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2株产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

杨亚楠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在医院的检出情况和产酶菌株对药物的耐药性,为大肠埃希菌感染后的治疗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98株大肠埃希菌,细菌鉴定采用XIN-KE微生物鉴定仪;采用试纸法检测产酶株的阳性率;采用纸片法测定产酶阳性株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程度,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98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酶菌株82株,阳性率为83.7%.产酶阳性株的标木来源以伤口分泌物为主,其次为尿液和痰液.科室以普外科、泌尿外科为主.产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为85.4%,对亚胺培南不耐药.结论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产β-内酰胺酶检出率高,耐药率高,治疗产β-内酰胺酶菌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羊水栓塞32例急救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新急救治疗在羊水栓塞抢救中的效果,为羊水栓塞的急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羊水栓塞患者32例,均符合羊水栓塞的诊断标准.将2014年1月后以前采用常规急救治疗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开始采取新急救措施的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结果 32例患者共抢救成功27例(84.38%).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0.00%(18/20)高于对照组的58.33%(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水栓塞发病凶险病死率高,采用新急救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瑜珍;林胜阳;李永顺;高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miR-224-3p通过抑制TLR4改善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炎性反应

    目的 探讨miR-224-3p在改善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qRT-PCR检测不同糖浓度培养的NRK-52E细胞中miR-224-3p的表达,向高糖培养的NRK-52E细胞中转染miR-224-3p mimics,应用q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Toll样受体4(TLR4)、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糖培养的NRK-52E细胞中miR-224-3p表达明显降低(P<0.05),TLR4、NF-κB和TGF-β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转染miR-224-3p mimics后TLR4、NF-κB和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高糖培养的NRK-52E细胞中,miR-224-3p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改善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

    作者:胡绍兰;孙蓓;韩菲;李晓喻;薛梅;陈莉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清热除湿法治验举隅

    湿热内蕴,阻于不同部位,气机不畅,往往诸症丛生,病情复杂.清热除湿法[1]包括清热利湿、清热燥湿、清热化湿等不同方法,用以祛除蕴积在体内的湿热,以畅达气机,恢复诸脏腑功能,调畅阴阳,而达到邪去正安之目的.笔者应用清热除湿法治疗不同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作者:高渼涵;裴娴哲;钟鑫鑫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1单纯使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治疗.对照组2单纯采用热敏灸治疗.试验组采用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症状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疼痛、肿胀和绞索评分差异明显(P<0.05),晨僵、关节功能及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萱;付勇;厉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我妇幼医院门诊1662张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对医院事前干预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提高药师的审方技能,规范医师的开方行为,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方法 利用信息系统汇总医院2016年7~12月门诊药师事前干预登记的不合理处方1 662张,对其不合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年7~12月事前干预登记的不合理处方1 662张,干预成功率达99.04%.不合理处方类型排名前三位的是诊断不全、录入错误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 处方审核与干预是药师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事前干预能提高处方的合格率,及时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吴雯;林兴喆;林嘉鑫;陈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患者98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均给予依那普利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Hcy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血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患者血Hcy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春艳;刘文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右美托咪定防治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的优化方案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用于防治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的优化方案.方法 拟行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胎儿娩出后,A组和C组均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 μg/kg,B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75 μg/kg.负荷量均在10 min内缓慢泵入,C组随后以0.5 μg·kg-1·h-1的速度泵注右美托咪定直至缝皮时停药.观察3组腹腔探查时牵拉反应的情况、患者用药后20 min的Ramsay评分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和C组牵拉反应为Ⅰ级的患者明显多于A组(P<0.05),Ⅱ级的患者明显少于A组(P<0.05).B组和C组Ramsay评分为3分的患者明显多于A组(P<0.05),2分的患者明显少于A组(P<0.05).A组和C组打鼾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0.5 μg/kg静脉注射,随后以0.5 μg·kg-1·h-1维持用于剖宫产手术,具有良好的镇静和预防牵拉反应的作用,且对产妇的呼吸系统影响小.

    作者:岳书玉;宋正亮;赵新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欧米伽3脂肪酸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欧米伽3脂肪酸(n-3 PUFA)对心脏康复期间冠心病(CH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2例康复的CHD患者随机分为n-3 PUFA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46例.n-3 PUFA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n-3 PUFA;安慰剂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等量安慰剂,疗程均是12周.采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统一标准评估患者治疗12周后的认知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n-3 PUF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PA和DHA水平显著增加(P<0.01).而安慰剂组患者试验期间血清EPA和DH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抑郁与非抑郁患者的CVLT、APS、EF和BVMT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抑郁患者n-3 PUFA治疗后认知功能无统计学差异,而非抑郁患者n-3 PUFA治疗后复合语言记忆功能改善显著(P<0.05).结论 n-3 PUFA对CHD合并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无影响,但能明显改善非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封志鹏;刘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入住ICU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按家属知情同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吸氧、化痰、解痉等治疗,必要时可人工气道通气;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白细胞、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临床体征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P=0.0024).治疗组体温、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82株产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

    目的 了解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在医院的检出情况和产酶菌株对药物的耐药性,为大肠埃希菌感染后的治疗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98株大肠埃希菌,细菌鉴定采用XIN-KE微生物鉴定仪;采用试纸法检测产酶株的阳性率;采用纸片法测定产酶阳性株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程度,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98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酶菌株82株,阳性率为83.7%.产酶阳性株的标木来源以伤口分泌物为主,其次为尿液和痰液.科室以普外科、泌尿外科为主.产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为85.4%,对亚胺培南不耐药.结论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产β-内酰胺酶检出率高,耐药率高,治疗产β-内酰胺酶菌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作者:杨亚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071例低强度抗凝报告

    目的 评价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MHVR)患者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2年1月-2016年5月对1 071例MHVR患者进行门诊监测,将INR控制在1.5~2.5范围,统计血栓、出血事件发生率和INR值.结果 门诊抗凝治疗患者1 071例共计随访8 826例次,随访时间1~47个月,平均8.24月.INR平均值1.99±0.69,中位值1.89,共发生抗凝相关不良事件59例次(0.67%),其中血栓相关事件10例次(0.11%),无死亡病例,有5例患者超过3个月未监测INR,有2例超过半年未监测INR.出血相关事件49例次(0.56%),死亡3例(0.28%),有27例超过3个月未监测INR,有9例超过半年未监测INR,有15例发生严重出血超过3 d才到医院救治,其中3例患者因大出血诱发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而导致死亡.本中心INR监测值为1.99±0.69.结论 MHVR患者实施低强度抗凝治疗是安全可行的,需要加强患者教育及规范的定期监测.

    作者:赖登祥;张俭荣;周素明;李稳发;靳云州;屈云飞;吴迪;冯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P2X7及其下游活性氧簇、ATP产生和IL-6释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BRPs)P2X7及其下游活性氧簇(ROS)、ATP产生和IL-6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分为4组:正常葡萄糖组(NG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组,30 mmol/L葡萄糖),N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5.5 mmol/L 葡萄糖),H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30 mmol/L葡萄糖),分别检测P2X7受体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水平及NG组和HG组加入P2X7受体激动剂前后ROS、ATP、IL-6的变化.结果 高糖干预后,P2X7受体表达上调(P<0.05),ROS的产生、ATP消耗和IL-6释放均增多(P<0.05).阻断P2X7后,ROS产生、ATP消耗和IL-6的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 高糖可经P2X7受体调节BRPs中ROS生成、ATP的产生和IL-6的释放.

    作者:刘琦;于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种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经济学比较

    目的 比较2种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医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2组,每组54例,A组患者服用马来酸氨氯地平,B组患者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和药物经济学差异.结果 治疗前2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显著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87.0%显著高于B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所花费的费用较少,且成本-效果低.以A组为依据,计算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06,提示每提高1个有效率,则需要花费6.06元.结论 对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理想,但花费较高.因此,需要在对患者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用药方案.

    作者:张越;刘金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气管插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气管插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是否早期行气管插管,将104例实施气管插管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A组(59例)接受早期气管插管,B组(45例)进行常规气管插管.对2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血乳酸变化、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 A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心率、PaO2、PaCO2、血乳酸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心率、PaO2、PaCO2不稳定,插管后呼吸、心率、PaCO2低于插管前,PaO2高于插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乳酸值插管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能够改善患者全身情况,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减少脑卒中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较为有利,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推广和普及.

    作者:刘翠;刘爱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Leep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Leep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门诊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肿患者60例,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Leep刀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造口术治疗,观察2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欧阳新华;康一青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DCA管理循环在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中的价值,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 通过PDCA循环管理发现问题,分析现状,查找原因,确定预期目标,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结果检查,并予以总结分析,针对有成效的方法实行标准化处理,将未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以来,问卷参与人数逐渐增多,问卷有效率也逐步提高,患者满意度逐步提高.结论 PDCA循环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运用到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中,可有效控制满意度有效率,提高满意度调查的质量与效能.

    作者:刘洪静;陈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药源性肝损害136例文献报道分析

    目的 分析药源性肝损害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2012~2016年报道的药品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病例个案及药学监护文献,自行建立数据库,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分析.结果 导致药源性肝损害的药品涉及13大类106种药品,分布较广,其中前两位是中药制剂及抗微生物类药品;用药后1个月以内发现肝损害占61.03%(83/136);2例死亡病例均为联合使用肝损害药物.结论 严格用药指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量用法使用, 避免联合使用肝损害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减少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

    作者:张军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锁定钢板治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胫骨远端骨折青少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选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对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医院进行诊治的重度抑郁症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给予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也较高,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李杨;谢宇宽;江桂芳;翁晓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12月实施处方分析后中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2014年8~12月实施处方分析前中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未予以中药处方分析,观察组中药师通过中药处方分析后进行中药调剂,对比2组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可增强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张丽萍;傅丽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