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朱虹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重组人干扰素α1b, 更昔洛韦
摘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CRP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2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CRP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RP、IgE、IgG水平均降低, IgA水平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CRP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安全可靠.

    作者:丁立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低于对照组的47.62%(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阳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茵栀黄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陈启冰;陈建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护理经验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59.09%(P<0.05);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4.35%),对照组出血心包堵塞2例(9.09%)、肺部感染3例(13.64%)、急性心肌梗死1例(4.54),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惠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萎缩性阴道炎的治疗中雌激素与甲硝唑共同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68例,以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使用雌激素治疗,2组分别在用药前后空腹抽血测量血清中激素水平,观察2组治疗前后阴道白带清洁度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E2、FSH水平升高,LH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观察组阴道清洁度Ⅰ度44.12%和Ⅱ度41.18%者高于对照组的17.65%、29.41%(P<0.05).结论 在萎缩性阴道炎的治疗中甲硝唑与雌激素共同作用可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提高阴道免疫力,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丽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炎性治疗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4.69%(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相对少,能够明显纠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静疗小组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乳腺科患者药物外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静疗小组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乳腺科患者药物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收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疗护理,观察组采用组建静疗小组,并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45.00%(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在乳腺科患者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实施静疗小组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药物外渗等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圆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CO2激光治疗表皮囊肿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CO2激光治疗表皮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60例表皮囊肿患者,采用CO2激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0例患者,治愈59例,治愈率为98.3%,1例瘢痕形成.结论 CO2激光治疗表皮囊肿创伤小、恢复快、预后良好.

    作者:朱雁洁;郑方伟;陈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前列腺素E1不同剂量持续治疗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不同剂量(40 μg和10 μg)持续治疗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组,每组36例.大剂量组采用前列素E1 40 μg冲击治疗,常规组采用前列素E1 10 μg常规治疗,治疗后随访1月,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踝肱指数.结果 大剂量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常规组的77.8%(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踝肱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踝肱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大剂量前列素E1在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中冲击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下肢血供,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钱丽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学龄期哮喘患儿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学龄期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干预对改善患儿的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结局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11岁哮喘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我效能理论指导的自我管理方案对患儿进行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病情(每月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自我管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每月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每月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学龄期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

    作者:吴汶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上尿路结石患者腔内取石术疗效及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策略

    目的 分析上尿路结石患者腔内取石术疗效及并发尿源性毒血症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7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以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总结防治术后尿源性毒血症的有效方法.结果 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1次手术结石清除率98.72%(77例),住院时间(7.2±1.3) d;术后,31例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水平,术后发热8例,考虑为脓毒血症.结论 临床行上尿路腔内取石术时,应时刻对尿源性脓毒血症保持警惕,以早期发现症状,快速及时处理,从而有效抑制病情,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芮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传统手法夹闭潮式引流术、自动夹闭潮式引流法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置管期间采用传统手法夹闭潮式引流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试验组于置管期间采用自动夹闭潮式引流法.观察比较2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及膀胱功能训练消耗时间、排尿情况(自行排尿、诱导排尿、再次导尿),比较2组尿管留置第4、7、10天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首次排尿时间、膀胱功能训练消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诱导排尿率、再次导尿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管留置第7、10天时,2组尿培养阳性率高于尿管留置第4天(P<0.05);尿管留置第10天时,2组尿培养阳性率高于尿管留置第7天(P<0.05).结论 自动夹闭潮式引流对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优于传统方式,其可更有助于提高患者自主排尿,并可降低尿路感染,同时较少护理量.

    作者:杨桂伶;王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糖尿病性阴囊脓肿治疗的整体护理

    阴囊部位特殊,组织结构疏松,紧邻腹股沟区,好发细菌感染且易造成局部感染迅速扩散,后果严重,而糖尿病患者的阴囊感染脓肿临床处置更是棘手,传统的治疗方法只能是局部切开引流,常规外科换药,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更缺乏整体护理措施保障,患者往往表现羞涩,情绪低落,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差.选取我院科室收治的糖尿病性阴囊脓肿患者12例,应用MEBO联合光子创新治疗,治疗过程全程实施整体护理,取得12例均治愈的显著效果.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塞来昔布抗消化道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消化道肿瘤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发现,塞来昔布不仅能抑制肿瘤的增殖,还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且其对癌细胞的抑制呈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本文通过塞来昔布对消化道肿瘤各个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郑盈盈;李同荟;王少雄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93.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09%、78.18%(P均<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夏学华;张国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达格列净的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达格列净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水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4 nm;柱温为30℃.结果 达格列净与相关杂质均分离度良好;达格列净与特定杂质Dapa-7e、Dapa-2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747~4.3686 μg/ml、0.2320~5.7997 μg/ml和0.1970~4.9260 μg/ml,r均>0.999,方法准确度均>99.0%.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迅速,可用于达格列净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戴震;朱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输血率、结石清除、高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输血率、结石清除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高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中预防治疗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为三大经典用药之一,其主要药理作用为解热镇痛,在临床上也常用于心血管疾病方面.而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癌,并且美国预防服务指南已经将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结直肠癌预防药物,因此,阿司匹林在预防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得到肯定,但是其治疗剂量、治疗时间以及其作用机制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阿司匹林的治疗疗程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便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雪靖;王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

    胃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较为隐匿,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表现,在确诊时往往处于中晚期阶段,癌细胞扩散转移难以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1].化疗治疗是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多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为首选化疗方案,但患者不良反应严重,化疗治疗中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许多患者难以坚持完整个周期的化疗治疗[2].临床有研究指出,替吉奥是新型氟尿嘧啶衍生物类药物,在于多西他赛联合用药过程中,有效保证患者的体内氟尿嘧啶的含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本文为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在参考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伟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蘄蛇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蘄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A组单用蘄蛇酶治疗,对照B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蘄蛇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完毕,评估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A组、对照B组治疗后(P<0.01).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蘄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发根;梁丽丽;黄颜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