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

陈红虹;郑珊珊

关键词:乳腺癌, 高频B型超声,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筛查出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对照组采用乳腺钼靶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检出率、癌变类型、TNM分期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观察组乳腺癌检出率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71,P<0.05).2组检出癌变类型及TNM分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乳腺癌患者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锥形束CT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锥形束CT(CBCT)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医院口腔门诊接受CBCT检查诊断的68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口腔种植检查,观察组应用CBCT进行口腔种植检查.观察2组患者检查的口腔疾病谱构成比,比较2组患者的种植手术操作时间、患者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成功率.结果 对680例患者进行分类排序,牙缺失种植患者人数较多,外伤患者人数较少;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各病种与性别的关系及对比情况.在经过精心的治疗后,观察组种植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锥形束CTCB应用于口腔种植临床中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游志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手术治疗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3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及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进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结肠癌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24 h禁食禁水,纠正电解质的紊乱,进行减压治疗,常规抗生素预防手术感染.手术方式根据手术直接查探情况结合患者的肿瘤位置、大小和浸润情况决定手术的方式,其中进行一期手术的患者45例,二期手术9例,采取姑息手术治疗1例.结果 本组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5(2.30±0.44)h,住院10~22(17.94±3.97)d,其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19例(34.55%),管状腺癌的有27例(49.09%)、黏液腺癌有4例(7.27%),低分化腺癌有5例(9.09%).一期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56%,低于二期手术66.67%(P<0.05).结论 对于结肠癌致肠梗阻积极地术前诊断及准备,以及合理的手术方式的操作,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玉;唐伟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接受教育时间、糖尿病及胰岛素知识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心理反应、家属支持程度等差异.结果 80患者中皮下注射胰岛素依从性好50例(62.50%),依从性差30例(37.50%),依从性差组患者年龄高于依从性好组,缺少糖尿病及胰岛素知识、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差及存在不良心理反应患者的比例均高于依从性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皮下注射胰岛素依从的相关因素,2组男/女比例、病程、接受教育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影响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依从性因素复杂,应通过普及糖尿病及胰岛素知识、针对老年患者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指导胰岛素笔使用技巧提高皮下注射胰岛素依从性.

    作者:朱海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手术结束前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与芬太尼对胆囊摘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手术治疗前地佐辛与芬太尼分别静脉注射用于胆囊摘除术的镇痛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胆囊摘除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手术结束前10 min,观察组予地佐辛静脉注射,对照组予芬太尼静脉注射,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T1)、苏醒后1 h(T2)、苏醒后2 h(T3)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量表(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10 min地佐辛静脉注射用于胆囊摘除术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注射,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浦红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鼻息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单纯鼻息肉摘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721,P<0.05).2组患者术后1年内的复发率,试验组复发率为2.5%(1/40),低于对照组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 对鼻息肉患者进行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且术后复发率较低,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晓翔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超声检查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以减少临床漏诊情况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经产前超声检查疑诊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比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超声检查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卵巢肿瘤40例(均为单侧肿瘤).术后病理诊断37例为良性肿瘤,其中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2例,浆液性囊腺瘤25例,3例未合并卵巢肿瘤.超声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0,准确率为92.5%.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良性居多,无明显症状,超声检查对该病诊断准确率较高,是妊娠妇女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蒲红生;张为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养阴益气汤治疗中年人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养阴益气汤治疗中年人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化原则将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2011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中年人干眼症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养阴益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环孢素滴眼,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视力、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治疗前,泪液分泌量大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益气汤能明显改善中年人干眼症症状.

    作者:贾海波;郎静芳;张振锋;王磊;董素亭;丁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自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自拟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3,P<0.05).治疗前NIHSS卒中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NIHSS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辨证理论支持下将中风分型,根据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基础方剂加减中药,结合个人经验确定剂量,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海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腹腔镜手术与药物非手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比较

    目的 对比腹腔镜手术与药物非手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且有再生育要求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65例)和药物非手术治疗组(n=55例),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腹腔镜手术组β-hCG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药物非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妊娠率及正常分娩率均明显高于药物非手术治疗组,再次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药物非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再生育要求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临床效果较好,具有住院时间短、血β-hCG下降快、输卵管通畅率高、再次妊娠率及分娩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琴亚;凌静;吴群英;谭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匹多莫德分散片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分散片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匹多莫德分散片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分散片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胡浩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柴胡二陈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柴胡二陈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胡二陈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及体质指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TC、TG、LDL-C及体质指数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二陈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以及体质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璐敏;王鹏程;张晓惠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20例,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6.536,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6.05±1.27)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8.29±2.01)d(t=7.298,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复发2例(3.33%)低于对照组的10例(16.67%)(χ2=5.926,P<0.05).结论 阴道炎患者应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复发情况,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陈丽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肌力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肌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肌力,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静馨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 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单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46例,其中常规组患者施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比2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后评估2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0,P<0.05).治疗前2组脑梗死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梗死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梗死体积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情况及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日常生活情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3,P<0.05).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很好地改善老年患者其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许虎成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8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3日-2016年3月20日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0例,患者均经CT三维成像、临床触诊、B型超声、钼靶摄片等方式检查确诊为乳腺纤维瘤,并均实施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 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均为良性乳腺纤维瘤病变,术中病变组织完全被切除,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且缝合处理情况较好,未有患者的切口处存在瘢痕残留的情况,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年,未有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结论 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较好,操作简单,美观性较好,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伟忠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清创手术,试验组行VSD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创伤面、感染创面愈合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创伤面1周、2周及感染面1周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换药次数,适合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陈鸣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全子宫切除术保留输卵管与否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输卵管与否术前、术后性激素等的变化,以了解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输卵管与否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A组)及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B组)患者各40例,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分别检测手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作为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及6个月2组患者FSH、LH水平均明显升高,E2、AMH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FSH、LH、E2及AM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A组较之B组FSH、LH水平均明显降低,E2、AM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除后(保留输卵管与不保留输卵管)术后3个月均显示明显降低卵巢储备功能,术后6个月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有所恢复.子宫切除同时切除输卵管比保留输卵管对卵巢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徐梅;杨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症抑郁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目的 分析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症抑郁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抑郁患者100例,将其抽签化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HAMA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91,P<0.05).本次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过相应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症抑郁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房超青;郑金炽;陈韶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和MMSE评分改善程度,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与上述药物相关的肝肾功能损害,无明显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 中西药联合改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及降低MMSE评分上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仲宇;黄秀月;谢洪宝;杨燕青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联合氯丙嗪治疗,试验组采用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比较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试验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F-36健康问卷中活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健康情况的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因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9.52%(6/63)低于对照组的44.44%(2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汪裕洪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