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牙痛症状1例的误诊分析

王进;丁胜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误诊, 牙痛
摘要:临床上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在诊断、鉴别、治疗及护理方面已有成熟的经验,但 AMI 缺乏典型症状者约占1/3[1] ,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或内科消化系疾病等. 笔者总结我院临床上表现为牙痛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及钙剂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及钙剂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及钙剂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及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及钙剂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显著,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了母婴妊娠结局,提高了分娩质量,且方法简单,可在基层医疗单位广泛开展.

    作者:张同玲;刘伟杰;王丽娟;周颖;杨坤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自制降脂胶囊中大黄蒽醌衍生物的含量

    目的 总结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HPLC)测定自制降脂胶囊中大黄蒽醌衍生物含量,建立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合理检测方法. 方法 选用自制降脂胶囊,提取胶囊中大黄成分,采用HPLC检测方法,以乙腈—甲醇—1%磷酸溶液(44:46:3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依次测定重要中蒽醌衍生物含量. 结果 依据要求完成实验品制备后,经HPLC法测定显示其精密度与重复性良好,5份胶囊样品的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与大黄素甲醚等蒽醌衍生物含量测定结果基本相当. 结论 HPLC法测定蒽醌衍生物含量具有良好的精密性与灵敏度,适用于含大黄制剂的蒽醌衍生物测定.

    作者:戴作波;张建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剂量瑞替普酶与重组链激酶分别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对比小剂量瑞替普酶与重组链激酶分别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 方法 将208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4例,研究组采用小剂量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组链激酶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及心血管并发症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溶栓后60min和90min时血管再通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溶栓治疗后4周内2组心血管并发症、血管再闭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与重组链激酶联合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中均具有安全性,但小剂量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张万贺;白瑞娇;张俊光;张海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子宫血管淋巴管瘤1例

    子宫血管淋巴管瘤是妇科一种极少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上罕见,故临床一线医师对其诊断及治疗缺乏基本的认识,易发生误诊和治疗不彻底等情况. 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何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压氧联合药物三联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药物三联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联合应用尤瑞克林、丁苯酞和阿司匹林三种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 观察2组治疗效果,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血清血栓素B2 和内皮素-1水平变化.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血栓素B2 和血清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高压氧联合尤瑞克林、丁苯酞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血清血栓素B2 和内皮素-1水平,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希梅;石蕾;宋海斌;张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矮身材儿童175例病因构成与性别关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矮身材儿童的病因构成及与性别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175例诊断为矮身材的儿童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75例矮身材儿童中男119例,前4位疾病分别是生长激素缺乏症(GHD)(37.8%) 、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症(PGHD)(30.3%)、特发性矮小(ISS)(21.0%)、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CDGP)(3.4%);女56例,前4位疾病分别是GHD(32.1%)、ISS(23.2%)、PGHD(21.4%)、Turner综合征(12.5%).结论 引起儿童身材矮小病因多种多样,以GHD为常见,矮身材儿童性别不同,病因构成亦不相同.

    作者:何珍珍;陈龙;陈晓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参与术后严重感染1例的药学监护

    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规定药学部门应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组织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1-2]. 我院临床药师深入临床,通过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运用掌握的药学知识,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以下针对1例术后严重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讨论药师在临床治疗方面的作用.

    作者:张美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HIT)是指使用肝素或肝素类似物抗凝治疗中,产生针对血小板因子4/肝素复合物的抗体,并引起血小板减少甚至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严重会致死. 对HIT抗体检测有免疫学试验和功能性试验,免疫学方法有特异性差、假阳性高等缺点;功能性试验虽特异性好,但耗时、技术要求高,并涉及放射线及需新鲜血小板而无法广泛使用. 特异、敏感的HIT抗体检测方法,将实现对HIT抗体快速准确检测,避免对HIT过度诊断和误诊,对开展HIT疾病防治和医学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对现有HIT抗体检测方法进行详尽综述,并对其新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作者:陈晔洲;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情况的影响. 方法 将该院各科室临床医护人员3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65例,对照组医护人员给予常规教导,研究组医护人员给予专门的健康教育培训,评价2组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洗手正确率、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率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考察中各知识点知晓率及平均知晓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患者手卫生洗手正确率及平均正确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患者在手卫生依从性考察中各环节依从率及平均依从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研究期间医院感染率为4.94%(359/726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2%(332/59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洗手正确率、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的感染率.

    作者:李静雅;刘雪娟;杨桂苓;高阁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胰岛素局部应用治疗胆道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普通胰岛素伤口换药治疗胆道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 方法 将肝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 观察组采用普通胰岛素浸润纱条换药及引流;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纱布引流伤口,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程度、伤口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伤口换药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伤口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普通胰岛素局部应用于胆道术后感染切口换药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质量,是一种既经济又安全的治疗切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三虎;陈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伴Graves病1例

    患者,女,68岁. 因乏力、潮热、消瘦半年,反复咳嗽4个月,胸闷气促心悸半月,于2015年3月23日入院治疗. 患者半年来自觉乏力,怕热多汗,体质量减轻15kg,4个月前着凉后出现咳嗽,咯白脓痰,呈阵发性连声咳,伴饮水呛咳,多次于外院予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后,咳嗽咯痰较前好转. 半月前患者感胸闷气促心悸,活动后为主,休息后好转,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偶有咳嗽,饮水呛咳,无痰,伴双下肢中度水肿. 既往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年余,一直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护肝利胆,有高血压病史8年,2型糖尿病3年余,否认病毒性肝炎病史,否认甲状腺疾病家族史.

    作者:俞诚虹;陆建洪;陈月辉;张树鑫;陈捷;章瑾瑜;朱芳英;沈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综合干预结合左甲状腺素钠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脂联素及hCG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干预结合左甲状腺素钠用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患者血清脂联素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妊娠合并甲减患者2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试验组给予早期综合干预和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综合干预和常规甲状腺素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及hCG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及hCG水平升高,试验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结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减可显著提升患者血清脂联素及hCG水平.

    作者:孙亚玲;辛春;郭明;袁志英;刘志红;陈翠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4年我院临床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2014年临床常见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度临床分离培养的病原菌1292株,采用WHONET5.6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培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924株占71.52%,革兰阳性球菌213株占16.49%,真菌155株占12.00%;临床前5位分离菌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革兰阴性菌中耐药率低的为碳氢霉烯类(如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等);在革兰阳性菌中耐药率低的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 结论 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医师对疾病诊断、治疗、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并且通过定期监测细菌耐药性、及时掌握其新变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何伶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门诊患者静脉滴注速度依从性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滴注速度的依从性情况以及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方法 对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该院一日病房输液的360例门诊患者,进行有关输液滴注速度依从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结果 门诊患者静脉输液速度的依从性差,曾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的患者141例,占总调查人数的39.17%. 依从性好的患者219例药物疗效好,治疗天数少,恢复健康快. 依从性差的患者141例,治疗天数多,药物疗效差. 结论 改进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静脉输液滴注速度的依从性,从而促进药物疗效的发挥.

    作者:栗绪娥;郝素革;王丽;郭晓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脊髓炎合并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1例

    患者,男,50岁,因波动性双下肢无力1年于2014年2月24日入院. 患者1年前出现腰背部酸痛不适,同时出现右下肢无力,行走受限,行走百米左右出现劳累感,后患者自觉右侧肢体无力逐渐加重,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右侧为重,行走困难,同时出现大小便失禁;在多家医院诊断为复发性脊髓炎,给予激素冲击及丙球注射液静脉滴注和积极康复治疗,效果欠佳;入院查体: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0级,双乳突以下深浅感觉减退,腹壁反射减弱,双下肢腱反射减退,双侧病理征阴性,余检查无异常. 3月18日胸椎MR:胸椎T4~6胸髓中央管扩张,考虑脱髓鞘脊髓病;MR增强:胸5~6脊髓内病变;脊髓MR血管:约T5、T6 椎体水平脊髓条片状强化区、炎性或脱髓鞘改变;脑脊液:细胞数正常,潘氏试验( +) ,脑脊液 IgG 111mg/L,脑脊液白蛋白358mg/L,脑脊液IgG合成指数0.29, PETCT阴性. 本次入院胸椎MR:胸段脊髓长条状高信号,考虑脊髓空洞征可能. 同时因患者发热行腹部增强CT:左侧肾盂MT,肾髓质广泛侵犯,肾皮质尚完整. 给予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左肾)弥漫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浸润肾皮质,髓质及肾盂,累犯肾门多个淋巴结及肾门周围脂肪组织,浸润部分输尿管壁,输尿管切缘阴性.

    作者:瞿杭炯;方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角形子宫切除对绝经前女性骨代谢及精神心理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三角形子宫切除术对患者骨代谢及精神心理影响. 方法 选取因子宫良性病变行三角形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为研究组,子宫附件正常的妇女50例为对照组. 采用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检测术前、术后1年患者及对照组妇女血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脱氧吡啶(DPD)水平. 采用中国健康问卷( CHQ-12)测评术前及术后1年精神心理状况. 结果 三角形子宫切除组术后1年ALP、BGP、DPD水平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心理方面术前、术后CHQ-12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绝经前三角形子宫切除对患者骨代谢及精神心理无明显影响.

    作者:褚兆苹;李红艳;杨艳艳;王新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8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方块式缝合术止血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治疗. 比较2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及术后子宫出血量,并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跟踪观察.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 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24h患者的阴道出血量亦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低于对照组的47.5%(1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邓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血清儿茶酚胺与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血清中儿茶酚胺( CA)含量与血清钠尿肽( BNP)水平变化及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 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4月诊断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急性脑血管病不伴有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 入院后24h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A含量,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BNP水平,利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比较CA与BNP之间相关性. 入院后于6h、12h、24h、48h、72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 结果 观察组血清CA与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与BNP之间呈中度直线相关(r=0.715,P<0.05). 入院后6h、12h、24h、48h、72h观察组IL-6、TNF-α水平呈逐渐上升变化,于24h达峰后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脑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血清CA与BNP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呈中度直线相关,发病后血清IL-6与TNF-α呈逐渐升高后下降趋势,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变化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唐占军;段凯强;梁立;崔真;周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的超声变化特点

    目的 观察超声在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中的变化特点. 方法 选取120例新生儿,均行超声检查,观察室管膜下出血的诊出率及特征. 结果 120 例新生儿经超声检查,诊出室管膜下出血者28 例(23.33%);其SPV、DPV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超声应用于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检查可有效避免颅内出血漏诊,可联合头颅B超检查.

    作者:李金辉;王海申;李四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泮托拉唑四联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等四联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胃溃疡患者2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 研究组患者采用四联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 观察2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溃疡复发率、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254,P<0.01). 2组患者溃疡愈合均以S2期为主,其中研究组S2获得率及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21.812,P<0.01). 研究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胃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971,P<0.01).结论 泮托拉唑等组成的四联法治疗胃溃疡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根除Hp感染,提高溃疡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唐秀丽;贾儒渊;马强;刘宁宁;谢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