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1例儿童伤寒临床诊疗分析

王金龙;沈雅娟;哀静

关键词:儿童, 伤寒, 临床特点, 诊断及治疗, 临床表现, 血培养, 耐药株, 不典型, 阳性
摘要:近年来伤寒临床表现的不典型的趋势,以及耐药株的出现,使得在诊断及治疗上带来困难.现将我院12年来121例儿童伤寒的临床特点,58例血培养阳性的药敏情况总结如下.
临床儿科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病理上涉及微血管的病变[1].有关血小板与HIE之间的关系临床报道不多.为此,本文动态观察了76例HIE患儿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雷;齐娅贤;董泽伍;曹青;刘彩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窒息新生儿血浆生长抑素水平变化及其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0例窒息儿及46例正常新生儿血浆生长抑素(SS)浓度.结果,急性期和平稳期重度窒息组与HIE组血浆ss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急性期轻、中、重H1E与相应血浆SS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s=-0.59,P<0.05.血浆SS值低的3例HIE中,2例新生儿期死亡,1例留有脑病后遗症.研究结果提示,SS参与窒息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急性期血浆SS降低可作为HIE程度早期诊断参考指标.SS持续低水平与脑病后遗症有关.

    作者:屠文娟;刘素云;沈书韵;左希奎;陈茹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倍他乐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儿科后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高的疾病,心律失常为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寻找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我们从1995年4月到1998年4月应用倍他乐克治疗50例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薛延秋;王鸣英;包瑛;王小艾;梁香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偏瘫14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偏瘫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后天获得性病症.多因脑血管狭窄闭塞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引起.近年随着CT及核磁共振(MRI)等放射影象学的发展,病因明确率明显提高,现将本院收治的14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晓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姑息治疗法洛四联症13例疗效评价

    应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姑息治疗法洛四联症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3.7±2.1)岁.SaO2由术前平均75.5%±4.3%上升至术后91.3%±4.7%(P<0.001),肺动脉/漏斗部压差由(27±2.78)mmHg下降至(3.95±8.21)mmHg(P<0.01),肺动脉瓣环大小与术前相仿(13mm±3.5mmvs14mm±2.7mm,P>0.05).随访(1~2)年,病情稳定,SaO2大多维持在85%左右,均接受外科手术.结果表明,PBPV对一些病例作为替代外科姑息手术治疗法洛四联症是可行的,为终外科根治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周爱卿;李奋;高伟;余志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心肌炎和心力衰竭患儿血清中-氧化氮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为了解心肌炎和心力衰竭患儿体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我们从1996年3月至1998年10月对诊治的这类患儿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进行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同国;陈宝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45例报告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8年11月共收治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雪民;杜清勉;玉树举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尿NAG测定在窒息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

    采用对硝基苯酚比色法测定109例窒息足月儿、早产儿和74例正常足月儿、早产儿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结果显示:窒息足月儿和窒息早产儿尿NA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窒息程度越重,肾功能损害越明显,恢复越慢,生后第3天、5天早产儿对照组NAG明显高于足月儿对照组(P<0.05及<0.01),早产儿肾功能比足月儿差.表明尿NAG可作为早期监测窒息新生儿肾功能的方法.

    作者:陆勤;卢长东;王立金;任建华;汤广宇;冯玲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病毒性心肌炎息儿血一氧化氮、丙二醛和抗氧化酶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为探讨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变化及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我们对36例心肌炎患儿进行了以上指标的检测.其中男19例,女17例1年龄3岁~13岁,平均8岁4个月,其诊断指标均符合1994年威海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设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8岁2个月.两组小儿年龄与性别无显著差异.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低温保存.用硝酸还原法测NO,硫代巴比妥酸缩合法测MDA,黄嘌呤氧化酶法测SOD,酶法测GSH-PX.结果:NO(107.9μmol/L±42.0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73.7μmol/L±9.4μmol/L),SOD(104.28Nu/ml±31.37Nu/ml),GSHPX(204.79U/ml±105.03U/ml)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5、0.01,MDA(7.18nm/ml±2.24nm/ml)高于对照组,P<0.01.经相关分析发现NO与SOD、GSH-PX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659、-0.572,P<0.01),与MDA呈显著正相关(r=0.544,P<0.01).IFN-γ,TNF、IL-1及Th-1均促使NO生成,NO可抑制T细胞增生.本组患儿血清NO升高,使体内T细胞水平下降,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并发现NO升高的同时MDA亦升高,SOD、GSH-PX降低,证明病毒性心肌炎时体内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使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导致NO、MDA升高,提示过多的NO作为另一种自由基参与了脂质过氧化反应,使自由基清除酶SOD、GSH-PX活性下降.因此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手段,另外,加强NO抑制剂的研制对患者的治疗将开辟一条新路.

    作者:赵媛菊;刘晓东;周军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胎龄关系的探讨

    本文对27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胎龄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早产儿HIE与足月儿HIE临床分度与CT分度之间的差异均呈显著性意义(x2=8.78、7.67,P均<0.05),早产儿HIE分度较足月儿严重.早产儿HIE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基本呈一致性,以中度为主.足月儿HIE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一致性较差.早产儿HIE与足月儿HIE之间合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出血类型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也呈显著性意义(x2=6.41、4.11,P均<0.05).提示:结合胎龄特点对新生儿HIE进行临床分度和CT分度及并发症的综合分析,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林霓阳;陈旭生;房晓袆;许立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脑多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5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的颅内病变,自1997年1月~1997年12月我科对45例HIE患儿应用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并加用脑多肽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敏;范朝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脉冲多普勒超声评估室间隔缺损患儿肺血管阻力方法的探讨

    肺血管阻力(PVR)是评价室间隔缺损(VSD)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重要参数.超声测量PVR目前尚无确定的方法[1].本文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PWDE)测量16例VSD患者的VSD分流压差和肺动脉瓣返流压差,分别计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舒张压(PADP),进而计算肺动脉平均压(PAMP).二维超声结合PWDE测量VSD分流量和主动脉血流量(Qs)计算肺动脉血流量(Qp).根据超声测量的PAMP和Qp进一步计算PVR,与心导管测量的PVR相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国平;康曼丽;何瑾;夏呈森;朱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高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初探

    如何合理控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发生、发展,减少其后遗症及致残率一直是临床儿科医师渴盼早日解决的课题.针对我国目前围产因素逐渐突出已成为高胆首发因素的特点,本文对有高危围产因素影响而可能发生高胆的新生儿进行了早期干预.

    作者:翟淑萍;孙翠芳;钱琦;金月芳;严字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21例儿童伤寒临床诊疗分析

    近年来伤寒临床表现的不典型的趋势,以及耐药株的出现,使得在诊断及治疗上带来困难.现将我院12年来121例儿童伤寒的临床特点,58例血培养阳性的药敏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金龙;沈雅娟;哀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胆红素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的再认识与临床

    长期以来,胆红素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研究较为深入.近年研究发现胆红素具有生理功能,此外对心脏、肾脏有一定的毒性影响.本文就胆红素生理和病理作用的再认识及与临床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作者:吴晓翠;吴莉;苏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经导管堵塞动脉导管未闭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为探讨经导管堵塞动脉导管未闭(PDA)术的效果,我们经导管堵塞PDA患儿117例,年龄4.52岁±2.86岁.其中外科手术后再通3例,2例伴肺动脉瓣狭窄(PS),1例伴主动脉缩窄(COA),1例伴右位主动脉弓.结果:42例应用可回收弹簧圈(pfm和CookInc),其PDA窄处直径(1.94±0.85)mm,堵塞均获成功;合并PS或COA者,先作球囊扩张,再行堵塞术.另75例应用Amplatzer堵塞器也均一次堵塞成功,PDA窄处直径(3.83±1.25)mm.所有病例随访1月~4.5年,均无残余分流及任何并发症.结论:可控弹簧圈主要应用于直径小于2.5mmPDA,而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PDA则选用Amplatzer堵塞器.

    作者:高伟;周爱卿;余志庆;李奋;王荣发;黄美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1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与临床分析

    我院新生儿病房自1995年9月至1998年9月3年内共有118例患儿经CT诊断为新生儿颅内出血(ICH),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杨多兰;徐水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气道粘膜的电镜检查分析

    临床工作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较多见,原因复杂重迭.对1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各项检查,分析病因,并通过气管粘膜电镜检查了解纤毛的超微结构.发现此类病例纤毛的异常多为继发性,原发纤毛运动不良为罕见病因.

    作者:杨彩云;申昆玲;郎志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改良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17例报告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积液需紧急处理的首先是心包填塞,但由于病因不同,采用何种方法能够为有效的解除填塞症状同时又有利于治疗有时难以确定.作者采用改良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17例,取得满意效果,兹报告如下.

    作者:曲政海;石秀兰;张玉英;吴文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硫酸镁与参麦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26例分析

    我科收治病毒性心肌炎51例,均符合九省市心肌炎协作组拟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2组,观察组26例,男,女=15;11;<6月2例,~2岁3例,>2岁21例,平均入院年龄7.95岁;中型23例,重型3例;治疗前病程7.5天±3.2天.对照组25例,男,女=13,12;<6月1例,~2岁3例,>2岁21例,平均入院年龄8.20岁,中型23例,重型2例,治疗前病程7.3天±2.8天,两组基本情况无差异.对照组仅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镁30mg~50mg/(kg·d),用G.S.稀释至0.15%~0.35%浓度,以1滴~1.5滴/(kg·分)速度静滴,共1周,必要时延长至2周;参麦注射液0.3ml~0.5ml/(kg·d),稀释后静滴,2周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3例重型患儿死亡1例,2例好转出院.对照组2例重型均死亡,中型病例无死亡.治疗1周时观察组患儿心肌酶LDH、CPK及其同功酶CK-MB恢复正常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x2=3.88、4.75、4.84,P<0.05).心电图示心律失常、ST-T改变等治疗前后两组也显著差异(x2=7.13,P<0.05);临床表现、X线、心超,观察组恢复也较快.镁剂有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维持细胞膜、亚细胞结构完整性,清除氧自由基,阻滞钙离子内流,具有抗心衰及心律失常作用.参麦有强心,扩张冠状动脉,降低氧耗;激活、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养心复脉,活血化瘀,与镁剂合用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广吉;齐娅贤;戴文献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临床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