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礼杰;杜鸣;廖亚玲;夏飞;陈敏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育龄妇女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拱墅区9个街道13 449例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应用新柏氏TCT细胞学(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及TBS诊断标准进行检查并做出诊断报告.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经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及TBS标准诊断,正常132 49例(98.51%),异常200例(1.49%).2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人群平均年龄为45.0岁,异常高发人群集中在30~59岁.结论 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病变等级的升高,其病理诊断异常比例也逐渐升高,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与病理学诊断在很大程度上相符,表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早期宫颈癌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翁敏杰;李薇;谭辉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相关时间指标、CR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5.3%(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肺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CRP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疗效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燕;花晓薇;杨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考察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为促进门急诊更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14年全年的处方为非干预组,2015年全年的处方为干预组,分别从性别、年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男性较女性输液比例高,儿童在各年龄段输液比例高,通过干预,2015年的输液比例比2014年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制定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可减少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不合理使用,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惠霞;熊锋;赖异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医嘱点评,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逐步规范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方法 利用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随机抽取2015年全年每位医师在院病例及出院病例各2份,共抽取27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医嘱1 547条,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品种、剂量、溶剂、给药途径、频次、联合用药等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1 547条中药注射剂医嘱中,遴选药品不适宜40条,占31.25%;联合用药不适宜36条,占28.13%;溶媒不适宜30条,占23.44%.并结合点评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结论 通过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发现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监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赵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120例,以患者治疗方法为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补液、输血、注射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再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采用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控制出血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贤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单独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9%(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9.57%(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苏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纯母乳喂养和母乳添加配方奶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黄疸新生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2组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纯母乳喂养,观察组采用母乳添加配方奶(我院统一配制)进行喂养,观察2组患儿黄疸指数、首次退黄时间和患儿住院时间.结果 住院后第3、5天,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首次退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母乳添加配方奶喂养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母乳喂养,在母乳中添加配方奶可有效消除黄疸,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潘碧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肱骨近端骨折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4.5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34.55%(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应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效果较好,肩关节功能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核磁共振检查(MRI)是临床为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其作为近几年内新的影像检查技术,对人体损害小,且能有效反映人体肝脏、子宫、脑、心脏、脾脏、肾脏、前列腺等器官及血管情况,帮助医师诊断一些早期不易察觉的病变[1].其具有图像清晰、组织分辨率高、参数多、扫描快速等优点,是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早期筛查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在进行MRI增强扫描时一般需要加入对比剂[2].
作者:马婧怡;张丽;张万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中药龙胆泻肝汤联合氯氮平、舒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氯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龙胆泻肝汤联合氯氮平、舒必利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10周由主治医师进行评定,根据PANSS总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为(11.2±5.2) d,短于较对照组的(16.3±7.8) d(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结论 中药龙胆泻肝汤联合氯氮平、舒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起效时间快、不良反应轻.
作者:张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分析依达拉奉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将72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2组患者均应用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活性氧簇(ROS)数值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GSH-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RO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GSH-Px、ROS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55.6%(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缓解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受损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具有可行性.
作者:王赛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不同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比较2组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诊断及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6.1%,83.9%和85.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7.3%,84.0%和91.6%,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5.2%,93.5%和96.2%.结论 在甲状腺良结节上的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是相辅相成的,提高整体的准确度,提高术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研究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患者标本中分离出46株肺炎克雷伯菌,使用VITEK-2型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细菌行进一步鉴定,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并分析耐药基因qnrA、qnrB、qnrS及aac(6)-Ib.结果 4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5株检测出aac(6)-Ib基因,占54.3%;14例检测出qnrS基因,占30.4%;8株检测出qnrB基因,占17.4%;qnrA的检出率为0;10株同时检测出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占21.7%.结论 qnr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十分常见,而对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主要是因为受到aac(6)-Ib基因的影响.
作者:罗勇;曾钧发;张鹰;吕毅;李鹏;丁俊源;桂培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手术切除对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36例乳腺增生组织癌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法行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疗法切除癌变的乳腺增生组织.跟踪回访3个月,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恢复程度,并统计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9.41%,高于对照组的4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对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患者的治疗中,手术切除术相比于化疗保守治疗,治疗有效率高,显示出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秀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观察组分别于输血通路异侧采血、标本未溶血、采样后立即送检;对照组分别于输血通路同侧采血、标本溶血、采样后1 h后送检,对比分析2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 2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血部位、样本溶血性、样本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查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赵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CO、CIL、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对冠心病知识,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锦波;吴迎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实施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效果、术中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2%、术后患者满意度为94.8%,均优于对照组的72.8%、52.4%、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临床推广价值高的优势.
作者:王卫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辅助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辅助使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社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陆建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乳腺癌BT474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白藜芦醇作用于BT474细胞,CCK-8法观察白藜芦醇对BT474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法观察白藜芦醇对BT474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检测BT474细胞中GABARAPL1表达改变.结果 以白藜芦醇处理后的BT474细胞增殖被抑制并且凋亡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且可抑制GABARAPL1的表达.结论 白藜芦醇可通过下调GABARAPL1抑制BT47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冉莉;周峻林;洪涛;肖新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该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易感因素和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MRSA感染患者42例的临床病历资料,调查患者的临床状况,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记录MRSA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MRSA感染分布特征.结果 MRSA分离标本以血液和痰液较多,长期住院、基础疾病多、免疫力低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使用多种抗菌药物是引起MRSA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MRSA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对许多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加强病区的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以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王继仿;潘爱平;顾月芹;朱宝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