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吕燕

关键词:芬太尼, 瑞芬太尼, 老年患者, 手术麻醉
摘要: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试验组给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呼吸恢复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手术术后恢复快,能够大力减少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快,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李士懋发汗法治疗寒凝证型膝骨关节炎的经验总结

    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在累及关节的各种疾病中为多见,多发生于全身负重的大关节上.病理生理方面以不断加重的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骨的硬化、囊性变以及骨赘形成等病理变化为特征.

    作者:李玉福;蒲晓鹏;许可;王金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海西地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海西地区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探讨存在个体差异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海西地区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性别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将此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改善生活方式、调脂、降压药物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取调脂、降压药物治疗,观察降压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59,P=0.03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特别是难治性高血压采取改善生活方式、调脂、药物等综合治疗,降压效果明显.

    作者:王建军;程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预后因素分析及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其抗病毒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其治疗结局及预后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对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的预后相关预测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HCC分级(3级)、肿瘤数目(多处)、HBe阳性抗原(有)、糖尿病(有)是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HBe阳性抗原(有)是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 HBe阳性抗原可能是影响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加强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可促进其预后的改善.

    作者:李战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骨关节炎疼痛反应,提升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大飞;柯文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原地区多发骨折并发脂肪栓塞2例救治体会

    例1,男,39岁,藏族,因车祸致全身多处肿胀畸形1d,突发意识不清3 h,曾在外院就诊行骨折简单固定,于2014年10月21日18∶00收入我院外一科.查体:体温(T)36.6 ℃,脉搏(P)152 次/min,呼吸?37 次/min,血压(BP)86/56 mmHg,手指测氧饱和度(SpO2)80%,浅昏迷,GCS评分7分,头颅无畸形,额面部多处皮肤擦伤,双侧睑结膜及口唇苍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稍迟钝.

    作者:范应磊;朱静;王飞;魏林节;胥全宏;张绍伟;杨仕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输卵管通液诊疗仪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输卵管通液诊疗仪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36例不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应用输卵管通液诊疗仪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照组由医师床旁注射造影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记录每组输卵管显影情况,比较2组显影率.结果 观察组输卵管显影率为84.1%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通液诊疗仪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方面有极大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瞿晓怡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自拟逍遥通经胶囊治疗青春期继发性闭经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逍遥通经胶囊治疗青春期继发性闭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青春期继发性闭经患者14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自拟逍遥通经胶囊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性激素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激素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逍遥通经胶囊治疗青春期继发性闭经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卉;沈海萍;孟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双硫仑样反应的研究进展

    Jacobsen等人于1948年发现, 人体吸收微量双硫仑后饮酒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称这种症状反应为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安塔布司反应.

    作者:梁新乐;孙伟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BPH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特拉唑嗪治疗,观察组在特拉唑嗪治疗基础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对比2组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大尿流率(MFR)及残余尿量等,对比2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IPSS、QOL及MFR等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PSS、QOL及MFR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0.00%,2组对比差异显著(x2=5.0806,P<0.05).结论 BPH患者应用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治疗疗效理想,而且临床治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彧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抗生素在艾滋病合并腹泻患者中的防治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抗生素在艾滋病合并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艾滋病合并腹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抗生素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给予肠胃适胶囊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抗生素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在艾滋病合并腹泻患者的防治中有显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少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门诊处方1200张点评分析

    目的 通过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了解处方质量及药物的整体使用情况.方法 对抽取的门诊处方1 200张进行处方点评,包括处方的完整性书写、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药品的合理使用等情况.结果 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处方占22.8%(274/1 200),其中不规范处方占69.0%(189/274),用药不适宜处方占18.6%(51/274),超常处方占12.4%(34/274).结论 在门诊处方中实施处方点评,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以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处方书写,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刘子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喹硫平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PSP)、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PANS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SP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杰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全球倡议(GOLD)指出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或阻塞,通常呈进行性发展疾病,与肺脏和气道对有关介质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1].其分为急性加重期(AECOPD)及稳定期.AECOPD指因病情持续恶化,多数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而需要用药治疗,其临床表现为患者有反复发作咳嗽、咯痰、气短等症状加重,合并感染时有多量脓性痰,可伴发热等.稳定期是指患者咳嗽、咯痰、气短等症状的日常基础状态稳定,多以对症治疗为主.

    作者:罗伟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三磷酸腺苷与维拉帕米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三磷酸腺苷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三磷酸腺苷治疗,对照组予维拉帕米治疗,对比2组转复成功率、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转复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磷酸腺苷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三磷酸腺苷治疗的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兴志;陈元友;王欣;吴玉兰;侯春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方法 将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病菌清除情况以及成本-疗效比.结果 2组总有效率与病菌总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疗效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均能有效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但从药物成本上考虑,使用左氧氟沙星明显有优势.

    作者:张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人际支持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人际支持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10月31日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际支持干预.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人际支持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东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90例老年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服药2年后的治疗效果;同时检查患者在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情况,并评估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另外密切关注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LVEF均升高,LVEDD、LVESD均降低,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Ⅰ、Ⅱ级患者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永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心理状态变化及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FD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服用奥美拉唑及莫沙必利,观察组在接受相同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变化评分及安全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便秘、口干等症状2例,但症状较轻微,在未经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这些症状均在1周内消失.对照组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在治疗FD的过程中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有效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安全性较好.

    作者:万焱鑫;伍小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间入路与传统术式甲状腺腺叶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腺叶手术患者8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运用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甲状腺腺叶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青松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某三级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

    目的 对某三级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判断与分析.方法 从医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的出院病历中抽取180份手术病例,以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判断标准,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用药时间、用药疗程,药物选择及用法用量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14%,术前用药时间的正确率达87.50%;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24%,术前用药时间的正确率为32.43%.各类切口术后用药疗程普遍较长.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用法用量方面较为合理.结论 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需加以改进.

    作者:李晓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