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土通窍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罗彩云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哮喘, 补土通窍, 针灸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补土通窍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肺脾两虚型CARAS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疗法,观察组采用补土通窍针灸疗法,均接受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临床控制率为10%,高于对照组的85%及0(P<0.01);治疗后2组患者CD3+、 CD4+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上调,其中观察组上调幅度更大(P<0.05或P<0.01). 结论 补土通窍针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经济、方便的中医特色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开放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下肢开放骨折患者的手术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骨科收治的下肢开放骨折术后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1组)和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组(A2组),每组30例.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6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4株(56.67%),以酿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6株(43.33%),以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A2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A1组的80.00%(P<0.05);A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A1组的5.00%(P<0.05).结论 下肢开放骨折患者术后极易并发感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下肢开放骨折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整体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迟兴科;张勇;贾清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七氟烷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小儿短小手术中七氟烷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择期行短小手术的小儿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七氟烷麻醉,观察组在七氟烷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1.28±0.16) min,少于对照组的(3.16±0.35) min(P<0.05);2组术后睁眼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6.00%(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有较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和稳定性良好.

    作者:顾兵;朱宇;戴兵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旋转穿刺针座配合内瘘侧肢体抬高减轻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旋转穿刺针座配合内瘘侧肢体抬高减轻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血液透析时出现上肢内瘘手臂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内瘘手臂疼痛的方法(包括关闭超滤、生理盐水输注、心理护理干预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旋转穿刺针座配合肢体抬高,观察比较2组患者疼痛的缓解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V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旋转穿刺针座配合肢体抬高能够有效减轻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的疼痛程度,方法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英;王玉鹏;张轻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维生素AD滴剂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维生素AD滴剂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童保健门诊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的20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2组均给予口服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口服,治疗4周后对2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并做贫血指标检查的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0.2%、96.0%,高于对照组的71.3%、89.1%(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在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同时给予铁剂及维生素A制剂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静岩;杨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非布司他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布司他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炎性因子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非布司他定治疗高尿酸血症对患者的炎性因子具有显著性影响,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窦艳晓;丰朝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出院患者的作用

    目的 观察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出院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治疗糖尿病即将出院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连续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6.43±1.36) 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8.11±1.98) mmol/L,优于对照组的(8.85±1.83) mmol/L和(8.11±1.98) mmol/L(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7.85±9.77)分,高于对照组的(55.36±9.13)分(P<0.05).结论 通过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可使糖尿病出院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任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宫腔镜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粘连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实施宫腔镜手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实施宫腔镜手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患者69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实施宫腔镜术后未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患者69例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定期随访,比较分析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受孕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59.4%;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9.7±2.7) mm,大于对照组的(4.2±2.3) mm;观察组术后1年成功受孕37例,多于对照组的19例,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69例患者中,有7例服药后有恶心现象,比较轻微,患者可耐受,未见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结论 宫腔镜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粘连效果确切,有助于子宫内膜恢复和受孕,不良反应较少,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于春好;吴红蕊;刘巧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体位变换对结肠镜检查癌前病变检出率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体位变换对结肠息肉及腺瘤检出率的影响,为临床结肠镜检查提供指导.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0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3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及3篇随机交叉试验.结果显示,4篇研究表明结肠镜检查退镜过程中体位变换可提高息肉检出率,其中3篇研究提示体位变换可进一步提高腺瘤检出率.2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表明体位变换并不能显著提高腺瘤检出率.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在结肠镜检查退镜过程中采取体位变换对息肉及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尚无定论.因此,在今后更多的高质量研究证明之前,体位变换尚不能常规应用于结肠镜检查.

    作者:崔璐;乔伟光;智发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辨证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71.7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0.87%(P<0.05).结论 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实行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缪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风险控制

    目的 分析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以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对两家医院各科室出现的43例因服用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均服用了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多为含大毒或剧毒成分药物,且其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多器官损害.结论 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减少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不良反应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促进其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卢兴;黄显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预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VAS)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6、8、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P<0.05).结论 给予肺癌手术患者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苍成友;彭星;段瑞;李辉喜;刘鹏飞;钟诗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VAD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常规组的60.0%(P<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为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经济、有效、较为安全的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芳;李杰;王清;张国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氨氯地平治疗劳力型围术期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劳力型围术期心绞痛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分析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劳力型围术期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持续用药6个月,观察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运动试验结果,统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消耗量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运动持续时间、总工作量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明显变化.结论 劳力型围术期心绞痛患者应用氨氯地平结合常规方案治疗,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徐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盐酸右美托咪啶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治疗,对照组采用20%中长链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治疗,观察2组患者镇静评分、谵妄发生率、停药后唤醒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血压及心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VAS视觉评分法评估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为3~4分39例,高于对照组的3~4分30例(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7.19%,低于对照组的19.0%(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59.5%(P<0.05);观察组停药后唤醒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啶辅助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停药后唤醒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卜林;臧宝赫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布地奈德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可行性;且在患者气喘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肺功能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安全性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不仅能提升临床疗效,还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可行性与安全性.

    作者:张秀云;张小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心理治疗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治疗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所有患者给予常规的不孕不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措施.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HAMD评分,同时观察患者的妊娠率,并对妊娠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观察组妊娠时间为(1.12±0.41)年,短于对照组的(2.21±0.43)年(P<0.05).结论 不孕不育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临床上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提高患者的受孕率.

    作者:贾晓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性及代谢情况分析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情况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医院近2年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A组22例和B组23例.A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治疗,B组给予齐拉西酮口服治疗.在用药前后对2组患者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分比较,并观察用药期间患者的代谢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8周后,2组PANSS量表各评分值均降低,且B组评分值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5).2组治疗前后FBG、TG及Ch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RL数值比较,A组较治疗前大幅度升高(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低于A组的36.36%(P<0.05).结论 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用药期间患者各项代谢功能不受影响,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辉;景燕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钛镍合金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钛镍合金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钛镍合金肋骨接骨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钛镍合金肋骨接骨板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钛镍合金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更加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立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CPEB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胞质聚腺苷酸化物结合蛋白(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PEB)家族是一种序列特异性的RNA结合蛋白,早发现于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调控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母源性mRNA的多聚腺苷酸化和翻译.随后的研究发现,CPEB蛋白与细胞周期、突触形成、学习和记忆等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肿瘤形成、肿瘤细胞生长和衰老、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CPEB蛋白家族还受多种microRNA调控.本文就CPEB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思欣;卢灿荣;李沛雨;李晨;陈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70例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糖尿病患者70例(70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35眼).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黄斑水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施术3个月后除眼压外,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拉洛芬滴眼液和芪明颗粒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发生.

    作者:杨雪琦;韩峰;王海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