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珍;汤静燕;薛惠良;潘慈;陈静
女,11岁.因发热、头痛、流脓涕2月,进行性面黄半月,水肿伴血尿10天入院.T37°C,P117次/min,BPl5/10kPa.一般情况差,神萎,面色苍黄,双眼睑及面颊水肿,非凹陷性.
作者:张以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对5例血液肿瘤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近期复发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如下.
作者:余佳宁;郭惠文;杜玲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收集自1995年2月~1998年12月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新生儿脐炎70例进行分析.脐炎诊断标准按<医院感染监测指南>与<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为依据.
作者:庄满利;贝国平;李艳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自1994年7月至1997年12月我们对疑似伤寒患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血中伤寒杆菌,并与肥达氏反应、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增权;汪永华;夏中荣;李金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近5年收治脑外伤性失语症患儿4例,男3例,女1例;年龄3.5岁~7岁,从外伤后失语到接受高压氧(HBO)治疗的时间为7天~28天.
作者:蒙育林;何晋;叶江枫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是儿童常见结缔组织病之一,具有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诊断困难、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晚期致骨关节畸形等特点.我院1982年~1998年16年间共收治120例,现将临床及检验特征与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致伤原因,现将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308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生;朱慧;张梅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观察风湿性舞蹈病临床动态变化趋势,分析1970年至1999年间浙江省儿童医院出院诊断为风湿性舞蹈病18例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情况.结果显示,本病随风湿热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而减少,临床以隐性风湿热感染,单独舞蹈佯动作伴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抗风湿治疗18.06天±11.96天有效,预防治疗未见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形成,表明风湿性舞蹈病正在逐渐被控制,临床防治有效.
作者:朱卫华;康曼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危重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常发生在多种危重病的基础上,往往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表现为严重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消化道出血.一旦出现提示病情凶险,治疗困难,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共同关注的新课题,现总结近年来确诊的40例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胎盘肥胖基因表达水平和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采用RT-PCR检测40例胎盘肥胖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脐血肥胖基因蛋白(瘦素leptin)水平,采用Ponderal指数[PI=100×体重(g)/身长(cm)3]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13例小于眙龄儿(SGA)胎盘组织leptin-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449±0.026,显著低于15例适于胎龄儿(AGA)表达水平0.487±0.042(P=0.042),12例大于胎龄儿(LGA)胎盘组织leptm-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525±0.029,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AGA,P=0.03).胎盘肥胖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BW)和Ponderal指数(PI)显著相关(r=0.60和0.56,P<0.05).结果表明,胎盘瘦素可能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作者:喻文亮;贲晓明;秦玉明;张伟利;蔡威;吴圣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新生儿科1997.1~1998.12共收治RDS Ⅱ 13例,占本院同期活产儿的3.9‰;男8例,女5例;胎龄≥37周10例,36+周2例,34周1例;剖宫产12例,阴道产1例;13例均无窒息史.生后3h~6h出现症状,均有气促、鼻掮、呻吟、青紫等表现,7例有三凹征,2例肺部有少许湿罗音.
作者:辛晓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免疫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关系,检测54例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组对比.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急性期CD3、CD4和CD4/CD8均明显下降;恢复期CD8下降,CD4/CD8明显升高;13例慢性期CD8进一步下降,CD4/CD8进一步升高.提示病毒性心肌炎妁免疫改变以细胞免疫为主.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急性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恢复期、慢性期存在免疫过强和自身免疫反应.
作者:蔡卫明;林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发生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有两种:髓质海绵肾和幼年肾单位肾痨一髓质囊肿病,前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后者为遗传性疾病,以下报告2例髓质海绵肾.
作者:李弢;熊嗣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生殖细胞瘤占颅内肿瘤1%~1.5%,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1982年~1995年共收治颅内生殖细胞瘤28例,经分组治疗,疗效均不满意,本文从胚胎学及病理学来探讨预后及进一步治疗方案.
作者:方立浩;陈若平;沈玉成;焦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儿童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血小板显著减少期输注单采血小板的疗效,对100例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儿输注单采血小板1单位后18h~24h测定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计算纠正计数指数(CCI)和回升率及观察临床疗效.结果:99例临床出血症状改善,1例因白血病复发全身衰竭、出血死亡.输注后血小板平均升高53.41×109/L.(P<0.01);平均回升率34.9%.血小板输注无效30例(30.0%).结果表明,儿童白血病和恶性肿瘤血小板减少期输注单采血小板后临床止血效果好,副反应小.
作者:石苇;谢晓恬;邵越霞;梁爱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对20例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血Ca、PT、KPTT、血糖、血淀粉酶、总蛋白、白蛋白和眼压的前瞻性观察,发现L-ASP治疗后1周较治疗前血Ca、P、总蛋白、白蛋白均有明显降低,1例发生糖尿病,1例治疗后眼压有较明显增高.结论:在L-ASP治疗前后,应对血总蛋白、白蛋白、血Ca、P、血糖做常规监测;对临床有出血倾向者,动态监测PT、KPTT;有腹痛者,动态监测血淀粉酶;有条件者进行眼压测定,有利于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治疗.
作者:杨珍;汤静燕;薛惠良;潘慈;陈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高达40%~50%,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难度很大.我们自1996年10月至1998年12月应用酚妥拉明、立止血联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静鸿;李保香;申绍夫;袁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普瑞博思(又名西沙比利 Cisapride)是一种全胃肠促动力药,通过促进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胃肠道运动,增强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加强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的推进性蠕动.
作者:许春娣;陈舜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剂量及时间对远期疗效的关系,从1996年1月至1998年8月对门诊X线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的患儿作了正规治疗及随诊观察.
作者:若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现报告2例恶性淋巴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儿均为女性,哈萨克族,来自牧区.以咳嗽、胸痛、气急、进行性加重3个月入院,反复抽胸水多次,胸水为草绿色.
作者:章世靖;吐兰古力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