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意外损伤308例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陈海生;朱慧;张梅虹

关键词:儿童意外损伤, 临床分析, 致伤原因, 近五年来, 发病特点, 报告
摘要:为探讨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致伤原因,现将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308例报告如下.
临床儿科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98例临床分析

    在儿科危重症抢救过程中,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是当代急救医学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是保证有效通气的关键.我们于1993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国产高频喷射呼吸机(HFJV)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98例,现对 HFJV 临床的应用价值探讨如下.

    作者:潘家华;陈兰举;吴良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结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细胞毒素:附30例报告

    为探讨小儿结节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与HP的CagA、VacA的关系.对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呈小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的30例患儿作快速尿素酶试验、切片吉姆氏染色作HP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采血2ml作血清HP的CagA、VacA免疫印迹检测并设对照.结果:结节性胃炎多由HP感染所致,感染率为80%,与感染产毒素的HP菌株有关,且以活动性胃炎为主,在所感染的HP菌株中CagA抗体全部为阳性,在CagA+、VacA+菌株中病变的炎症反应较CagA+、VacA-菌株严重,HP感染后的结节性胃炎全部有淋巴细胞浸润.提示小儿结节性胃炎应考虑根除疗法.

    作者:梁世山;刘思赵;白剑鹏;许春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4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症分析

    对1997年~1999年6月24例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出现的合并症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4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5例.出现合并症11例共15例次,其中肺不张2例,肺气漏1例,脱管和过度通气各3例,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6例.这6例在呼吸机治疗48小时后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提示要及时防治机械通气合并症,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周向明;金松华;石桂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化疗中不良反应的监测

    对20例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血Ca、PT、KPTT、血糖、血淀粉酶、总蛋白、白蛋白和眼压的前瞻性观察,发现L-ASP治疗后1周较治疗前血Ca、P、总蛋白、白蛋白均有明显降低,1例发生糖尿病,1例治疗后眼压有较明显增高.结论:在L-ASP治疗前后,应对血总蛋白、白蛋白、血Ca、P、血糖做常规监测;对临床有出血倾向者,动态监测PT、KPTT;有腹痛者,动态监测血淀粉酶;有条件者进行眼压测定,有利于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治疗.

    作者:杨珍;汤静燕;薛惠良;潘慈;陈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97例小儿甲3型流感临床分析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为突然暴发,迅速蔓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8年初春铜陵地区发生了有史以来较严重的流行性感冒,以家庭幼儿园、学校为流行单位,流行面广.经省防疫站咽拭病毒分离结果,确定为甲3型流感病毒.现将我院在流行期间收治的197例流感住院患几分析如下.

    作者:高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40例危重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抢救体会

    危重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常发生在多种危重病的基础上,往往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表现为严重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消化道出血.一旦出现提示病情凶险,治疗困难,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共同关注的新课题,现总结近年来确诊的40例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普瑞博思在中国小儿中的临床应用

    普瑞博思(又名西沙比利 Cisapride)是一种全胃肠促动力药,通过促进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胃肠道运动,增强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加强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的推进性蠕动.

    作者:许春娣;陈舜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海岛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学分析

    我科收集自1995年2月~1998年12月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新生儿脐炎70例进行分析.脐炎诊断标准按<医院感染监测指南>与<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为依据.

    作者:庄满利;贝国平;李艳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20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征及相关检验的临床意义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是儿童常见结缔组织病之一,具有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诊断困难、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晚期致骨关节畸形等特点.我院1982年~1998年16年间共收治120例,现将临床及检验特征与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立止血联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60例报告

    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高达40%~50%,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难度很大.我们自1996年10月至1998年12月应用酚妥拉明、立止血联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静鸿;李保香;申绍夫;袁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髓质海绵肾2例报告

    发生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有两种:髓质海绵肾和幼年肾单位肾痨一髓质囊肿病,前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后者为遗传性疾病,以下报告2例髓质海绵肾.

    作者:李弢;熊嗣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纤维胃镜诊断儿童上消化道疾病49例报告

    我科采用日本 OlynpumXQ30 型纤维胃镜为49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作了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素娟;林明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胎盘肥胖基因表达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相关性研究

    为探讨胎盘肥胖基因表达水平和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采用RT-PCR检测40例胎盘肥胖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脐血肥胖基因蛋白(瘦素leptin)水平,采用Ponderal指数[PI=100×体重(g)/身长(cm)3]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13例小于眙龄儿(SGA)胎盘组织leptin-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449±0.026,显著低于15例适于胎龄儿(AGA)表达水平0.487±0.042(P=0.042),12例大于胎龄儿(LGA)胎盘组织leptm-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525±0.029,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AGA,P=0.03).胎盘肥胖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BW)和Ponderal指数(PI)显著相关(r=0.60和0.56,P<0.05).结果表明,胎盘瘦素可能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作者:喻文亮;贲晓明;秦玉明;张伟利;蔡威;吴圣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临床病例讨论--反复发热、皮下结节

    病史摘要男,11岁.因反复皮下结节4月,不规则发热2月入院.病初为右大腿无诱因出现数个皮下结节,为2cm~5cm大小的红色斑块,略高出皮肤,轻触痛,不破溃、不融合,能自行消退,留下褐色色素沉着.

    作者:苏渊;韩连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颅内生殖细胞瘤病理与预后相关因素探讨:附28例报告

    生殖细胞瘤占颅内肿瘤1%~1.5%,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1982年~1995年共收治颅内生殖细胞瘤28例,经分组治疗,疗效均不满意,本文从胚胎学及病理学来探讨预后及进一步治疗方案.

    作者:方立浩;陈若平;沈玉成;焦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总胆固醇变化的临床意义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总胆固醇(Tch)变化的临床意义,测定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92例、完全缓解56例血浆Tc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60例比较;对4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完全缓解前后血浆Tch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初发期较正常对照Tch明显偏低,比完全缓解组亦偏低;而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Tch无差异;完全缓解后Tch较缓解前明显上升.结果表明,血浆Tch水平在急性白血病患儿诊断、疗效判断及病情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严向明;王津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风湿性舞蹈病30年发病情况分析

    为观察风湿性舞蹈病临床动态变化趋势,分析1970年至1999年间浙江省儿童医院出院诊断为风湿性舞蹈病18例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情况.结果显示,本病随风湿热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而减少,临床以隐性风湿热感染,单独舞蹈佯动作伴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抗风湿治疗18.06天±11.96天有效,预防治疗未见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形成,表明风湿性舞蹈病正在逐渐被控制,临床防治有效.

    作者:朱卫华;康曼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及血清 sIL-2R 水平监测的临床研究

    为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探测RRI发病机制,用免疫比浊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免疫酶法分别测定51例RRI患儿发作期、缓解期及治疗后血清18、sIL-2R水平及T细胞亚群,并与非RRI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组对比.结果:RRI组血清Ig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仍低于健康组(P<0.05).RRI发作期及对照组急性期T细胞亚群均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sIL-2R水平均较健康组明显增高(p<0.05,P<0.01),RRI缓解期该异常仍然继续存在(p<0.05),且与发作期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恢复期T细胞亚群及血清sIL-2R水平与健康组无差异(P>0.05).结论:RRI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功能异常,但它并不占主导地位;细胞免疫功能的持续异常是RRI反复发生的病因所在.CD4细胞的降低及血清sIL-2R水平的增高是RRI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血清sIL-2R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作为RRI治疗及判断预后的客观依据.

    作者:常克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6例婴儿白血病临床观察

    婴儿白血病具有和年长儿白血病明显不同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我院1992年~1998年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愈灯;沈亦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魏氏恶性肉芽肿病1例误诊报告

    女,11岁.因发热、头痛、流脓涕2月,进行性面黄半月,水肿伴血尿10天入院.T37°C,P117次/min,BPl5/10kPa.一般情况差,神萎,面色苍黄,双眼睑及面颊水肿,非凹陷性.

    作者:张以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临床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