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休
目的 观察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自愿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孕妇9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实施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2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术中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时,2组患者MAP、HR、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5 min,观察组MAP、H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静效果明显提高,术中循环抑制、呼吸抑制及体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及麻醉效果,可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刘永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为甲型流感的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主要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鼻塞/流涕、发热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为14.00%,低于对照组的38.0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甲型流感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
作者:蒋春颖;陈圣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涂抹配合热敷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医院行MHD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MHD治疗结束后24 h用温水湿热敷30 min,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温水湿热敷基础上加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涂抹动静脉内瘘,每天3次.观察2组动静脉内瘘有无血管狭窄、硬化、栓塞及血流量减少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硬化、栓塞及血流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涂抹配合热敷在减少MHD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武雪媛;张齐刚;冯婉娟;熊婷;张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急性鼻窦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比较2组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95.24%,高于对照组的47.62%、80.95%(P均<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4.51±2.31)d,短于对照组的(6.78±3.13)d(P<0.01).结论 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手术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情况、苏醒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显效率为71.9%,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麻醉中,观察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数值与麻醉前比较(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为(19.5±5.1)min,短于对照组的(40.5±10.3)min(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28.1%(P<0.05).结论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加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内镜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腹部疼痛与体温恢复的时间,以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的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腹部疼痛消失时间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MY与WBC恢复正常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BP患者采取早期内镜治疗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的耐受力与病情,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强化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金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白脉软膏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白脉软膏)和对照组(针刺+隔姜灸),每组36例,分别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并在入组、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时评价H-B系统评级和疗效情况.结果 2组基线资料无差异,H-B系统评级在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时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1.000,P=0.549);2组在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时临床疗效亦无统计学差异(P=0.239,P=0.214).结论 针刺结合白脉软膏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与针刺联合隔姜灸法疗效一致.
作者:肖淦辰;李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腹胀患者空腹的胃肠肌电活动变化.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腹胀患者501例为研究对象,应用EGEG-8D型胃肠电图仪进行空腹胃肠肌电活动检查,分析患者胃肠肌电活动的变化特征.结果 胃电活动异常的表现存在多样性,多种异常形式可同时存在;各部位出现胃肌电活动异常表现多见主功率(FDP)异常,其次VP-P、胃肠电节律紊乱百分比(A%)、正常慢波百分比(N%)、波形主频率(DF)、胃动过缓(B%)、胃动过速(T%)、偶联百分比、导联时间差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P、A%、N%异常三者之间出现的几率无差异(P>0.05).肠电活动异常的表现也存在多样性,多种异常形式可并存.腹胀患者可存在升结肠、横结肠、降乙结肠、直肠电活动异常.可单部位存在肌电活动异常,也可多部位同时存在肌电活动异常.结论 腹胀患者存在胃肠肌电活动异常,且表现形式复杂多样.通过肌电活动的检测,可以反映腹胀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田慧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ECF化学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89%,高于对照组的41.67%(P<0.01);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各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亦璜;王文超;张鉴;陈永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观察组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效果与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观察组喘息改善用时、咳嗽改善用时、哮鸣音消失用时、气促改善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哮喘选择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后可提高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学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样生长因-1(IGF-1)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溶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NSE、IGF-1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或P<0.05)2;组血清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血清IGF-1水平较治疗前则明显升高(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SE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血清IGF-1水平较对照组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清NSE水平,提高血清IGF-1水平,具有保护脑神经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琳;朱晓明;邵新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瘢痕子宫再度妊娠自然分娩的风险情况.方法 将60例足月妊娠瘢痕子宫孕产妇随机分为自然分娩的观察组和实施剖宫产术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情况等,统计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 min、5 min Apgar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瘢痕子宫可以满足良好的自然分娩时,通过自然分娩可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效果,降低或者防止出现并发症问题.
作者:曹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发生的78例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事件,重点分析调配差错类型及调配差错发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2年共发生药品调配差错78例,其中药品品种差错所占比例高(44.87%);其次是药品数量差错(24.36%);还有药品规格剂型差错、错发患者及药品不合格.导致药品调配差错发生因素包括:医师因素、药师因素及药房管理因素.结论 全面提高医师、药师综合业务水平,规范药房管理,增强风险责任意识,时刻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是防范调配差错发生的关键.
作者:周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上消化出血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功能制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在输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再出血率和转外科手术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输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再出血率、转外科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面明显优于功能制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海霞;单铁强;任俊利;郭永泽;单铁英;路新卿;于晓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初期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3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2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2组患儿分别进行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其结果并分析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度.结果 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种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度比较,降钙素原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P<0.05).结论 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军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口腔畸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正畸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正畸组采用正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治疗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正畸组口腔畸形的治愈率为92.00%,优于常规组70.00%(P<0.01);正畸组治疗后4 h、8 h、16 h VAS评分为均较常规组低(P<0.01或P<0.05);正畸组治愈时间为(4.13±0.26)个月,短于常规组的(6.59±0.64)个月(P<0.05);正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正畸组满意度为98.00%,优于常规组的84.00%(P<0.05).结论 对于口腔畸形患者,在口腔修复中,采用正畸治疗的效果更为可观,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红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结论 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更为确切,兼具创伤小,疼痛轻微,胃肠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理想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对患者焦虑评分和自理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12例,均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2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评分,护理前、后自理能力情况.结果访视前,2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访视后焦虑评分为(37.5±6.1)分,低于对照组的(46.7±6.4)分(P<0.01).护理后,2组自理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自理能力较同期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前焦虑情况及提高术后自理能力,在眼科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传统降糖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医院感染情况,提高患者的住院舒适度,提高生存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文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中药细胞级粉碎技术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西洋参、三七、天麻、云芝、川贝母各取1000 g,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粉碎技术对中药进行粉碎,观察组则采用细胞级粉碎技术对中药进行粉碎,比较2组粉碎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药粉碎后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药剂学中应用中药细胞级粉碎的效果显著,能够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溶出,从而促进人体吸收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美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