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强
目的 观察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痛风治疗中降尿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痛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3、6个月时血尿酸值,统计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1、3、6个月后尿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 非布司他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别嘌醇,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何俊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MPT方案与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23例.A组采用MPT方案治疗,B组采用VAD方案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高于B组的7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A组外周神经病变、嗜睡患者发生率高于B组,B组3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高于A组,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MPT方案与VAD方案均为国内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经济、有效、较为安全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梅芳;李杰;王清;张国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系统评价.方法 将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2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及血脂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好转总有效率为88.71%,高于对照组的72.78%(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8.71%,高于对照组的69.35%;治疗后,观察组TG、TC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叶片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较常规治疗更为显著,可有效减轻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及继续深入研究.
作者:崔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PaO2、PaCO2、ABE),生命体征(pH、RR、HR、BP)变化情况.结果 治愈出院46例,治愈率为76.7%.通气治疗2 h后,患者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需及时进行机械通气,为患者原发病治疗及急救提供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任启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钾及血清镁检测对急性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科收治的急性复发性脑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高同型半胱氨酸、低血钾及低血镁检测,对照组采用低同型半胱氨酸、高血钾及高血镁检测,均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率、病残率、病死率等.结果 观察组复发性卒中发生率为17.86%、病残率为14.29%、病死率为12.50%,高于对照组的5.36%、3.57%、1.79%(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低血钾及低血镁等指标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急性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中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赛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2组术后镇痛剂的使用情况、相关手术指标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为20.00%(6/30),低于对照组的56.67%(17/30)(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4.47±3.78) h,短于对照组的(22.98±3.71) h(P<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天数为(2.51±0.69) d,短于对照组的(4.02±0.83) d(P<0.01).结论 子宫肌瘤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手术安全性高,术后病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会娟;张从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病毒学指标、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血清透明质酸(HA)]及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谷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毒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数值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Ⅳ-C、PCⅢ、LN、HA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慢性乙肝者,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加以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给药,可缓解肝纤维化进展,控制/消退肝脏内炎性活动,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钰钧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医院顺应科技化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医院逐渐使用并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主要采用网络技术及计算机软硬件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相关手段进行操作,对来医院进行就诊患者的相关病案信息进行储存管理[1];同时,起到管理病历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医院的病历进行编辑修改、储存及查询等操作,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病案信息实现及时获取、处理分析、传输及加工修改的相关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体现医院管理相关信息的高效化、规范化[2].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中药黄连毒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中药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黄连的毒性物质,选择合适的小鼠,分为2组,观察组小鼠注入内毒素,对照组小鼠未注入内毒注.首先使用100%致死剂量对小鼠进行灌胃,使用黄连药液,观察小鼠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的程度;然后对小鼠使用胆碱酯酶复活药氯磷,观察小鼠的生命体征.结果 小鼠注射黄连药液后,在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下,小鼠的血浆活性下降至正常组小鼠的40%,并且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16 h后观察黄连急性毒性显著增加.结论 中药的毒性为与药品的品种,注射的方法、药物剂量有关系,在黄连药液的使用中,胆碱酯酶复活药黄连急性毒性有解救作用,而胆碱酯酶抑制剂则有增强作用.黄连的毒性与乙酰胆碱酯酶有关,药物的使用剂量也对毒性有影响,在工作中了解中药毒性的影响因素,能在药物使用中,避免中药毒性,降低中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蔡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开展甲状腺超声影像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诊断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术前TI-RADS分级在3~5级的甲状腺结节170个进行分析,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比较此方法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结节34个,良性结节患者136个.与TI-RADS分级诊断检查方法比较,其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97.0%,准确率为95.3%.结论 彩超TI-RADS分级在基层医院开展可更好的指导超声工作者规范、统一、准确可靠地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建红;权永志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为提高华法林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医院实施用药教育、咨询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医院300例服用华法林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以2015年10月-2016年5月128例服用华法林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用药教育、用药咨询.对2组患者用药知识进行评估,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用药知识认知评估为(21.8±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9±2.5)分(P<0.01);用药不良反应率为3.1%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药物漏服率为4.7%低于对照组的13.0%(P<0.05).结论 通过对使用华法林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给予用药咨询,可有效减少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应从性.
作者:花晓薇;何燕;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的临床效果及分析影响冷冻效果的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116例门诊寻常疣患者,根据冷冻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液氮冷冻笔组37例、棉签浅擦法组40例、局压法组39例,观察比较不同方法的痊愈率和显效率,并研究不同方法对不同部位的寻常疣的效果差异.结果 液氮冷冻笔组痊愈率高于棉签浅擦法组、局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棉签浅擦法组与局压法组痊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躯干部寻常疣使用冷冻笔法治疗效果优于棉签浅擦法和局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氮冷冻的治疗效果受疣体组织的生长部位和液氮冷冻的操作方法影响,冷冻笔的治疗效果良好,且对躯干部治疗效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
作者:林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替诺福韦酯治疗多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就诊的88例多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口服替诺福韦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后HBV-DNA水平下降幅度、血清生物化学和病毒应答率.结果 治疗12周、24周后,观察组HBV-DNA水平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生物化学应答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观察组病毒应答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结论在多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替诺福韦酯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邱梅花;李耿祥;陈泳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法莫替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法莫替丁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2.0%(P<0.05).结论 法莫替丁联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国庆;陈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效性与药理作用.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90例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随访结果、临床治疗效果、hs-CRP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35.56%(P<0.01);治疗后观察组hs-CRP、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而言,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
作者:向国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对提高老年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老年艾滋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干预,观察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服药完全依从率为86.96%,优于对照组的5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艾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提高老年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预防疾病蔓延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麦肖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疼痛的相关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行血液透析发生内瘘手臂疼痛的患者82例,分析内瘘手臂疼痛的可能原因,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造成疼痛的相关原因包括:患者体质增加>5%、超滤速度过快、干体质评估误差较大、多次穿刺、血压下降、紧张焦虑等,根据其可能原因,采用相应措施干预后,患者内漏手臂疼痛发生率降低.结论 血液透析时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内瘘手臂疼痛,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内瘘手臂疼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透析依从性.
作者:王丽英;王玉鹏;张轻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建立气腹前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2组患者的镇静效果进行评估,并进行苏醒期躁动评估及麻醉效果评估.结果 观察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为(4.63±1.24)分,高于对照组的(3.37±1.20)分(P<0.01);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15.22%,低于对照组的30.43%(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控制效果较好,且有利于缩短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熠;曾繁培;余丽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肺炎患儿84例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重症组(36例)和轻症组(48例),同时抽取同期8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及血清PCT水平.结果 84例肺炎患儿检测出病原菌13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9株(42.8%),革兰阴性菌79株(57.2%);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轻症组TNF-α、IL-8及PCT水平均低于重症组(P<0.05);革兰阳性菌重症组及革兰阴性菌重症组、轻症组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重症组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组(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轻症组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炎患儿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肺炎的鉴别诊断与病情评估,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避免抗生素滥用.
作者:郝丽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AD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观察组ADL指数评分为(40.2±2.9)分,低于对照组的(48.5±3.5)分(P<0.05).结论丁苯酞对于神经系统变性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