超声检查,且操作方法简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石燕清;乌兰;王红春;李永杰;李柔萱;赵梦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2014-2016年安乡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调查2014年5月-2016年5月安乡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对安乡县2014年5月-2016年5月手足口病网络直报数据进行统计,从性别、年龄等角度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14年5月-2016年5月安乡县共报告3 864例,每年平均发病率为32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为0~5岁婴幼儿,致病病毒主要为EV71病毒.2014年5月-2015年4月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2015年5月-2016年5月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年龄集中在1~5岁,因此应对<5岁儿童进行重点防控.

    作者:陈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科室中的高危科室之一,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是开展医院感染工作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非常重要,关系着患者手术的成功与否,而手术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

    作者:武笑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地塞米松致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白细胞明显升高1例

    患者,女,36岁,主因发热、咳嗽2周,于2016年2月18日入院.患者8年前因产后大出血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病情控制良好,近2个月因事情繁忙服药不及时.患者入院前村医给予地塞米松6 mg、洁霉素0.4 g、病毒唑0.2 g每天2次肌内注射,连用7 d咳嗽不见好转,到乡镇卫生院输注地塞米松10 mg、先锋必4.0 g,清开灵20 ml、病毒唑0.6 g,连用3 d.出现面部黏液水肿眼睑部位明显.患者入院后检查:WBC 34.57×109/L、G 66.9%、L 25.3%、G 24.17×109/L、L 8.74×109/L,胸部CT未见异常.考虑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药并嘱患者及时口服甲状腺素片,5 d后复查血常规WBC 32.1×109/L、G 65%、L 26%、G 23.12×109/L、L 7.21×109/L.临床症状消失、面部水肿明显减轻、血常规仍居高,考虑不明原因的重感染继续给予抗炎治疗3 d复查血常规略有下降.患者白细胞升高疑为大量地塞米松引起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代谢异常的表现.半月后复查,血常规降至正常.

    作者:张立慧;霍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CPEB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胞质聚腺苷酸化物结合蛋白(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PEB)家族是一种序列特异性的RNA结合蛋白,早发现于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调控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母源性mRNA的多聚腺苷酸化和翻译.随后的研究发现,CPEB蛋白与细胞周期、突触形成、学习和记忆等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肿瘤形成、肿瘤细胞生长和衰老、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CPEB蛋白家族还受多种microRNA调控.本文就CPEB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思欣;卢灿荣;李沛雨;李晨;陈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降压药处方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和用药合理性,为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医院门诊处方30 781张,其中抗高血压药物处方3 019张.按照中国卫生部2005年颁布的《临床用药须知》对降压药进行分类及各类药物处方的比例进行统计;根据我国有关标准,统计处方中联合用药处方的数量,并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根据国际上通用的药物统计方法,统计各种降压类药物的DDDs(日用药人数限定日剂量)、DDD(不同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UI(药物利用指数).结果 发现降压药在医院门诊用药中占重要地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类药物使用频率高,其他门诊药物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患者对其需求量呈依次递增趋势;联合用药情况在高血压处方中占一定比例.结论 该院门诊针对高血压患者提供的降压类药物符合相关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发现临床使用降压类药物中存在着不足和缺点.

    作者:范娜;任雅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