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化湿颗粒对D-IBS大鼠脑中酪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及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王迎寒;吕英超;刘玉玲;陈光晖;张晓峰;马帅;程建军;赵素微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 健脾化湿颗粒, 酪氨酸羟化酶, 单胺氧化酶, 5-羟色胺转运体
摘要:目的:从脑中酪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及5-羟色胺(5-HT)转运体角度探讨健脾化湿颗粒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化湿颗粒低、中、高剂量组(6.25,12.5,25 g·kg-1)、阳性药组(匹维溴铵,0.03 g·kg-1),共6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灌服番泻叶联合束缚应激的方法复制D-IBS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时间各组大鼠糖水偏爱度的的变化,应用健脾化湿颗粒进行干预14 d.应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中酪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及5-HT转运体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显著下降(P<0.01),脑中酪氨酸羟化酶表达显著升高,单胺氧化酶及5-HT转运体表达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及匹维溴铵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显著升高(P<0.05,P<0.01);除阳性组大鼠单胺氧化酶相对表达量外,各治疗组大鼠脑中酪氨酸羟化酶阳性表达及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单胺氧化酶和5-HT转运体阳性表达及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 <0.05,P<0.01).与匹维溴铵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大鼠糖水偏爱度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脑中酪氨酸羟化酶阳性表达及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脑中单胺氧化酶及高剂量组大鼠脑中5-HT转运体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中单胺氧化酶及5-HT转运体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健脾化湿颗粒降低D-IBS模型大鼠脑内5-HT含量与其下调脑中酪氨酸羟化酶表达,上调单胺氧化酶和5-HT转运体表达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其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之一.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肺益肾方对TGF-β1/BMP-4诱导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4(BMP4)诱导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TGF-β1/Smad信号传导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GF-β1/BMP4诱导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分为正常组(10%正常大鼠血清),诱导增殖组(含7.5μg·L-1TGF-β1与5.0 μg·L-1 BMP-4的10%正常大鼠血清),4%补肺益肾方含药血清(含7.5 μg·L-1TGF-β1与5.0 μg·L-1 BMP-4,6%正常大鼠血清及4%补肺益肾大鼠血清),6%补肺益肾方含药血清(含7.5 μg·L-1TGF-β1与5.0 μg·L-1 BMP-4,4%正常大鼠血清及6%补肺益肾大鼠血清)及8%补肺益肾方含药血清组(含7.5 μg·L-1TGF-β1与5.0μg·L-1 BMP-4,2%正常大鼠血清及8%补肺益肾大鼠血清).24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密度,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mad1,2,3和5以及p-Smad2/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分化抑制因子-1(ID-1)和ID-2 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BMP-4作用24 h后,细胞密度增加、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P<0.05),补肺益肾方抑制TGF-β1/BMP-4诱导的细胞增殖,显示出浓度依赖性,其中8%浓度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TGF-β1/BMP-4及补肺益肾方均不影响Smad1,2,3和5蛋白的表达;但TGF-β1/BMP-4诱导p-Smad2/3的表达(P<0.05),8%补肺益肾方显著抑制TGF-β1/BMP4诱导的p-Smad2/3表达(P<0.05).TGF-β1/Smad2通路的下游效应基因的检测发现,TGF-β1/BMP4及补肺益肾方均不影响PAI-1,ID-1和ID-2 mRNA的表达;但TGF-β1/BMP4诱导后,CTGF mRNA表达水平的显著增加(P<0.01),8%补肺益肾方抑制TGF-β1/BMP-4诱导的CTGF mRNA的表达(P<0.05).结论:补肺益肾方抑制TGF-β1与BMP-4合用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p-Smad2/3/CTGF通路的活化是可能的作用途径.

    作者:任周新;李建生;沈俊岭;梅晓峰;余海滨;冯月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目的:制备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为该有效部位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溶解度考察、配伍试验和三元相图法优选处方;以油相、乳化剂及助乳化剂比例为考察因素,粒径、自乳化时间及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纯形质心混料设计优化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处方并对其药剂学性质进行评价.结果: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佳处方为油酸乙酯-(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二乙二醇单乙基醚(10∶61∶29);平均粒径38.8 nm,自乳化时间0.57 min,载药量131.23 mg·g-1,5 min累积溶出度达94.99%;高温及光照会影响该制剂的稳定性,应低温避光保存.结论: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制备工艺简单,可显著改善蜘蛛香总缬草三酯的水溶性和溶出度,有望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作者:刘开萍;程盛勇;郁林娜;罗喜荣;杨军;刘兴赋;尹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补肾益肺化纤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肺纤维化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益肺化纤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河北省中医院共收治146例COPD-PF患者,以该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益肺化纤方,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5%,对照组为82.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16.412,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OPD-PF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COPD-PF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症状、活动能力及疾病影响、总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肺化纤方治疗COPD-PF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COPD-PF患者血清TNF-α,IL-6的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马蕴蕾;宿英豪;于向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三七花及其易混淆品的微性状鉴别

    目的:研究市售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人参(P.ginseng),西洋参(P.quinquefolius)的干燥花序的微性状特征,为该类药材的微性状鉴别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市场上销售的3种花序的不同部位运用电子目镜进行拍照,采用Photoshop CS6软件程序合成高清晰度微性状特征图片来对微性状特征进行鉴别研究,并对其表面微性状特征进行描述.后归纳、总结出各药材的鉴别要点.结果:微性状鉴别较明显的区别点集中在总花梗、小花梗、雌蕊方面,其中三七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有非腺毛,小花梗表面白色突起呈不规则排列,雌蕊柱头分开,并且含有棕黄色树脂道;人参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无非腺毛,雌蕊柱头常不分开,含不明显的黄色树脂道;西洋参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有非腺毛,小花梗表面白色突起呈规则排列,雌蕊柱头不分开,无明显树脂道.结论:通过微性状鉴别法,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位的微性状特征,能有效的对三七花、人参花、西洋参花进行区别,为三七花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孟祥松;蒋磊;于元元;鞠康;王伟;简冬明;穆二廷;权春梅;周建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天麻产地及活性成分测定

    目的: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结合HPLC对天麻的产地进行鉴别,并对不同产地天麻中天麻素及整体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集了云南、湖北、贵州和东北三省4个产地天麻,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及HPLC指纹图谱对其产地进行鉴别.采用硫酸+硫酸锰+溴酸钠+丙酮+样品成分振荡体系,以天麻样本作振荡底物,建立天麻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结合图谱显著的直观差异及系统相似度模式识别对不同产地天麻进行鉴别评价,并测定不同产地天麻活性物质相对整体含量.同时,建立4个产地天麻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并测定不同产地天麻的天麻素含量.结果:非线性指纹图谱法与HPLC指纹图谱分类结果一致,均能把天麻的产地给予溯源.活性成分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天麻存在品质差异,两种方法相结合,既能对单个活性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又可获得活性成分整体含量的结果.结论:该研究为天麻的产地鉴别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快速的新方法,为科学表征天麻活性成分含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作者:方宣启;王芳斌;周彬彬;周兴旺;张建辉;张继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谱效关系的朝鲜天南星和东北天南星相似性评价

    目的:对天南星药材指纹图谱与抗肿瘤药效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基于主要药效成分的朝鲜天南星与东北天南星化学成分相似性,为朝鲜天南星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1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朝鲜天南星与东北天南星药材指纹图谱;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其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偏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6批朝鲜天南星和5批东北天南星进行谱效相关性分析,找到各自药效贡献较大成分,评价二者相似性.结果:成功建立了11批不同来源天南星药材的指纹图谱,同时验证了不同来源天南星的抗肿瘤药理活性.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朝鲜天南星与药效关联系数>0.80的15个成分中有12个与东北天南星一致;偏小二乘回归分析验证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综合分析证明,基于主要药效成分的朝鲜天南星与东北天南星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结论:本实验以抗肿瘤药效为导向,验证了朝鲜天南星与东北天南星基于化学成分的相似性,为朝鲜天南星作为习用品提供合理依据的同时,也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帅;包永睿;杨欣欣;李天娇;孟宪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温肾方对高ALT水平慢性乙型肝炎肾阳虚证患者TLR4/IL-6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温肾方对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 LT)水平慢性乙型肝炎肾阳虚证患者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高ALT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方法设计,将入组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温肾方+替比夫定;对照组予安慰剂+替比夫定.疗程均为24周.分别在0,12,24周检测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HBV标志物,IL-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外周血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均依次递增.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外周血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外周血IL-6水平,TLR4 mRNA水平及Th 17/Treg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12周达到顶点,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12,24周后,治疗组外周血IL-6,TLR4 mRNA水平及Th17/Treg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方可提高肾阳虚型高ALT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其机制可能是提高TLR4活性,促进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表达而调控Th17/Treg平衡.

    作者:张扬;扈晓宇;杨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紫花牡荆素与EGCG联合应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

    目的:研究紫花牡荆素(casticin,CAS)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联合用药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活性>95%的细胞进行实验.SRB法考察CAS(0.5,1,5,10,15,20 μmoL·L-1)联合EGCG(1,5,10,15,20,25 μmoL·L-1)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S+EGCG联合用药在A549细胞中的分布行为;流式细胞仪检测CAS+ EGCG联合用药对A549细胞的凋亡作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EGCG用药对A549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各药物在24,48 h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CAS+EGCG用药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高于同浓度CAS或EGCG单独用药(P<0.05).培养至24 h时,5μmoL·L-1CAS与10 μmoL·L-1 EGCG联合用药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协同作用.培养至48 h时,0.5 μmoL·L-1CAS与1μmoL·L-1 EGCG,1 μmoL·L-1CAS与5μmoL·L-1EGCG,15μmoL·L-1 CAS与20 μmoL·L-1 EGCG,20 μmoL·L-1CAS与25μmoL·L-1EGCG联合用药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相加作用;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S(5μmoL·L-1)联合EGCG(10 μmoL·L-1)组进入A549细胞的数量高于同浓度CAS或EGCG单独用药.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给药后将细胞培养至24 h时,各浓度CAS+EGCG用药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率高于相同CAS或EGCG浓度下单独用药(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单用药组相比,CAS+ EGCG联合用药可增强Bax蛋白的表达量以及减少Bcl-2蛋白的表达量(P<0.01).结论:与单用药相比,CAS+EGCG联合用药能够显著增强对A549细胞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且诱导凋亡作用机制与Bcl-2和Bax蛋白相关.

    作者:李霞;应雪;闫荷露;王亚华;徐浩伦;刘雪滢;唐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克癃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及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克癃胶囊对丙酸睾酮诱导的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克癃胶囊低、高剂量组(3.6,7.2 g·kg-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干预剂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前列腺增生的大鼠模型,同时给予药物灌服,连续4周.观察不同药物对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样品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前列腺组织中Nrf2/ARE信号通路抗氧化因子Nrf2,血细素单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升高,前列腺上皮皱褶增生,大鼠血清GSH含量明显降低,Nrf2,HO-1和NQO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克癃胶囊明显降低前列腺指数,改善前列腺上皮组织的增生,促进大鼠血清GSII的含量增加(P<0.01);克癃胶囊能上调Nrf2,HO-1和NQO1的mRNA表达水平(P <0.05,P<0.01).结论:克癃胶囊能明显抑制大鼠的前列腺增生,低剂量的克癃胶囊可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作者:张玲;谢辉;颜苗;何清湖;樊新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清燥救肺汤“润燥”作用的分子机制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QJT)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细胞毒素MPN372,水通道蛋白5(AQP5),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润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96只SPF级BABL/c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QJT(0.3 mL/只)组,阿奇霉素(0.3 mL/只)组,每组2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进行MP感染模型处理,于造模后第3,7,10,14天取材,对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程度评分、并计算肺指数及干湿比,于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MPN372,SP-A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P感染后,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肺指数升高,干湿比降低,炎症表现第7天重;电镜下观察发现第7天肺泡Ⅱ型细胞表面微绒毛脱落,线粒体肿胀,肺泡间隔增厚;小鼠肺组织中MPN372 mRNA明显升高,AQP5蛋白及SP-A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第7天均为极值.与模型组比较,QJT干预后,肺组织炎症得到控制,电镜下炎性改变有所减轻;MPN372 mRNA表达明显减少,SP-A mRNA及AQP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05);QJT组与阿奇霉素组于第14天在SP-A与AQP5表达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QJT通过减轻肺部炎症、降低MP毒素含量、增加肺组织活性物质含量体现“润燥”作用.

    作者:吴振起;韩冬阳;王贵帮;李晓菲;张聪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加减辨治盆腔炎性疾病远期后遗症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辨证加减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远期后遗症(SPID)(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32例SPID采用区组法,按SAS软件生成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盆炎清罐肠,于月经干净后3d开始,每晚1次,连续10 d.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内服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辨证治疗,1剂/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行经期停服.进行治疗前后湿热瘀阻证和盆腔体征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和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湿热瘀阻证和盆腔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4+水平和CD4+/CD8+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4和IL-10均高于对照组(P<0.01),IL-6,IL-8和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83.33%(x2=4.481,P<0.05).结论:在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基础上,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加减内服辨证治疗湿热瘀阻型SPID患者,可减轻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调节免疫-炎症因子的作用,临床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张秀荣;郝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北沙参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免疫活性考察

    目的:分离、纯化北沙参多糖(Glehniae Radix polysaccharides,GRP)并对各纯化组分(GRP-1,GRP-2,GRP-3)进行结构表征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GRP,Sevage法除蛋白,活性炭脱色素,DEAE纤维素DE-52柱色谱法及葡聚糖凝胶G-75(Sephadex G-75)柱色谱法分离与纯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及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HPLC对北沙参多糖的含量及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R)及多角度激光散射仪对GRP-1进行结构表征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并考察北沙参多糖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GRP经柱色谱分离可获得GRP-1,GRP-2,GRP-3共3种多糖组分,UV测得三者的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6.16%,48.64%和89.73%.其中,GRP-1为具有相对均一分子质量的多糖组分,相对分子质量23.01 kDa,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81.86∶0.12∶0.17∶1 259.7∶0.54∶0.33,红外光谱表明其结构中存在α型糖苷键.体外免疫活性结果表明GRP-I组分对体外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此外GRP-2及GRP-3对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结论:GRP-1是由多种单糖组成的相对均一的多糖组分,并具有较好的体外免疫活性.

    作者:杜宝香;相美容;付业佩;张静;蒋海强;容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糖脂清方通过保护海马神经元对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脂清方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保护海马神经元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30 mg·kg-1)腹腔注射制作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脂清高、中、低(12,6,3 g·kg-1)剂量组,另设正常组.连续灌胃8周后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取材.苏木-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构,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脂清方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P<0.05,P<0.01),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原平台游泳路程及游泳时间(P<0.05,P<0.01);显著改善海马组织病理情况,更加显著地降低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P<0.D1).结论:糖脂清方可以显著降低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并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晓青;王旭;邵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痰热清注射液及5种中间体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及5种中间体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肝损伤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多次皮下注射复制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痰热清注射液组、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甘利欣注射液阳性药组、黄芩治疗组、熊胆粉治疗组、山羊角治疗组、连翘治疗组和金银花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连续7d.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肝体比及肝功能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病理状态,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NTCP),磺基转移酶2A1(SULT2A1),谷胱甘肽-S-转移酶A2(GSTA2)和细胞色素P450酶3A11(CYP3A1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体比显著升高,体质量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汁酸(TBA)水平显著增高,肝细胞大面积坏死变性明显,NTCP,GSTA2和CYP3A11mRNA表达显著降低(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痰热清注射液能显著恢复肝系数,降低各项血清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炎症减轻;而各中间体的血清肝功能指标改善的优劣顺序分别是连翘、金银花、山羊角、熊胆粉.痰热清注射液和连翘能上调NTCP,GSTA2和CYP3A11 mRNA表达,熊胆粉仅能上调SULT2A1和GSTA2mRNA的表达,金银花上调SULT2A1,GSTA2和CYP3A11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显著改善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作用,而其中起保肝作用的主要药效部位可能为熊胆粉、山羊角、连翘和金银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NTCP,SULT2A1,GSTA2和CYP3A11的表达,加速肝内胆汁酸代谢有关.

    作者:龙爽;刘绍勇;徐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绿茶中咖啡因在正常和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分析

    目的:在建立气相色谱法(GC)方法学的基础上,比较绿茶中咖啡因在正常和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并验证其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剂量50 mg· kg-1)复制糖尿病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灌胃咖啡因和绿茶浸出液进行干预,并且每3周测定1次血糖值,诱导第12周时M 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认知功能,选择HP-5色谱柱,二阶升温程序,流速1.0 mL· min-1,分流比10∶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和进样口温度均为250℃,载气为氮气的色谱条件进行咖啡因在正常和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运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咖啡因的线性范围1.28 ~ 128 mg·L-1(R2=0.998),低检测限和低定量限分别为0.7,1.28 mg·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8.0%,提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均>90%.咖啡因在正常和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体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46.71±4.25),(61.2 ±5.44) mg.h·L-1,半衰期(t1/2)分别为(2.82±0.38),(3.71±0.13)h,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3.25±2.02),(17.12±1.08) mg·L-1,清除率(CL)分别为(0.43±0.08),(0.33±0.07)L·kg-1·h-1.与模型组比较,咖啡因组和绿茶组血糖下降、认知能力和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得到改善.结论:咖啡因在正常和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体内的代谢存在差异,且具有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功效,这为绿茶和咖啡因临床用于防止糖尿病认知障碍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作者:刘国旗;刘声菊;王娇;李莉;李兴;伍庆;潘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泽泻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泽泻多糖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糖脂代谢及肝脏脂联素受体α(Adipo R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泽泻多糖高、中、低(400,200,100 mg· kg-1)剂量组,每组8只,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30 d.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肝重,葡萄糖耐受量(OGTT),空腹血糖值(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肝脏形态组织学等指标;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胰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脏组织中Adipo R2,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泽泻多糖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体质量和肝重(P<0.01),并能明显降低大鼠FBG,HbA1c,GSP水平(P<0.05),明显降低TC,TG,LDL水平(P<0.01),升高HDL指标水平(P<0.01);升高肝脏Adipo R2,PPARαmRNA水平(P<0.05)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泽泻多糖具有显著调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提高肝脏Adipo R2,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关联,并对糖尿病并发症和肝脏组织脂肪积累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钱增堃;崔凡;凌云熹;朱文娟;李小勤;茆政;李敏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比较水飞法、水洗法及干研法对雄黄饮片质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雄黄水飞品、水洗品及干研品中二硫化二砷及各元素的含量,以阐明水飞法、水洗法及干研法对雄黄饮片质量的影响,并对雄黄水飞品、水洗品及干研品进行快速鉴别.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雄黄项下规定对3种炮制品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雄黄3种炮制品进行形貌观察,对3种炮制品中的元素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3种炮制品的二硫化二砷含量排序为水飞品>水洗品>干研品;水飞品及水洗品的形貌相似,而干研品的形貌与其他2种炮制品不同;3种炮制品的氧元素含量排序呈现干研品>水洗品>水飞品的趋势.结论: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可以对雄黄水飞品和干研品进行快速鉴别,为鉴别雄黄不同炮制品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水飞法的除杂减毒效果好,水飞品质量优于水洗品和干研品,说明水飞法炮制雄黄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张慧;高岩;熊慧;薛雪;刘梦楠;刘欢;张颖;李向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药用植物落地生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落地生根(Bryophyllum pinnatum)为景天科(Crassulaceae)落地生根属(Bryophllurm)植物,是一种价廉易得的传统草药,植株全年可采.落地生根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经文献报道,其还含有大量丰富的化学成分,如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乌头酸等酸类成分,18a-齐墩果烷等萜类成分,癸烯基菲等醌类成分以及无机元素等.落地生根丰富的物质基础使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有研究表明,其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镇痛等作用与落地生根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关,此外落地生根还具有抗菌、抗病毒、麻醉镇痛、抗痉挛、保肝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落地生根广泛的药理作用,加之廉价易栽培的特点,使其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近年来研究较热.目前对落地生根相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只有少量的报道,鲜有相关的综述研究.为合理开发落地生根资源,该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和阐述了落地生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以期为落地生根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美;刘勇;黎勇坤;李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玉屏风散联合督脉铺灸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6,cAMP,cGMP的影响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联合督脉铺灸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AR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铺灸组和玉屏风组,每组50例,铺灸组患者给予西替利嗪+督脉铺灸治疗,玉屏风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颗粒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cGMP,cAMP水平,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cGMP,cAMP水平和喷嚏、流涕、鼻塞、鼻痒消失时间及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等情况.结果:铺灸组和玉屏风组治疗后血清IL-6,cGMP,cAMP水平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玉屏风组治疗后血清IL-6,cGMP水平明显低于铺灸组,玉屏风组治疗后血清cAMP水平明显高于铺灸组(P<0.05);玉屏风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消失时间明显低于铺灸组,玉屏风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铺灸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随访1年期间,玉屏风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铺灸组(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督脉铺灸治疗可有效提高AR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可能与其更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平衡有关,且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泳文;孙麦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黄芪葛根配伍调节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炎症的作用与机制

    目的:考察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炎症的调节作用与机制,分析黄芪葛根配伍在降糖降脂抗炎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灌服蒸馏水(10 mL·kg-1),阳性药组灌服金芪降糖片混悬液(1.47 g·kg-1),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分别灌服黄芪水煎液(2.7,1.35,4.05 g·kg-1),连续给药30 d后处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肝组织胰岛素(Ins),胰岛素受体(In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脂联素受体1(AdipoR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PPARα),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P4),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葛根及其配伍(黄芪葛根汤)能升高糖尿病大鼠肝脏Ins(葛根组除外),InsR水平,增加AdipoR1,AMPK(葛根组除外),GLUT-4,PPARα,FATP4mRNA表达,降低TNF-α(葛根组除外)水平,减少p38 MAPK mRNA表达(P<0.05).在调节InsR,PPARα mRNA,TNF-α水平时,单用黄芪作用比两药合用效果好.结论:黄芪葛根配伍在调节血糖血脂炎症过程中各有侧重,其机制与升高肝脏Ins水平、增加GLUT-4,FATP4 mRNA,降低p38 MAPK mRNA有关.

    作者:刘倩;范颖;李新;刘丽;李军;林庶茹;訾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