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汤剂疗效的影响因素探讨

梁锦芬

关键词:中药汤剂, 影响因素, 疗效
摘要:中药汤剂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块璀璨国宝,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认可和好评,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传统剂型,具有易被机体吸收,副作用较少,显效快,并可灵活地随症加减配伍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作用和疗效与下面七因素相关联,为促使汤剂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本文就影响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总结如下.中药汤剂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块璀璨国宝,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认可和好评,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传统剂型,具有易被机体吸收,副作用较少,显效快,并可灵活地随症加减配伍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作用和疗效与下面七因素相关联,为促使汤剂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本文就影响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总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对患者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对患者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178例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9例. 对照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 分别在2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 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

    作者:张正孟;徐文彦;王海平;高彬;崔海涛;赵红梅;徐志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麻醉下手法松解综合方法治疗重症冻结期肩周炎对患者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麻醉下手法松解综合方法治疗重症冻结期肩周炎对患者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重症冻结期肩周炎患者9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 对照组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西医综合法治疗,分别于2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 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麻醉下手法松解综合方法对重症冻结期肩周炎进行治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

    作者:任红艳;刘建利;高长敏;王营;曹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猫抓病3例误诊分析

    猫抓病( cat scratch diseas ,CSD )是经宠物(猫、狗等)抓或咬伤人体后,汉塞巴尔通体侵入伤口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局部皮肤损伤病变和局部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是一种亚急性、自限性传染病[1]. 我国既往临床少见,近年来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宠物饲养人数增加,该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2004 年至今,我院共收治猫抓病患者3例,均有猫抓伤史,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艳玲;贺丽亚;张洪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腓骨近端截骨术术中大量出血2例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为中老年常见病越来越受到重视,该病常伴发膝关节疼痛、肿胀,同时随着疾病的加重,患肢常伴有不同程度内翻畸形、下肢力线改变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已被公认为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但该手术存在创伤大、花费高等缺点,有学者提出不均匀沉降理论,应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 ,此外还有相关解剖学研究并提出弓弦理论[3] ,为该术式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医疗花费,我科自2014年5月来行腓骨近端截骨术24例,其中2例患者术中截断腓骨后出血增多,术后我科经讨论后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腾;陈佳;翟金帅;田志;张隆;郑旺;时莉芳;李西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U)及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型糖尿病伴有MAU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 例. 2 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 FBG 控制在≤7.0mmol/L. 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 比较2组治疗前后MAU、Scr、BUN等指标. 结果 2组治疗后MAU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治疗前后BUN及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降低MAU的作用更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薄庆;杨冉;闫洪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汤剂疗效的影响因素探讨

    中药汤剂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块璀璨国宝,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认可和好评,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传统剂型,具有易被机体吸收,副作用较少,显效快,并可灵活地随症加减配伍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作用和疗效与下面七因素相关联,为促使汤剂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本文就影响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总结如下.中药汤剂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块璀璨国宝,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认可和好评,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传统剂型,具有易被机体吸收,副作用较少,显效快,并可灵活地随症加减配伍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作用和疗效与下面七因素相关联,为促使汤剂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本文就影响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梁锦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FURS)与经皮肾镜钬激光取石术( 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结石直径6~10 mm及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失败结石直径10~20m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17例236侧. 采用FURS 97例(104侧)作为FURS组,采用PCNL 120例(132侧)作为PCNL组. 比较2组治疗结石的手术时间、碎石成功率、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结果 FURS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热8例(2.1%),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PCNL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热9例(7.5%),术中、术后明显出血3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2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无效,行患侧肾切除1例. FURS组手术时间长于PCNL组,血红蛋白下降值小于PCNL组,住院天数短于PC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结石直径6~10mm行ESWL失败及结石直径10~20m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FURS碎石与PCNL疗效相近,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FURS取石术后患者恢复更快.

    作者:段瑞华;梅力;张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的超声变化特点

    目的 观察超声在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中的变化特点. 方法 选取120例新生儿,均行超声检查,观察室管膜下出血的诊出率及特征. 结果 120 例新生儿经超声检查,诊出室管膜下出血者28 例(23.33%);其SPV、DPV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超声应用于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检查可有效避免颅内出血漏诊,可联合头颅B超检查.

    作者:李金辉;王海申;李四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牙痛症状1例的误诊分析

    临床上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在诊断、鉴别、治疗及护理方面已有成熟的经验,但 AMI 缺乏典型症状者约占1/3[1] ,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或内科消化系疾病等. 笔者总结我院临床上表现为牙痛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报道如下.

    作者:王进;丁胜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及钙剂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及钙剂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及钙剂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及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及钙剂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显著,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了母婴妊娠结局,提高了分娩质量,且方法简单,可在基层医疗单位广泛开展.

    作者:张同玲;刘伟杰;王丽娟;周颖;杨坤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将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试验组给予常规联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许秀芳;黄玲;张静;张会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TSP-1及β2-MG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TSP-1及β2-MG水平变化. 方法 将糖尿病患者186例根据患者是否伴发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A组)94例和单纯糖尿病组(B组)92例,并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 C组) ,分别观察3组血清Cys-C、TSP-1及β2-MG水平. 结果 A组血清Cys-C、TSP-1及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与C组;B组血清TSP-1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血清Cys-C、β2-M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TSP-1及β2-M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单纯糖尿病患者组,可作为糖尿病肾病辅助诊断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齐孝越;贾红丽;贾立川;李瑞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学团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2010年4月,原卫生部发布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其中提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1].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为符合《规范》要求,我院将管理模式定位在全药师结构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 ,现配备药师25人,工人5人. 服务全院32个病区,日配置量在3300~3800袋,包括长期医嘱和临时化疗医嘱、全胃肠外营养等. 众所周知,药学人员因受本专业教育体系所限,在学校学习的大多数均是药理、药物化学、药物制剂等与药物有关的专业知识,而对医师如何用药,护士如何执行医嘱、药物配置技术和无菌操作技术则基本不涉及,然而静脉用药调配涉及药品调剂、药物配置、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使用监测等[2]. 传统的病区药房汇总发药模式中,静脉用药的责任在医师和护士,药师对药品在临床中如何应用知之甚少. 实施PIVAS后药师与医师一起承担静脉用药的责任[3] ,因此,纯药学团队开展此项工作难度较大. 我院PIVAS经过两年多的运行,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院PIVAS药学团队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作者:王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诊治进展

    肺孢子菌肺炎是耶氏肺孢子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的机会感染,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人免疫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和主要的致死原因. 此外,肺孢子菌肺炎尚可见于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恶性营养不良、胶原性疾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及放射线照射治疗等导致机体免疫低下者[1]. 临床对PCP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学检查,准确率仍有待提高. 一般认为,对肺孢子菌肺炎应尽早尽快治疗. 目前,复方磺胺甲基异口恶唑(复方新诺明,SMZ-TMP)仍是治疗本病的一线药物,其他药物及联合用药作为TMP-SMX的挽救治疗措施尚需进一步验证疗效. 尽管肺孢子菌不能在体外培养生长,但分子乍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现对肺孢子菌肺炎诊断和治疗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1 病原学

    作者:魏月霞;相巧丽;姚彦芬;马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三维超声心动图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三维超声心动图疗效. 方法 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1例. 试验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超声心动图变化和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LAD、LVDD、LVSD、RVDD、IVSD和RVOT等指标均降低,而LVEF升高,且试验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三维超声心动图结果及疗效.

    作者:张立平;迟玉君;王永超;毕雁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血清儿茶酚胺与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血清中儿茶酚胺( CA)含量与血清钠尿肽( BNP)水平变化及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 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4月诊断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急性脑血管病不伴有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 入院后24h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A含量,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BNP水平,利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比较CA与BNP之间相关性. 入院后于6h、12h、24h、48h、72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 结果 观察组血清CA与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与BNP之间呈中度直线相关(r=0.715,P<0.05). 入院后6h、12h、24h、48h、72h观察组IL-6、TNF-α水平呈逐渐上升变化,于24h达峰后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脑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血清CA与BNP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呈中度直线相关,发病后血清IL-6与TNF-α呈逐渐升高后下降趋势,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变化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唐占军;段凯强;梁立;崔真;周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胰岛素局部应用治疗胆道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普通胰岛素伤口换药治疗胆道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 方法 将肝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 观察组采用普通胰岛素浸润纱条换药及引流;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纱布引流伤口,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程度、伤口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伤口换药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伤口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普通胰岛素局部应用于胆道术后感染切口换药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质量,是一种既经济又安全的治疗切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三虎;陈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两种给药方式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比较单片联合制剂( SPC)与自由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和氢氯噻嗪片治疗. 2组患者每天接受药物的剂量和服药次数均相同. 12个月后统计2组的依从性,测量治疗前后2组的收缩压、舒张压. 结果 观察组100例中因药物过敏退出试验1例,失访1例,剩余98例,对照组100例中因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1例,剩余99例. 随访12个月,观察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经12个月治疗后血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单片联合制剂能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血压达标率.

    作者:苏贻洲;王莉;王正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情况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情况的影响. 方法 将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6例. 研究组采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 记录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1)、插管前(T2)、插管时(T3)、切皮时(T4)、拔管时(T5)血流动力学参数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心率(HR)变化及血气指标pH、PaO2 及PCO2变化. 结果 2组患者在T1 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不大,在T2 ~T5 时间点的SBP、DBP及HR变化与T1 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在T2 ~T5 时间点的SBP、DBP及HR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在T1 的血气分析变化不大,在T2 ~T3 时间点的pH和T2 ~T5 时间点的PaO2 及PCO2 变化与T1 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在T2 ~T5 时间点的pH、PaO2 变化均高于对照组,PCO2 变化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状况,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王冬梅;徐亮;刘送军;梁彦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间苯三酚促进产程进展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促进产程进展的效果及护理. 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宫口开大2~3cm伴宫颈质硬或水肿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分娩潜伏期静脉推注地西泮,观察组在分娩潜伏期静脉推注间苯三酚,观察对比2组剖宫产率,宫口扩张3cm至胎儿娩出所需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情况. 结果 2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宫口扩张3cm至胎儿娩出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间苯三酚在分娩过程中能有效安全地缩短产程.

    作者:高会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