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98例临床分析

潘家华;陈兰举;吴良霞

关键词:高频喷射呼吸机, 通气治疗,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儿科危重症, 有效通气, 抢救过程, 价值探讨, 急救医学, 辅助, 应用, 临床
摘要:在儿科危重症抢救过程中,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是当代急救医学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是保证有效通气的关键.我们于1993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国产高频喷射呼吸机(HFJV)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98例,现对 HFJV 临床的应用价值探讨如下.
临床儿科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总胆固醇变化的临床意义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总胆固醇(Tch)变化的临床意义,测定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92例、完全缓解56例血浆Tc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60例比较;对4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完全缓解前后血浆Tch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初发期较正常对照Tch明显偏低,比完全缓解组亦偏低;而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Tch无差异;完全缓解后Tch较缓解前明显上升.结果表明,血浆Tch水平在急性白血病患儿诊断、疗效判断及病情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严向明;王津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兰州市婴幼儿血铅水平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

    调查兰州市婴幼儿血铅水平和相关因素.取146名健康婴幼儿末梢血,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血铅浓度.被测婴幼儿的家长填写涉及45个因素的调查表.测得的血铅值和调查表内容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兰州市婴幼儿平均血铅水平为(80.4±39.4)μg/L,其中≥100μg/L35例,占23.9%.25月~30月龄组幼儿血铅水平高,达(98.67±42.48)μg/L,较其它月龄组有显著差异.婴幼儿的血铅与年龄、胎龄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l与父母的职业、使用油漆、现有体重等7个因素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作者:赵一方;熊海金;雷晓燕;张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例恶性淋巴瘤误诊报告

    现报告2例恶性淋巴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儿均为女性,哈萨克族,来自牧区.以咳嗽、胸痛、气急、进行性加重3个月入院,反复抽胸水多次,胸水为草绿色.

    作者:章世靖;吐兰古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足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病理分析

    早产儿肺未成熟缺乏表面活性物质(PS),易患肺透明膜病(HMD)已广为人知.但足月儿患本病者也并非少见.为提高对本病发生于足月儿的认识,现将1990年~1999年苏州市妇幼保健院14例,1980年~1999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足月儿肺透明膜病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路;郭俊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魏氏恶性肉芽肿病1例误诊报告

    女,11岁.因发热、头痛、流脓涕2月,进行性面黄半月,水肿伴血尿10天入院.T37°C,P117次/min,BPl5/10kPa.一般情况差,神萎,面色苍黄,双眼睑及面颊水肿,非凹陷性.

    作者:张以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儿童意外损伤308例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为探讨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致伤原因,现将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308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生;朱慧;张梅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40例危重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抢救体会

    危重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常发生在多种危重病的基础上,往往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表现为严重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消化道出血.一旦出现提示病情凶险,治疗困难,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共同关注的新课题,现总结近年来确诊的40例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000年<临床儿科杂志>第18卷1期~6期总目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胎盘肥胖基因表达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相关性研究

    为探讨胎盘肥胖基因表达水平和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采用RT-PCR检测40例胎盘肥胖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脐血肥胖基因蛋白(瘦素leptin)水平,采用Ponderal指数[PI=100×体重(g)/身长(cm)3]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13例小于眙龄儿(SGA)胎盘组织leptin-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449±0.026,显著低于15例适于胎龄儿(AGA)表达水平0.487±0.042(P=0.042),12例大于胎龄儿(LGA)胎盘组织leptm-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525±0.029,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AGA,P=0.03).胎盘肥胖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BW)和Ponderal指数(PI)显著相关(r=0.60和0.56,P<0.05).结果表明,胎盘瘦素可能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作者:喻文亮;贲晓明;秦玉明;张伟利;蔡威;吴圣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4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症分析

    对1997年~1999年6月24例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出现的合并症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4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5例.出现合并症11例共15例次,其中肺不张2例,肺气漏1例,脱管和过度通气各3例,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6例.这6例在呼吸机治疗48小时后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提示要及时防治机械通气合并症,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周向明;金松华;石桂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海岛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学分析

    我科收集自1995年2月~1998年12月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新生儿脐炎70例进行分析.脐炎诊断标准按<医院感染监测指南>与<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为依据.

    作者:庄满利;贝国平;李艳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改变观察

    为探讨免疫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关系,检测54例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组对比.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急性期CD3、CD4和CD4/CD8均明显下降;恢复期CD8下降,CD4/CD8明显升高;13例慢性期CD8进一步下降,CD4/CD8进一步升高.提示病毒性心肌炎妁免疫改变以细胞免疫为主.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急性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恢复期、慢性期存在免疫过强和自身免疫反应.

    作者:蔡卫明;林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例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现报告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2例.

    作者:傅惟定;曹鼎方;苏肇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肝恶性肿瘤肝动脉介入治疗:附4例报告

    对4例肝恶性肿瘤患儿(肝横纹肌肉瘤2例,肝癌2例)进行了5次介入治疗.肿瘤平均缩小3.1cm,l例做了Ⅱ期手术切除,患儿长期生存.3例症状缓解.全部病例未出现骨髓抑制及肝功能严重损害等副作用.作者认为对巨大或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该方法应为首选.

    作者:刘方;张俊义;邢纪中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风湿性舞蹈病30年发病情况分析

    为观察风湿性舞蹈病临床动态变化趋势,分析1970年至1999年间浙江省儿童医院出院诊断为风湿性舞蹈病18例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情况.结果显示,本病随风湿热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而减少,临床以隐性风湿热感染,单独舞蹈佯动作伴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抗风湿治疗18.06天±11.96天有效,预防治疗未见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形成,表明风湿性舞蹈病正在逐渐被控制,临床防治有效.

    作者:朱卫华;康曼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20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征及相关检验的临床意义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是儿童常见结缔组织病之一,具有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诊断困难、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晚期致骨关节畸形等特点.我院1982年~1998年16年间共收治120例,现将临床及检验特征与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髓质海绵肾2例报告

    发生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有两种:髓质海绵肾和幼年肾单位肾痨一髓质囊肿病,前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后者为遗传性疾病,以下报告2例髓质海绵肾.

    作者:李弢;熊嗣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Ⅱ型13例分析

    我院新生儿科1997.1~1998.12共收治RDS Ⅱ 13例,占本院同期活产儿的3.9‰;男8例,女5例;胎龄≥37周10例,36+周2例,34周1例;剖宫产12例,阴道产1例;13例均无窒息史.生后3h~6h出现症状,均有气促、鼻掮、呻吟、青紫等表现,7例有三凹征,2例肺部有少许湿罗音.

    作者:辛晓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6例婴儿白血病临床观察

    婴儿白血病具有和年长儿白血病明显不同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我院1992年~1998年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愈灯;沈亦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风湿热与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分析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8例小儿风湿热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lra)基因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小儿风湿热患者中ILlRN*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如将28例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符合Jones诊断标准中任何2个主要表现或1个主要表现加2个次要表现者,第二组为临床表现多于第一组一个或几个者.则发现前者IL1RN*2频率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后者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IL1RN*2可能不直接影响小儿风湿热的易感性,但携带IL1RN*2者患病后可能病情更严重.

    作者:汪一琴;彭学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临床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