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内纳米碳注射在甲状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赵鹏新;张凯丽;马维远;胡志刚;赵厦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切除手术, 超声引导, 纳米碳,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内纳米碳注射在甲状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5-2016年收治行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60例.根据是否注射纳米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内纳米碳注射术,对照组患者于术前行常规准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甲状旁腺误切、术后低血钙症状、术后一过性血清钙离子降低、甲状旁腺激素(PTH)暂时降低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率及术后低血钙症状、术后一过性血清钙离子降低及PTH暂时降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内纳米碳注射在甲状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甲状旁腺误切、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玉红粉治疗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玉红粉治疗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宜春市中医院骨一科2014-2015年收治的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红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玉红粉治疗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郭承军;吴师骥;彭征程;袁文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美托咪啶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美托咪啶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血吸虫病防治站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外科手术行全身麻醉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0例.试验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美托咪啶,对照组患者泵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睁眼后(T2)、拔管时(T3)与拔管后10 min(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3时试验组患者MAP、HR水平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0、T2、T4时两组患者MAP、HR及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麻醉期间MAP、HR及SpO2水平变化较平稳,对照组在T1与T3时波动较大.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托咪啶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佳,可减少患者MAP、HR及SpO2的波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刘跃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1例起搏器术后并发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了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器术后并发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通过及时观察病情变化、迅速评估病情,给予循环、呼吸支持,规范抗凝治疗,患者3周后好转出院.

    作者:周月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沧州市黄骅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抗心房颤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运动时心室率、静息时心室率)、纤溶指标〔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运动时心室率、静息时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时心室率、静息时心室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DD、PAI、t-PA、APTT、PT、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D水平低于对照组,t-PA水平高于对照组,APTT、PT、TT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A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WF、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O水平高于对照组,vWF、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率,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凝血纤溶系统功能.

    作者:赵俊凤;赵秀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改良B-Lynch缝合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庆市武隆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改良B-Lynch缝合联合缩宫素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改良B-Lynch缝合联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及子宫切除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4 h出血总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切除子宫.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止血,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道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不同类型老年胆管结石并胆管感染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老年胆管结石并胆管感染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选取余干县中医院2016年3-10月收治的老年胆管结石并胆管感染患者120例,根据疾病不同类型将轻症胆管感染患者分为A组(n=60),先兆型胆管感染患者分为B组(n=31),确诊型急性重症胆管感染患者分为C组(n=29).A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后,行择期手术;B组患者施以保守治疗;C组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后,则采取手术治疗.记录比较3组患者术后ICU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残留情况及术中出血量,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ICU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术后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C组,B组患者术后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C组(P<0.05).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胆管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结石残留率低于B、C组,B组患者结石残留率低于C组(P<0.05).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胆管结石合并胆管感染具有病情进展快、发病隐匿等特点,对此需加强患者围术期的观察、准备,在适当手术时机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建党;洪有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多次皮下注射法与持续静脉泵注法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护理风险

    目的 比较多次皮下注射法(MSII)、持续静脉泵注法(CSII)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护理风险.方法 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CSII组(n=33)和MSII组(n=32).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注射重组人胰岛素治疗,CSII组患者采用持续静脉泵注方式,MSII组患者采取多次皮下注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观察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CSII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MSII组(P<0.05).CSII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MSII组(P<0.05).结论 采用CSII注射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MSII,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缩短治疗时间,且护理风险低.

    作者:史亚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分娩镇痛对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对降低临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武隆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行硬膜外麻醉产妇8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未行硬膜外麻醉产妇8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分娩前予以常规处理,观察组产妇予以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再次妊娠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率.结果 两组产妇活跃期产程时间、第2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再次妊娠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分娩镇痛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可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且对产程影响较小.

    作者:刘双林;曹元秀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庆三峡中心医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予以围术期常规护理联合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等术前应激指标及术后性唤起时间、获得高潮时间、性生活频率等性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HR、SB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性唤起时间短于参照组,获得高潮时间长于参照组,性生活频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轻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作者:凌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联合检测在糖尿病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射洪县中医院2016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设为2型糖尿病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中FPG为6.11~6.99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7.8 mmol/L患者104例设为FPG受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且血糖正常的127例受试者设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HbA1c、FPG水平及不同标准诊断结果.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HbA1c、FPG高于FPG受损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FPG受损组HbA1c、FPG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bA1c与FPG联合检测确诊率高于FPG、HbA1c单独诊断确诊率,漏诊率低于FPG、HbA1c单独诊断确诊率(P<0.05);FPG检测确诊率低于HbA1c检测,漏诊率高于HbA1c检测(P<0.05).结论 采用HbA1c与FP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筛查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原发性肺部少见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部少见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肺部少见肿瘤患者30例,术前借助增强CT扫描检查明确肿瘤位置、大小、浸润程度及与纵隔淋巴结的关系,判断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治疗,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实行化疗.分析患者临床预后,统计其1、3、5年生存率.结果 患者开胸手术19例,胸腔镜手术11例;全肺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术21例,肺楔形切除术6例,术中均无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术后进行常规病理诊断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明确肺部肿瘤的性质,其中良性肿瘤5例,包括肺血管瘤3例,肺成熟性畸胎瘤1例,肺透明细胞糖原瘤1例;恶性肿瘤25例,包括上皮来源的肺肉瘤样癌13例,间叶来源的肺肉瘤7例,淋巴系统来源3例,杂类肿瘤2例.TNM分期为Ⅰb期4例,Ⅱa期5例,Ⅱb期8例,Ⅲa期6例,Ⅳ期2例.25例恶性肿瘤中,18例接受术后化疗.5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术后获得了较好的生活质量及良好的预后.2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8例接受4~6个化疗周期,其中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10例,紫杉醇联合顺铂5例,环磷酰胺联合多柔比星2例,顺铂联合恩度1例.随访5年,25例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为64%,3年生存率为36%,5年生存率为16%.结论 原发性肺部少见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外科综合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而肿瘤恶性程度是影响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德育;崔同建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低分子量肝素抗凝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致腰大肌血肿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低分子量肝素抗凝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致腰大肌血肿一例的诊治过程,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一例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导致腰大肌出血患者,对其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治经验.结果 患者入院后予以舒普深抗感染、化痰、腹膜透析等治疗,症状未改善.行胸腹部CT检查提示:肝脓肿,予泰能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同时请介入科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见黄色脓性液体引出.引流液培养:肺炎克雷伯菌.经治疗后循环仍不稳定、氧合无改善.随后经胸腹部CT+增强扫描确诊为血肿,实施枸橼酸钠局部抗凝行血液净化治疗.后该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建议对危重病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若不存在枸橼酸抗凝禁忌证,主张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而非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抗凝.

    作者:梅程清;叶正龙;邹晖;刘尚香;常晓亮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1月于高安市中医院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11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各方面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晏星辉;许晶;黄细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精神状态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意识缺乏、兴趣社交缺乏、思维缺乏、情感淡漠PANSS评分及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升高率、血脂升高率、体质量增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奥氮平相当,但阿立哌唑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源;杨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常规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常规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盐边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患者1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当日、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膝关节功能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日、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常规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在术式遴选上需综合考量.

    作者:胡国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卫生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79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Toobert行为量表)、2型糖尿病相关控制指标调查,并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评分为(60.85±9.76)分,按维度从高到低依此为遵医嘱服药、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足部护理、规律锻炼、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糖尿病知识评分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得分较低,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迫切需要构建社区糖尿病团队式管理模式,实现糖尿病的系统化、规范化、正规化管理.

    作者:耿瑞彬;张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公立卫生院2015-2016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胃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荧亮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及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好.

    作者:仲浩;吴德芹;Zhang jiagang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9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闭合组(n=35)和切开组(n=34).闭合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术治疗,切开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随访10个月,比较两组C型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闭合组C型骨折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切开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均可提升复位质量,大限度恢复肘关节结构的稳定性,治愈时间快,但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马军;司春明;张力鹏;丛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饶县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7、14、30 d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30 d,研究组患者E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7 d,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30 d,研究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7 d,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30 d,研究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泌尿道出血、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炎性反应,且安全可靠.

    作者:吴洁琼;李熠雯;洪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