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功能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日间手术小细胞 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比较

孔令超;缪长虹;陈万坤;王昕;孟志强;朱敏敏;丁荣荣;李新;孙志荣

关键词:多功能喉罩, 气管插管, 经皮射频消融术, 日间手术
摘要: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小细胞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效果得到认可并在日间手术室得到广泛开展.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概念的兴起,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变得日益重要.比较多功能喉罩(multi-function 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multi-function ILM)与气管插管在日间手术PRFA中的麻醉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经皮肝脏射频消融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多功能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2)、插入后5 min(T3)、10 min(T4)、15 min(T5)、拔出喉罩及气管导管即刻(T6)的收缩压(systoLn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nc blood pressure,DBP)及心率(heart rate,HR),同时记录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和PETCO2,并观察呛咳、反流误吸、躁动、气道分泌物、拔管后低氧血症及咽喉疼痛等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A组插入喉罩及气管导管即刻(T2)的SBP、DBP及HR显著低于B组,波动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更快;A组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喉咙疼痛等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通气效果、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经济效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喉罩在行PRFA日间手术麻醉中通气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血压波动较小.苏醒期时间更短,有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治疗时间的可能,在日间手术中有一定的优势.
中国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c-kit突变型与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中 基因表达谱的鉴定

    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常见的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概念提出以后,因为其独特的分子生物学及临床特征,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大部分的GIST中,都发现了c-kit的突变.但是对于c-kit在胃肠道间质中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该研究旨在从表达谱水平宏观了解c-kit突变对于肿瘤的影响.方法:收集c-kit突变型与野生型GIST样本,抽提RNA,建库,进行RNA测序.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c-kit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中表达谱存在差异,发现了263个显著性差异的基因.结论:c-kit的突变广泛参与肿瘤的各种生物学过程与信号通路.由c-kit突变引起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内质网应激、JNK、Hedgehog、FoxO等信号通路中,以及谷氨酰胺、谷氨酸代谢、mRNA代谢、组蛋白去甲基化等生物学过程.

    作者:陈杰;王春萌;罗鹏;杨凌舸;师英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miR-16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与 凋亡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miR-16和miR-15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13q14区域的DLEU2基因内含子内,是目前公认的抑癌基因之一.该基因区域的缺失与多种实体肿瘤有关,miR-16同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该研究旨在探讨miR-16对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miR-16感染组(加入LV-hsa-miR-16-1慢病毒)和阴性对照组(加入阴性对照病毒),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绿色荧光的强度;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miR-16对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iR-16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BEL-7402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百分率数值明显下降,但S及G2/M期细胞的百分率均明显上升(P<0.05).miR-16促进BEL-7402肝癌细胞凋亡.结论:miR-16抑制BEL-7402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miR-16有望成为临床肝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缪欣;丁岚;刘浩;李晓敏;徐聪;贾筱琴;李国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LncRNA RP11-79H23.3在膀胱癌细胞中 的作用及其发生、发展的研究

    背景与目的:虽然许多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对于lncRNA RP11-79H23.3暂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RP11-79H23.3在膀胱癌EJ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采用微阵列方法对4对膀胱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进行组学分析,随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lf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人膀胱上皮细胞sv-HUC-1、膀胱癌EJ细胞中RP11-79H23.3的表达.通过转染pIRES2-RP11-79H23.3上调该基因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EdU的方法检测EJ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Transwell小室和平板划痕实验分别检测EJ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33342及Tunel检测细胞凋亡,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TEN在膀胱癌细胞中的定位,采用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形成,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过表达RP11-79H23.3后EJ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LncRNA RP11-79H23.3在膀胱癌组织和膀胱癌EJ细胞中表达下调(P<0.001,P<0.01),pIRES2-RP11-79H23.3转染EJ细胞结果显示,RP11-79H23.3的表达量较转染前显著增加(P<0.01).上调RP11-79H23.3的表达可诱导膀胱癌EJ细胞的凋亡,相反,转染pIRES2-EGFP可促进EJ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pIRES2-RP11-79H23.3后可上调PTEN在EJ细胞中的表达,下调p-PI3K、p-AKT及p-Gsk3β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LncRNA RP11-79H23.3在膀胱癌组织和膀胱癌EJ细胞中低表达(P<0.001,P<0.01),并且过表达RP11-79H23.3会降低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提示lncRNA RP11-79H23.3在膀胱癌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会成为治疗膀胱癌的药物作用靶点.

    作者:池虹;陈俊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功能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日间手术小细胞 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比较

    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小细胞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效果得到认可并在日间手术室得到广泛开展.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概念的兴起,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变得日益重要.比较多功能喉罩(multi-function 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multi-function ILM)与气管插管在日间手术PRFA中的麻醉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经皮肝脏射频消融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多功能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2)、插入后5 min(T3)、10 min(T4)、15 min(T5)、拔出喉罩及气管导管即刻(T6)的收缩压(systoLn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nc blood pressure,DBP)及心率(heart rate,HR),同时记录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和PETCO2,并观察呛咳、反流误吸、躁动、气道分泌物、拔管后低氧血症及咽喉疼痛等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A组插入喉罩及气管导管即刻(T2)的SBP、DBP及HR显著低于B组,波动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更快;A组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喉咙疼痛等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通气效果、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经济效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喉罩在行PRFA日间手术麻醉中通气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血压波动较小.苏醒期时间更短,有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治疗时间的可能,在日间手术中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孔令超;缪长虹;陈万坤;王昕;孟志强;朱敏敏;丁荣荣;李新;孙志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吸烟相关性喉癌遗传易感基因的初步研究

    背景与目的:烟草成分经吸烟在进入人体后造成机体基因异常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然而并非所有暴露于吸烟这一高危因素下的人群都会罹患恶性肿瘤,肿瘤除了有家族聚集现象外,不同个体或种系对促进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也存在差异.该研究旨在通过对目标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tide polymorphism,SNP)片段的检测分析,了解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吸烟相关性喉癌发生的相关性,寻找与喉癌发生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为喉癌的早期预防及检测起到预警作用.方法:分别采集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治疗的喉癌患者94例及高危吸烟人群148例的外周血血样(所有入组者的吸烟指数均大于400/年支),对所有的外周血样进行DNA抽提.根据文献报道的前期研究结果选取与吸烟相关性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分别为ERCC5、CYP1A1、OGG1、RAD51、ERCC1、MMP2和MMP3;并进一步在基因库选取其SNP片段,采用Sequenom SNP检测技术完成对基因片段的检测.结果:N分期及临床分期与吸烟程度明显相关(P<0.05).MMP2基因的rs243865片段及MMP3基因的rs522616片段分别得到了统计学阳性的结果(P<0.05).根据吸烟指数分层分析后认为,重度吸烟人群中ERCC1的rs2298881位点GT基因型携带者,其罹患喉癌风险显著升高(P=0.025).结论:吸烟促进喉癌进展;MMP2的rs243865片段及MMP3的rs522616片段可能是吸烟相关性喉癌的遗传易感基因的SNP;ERCC1的rs2298881片段在重度吸烟人群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奕;郭荦;王胜资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Lyn激酶对肺腺癌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调节 作用研究

    背景与目的: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应用于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患者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大约70%的患者仍难以避免地出现TKI耐药,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本研究通过研究Lyn激酶对EGFR突变肺腺癌细胞株的调节作用,探讨Lyn激酶对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寻找新的分子靶点,提高肺癌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方法构建Lyn激酶高表达的EGFR突变细胞株Hcc827(Hcc827-Lyn+/+),通过裸鼠荷瘤实验、MTT实验、克隆实验、侵袭实验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高表达Lyn激酶的Hcc827细胞株移植于裸鼠皮下后的生长状况,以及Lyn激酶高表达Hcc827细胞株在体外培养时增殖、克隆、侵袭能力及EGFR下游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cc827细胞株比较,Hcc827-Lyn+/+细胞株在裸鼠荷瘤实验中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但各组荷瘤裸鼠均未见明显远处转移.体外培养时,Hcc827-Lyn+/+细胞株增殖、克隆及侵袭能力强于Hcc827细胞株.Hcc827-Lyn+/+细胞株EGFR及其下游PI3K/AKT、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结论:Lyn激酶高表达能通过EGFR下游信号通路上调EGFR突变肺腺癌细胞株的增殖、侵袭能力.

    作者:戴曦;李国平;杨小琼;王孝芸;伍娟;梁丽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预防策略

    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降低药物剂量、调整给药管理和使用低毒剂型等优化化疗方案对策降低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心脏保护剂的应用也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右丙亚胺、心血管药物和中药制剂等,但这些药物作为心脏保护剂的应用具有局限性,且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要进一步验证.

    作者:韩尽斌;吴宁;花永强;朱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7年胰腺癌基础研究及诊疗新进展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疾病进展快,患者预后差,早期病情隐匿;同时手术切除率及化疗有效率低.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们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加深,基础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胰腺癌的治疗模式已由单纯的外科治疗过渡到多学科综合诊治的模式.该文参考2017年胰腺癌研究领域发表的新文献,对胰腺癌流行病学、发病因素、基础热点研究及临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师容;靳伟;刘亮;虞先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与整合素连接激酶相互作用通过ILK/AKT/mTOR通路抑制 膀胱癌体内外生长

    背景与目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控制着细胞信号转导、跨膜转运、DNA合成及转录调控等生命过程,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运用GST蛋白沉降技术与免疫共沉淀等已证明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与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rgrin-linked kinase,ILK)在体内外直接结合.该研究旨在探讨RI与ILK相互作用对ILK/AKT/mTOR通路与膀胱癌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观察RI与ILK在膀胱癌EJ细胞中的共定位.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lf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验证RI与ILK的相互作用.构建过表达RI或ILK的EJ细胞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RI、ILK及IL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构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过表达RI或ILK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分析瘤组织中RI、ILK及IL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EJ细胞中RI与ILK存在共定位的现象且RI与ILK存在相互作用.过表达RI抑制EJ细胞增殖并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P<0.05),阻碍膀胱癌移植瘤的生长(P<0.05),并抑制体内外ILK/AKT/mTOR通路的活化(P<0.05).而过表达ILK促进细胞增殖与移植瘤的生长(P<0.05),促进体内外IL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结论:RI通过与ILK相互作用阻碍ILK/AKT/mTOR通路激活并抑制膀胱癌体内外的增殖生长.

    作者:邢雷;庄翔;陈俊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与腋淋巴结手术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背景与目的: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显著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分析淋巴水肿发生与患者腋淋巴结手术结果(阳性淋巴结个数、切除淋巴结总数及两者的比值,即淋巴结阳性率)的相关性,以及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其他治疗相关因素对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患者共202例,采用上肢周径测量法,观察这些患者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12个月期间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97例患者完成随访观察,其中38例诊断为上肢淋巴水肿(1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与未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在切除淋巴结总数(P<0.001)、阳性淋巴结个数(P<0.001)与淋巴结阳性率(P=0.002)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其他治疗相关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除淋巴结总数的增多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与腋淋巴结手术结果具有相关性,其中切除淋巴结总数的增多是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切除淋巴结总数较多的患者,在制定术后相关治疗方案时要充分重视其较高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生风险.

    作者:张顺康;孙丽云;陈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口服营养补充对鼻咽癌同期 放化疗患者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常出现体质量下降及营养不良,进而影响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其进行强化营养咨询和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观察对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以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疗科64例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给予个体化营养咨询和口服营养补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及PG-SGA营养评估法,观察营养干预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及人体成分指标,如体质量、体质指数、脂肪组织、去脂组织、体细胞量、骨骼肌量及相位角的影响.结果:同步放化疗期间所有患者人体成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程度试验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PG-SGA营养评估的评分值,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试验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ONS摄入量大于2/3计划量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人体成分指标如去脂组织指数和骨骼肌量试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如总体健康状况、恶心与呕吐、疼痛及便秘的平均变化值,试验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明显,及时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营养状况的进一步下降.

    作者:丁慧萍;窦圣金;汪琼;吴焱;钱泳;朱国培;凌轶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癌症杂志

中国癌症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