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花牡荆素与EGCG联合应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

李霞;应雪;闫荷露;王亚华;徐浩伦;刘雪滢;唐辉

关键词:紫花牡荆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A549细胞, 凋亡, 抗增殖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紫花牡荆素(casticin,CAS)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联合用药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活性>95%的细胞进行实验.SRB法考察CAS(0.5,1,5,10,15,20 μmoL·L-1)联合EGCG(1,5,10,15,20,25 μmoL·L-1)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S+EGCG联合用药在A549细胞中的分布行为;流式细胞仪检测CAS+ EGCG联合用药对A549细胞的凋亡作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EGCG用药对A549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各药物在24,48 h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CAS+EGCG用药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高于同浓度CAS或EGCG单独用药(P<0.05).培养至24 h时,5μmoL·L-1CAS与10 μmoL·L-1 EGCG联合用药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协同作用.培养至48 h时,0.5 μmoL·L-1CAS与1μmoL·L-1 EGCG,1 μmoL·L-1CAS与5μmoL·L-1EGCG,15μmoL·L-1 CAS与20 μmoL·L-1 EGCG,20 μmoL·L-1CAS与25μmoL·L-1EGCG联合用药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相加作用;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S(5μmoL·L-1)联合EGCG(10 μmoL·L-1)组进入A549细胞的数量高于同浓度CAS或EGCG单独用药.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给药后将细胞培养至24 h时,各浓度CAS+EGCG用药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率高于相同CAS或EGCG浓度下单独用药(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单用药组相比,CAS+ EGCG联合用药可增强Bax蛋白的表达量以及减少Bcl-2蛋白的表达量(P<0.01).结论:与单用药相比,CAS+EGCG联合用药能够显著增强对A549细胞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且诱导凋亡作用机制与Bcl-2和Bax蛋白相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目的:制备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为该有效部位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溶解度考察、配伍试验和三元相图法优选处方;以油相、乳化剂及助乳化剂比例为考察因素,粒径、自乳化时间及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纯形质心混料设计优化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处方并对其药剂学性质进行评价.结果: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佳处方为油酸乙酯-(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二乙二醇单乙基醚(10∶61∶29);平均粒径38.8 nm,自乳化时间0.57 min,载药量131.23 mg·g-1,5 min累积溶出度达94.99%;高温及光照会影响该制剂的稳定性,应低温避光保存.结论: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制备工艺简单,可显著改善蜘蛛香总缬草三酯的水溶性和溶出度,有望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作者:刘开萍;程盛勇;郁林娜;罗喜荣;杨军;刘兴赋;尹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清燥救肺汤“润燥”作用的分子机制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QJT)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细胞毒素MPN372,水通道蛋白5(AQP5),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润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96只SPF级BABL/c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QJT(0.3 mL/只)组,阿奇霉素(0.3 mL/只)组,每组2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进行MP感染模型处理,于造模后第3,7,10,14天取材,对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程度评分、并计算肺指数及干湿比,于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MPN372,SP-A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P感染后,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肺指数升高,干湿比降低,炎症表现第7天重;电镜下观察发现第7天肺泡Ⅱ型细胞表面微绒毛脱落,线粒体肿胀,肺泡间隔增厚;小鼠肺组织中MPN372 mRNA明显升高,AQP5蛋白及SP-A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第7天均为极值.与模型组比较,QJT干预后,肺组织炎症得到控制,电镜下炎性改变有所减轻;MPN372 mRNA表达明显减少,SP-A mRNA及AQP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05);QJT组与阿奇霉素组于第14天在SP-A与AQP5表达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QJT通过减轻肺部炎症、降低MP毒素含量、增加肺组织活性物质含量体现“润燥”作用.

    作者:吴振起;韩冬阳;王贵帮;李晓菲;张聪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糖脂清方通过保护海马神经元对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脂清方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保护海马神经元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30 mg·kg-1)腹腔注射制作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脂清高、中、低(12,6,3 g·kg-1)剂量组,另设正常组.连续灌胃8周后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取材.苏木-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构,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脂清方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P<0.05,P<0.01),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原平台游泳路程及游泳时间(P<0.05,P<0.01);显著改善海马组织病理情况,更加显著地降低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P<0.D1).结论:糖脂清方可以显著降低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并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晓青;王旭;邵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数据挖掘法浅析中医治疗肺癌用药规律及相关机制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法分析和总结林洪生老师以“扶正祛邪、固本清源”理论为指导,治疗肺癌的处方用药规律,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筛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广安门医院肿瘤科进修期间,跟随林洪生老师门诊收集治疗肺癌的有效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行数据挖掘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524首,涉及中药182味,总结“扶正祛邪、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处方中的高频药物及组合规律,“扶正固本、祛邪清源”指导用药随病情演变而变换主次.结论:“扶正祛邪、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不同阶段肺癌的治疗,运用现代医学手段治疗期间以扶正固本为主,不耐受现代医学治疗并有合并症则以祛邪清源为主,现代医学治疗后维持巩固阶段以扶正祛邪与固本清源并重.总结用药规律,进一步印证“扶正祛邪、固本清源”机制贯穿于肺癌中医治疗的整个过程.

    作者:陈婷婷;王应天;田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IL-13,IL-23及COX-2,CREB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型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13,IL-23及环氧合酶-2(COX-2),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对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其余各组采用病证结合法复制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即饮食、环境干预等措施联合2,4-二硝基苯磺酸灌肠.造模成功后,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照24,12,6 g·kg-1·d-1,美沙拉秦组0.2g·kg-·d-1进行灌胃.连续灌胃21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L-13,IL-23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IL-13,IL-23,COX-2,CREB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COX-2,CREB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IL-13含量和IL-1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L-23含量和IL-23 mRNA升高(P<0.05),COX-2,CREB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结肠IL-13含量和IL-13 mRNA表达均升高,尤以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显著(P<0.05),IL-23含量和IL-23 mRNA降低(P<0.05),COX-2,CREB mRNA表达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能调节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IL-13,IL-23及COX-2,CREB的表达,减少结肠的炎症反应.

    作者:丁凌辉;贾育新;成映霞;马文;段永强;明海霞;万生芳;程小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药用植物落地生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落地生根(Bryophyllum pinnatum)为景天科(Crassulaceae)落地生根属(Bryophllurm)植物,是一种价廉易得的传统草药,植株全年可采.落地生根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经文献报道,其还含有大量丰富的化学成分,如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乌头酸等酸类成分,18a-齐墩果烷等萜类成分,癸烯基菲等醌类成分以及无机元素等.落地生根丰富的物质基础使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有研究表明,其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镇痛等作用与落地生根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关,此外落地生根还具有抗菌、抗病毒、麻醉镇痛、抗痉挛、保肝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落地生根广泛的药理作用,加之廉价易栽培的特点,使其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近年来研究较热.目前对落地生根相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只有少量的报道,鲜有相关的综述研究.为合理开发落地生根资源,该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和阐述了落地生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以期为落地生根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美;刘勇;黎勇坤;李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泽泻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泽泻多糖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糖脂代谢及肝脏脂联素受体α(Adipo R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泽泻多糖高、中、低(400,200,100 mg· kg-1)剂量组,每组8只,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30 d.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肝重,葡萄糖耐受量(OGTT),空腹血糖值(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肝脏形态组织学等指标;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胰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脏组织中Adipo R2,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泽泻多糖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体质量和肝重(P<0.01),并能明显降低大鼠FBG,HbA1c,GSP水平(P<0.05),明显降低TC,TG,LDL水平(P<0.01),升高HDL指标水平(P<0.01);升高肝脏Adipo R2,PPARαmRNA水平(P<0.05)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泽泻多糖具有显著调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提高肝脏Adipo R2,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关联,并对糖尿病并发症和肝脏组织脂肪积累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钱增堃;崔凡;凌云熹;朱文娟;李小勤;茆政;李敏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加味真武汤辨治慢性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证心肌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真武汤辨治慢性心力衰竭(CHF)阳气亏虚证患者疾病进展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区组分层随机法,将12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贝那普利片,10 mg/次,1次/d;比索洛尔片,12.5 mg/次,2次/d;螺内酯片,20 mg/次,1次/d;地高辛片,0.125 ~0.25 mg·d-1.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真武汤辨证治疗,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3个月,并进行3个月的随访.进行治疗前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评估,6 min步行试验(6 MWT),记录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和E/A;进行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Lee氏心衰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TGF-β1,CTGF,TNF-α和IL-1β水平;评估治疗后和随访期6个月内NYHA分级加重、心衰加重需要增加剂量或加用新药物、导致住院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Ridit分析,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VEF,CO,SV和E/A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和随访期,观察组Lee氏心衰评分和气亏虚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叭);观察组治疗和随访期间(共6个月)疾病进展的累积发生率为19.3%,少于对照组的42.86%,(x2=7.333,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TGF-β1,CTGF,TNF-α和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真武汤治疗阳气亏虚型CHF患者,能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衰程度,增加活动能力,提高了临床疗效;并能减轻心肌纤维化(MF),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延缓疾病进展,稳定病情.

    作者:王健;李芳;周晓露;曾庆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健脾化湿颗粒对D-IBS大鼠脑中酪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及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从脑中酪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及5-羟色胺(5-HT)转运体角度探讨健脾化湿颗粒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化湿颗粒低、中、高剂量组(6.25,12.5,25 g·kg-1)、阳性药组(匹维溴铵,0.03 g·kg-1),共6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灌服番泻叶联合束缚应激的方法复制D-IBS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时间各组大鼠糖水偏爱度的的变化,应用健脾化湿颗粒进行干预14 d.应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中酪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及5-HT转运体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显著下降(P<0.01),脑中酪氨酸羟化酶表达显著升高,单胺氧化酶及5-HT转运体表达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及匹维溴铵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显著升高(P<0.05,P<0.01);除阳性组大鼠单胺氧化酶相对表达量外,各治疗组大鼠脑中酪氨酸羟化酶阳性表达及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单胺氧化酶和5-HT转运体阳性表达及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 <0.05,P<0.01).与匹维溴铵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大鼠糖水偏爱度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脑中酪氨酸羟化酶阳性表达及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脑中单胺氧化酶及高剂量组大鼠脑中5-HT转运体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中单胺氧化酶及5-HT转运体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健脾化湿颗粒降低D-IBS模型大鼠脑内5-HT含量与其下调脑中酪氨酸羟化酶表达,上调单胺氧化酶和5-HT转运体表达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其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迎寒;吕英超;刘玉玲;陈光晖;张晓峰;马帅;程建军;赵素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温肾方对高ALT水平慢性乙型肝炎肾阳虚证患者TLR4/IL-6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温肾方对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 LT)水平慢性乙型肝炎肾阳虚证患者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高ALT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方法设计,将入组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温肾方+替比夫定;对照组予安慰剂+替比夫定.疗程均为24周.分别在0,12,24周检测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HBV标志物,IL-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外周血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均依次递增.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外周血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外周血IL-6水平,TLR4 mRNA水平及Th 17/Treg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12周达到顶点,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12,24周后,治疗组外周血IL-6,TLR4 mRNA水平及Th17/Treg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方可提高肾阳虚型高ALT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其机制可能是提高TLR4活性,促进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表达而调控Th17/Treg平衡.

    作者:张扬;扈晓宇;杨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R语言以当归芍药散为例探究辛润法的组方规律

    目的:基于当归芍药散“辛润”的理论价值,探究该方中辛温药物当归、川芎在辛润法中的组方规律.方法:纳入《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当归、川芎“辛润”相关方剂,使用R语言,R-studio软件,进行数据透视,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提取、分析相关方剂的药物频次、药物组合、以及核心药组的关联用药情况.结果:纳入川芎“辛润”方剂共91首,得到22个核心组合及19条关联规则,其中15条规则置信度为1,“白芍=>当归”,“川芎,白芍=>当归”,“茯苓=>当归”,“川芎,茯苓=>当归”4条规则的提升度大于1;纳入当归“辛润”方剂共284首,得到25个核心组合及19条规则,置信度均为1.高频次药物主要有理血药、补气药、清热药、祛风药、理气药;核心用药组合有“川芎-当归”(74%),“川芎-甘草”(55%),“川芎-白芍”(48%),“当归-甘草”(46%),“当归-白芍”(42%),“当归-地黄”(36%);高支持度核心药组关联用药常见当归、川芎、芍药、甘草相关配伍.结论:“辛润”治燥方剂当中,当归、川芎重点与补益肝肾、疏肝理血药物同用,常配伍补气健脾、祛风解表药物,体现出“辛润”流津布液治燥法的组方规律;核心用药规律与当归芍药散的配伍特点基本一致.

    作者:陈一君;林秋珊;刘颖;熊森林;吴庆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民族药地稔研究的现状分析

    目的:整理及分析民族药地稔的研究文献,概述其论文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控制、临床应用与专利获批状况,为地稔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及文献资料.方法:以“中国知网”与“Pubmed”作检索平台,“关键词”、“摘要”为检索项,分别以“地稔”,“地菍”,“嘎狗噜”,“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和“Melastoma dodecandrum”作检索词,检索地稔1973-2017年间国内外的论文报道与专利获批情况.结果:共得论文119篇,专利139项,论文内容以农林栽培、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和药理活性研究为主,专利以复方居多.目前从地稔中分离鉴定了83个化学成分,其中以黄酮类为主.质量控制指标多为没食子酸、槲皮素等成分,药理活性以降血糖作用研究居多.结论:地稔的止m作用显著,资源丰富,极具市场竞争力,但地方标准检查项不全,含量测定缺乏专属性指标评价药材优劣,需深入探索地稔止血的作用机制,研究其活性物质基础,建立谱效关系,从而控制地稔药材质量,利于天然药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作者:明惠仪;麻秀萍;杨菁;汪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黄芪葛根配伍调节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炎症的作用与机制

    目的:考察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炎症的调节作用与机制,分析黄芪葛根配伍在降糖降脂抗炎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灌服蒸馏水(10 mL·kg-1),阳性药组灌服金芪降糖片混悬液(1.47 g·kg-1),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分别灌服黄芪水煎液(2.7,1.35,4.05 g·kg-1),连续给药30 d后处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肝组织胰岛素(Ins),胰岛素受体(In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脂联素受体1(AdipoR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PPARα),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P4),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葛根及其配伍(黄芪葛根汤)能升高糖尿病大鼠肝脏Ins(葛根组除外),InsR水平,增加AdipoR1,AMPK(葛根组除外),GLUT-4,PPARα,FATP4mRNA表达,降低TNF-α(葛根组除外)水平,减少p38 MAPK mRNA表达(P<0.05).在调节InsR,PPARα mRNA,TNF-α水平时,单用黄芪作用比两药合用效果好.结论:黄芪葛根配伍在调节血糖血脂炎症过程中各有侧重,其机制与升高肝脏Ins水平、增加GLUT-4,FATP4 mRNA,降低p38 MAPK mRNA有关.

    作者:刘倩;范颖;李新;刘丽;李军;林庶茹;訾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芦荟大黄素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迁移及纤维状肌动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迁移及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人正常肝细胞株QSG-7701细胞的药物毒性实验筛选出芦荟大黄素对人正常肝细胞无明显毒性的大无毒浓度(TC0);以TC0为高浓度并稀释成3个不同的芦荟大黄素浓度,作用于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为芦荟大黄素组,另设置未加药物HepG2细胞为空白组;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两组细胞作用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细胞小室移动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能力;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分析芦荟大黄素对HepG2细胞F-actin表达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芦荟大黄素对人正常肝细胞株QSG-7701细胞的TC0为50μmol·L-1,以TC0为高浓度,将芦荟大黄素(10,30,50 μmol·L-1)作用于HepG2细胞;与空白组相比,芦荟大黄素组细胞培养48 h后增殖抑制率升高,且呈剂量递增型(P<0.01);芦荟大黄素组细胞培养48 h后划痕距离增宽,迁移能力降低,且呈剂量递减型(P<0.01);F-actin面积缩小,排列紊乱且不规则,边缘模糊,且呈浓度递减型(P<0.01);芦荟大黄素组细胞NF-κB p65表达增多,p-eNOS表达减少,且呈浓度递减型(P<0.01).结论:芦荟大黄素可能通过增强NF-κB p65,降低p-eNOS表达,促进F-actin解聚,减少微丝形成,从而降低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发挥其抑制肿瘤的作用.

    作者:王晓辉;王伊林;靳小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光果甘草CHS基因的克隆与多态性分析

    目的:克隆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光果甘草主根中扩增得到CHS cDNA序列,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克隆得到19条长度为1 175 bp的光果甘草CHS cDNA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其一致性99.10%,存在81个变异位点,可分为17种单倍型;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这19条cDNA序列共编码14种氨基酸序列类型,一致性99.34%,存在25个变异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光果甘草CHS cDNA序列编码蛋白为稳定性亲水蛋白,平均相对分子质量42.6 kDa,等电点5.75~6.21,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保守结构域包含1个查尔酮合酶超家族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同源性分析显示,光果甘草CHS cDNA序列与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以及胀果甘草G.inflata在进化关系上近,与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在进化关系上远.结论:成功克隆并得到了光果甘草CHS cDNA序列,且这些序列编码区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作者:高智强;胡婷;张晓冬;尹彦超;吴晨华;周姗;马永生;刘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补肺益肾方对TGF-β1/BMP-4诱导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4(BMP4)诱导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TGF-β1/Smad信号传导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GF-β1/BMP4诱导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分为正常组(10%正常大鼠血清),诱导增殖组(含7.5μg·L-1TGF-β1与5.0 μg·L-1 BMP-4的10%正常大鼠血清),4%补肺益肾方含药血清(含7.5 μg·L-1TGF-β1与5.0 μg·L-1 BMP-4,6%正常大鼠血清及4%补肺益肾大鼠血清),6%补肺益肾方含药血清(含7.5 μg·L-1TGF-β1与5.0 μg·L-1 BMP-4,4%正常大鼠血清及6%补肺益肾大鼠血清)及8%补肺益肾方含药血清组(含7.5 μg·L-1TGF-β1与5.0μg·L-1 BMP-4,2%正常大鼠血清及8%补肺益肾大鼠血清).24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密度,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mad1,2,3和5以及p-Smad2/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分化抑制因子-1(ID-1)和ID-2 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BMP-4作用24 h后,细胞密度增加、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P<0.05),补肺益肾方抑制TGF-β1/BMP-4诱导的细胞增殖,显示出浓度依赖性,其中8%浓度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TGF-β1/BMP-4及补肺益肾方均不影响Smad1,2,3和5蛋白的表达;但TGF-β1/BMP-4诱导p-Smad2/3的表达(P<0.05),8%补肺益肾方显著抑制TGF-β1/BMP4诱导的p-Smad2/3表达(P<0.05).TGF-β1/Smad2通路的下游效应基因的检测发现,TGF-β1/BMP4及补肺益肾方均不影响PAI-1,ID-1和ID-2 mRNA的表达;但TGF-β1/BMP4诱导后,CTGF mRNA表达水平的显著增加(P<0.01),8%补肺益肾方抑制TGF-β1/BMP-4诱导的CTGF mRNA的表达(P<0.05).结论:补肺益肾方抑制TGF-β1与BMP-4合用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p-Smad2/3/CTGF通路的活化是可能的作用途径.

    作者:任周新;李建生;沈俊岭;梅晓峰;余海滨;冯月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白术-茯苓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单味药及其药对的挥发油成分,并考察白术、茯苓不同配比药对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茯苓单味药及其不同配比药对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质谱库检索、文献资料比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结果:在白术,茯苓,药对(1∶1),药对(1∶2),药对(2∶1)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6,22,30,29,41种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3种,分别是亚油酸、棕榈酸和α-柏木烯.白术与3个药对挥发油共有成分共计有16个,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苍术酮,(-)-g-榄香烯,β-人参烯;而茯苓挥发油中仅有6个成分能被3个药对检测到,仅占茯苓成分的27%.结论:从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来看,3个药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来自于白术,不同配伍比例药对挥发油的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以药对(2∶1)为明显,这可能与白术的用量增加有关.3个药对挥发油均有新的成分被检测到,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煎煮过程中发生了某些物理或化学的变化.

    作者:岳美颖;于海艳;周勤梅;潘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克癃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及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克癃胶囊对丙酸睾酮诱导的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克癃胶囊低、高剂量组(3.6,7.2 g·kg-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干预剂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前列腺增生的大鼠模型,同时给予药物灌服,连续4周.观察不同药物对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样品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前列腺组织中Nrf2/ARE信号通路抗氧化因子Nrf2,血细素单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升高,前列腺上皮皱褶增生,大鼠血清GSH含量明显降低,Nrf2,HO-1和NQO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克癃胶囊明显降低前列腺指数,改善前列腺上皮组织的增生,促进大鼠血清GSII的含量增加(P<0.01);克癃胶囊能上调Nrf2,HO-1和NQO1的mRNA表达水平(P <0.05,P<0.01).结论:克癃胶囊能明显抑制大鼠的前列腺增生,低剂量的克癃胶囊可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作者:张玲;谢辉;颜苗;何清湖;樊新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补肾益肺化纤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肺纤维化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益肺化纤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河北省中医院共收治146例COPD-PF患者,以该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益肺化纤方,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5%,对照组为82.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16.412,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OPD-PF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COPD-PF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症状、活动能力及疾病影响、总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肺化纤方治疗COPD-PF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COPD-PF患者血清TNF-α,IL-6的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马蕴蕾;宿英豪;于向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三七花及其易混淆品的微性状鉴别

    目的:研究市售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人参(P.ginseng),西洋参(P.quinquefolius)的干燥花序的微性状特征,为该类药材的微性状鉴别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市场上销售的3种花序的不同部位运用电子目镜进行拍照,采用Photoshop CS6软件程序合成高清晰度微性状特征图片来对微性状特征进行鉴别研究,并对其表面微性状特征进行描述.后归纳、总结出各药材的鉴别要点.结果:微性状鉴别较明显的区别点集中在总花梗、小花梗、雌蕊方面,其中三七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有非腺毛,小花梗表面白色突起呈不规则排列,雌蕊柱头分开,并且含有棕黄色树脂道;人参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无非腺毛,雌蕊柱头常不分开,含不明显的黄色树脂道;西洋参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有非腺毛,小花梗表面白色突起呈规则排列,雌蕊柱头不分开,无明显树脂道.结论:通过微性状鉴别法,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位的微性状特征,能有效的对三七花、人参花、西洋参花进行区别,为三七花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孟祥松;蒋磊;于元元;鞠康;王伟;简冬明;穆二廷;权春梅;周建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