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麻杏甘石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林响;曹时珍

关键词:麻杏甘石汤, 抗生素, 小儿, 支气管肺炎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麻杏甘石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88例,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和西医常规组,每组44例.西医常规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麻杏甘石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常规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和啰音消失时间短于西药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麻杏甘石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较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运用中医药相关理论体系与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又包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城市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医疗服务机构[1].所谓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是通过中医药理论思想及中医药的形式方法向居民提供公益性质的卫生服务干预措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出台过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点文件,此举措为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起到推动与促进作用,应用实践也同时证明基本公共卫生管理需要中医药相关理论体系[2].本文旨在当前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相关应用及现状进行探讨,主要从问题与原因2个方面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学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床旁CR胸片与床旁超声检查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床旁CR胸片与床旁胸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新生儿科初步诊断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数字化X线(DR)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床旁胸片与床旁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意义.结果 超声及CR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90.77%、76.92%,特异性为69.23%、38.46%,阳性预期值为93.65%、86.21%,阴性预期值为60.00%、25.00%,2种检查方法敏感性和阴性预期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超声检查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可作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中新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刘敬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颈椎病患者76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桂枝加葛根汤合当归补血汤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的颈椎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桂枝加葛根汤和当归补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加葛根汤合当归补血汤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患者病情恢复迅速.

    作者:朱瑞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缬沙坦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的早期糖尿病肾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前列素钠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的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对照组血β2微球蛋白、血肌酐水平、血清胱抑素C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血β2微球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数值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钟林娜;张志民;张丽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西医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评估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后期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身体功能、社交活动、心态状况、睡眠质量)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7%,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 为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后期生存质量,建议临床上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马传宝;翟晓冉;张家陪;韩苗苗;朱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对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LMWH皮下注射.2组均2周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值变化情况,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LMWH治疗SAP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李龙辉;刘岩;李雪春;董红建;夏新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性防范措施在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及隐患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综合性防范措施在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及隐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9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药房发药出错情况及其原因和隐患作为对照,比较2016年4月-2016年10月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后的发药差错情况.结果 实行综合性防范措施后,我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事件从29例降至6例,其差错下降率为79.31%(23/29);发药差错隐患从68例下降至28例,下降率为58.82%(40/68).结论 在门诊药房中实施综合性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发药差错及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袁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口服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患者1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替硝唑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也用于结肠、直肠手术,妇产科手术及口腔手术等术前预防,并可作为甲硝唑的替代药物用于幽门螺杆菌所致的胃窦炎及消化性溃疡治疗,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极为罕见[1].2015年8月26日在我院急诊室出现1例口服替硝唑过敏而致急性过敏性休克,经及时抢救患者脱离生命危险1 d后痊愈出院.本文将病例资料及护理工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霍福娟;张青郡;任敬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肱骨近端骨折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4.5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34.55%(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应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效果较好,肩关节功能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112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剖腹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112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12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孕产次相同的再次选择剖腹产的孕妇80例进行对照分析,分为3组: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者为A组(98例),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失败者为B组(14例),同期孕产次相同的再次选择剖腹产的孕妇为C组(80例).比较3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平均住院天数、产褥病.结果 112例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中,9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87.5%,试产失败14例,失败率12.5%,A组与B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均未发生产褥病.结论 严格把握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适应症,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平均住院天数短.

    作者:赵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美吡达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美吡达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卫生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吡达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52.8%(P<0.01);且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美吡达治疗糖尿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痛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病毒性流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病毒性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确诊为病毒性流感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患儿鼻塞/流涕、发热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抗生素使用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38.0%(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病毒性流感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炎琥宁,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红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多卡因在慢性颈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在慢性颈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颈部疼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利多卡因对慢性颈部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生理曲度(C2~7 Cobb′s角)、项背肌的CT表现及CT值及肌力和耐力情况.结果 不同年龄组患者经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均降低(P<0.05).经过12个月治疗,颈椎生理曲度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程度患者的项背肌状态不同,其中青年患者项背肌饱满,肌间隙较小.中年患者项背肌肌肉较青年患者有失饱满外形,肌肉间隙略增大.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比较,项背肌轻度萎缩,肌肉间隙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各年龄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12个月后所有患者疼痛完全消失.结论 利多卡因治疗慢性颈部疼痛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生儿β族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β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情况.方法 整理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例新生儿β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围生期因素、发病时间、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 β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肺炎9例,败血症4例.经抗感染治疗后,12例痊愈,1例自动出院.结论 β族溶血性链球菌易导致新生儿围生期感染疾病,积极早期诊断和抗感染治疗可有效促进患儿痊愈.

    作者:乐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相关时间指标、CR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5.3%(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肺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CRP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疗效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燕;花晓薇;杨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8例

    消化性溃疡本身属常见疾病类型,同时还是一种消化系统类疾病,其致病诱因较多,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量较多及胃黏膜组织的保护能力降低等.临床上,治疗常用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其中雷贝拉唑应用价值为突出,除了对机体胃酸的分泌能力进行有效控制外,还可增强用药持久性,因此其价值已获认同.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雷贝拉唑治疗,期待能提高其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作者:陈爱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阿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B组采用阿伐他汀治疗,C组采用阿司匹林+阿伐他汀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黏度变化、血脂水平、IMT及CRP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A、C组血液黏度增高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组血液黏度增高率下降不明显(P>0.05).A、C组治疗后的血液黏度增高率下降程度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TC、TG、LDL均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P<0.05);A组TC、TG、LDL也有所降低,HDL有所升高,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TC、TG、LDL、HDL的变化程度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IMT及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患者的降低程度>A、B组(P<0.05).A组出现腹胀1例,B组出现缺血性脑卒中6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2例,治疗后自行好转.C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通过降低LDL等,可稳定、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世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面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4周后根据患者面部静止及运动检查结果,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 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见效快,疗效显著,患者面部肌群运动功能障碍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缪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可行性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 分析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可行性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颅内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应用常规超声及CT 2种检查方法对患儿进行诊断.以终诊断结果为依据,对2种检查方法下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进行观察.结果 CT检查对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管膜下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0%(24/25)、100.00%(10/10)、87.50%(7/8)、以及100.00%(7/7),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根据影像学表现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判断,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飞雄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