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除湿法治验举隅

高渼涵;裴娴哲;钟鑫鑫

关键词:清热除湿法, 温热内蕴证, 湿热上蒙证, 治验
摘要:湿热内蕴,阻于不同部位,气机不畅,往往诸症丛生,病情复杂.清热除湿法[1]包括清热利湿、清热燥湿、清热化湿等不同方法,用以祛除蕴积在体内的湿热,以畅达气机,恢复诸脏腑功能,调畅阴阳,而达到邪去正安之目的.笔者应用清热除湿法治疗不同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肾病内科收治的尿毒症脑病患者36例按照患者门诊挂号的编号,根据单双数分为2组各18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ES)评分和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MME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ES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UN、Scr、iPTH和β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UN、Scr、iPTH、β2-MG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血肌酐等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书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阿帕替尼致延迟性高血压并发可逆性后脑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

    患者,男,49岁,既往发现乙肝病毒携带史8年,患者因右上腹隐痛3 d于2016年9月16日首次入院.行肝胆CT/CT增强:考虑多发肝癌,建议MR检查.肝小囊肿.上腹部增强MRI示:(1)考虑:多发肝癌,建议放射介入治疗.(2)肝右叶小囊肿.甲胎蛋白1 210 μg/L,乙肝病毒DNA 8.095×105 U/ml;立即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于2016年9月20日行阿帕替尼0.5g口服每天1次靶向治疗,1周后周身出现皮疹,以后背部明显,考虑为阿帕替尼不良反应,给予中药外用,皮疹好转.

    作者:吴兵;李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锁定钢板治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胫骨远端骨折青少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选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对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DCA管理循环在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中的价值,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 通过PDCA循环管理发现问题,分析现状,查找原因,确定预期目标,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结果检查,并予以总结分析,针对有成效的方法实行标准化处理,将未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以来,问卷参与人数逐渐增多,问卷有效率也逐步提高,患者满意度逐步提高.结论 PDCA循环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运用到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中,可有效控制满意度有效率,提高满意度调查的质量与效能.

    作者:刘洪静;陈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肌肉内骨瘤1例

    患者,男,26岁,主因右小腿后侧肿物1个月于2015年11月29日入院. 患者1个月前军事训练后右小腿后侧出现酸痛不适并发现一硬性肿块来院诊治.患者既往体健,无任何疾病及外伤史.专科查体:右小腿外观正常,皮肤完整,后外侧可触及一纵形约9 cm×5 cm×3 cm肿物,质硬,局部无压痛,皮温不高,界限不清,可横向活动,足踝关节活动自如,远端感觉、血运正常.

    作者:王洪彬;蒲晓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Beagle犬牡荆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对牡荆素急性毒性进行研究,为牡荆素制剂临床应用提供安全依据.方法 将牡荆素配成30 mg/ml的溶液给药,按照50%递增法给药体积依次设计为2.0、3.0、4.5、6.8、10.1、15.2 ml/kg一系列剂量组进行实验.结果 Beagle犬接受单剂量牡荆素后出现呕吐反应,随着给药剂量的递减呕吐频率和程度减轻;牡荆素犬无毒反应剂量为204 mg/kg,出现呕吐反应的剂量为303 mg/kg,单次大给药量为600 mg/kg;剖检观察期结束后存活的犬,各主要脏器均未发现有肉眼可见的病理改变.结论 牡荆素急性毒性研究在安全剂量内使用安全.

    作者:李晓亮;邵旭;牛海军;许亮;李光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分析

    临床药师的工作重心逐渐向临床医学方向转移,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工作以降低用药成本、减少医患纠纷为中心[1].卫生部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应配置专职的临床药师,配合临床医师和护士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在对药师工作内容肯定的同时,也要求药师在临床上发挥重要的临床作用.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有1/3患者存在过用药不当的情况,在这些患者中也存在因用药不合理导致患者死亡的情况发生[2].我国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更加明显,有5 000万以上的患者因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患者残疾,大部分为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中用药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药剂师虚设,利益驱动影响医师处方结构.本文探讨在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后临床合理用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万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温馨提示卡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温馨提示卡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科收治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口头宣教各项检查护理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进行宣教.比较2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5.0%(7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6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需病房住院患者应用温馨提示卡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可有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贾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4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单一组患者采取腹部常规开放式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给予出院后随访调查,包括患者疾病复发率、妊娠率等.结果 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单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输血、发热发生率低于单一组,月经改善率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子宫肌层均得以完全愈合,但联合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子宫肌层愈合状况均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预后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

    作者:石明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比较

    目的 比较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常规剂量组给予缬沙坦80 mg/d口服,高剂量组给予缬沙坦160 mg/d口服.2组均治疗6个月,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钾、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前血压、血钾、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2组治疗后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常规剂量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肾小球滤过率下降(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血清肌酐、肾小球虑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常规剂量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进行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检查,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缬沙坦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治疗中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高剂量缬沙坦在保护肾脏作用方面有更好疗效,且用药安全.

    作者:朱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反应护理对策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是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一种心内科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脏病的终结局和转归[1-2].左西孟旦是目前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3-6].但因左西孟旦上市于2010年,仅在少数医院应用,临床应用和护理经验尚且不足.现对我院心内科应用左西孟旦治疗的82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其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我妇幼医院门诊1662张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对医院事前干预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提高药师的审方技能,规范医师的开方行为,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方法 利用信息系统汇总医院2016年7~12月门诊药师事前干预登记的不合理处方1 662张,对其不合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年7~12月事前干预登记的不合理处方1 662张,干预成功率达99.04%.不合理处方类型排名前三位的是诊断不全、录入错误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 处方审核与干预是药师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事前干预能提高处方的合格率,及时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吴雯;林兴喆;林嘉鑫;陈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幼稚或成熟T、B淋巴细胞克隆性异常增殖,浸润骨髓、血液或其他器官和组织,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紊乱,其生物学特征多样,临床异质性大.

    作者:李琴;李晓明;邢宏运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丹参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DAO及D-乳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DAO及D-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术后24 h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针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术前、术后二氨氧化酶(DAO)水平和血D-乳酸水平,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各时间点的DAO水平和D-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且术后2组血清DAO水平和D-乳酸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d,治疗组血清DAO水平和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经血常规等检查机体处于正常状态.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DAO及D-乳酸水平有调节作用,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加味麻杏石甘汤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麻杏石甘汤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能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症状,促进肺组织修复,较单纯医药治疗更有效.

    作者:补晓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创伤性脑梗死1例

    创伤性脑梗死多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突出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脑功能损害重、预后不良等.因常合并多部位器官损伤,使临床上对其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导致延误病因治疗,引起脑组织严重的不可逆性损害,增加了致残、致死率.因此,掌握创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疗起到决定性作用,对该类患者的预后亦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创伤性脑梗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全;魏建萍;张剑;陈为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2011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同样的方式抽取同期非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在此基础上对2组患者实施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性脑病、心力衰竭、真菌感染、低钠、低氯、低钾、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具有肺性脑病、心力衰竭、真菌感染、低钠、低氯、低钾、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合并症,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早期抗结核治疗联合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解痉、平喘、纠正呼吸衰竭等综合治疗,但相比非老年患者而言,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

    作者:赖金梅;罗兰裕;刘锦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种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经济学比较

    目的 比较2种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医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2组,每组54例,A组患者服用马来酸氨氯地平,B组患者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和药物经济学差异.结果 治疗前2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显著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87.0%显著高于B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所花费的费用较少,且成本-效果低.以A组为依据,计算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06,提示每提高1个有效率,则需要花费6.06元.结论 对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理想,但花费较高.因此,需要在对患者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用药方案.

    作者:张越;刘金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种中药谷精珠基原植物生药学的鉴别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中药材谷精珠基原植物(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生药学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形态性状观察和显微观察的方法对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的花序及花葶等部位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在花序头状外观、花葶、纵切面、雄花、雌花、线性花瓣、种子等性状方面存在差别,在种子显微特征和花葶横切面的显微特征也存在细小差别.结论 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在总花托纵切面、苞片、种子形状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可以将这些差别作为鉴别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的主要依据.

    作者:吴杨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清热除湿法治验举隅

    湿热内蕴,阻于不同部位,气机不畅,往往诸症丛生,病情复杂.清热除湿法[1]包括清热利湿、清热燥湿、清热化湿等不同方法,用以祛除蕴积在体内的湿热,以畅达气机,恢复诸脏腑功能,调畅阴阳,而达到邪去正安之目的.笔者应用清热除湿法治疗不同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作者:高渼涵;裴娴哲;钟鑫鑫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