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效果研究

饶官华;龙伟艳;邹尤宝;班洁虹;杨蔚峰;庞美志;郑守鑫;陈秀秉

关键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复方阿嗪米特, 肠道准备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仅口服PE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阿嗪米特,比较2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肠道清洁满意率、祛泡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剔除不能完成检查的患者3例,共纳入观察组74例,对照组73例.观察组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及肠道总评分、肠道清洁满意率、祛泡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PEG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效果优于单用PEG,并可减少腹胀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白藜芦醇对乳腺癌BT474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乳腺癌BT474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白藜芦醇作用于BT474细胞,CCK-8法观察白藜芦醇对BT474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法观察白藜芦醇对BT474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检测BT474细胞中GABARAPL1表达改变.结果 以白藜芦醇处理后的BT474细胞增殖被抑制并且凋亡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且可抑制GABARAPL1的表达.结论 白藜芦醇可通过下调GABARAPL1抑制BT47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冉莉;周峻林;洪涛;肖新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育龄妇女体检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育龄妇女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拱墅区9个街道13 449例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应用新柏氏TCT细胞学(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及TBS诊断标准进行检查并做出诊断报告.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经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及TBS标准诊断,正常132 49例(98.51%),异常200例(1.49%).2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人群平均年龄为45.0岁,异常高发人群集中在30~59岁.结论 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病变等级的升高,其病理诊断异常比例也逐渐升高,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与病理学诊断在很大程度上相符,表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早期宫颈癌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翁敏杰;李薇;谭辉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西医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评估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后期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身体功能、社交活动、心态状况、睡眠质量)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7%,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 为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后期生存质量,建议临床上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马传宝;翟晓冉;张家陪;韩苗苗;朱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院门诊用药情况与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 探究医院门诊用药情况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遵照随机原则抽取200份我院门诊部医师对各类患者开具进行药物治疗的处方(用药处方),并由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深入性和科学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该批用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23张(11.5%),不规范处方有9张(4.5%),合理处方有168张(84.0%).结论 各医疗机构门诊部用药处方大部分较为合理,但依旧存在一定的用药不合理现象,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门诊部工作人员和药物配制中心药师应就该系列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力求将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的风险性小化,从而进一步加强药物治疗的安全可靠性.

    作者:何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龙岩地区健康成人血小板参数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龙岩地区健康成人血小板参数.方法 随机选取龙岩地区体检合格的健康成人1 90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静脉血中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并统计分析其参考范围.结果 龙岩地区健康成人两性别之间血小板参数PLT、PDW、PCT和MP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之间血小板参数PLT、PDW、PCT和MPV经方差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血小板参数PLT、PDW、PCT和MP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健康成人血小板参数常因地区、年龄、性别等不同而有差异,因此有必要建立该地区的参考范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张园满;游琴秀;张淳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持续腰丛神经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持续腰丛神经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实施持续腰丛神经阻滞,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处理.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入室后(T0)、手术开始即刻(T1)、手术开始10 min(T2)、手术开始30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及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程度.结果 T0~4时2组Sp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2组MAP、H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4时,观察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 h、12 h、24 h、48 h,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持续腰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更为显著,且不会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苍成友;赵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豆压法加中药膏剂穴位贴敷对阻塞性肺炎正压通气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豆压法加中药膏剂穴位贴敷对阻塞性肺炎正压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阻塞性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豆压法加中药膏剂穴位贴敷.结果 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0.78±1.20) mg/L,(0.96±0.81) mg/L,优于对照组的(1.72±1.61) mg/L、(2.08±1.5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豆压法加中药膏剂穴位贴敷通过改变血清炎症指标HsCRP的差异,达到通络开窍,消除局部炎症,改善局部微循环,解除腔道阻塞的目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萍;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可行性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 分析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可行性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颅内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应用常规超声及CT 2种检查方法对患儿进行诊断.以终诊断结果为依据,对2种检查方法下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进行观察.结果 CT检查对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管膜下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0%(24/25)、100.00%(10/10)、87.50%(7/8)、以及100.00%(7/7),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根据影像学表现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判断,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飞雄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麻杏甘石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麻杏甘石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88例,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和西医常规组,每组44例.西医常规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麻杏甘石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常规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和啰音消失时间短于西药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麻杏甘石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林响;曹时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硬化注射代替部分痔区切除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外剥内扎术联合消痔灵硬化注射替代痔区切除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外剥内扎术联合消痔灵硬化注射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痔灵硬化注射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与单纯痔切除术比较,具有痛感轻、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而临床治疗效果与痔切除术基本相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辉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刘仕朝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300例效果观察并文献复习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科室采用NPPV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 治疗后,300例中有效240例(80.0%),无效60例(20.0%).其中轻度呼吸性酸中毒有效率为90.0%,中度呼吸性酸中毒有效率为89.5%,重度呼吸性酸中毒有效率为40.0%.结论 NPPV是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应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有效率,使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李志军;杜娟琳;马增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我院2016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标本来源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来源、病区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227株,其中分离出多的科室是ICU,其次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纤支镜灌洗液、尿液,且均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率高于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 该院ICU住院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风险高,且多见耐药菌株.含舒巴坦的β-内酰胺抗菌药物对此类感染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礼杰;杜鸣;廖亚玲;夏飞;陈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耐多药结核杆菌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耐多药结核杆菌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感染复治患者44例的临床资料.将44株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阳性结核菌株,复苏接种到罗氏培养基上,培养25 d.观察患者耐多药结核菌对不同二线抗结核单种药物敏感情况和多种药物敏感情况.结果 44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CPM、AMK、LOF、PAS的敏感率依次为72.73%、90.91%、63.64%、45.45%.结论 所纳入研究者对PAS敏感度较低,对CPM、AMK、LOF已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孟小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核磁共振检查(MRI)是临床为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其作为近几年内新的影像检查技术,对人体损害小,且能有效反映人体肝脏、子宫、脑、心脏、脾脏、肾脏、前列腺等器官及血管情况,帮助医师诊断一些早期不易察觉的病变[1].其具有图像清晰、组织分辨率高、参数多、扫描快速等优点,是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早期筛查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在进行MRI增强扫描时一般需要加入对比剂[2].

    作者:马婧怡;张丽;张万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生儿β族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β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情况.方法 整理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例新生儿β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围生期因素、发病时间、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 β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肺炎9例,败血症4例.经抗感染治疗后,12例痊愈,1例自动出院.结论 β族溶血性链球菌易导致新生儿围生期感染疾病,积极早期诊断和抗感染治疗可有效促进患儿痊愈.

    作者:乐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辅助提高疗效,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维拉帕米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维拉帕米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4.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8.3%(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应掌握好个体化用药原则,维拉帕米可治疗老年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作者:代利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我院2014年与2015年门急诊输液处方情况调查对比分析

    目的 考察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为促进门急诊更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14年全年的处方为非干预组,2015年全年的处方为干预组,分别从性别、年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男性较女性输液比例高,儿童在各年龄段输液比例高,通过干预,2015年的输液比例比2014年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制定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可减少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不合理使用,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惠霞;熊锋;赖异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8例

    消化性溃疡本身属常见疾病类型,同时还是一种消化系统类疾病,其致病诱因较多,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量较多及胃黏膜组织的保护能力降低等.临床上,治疗常用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其中雷贝拉唑应用价值为突出,除了对机体胃酸的分泌能力进行有效控制外,还可增强用药持久性,因此其价值已获认同.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雷贝拉唑治疗,期待能提高其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作者:陈爱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