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鸿;李保香;申绍夫;袁卫华
自1994年7月至1997年12月我们对疑似伤寒患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血中伤寒杆菌,并与肥达氏反应、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增权;汪永华;夏中荣;李金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早产儿肺未成熟缺乏表面活性物质(PS),易患肺透明膜病(HMD)已广为人知.但足月儿患本病者也并非少见.为提高对本病发生于足月儿的认识,现将1990年~1999年苏州市妇幼保健院14例,1980年~1999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足月儿肺透明膜病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路;郭俊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调查兰州市婴幼儿血铅水平和相关因素.取146名健康婴幼儿末梢血,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血铅浓度.被测婴幼儿的家长填写涉及45个因素的调查表.测得的血铅值和调查表内容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兰州市婴幼儿平均血铅水平为(80.4±39.4)μg/L,其中≥100μg/L35例,占23.9%.25月~30月龄组幼儿血铅水平高,达(98.67±42.48)μg/L,较其它月龄组有显著差异.婴幼儿的血铅与年龄、胎龄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l与父母的职业、使用油漆、现有体重等7个因素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作者:赵一方;熊海金;雷晓燕;张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免疫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关系,检测54例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组对比.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急性期CD3、CD4和CD4/CD8均明显下降;恢复期CD8下降,CD4/CD8明显升高;13例慢性期CD8进一步下降,CD4/CD8进一步升高.提示病毒性心肌炎妁免疫改变以细胞免疫为主.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急性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恢复期、慢性期存在免疫过强和自身免疫反应.
作者:蔡卫明;林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在儿科危重症抢救过程中,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是当代急救医学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是保证有效通气的关键.我们于1993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国产高频喷射呼吸机(HFJV)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98例,现对 HFJV 临床的应用价值探讨如下.
作者:潘家华;陈兰举;吴良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对20例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血Ca、PT、KPTT、血糖、血淀粉酶、总蛋白、白蛋白和眼压的前瞻性观察,发现L-ASP治疗后1周较治疗前血Ca、P、总蛋白、白蛋白均有明显降低,1例发生糖尿病,1例治疗后眼压有较明显增高.结论:在L-ASP治疗前后,应对血总蛋白、白蛋白、血Ca、P、血糖做常规监测;对临床有出血倾向者,动态监测PT、KPTT;有腹痛者,动态监测血淀粉酶;有条件者进行眼压测定,有利于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治疗.
作者:杨珍;汤静燕;薛惠良;潘慈;陈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发生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有两种:髓质海绵肾和幼年肾单位肾痨一髓质囊肿病,前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后者为遗传性疾病,以下报告2例髓质海绵肾.
作者:李弢;熊嗣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高达40%~50%,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难度很大.我们自1996年10月至1998年12月应用酚妥拉明、立止血联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静鸿;李保香;申绍夫;袁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剂量及时间对远期疗效的关系,从1996年1月至1998年8月对门诊X线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的患儿作了正规治疗及随诊观察.
作者:若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胎盘肥胖基因表达水平和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采用RT-PCR检测40例胎盘肥胖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脐血肥胖基因蛋白(瘦素leptin)水平,采用Ponderal指数[PI=100×体重(g)/身长(cm)3]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13例小于眙龄儿(SGA)胎盘组织leptin-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449±0.026,显著低于15例适于胎龄儿(AGA)表达水平0.487±0.042(P=0.042),12例大于胎龄儿(LGA)胎盘组织leptm-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525±0.029,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AGA,P=0.03).胎盘肥胖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BW)和Ponderal指数(PI)显著相关(r=0.60和0.56,P<0.05).结果表明,胎盘瘦素可能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作者:喻文亮;贲晓明;秦玉明;张伟利;蔡威;吴圣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评价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对小儿主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应用左右心导管检测心室和大血管压力及血氧饱和度,左、右室及升主动脉造影显示狭窄部位和合并畸形,并以造影与超声心动图检查作比较.结果:主动脉瓣上狭窄25例,8例伴有外固体循环动脉狭窄,16例伴有外周肺动脉狭窄,3例存在冠状动脉病变;主动脉瓣狭窄43例,18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行球囊瓣膜成形术;主动脉瓣下狭窄48例,46例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仅2例为单纯主动脉瓣下狭窄.说明先天性主动脉瓣上及瓣膜狭窄时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仍很有必要,单纯主动脉瓣下狭窄,可不必作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
作者:王荣发;朱铭;高伟;杨健萍;余志庆;李筠;周爱卿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近5年收治脑外伤性失语症患儿4例,男3例,女1例;年龄3.5岁~7岁,从外伤后失语到接受高压氧(HBO)治疗的时间为7天~28天.
作者:蒙育林;何晋;叶江枫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8例小儿风湿热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lra)基因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小儿风湿热患者中ILlRN*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如将28例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符合Jones诊断标准中任何2个主要表现或1个主要表现加2个次要表现者,第二组为临床表现多于第一组一个或几个者.则发现前者IL1RN*2频率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后者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IL1RN*2可能不直接影响小儿风湿热的易感性,但携带IL1RN*2者患病后可能病情更严重.
作者:汪一琴;彭学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婴儿白血病具有和年长儿白血病明显不同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我院1992年~1998年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愈灯;沈亦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女,11岁.因发热、头痛、流脓涕2月,进行性面黄半月,水肿伴血尿10天入院.T37°C,P117次/min,BPl5/10kPa.一般情况差,神萎,面色苍黄,双眼睑及面颊水肿,非凹陷性.
作者:张以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啮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为新生儿期危害大的常见病,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存活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目前对 HIE 发病机理尚认知不多,尤其对 HIE 仍无根本有力的治疗性措施.近来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 70(HSP70) 不仅是一种敏感的脑缺氧缺血的标志,而且具有脑保护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刘志伟;陈惠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致伤原因,现将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308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生;朱慧;张梅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病史摘要男,11岁.因反复皮下结节4月,不规则发热2月入院.病初为右大腿无诱因出现数个皮下结节,为2cm~5cm大小的红色斑块,略高出皮肤,轻触痛,不破溃、不融合,能自行消退,留下褐色色素沉着.
作者:苏渊;韩连书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