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兵;李雪
目的 观察氯雷他定联合氮艹卓斯汀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耳鼻喉科过敏性鼻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50例.A组给予氮艹卓斯汀鼻喷剂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A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A组的22.00%(P<0.05).结论 氯雷他定联合氮艹卓斯汀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率,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喷嚏、流涕等不适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治疗与恢复时间,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汉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中药材谷精珠基原植物(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生药学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形态性状观察和显微观察的方法对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的花序及花葶等部位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在花序头状外观、花葶、纵切面、雄花、雌花、线性花瓣、种子等性状方面存在差别,在种子显微特征和花葶横切面的显微特征也存在细小差别.结论 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在总花托纵切面、苞片、种子形状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可以将这些差别作为鉴别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的主要依据.
作者:吴杨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呼气末正压对其腹腔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行机械通气的24例患者,在容量控制通气(Volume A/C) 的通气模式下,观察呼气末正压(PEEP)的变化对腹腔压力的影响.结果 在Volume A/C模式下,当PEEP=0 cmH2O时,腹腔压力测定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着PEEP的增加,PEEP 6~12 cmH2O时,腔压力随之升高(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在机械通气状态下,呼气末正压的变化将会对腹腔压力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康军阳;袁小芬;刘静;王菲;杨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中的价值,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 通过PDCA循环管理发现问题,分析现状,查找原因,确定预期目标,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结果检查,并予以总结分析,针对有成效的方法实行标准化处理,将未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以来,问卷参与人数逐渐增多,问卷有效率也逐步提高,患者满意度逐步提高.结论 PDCA循环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运用到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中,可有效控制满意度有效率,提高满意度调查的质量与效能.
作者:刘洪静;陈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2011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同样的方式抽取同期非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在此基础上对2组患者实施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性脑病、心力衰竭、真菌感染、低钠、低氯、低钾、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具有肺性脑病、心力衰竭、真菌感染、低钠、低氯、低钾、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合并症,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早期抗结核治疗联合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解痉、平喘、纠正呼吸衰竭等综合治疗,但相比非老年患者而言,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
作者:赖金梅;罗兰裕;刘锦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苏醒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结束后1 h、2 h 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麻醉结束后3 h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能降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促进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伟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BRPs)P2X7及其下游活性氧簇(ROS)、ATP产生和IL-6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分为4组:正常葡萄糖组(NG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组,30 mmol/L葡萄糖),N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5.5 mmol/L 葡萄糖),H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30 mmol/L葡萄糖),分别检测P2X7受体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水平及NG组和HG组加入P2X7受体激动剂前后ROS、ATP、IL-6的变化.结果 高糖干预后,P2X7受体表达上调(P<0.05),ROS的产生、ATP消耗和IL-6释放均增多(P<0.05).阻断P2X7后,ROS产生、ATP消耗和IL-6的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 高糖可经P2X7受体调节BRPs中ROS生成、ATP的产生和IL-6的释放.
作者:刘琦;于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组,A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B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C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疗程均为10周.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24h尿蛋白、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和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的mAlb、24h尿蛋白、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mAlb、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A、B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SBP、DBP和脉压均降低,且C组降低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中均无患者增加药物剂量,服药后A组患者出现腹痛、水肿、头痛、失眠患者2例(3.8%),B组患者出现干咳患者4例(8.2%),C组患者出现眩晕或面色潮红3例(6.2%).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均在耐受程度内,无患者退出试验.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改善蛋白尿作用较单用氨氯地平或贝那普利更好.
作者:齐中意;彭湘鹤;颜璐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气管插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是否早期行气管插管,将104例实施气管插管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A组(59例)接受早期气管插管,B组(45例)进行常规气管插管.对2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血乳酸变化、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 A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心率、PaO2、PaCO2、血乳酸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心率、PaO2、PaCO2不稳定,插管后呼吸、心率、PaCO2低于插管前,PaO2高于插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乳酸值插管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能够改善患者全身情况,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减少脑卒中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较为有利,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推广和普及.
作者:刘翠;刘爱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以及脂联素(APN)含量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划分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并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名作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受试者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中hs-CRP、BNP及APN含量.结果 SAR组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hs-CRP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与UAP组血清BNP及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BNP及APN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NP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组患者APN水平均显著低于单支组(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与BNP呈正相关(r=0.298,P<0.01);hs-CRP水平与APN水平呈负相关(r=-0.406,P<0.01);BNP与APN呈负相关(r=-0.239,P<0.01).结论 hs-CRP、BNP及APN血清含量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通过联合检测三者含量对冠心病发病及病变程度进行预测.
作者:马华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注射用奥硝唑使用的合理性,针对性的提出风险管理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调查分析某院住院注射用奥硝唑的使用情况,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调查用药878例,发生不良反应6例.注射用奥硝唑在应用时存在超适应证、超剂量、溶媒选择不当及联合用药存在风险等问题.结论 应制定干预措施,加强注射用奥硝唑的合理使用宣传,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实现安全用药.
作者:熊光宗;张健;段雯;何文芳;刘翠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MHVR)患者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2年1月-2016年5月对1 071例MHVR患者进行门诊监测,将INR控制在1.5~2.5范围,统计血栓、出血事件发生率和INR值.结果 门诊抗凝治疗患者1 071例共计随访8 826例次,随访时间1~47个月,平均8.24月.INR平均值1.99±0.69,中位值1.89,共发生抗凝相关不良事件59例次(0.67%),其中血栓相关事件10例次(0.11%),无死亡病例,有5例患者超过3个月未监测INR,有2例超过半年未监测INR.出血相关事件49例次(0.56%),死亡3例(0.28%),有27例超过3个月未监测INR,有9例超过半年未监测INR,有15例发生严重出血超过3 d才到医院救治,其中3例患者因大出血诱发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而导致死亡.本中心INR监测值为1.99±0.69.结论 MHVR患者实施低强度抗凝治疗是安全可行的,需要加强患者教育及规范的定期监测.
作者:赖登祥;张俭荣;周素明;李稳发;靳云州;屈云飞;吴迪;冯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医院事前干预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提高药师的审方技能,规范医师的开方行为,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方法 利用信息系统汇总医院2016年7~12月门诊药师事前干预登记的不合理处方1 662张,对其不合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年7~12月事前干预登记的不合理处方1 662张,干预成功率达99.04%.不合理处方类型排名前三位的是诊断不全、录入错误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 处方审核与干预是药师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事前干预能提高处方的合格率,及时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吴雯;林兴喆;林嘉鑫;陈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试验组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口服,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血压变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具有安全、高效的降压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明绘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1].2016年根据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喹诺酮类药物为主要引起ADR的抗微生物药,本研究进一步回顾性调查我院2014~2016年上报的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芯媛;陈家鑫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晚7时和早上7时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7时服用降压药较早7时的降压药效果好.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时间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降压药物的效果.
作者:林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5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常规临床病理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诊断确诊150例,病理诊断确诊139例,诊断符合率为92.67%.其中,异位妊娠患者多,经超声诊断确诊69例,经病理诊断确诊67例,诊断符合率为97.10%;盆腔炎症急腹症患者次之,经超声诊断确诊25例,经病理诊断确诊24例,诊断符合率为96.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确诊率较高,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庄惠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12月实施处方分析后中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2014年8~12月实施处方分析前中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未予以中药处方分析,观察组中药师通过中药处方分析后进行中药调剂,对比2组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可增强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张丽萍;傅丽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2月,医院共收治住院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78例,给予个体化治疗,以抗病毒+补液治疗+对症治疗为主,选择性应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锌剂、中药治疗,将痊愈患儿与未痊愈患儿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痊愈40例,痊愈患儿与未痊愈患儿在重度、锌剂、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男性、年龄>12个月、早产儿、既往有腹泻病史、入院前接受过治疗、发热、中西医结合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重度[OR=0.625,95%CI(1.560~2.455)]、锌剂[OR=1.141,95%CI(1.301~5.240)]成为痊愈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疗效差别较大,疗效与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有关.
作者:卓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药源性肝损害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2012~2016年报道的药品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病例个案及药学监护文献,自行建立数据库,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分析.结果 导致药源性肝损害的药品涉及13大类106种药品,分布较广,其中前两位是中药制剂及抗微生物类药品;用药后1个月以内发现肝损害占61.03%(83/136);2例死亡病例均为联合使用肝损害药物.结论 严格用药指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量用法使用, 避免联合使用肝损害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减少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
作者:张军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