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阑尾穿孔致肠梗阻、流产、盆腹腔脓肿1例报告

崔德志

关键词:妊娠, 阑尾穿孔, 肠梗阻, 流产
摘要:患者,19岁。因停经6个月,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呕吐、腹胀痛3d,于2007年6月12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6年12月10日。停经40d时出现较重早孕反应,在当地医院诊治,经检查考虑“早孕”。给予输液、止呕等对症治疗1周,上述症状稍好转,之后一直食欲不佳。孕5个月自觉胎动至今,产查3次,胎动、胎心好。孕5月半时不明原因出现下腹部坠痛,但无阴道流血、流水,自购保胎丸口服5d愈。3d前因进食较油腻食物后又不慎受凉,自觉上腹部隐隐胀痛,渐伴恶心、呕吐,但无产科异常情况,在县妇幼保健所诊治,考虑先兆流产。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等保胎治疗,效果不佳,腹胀痛加重,尤以右下腹为甚,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呕吐频繁,精神差,于第3天晨9∶40转我院。孕期顺利,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体查:T 37℃,P 120次/min,R 22次/min,BP 110/60mmHg。精神差,痛苦病容,呻吟,被动体位,营养欠佳,面色萎黄,四肢、甲床及双侧睑结膜略苍白,口唇干裂。心音低钝,心率120次/min,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Ⅱ级以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因腹部疼痛明显拒按,叩诊臌音,肠鸣音2~3次/min,弱。产查:宫高22cm,腹围66cm,LOA,胎心150次/min。宫缩(±)。肛查:宫颈管未消,宫口闭。骨盆外测量:均在正常范围。血常规:WBC 13.9×109/L,N 0.86,RBC 3.09×1012/L, Hb 112g/L, PLT 216×109/L。尿常规: IRO (+), KET (+++)。血生化CO2-CP 19.1mmol/L;血清钾3.0mmol/L。B型超声示:双顶径6.4cm,胎心154次/min,不规则,胎盘位于子宫底部及前壁,0级,羊水6.2cm,腹腔内可见扩张的肠管,内径3.0cm。诊断:(1)G1P0孕26+周,LOA先兆流产;(2)肠梗阻(完全性);(3)弥漫性腹膜炎;(4)妊娠合并贫血(轻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红素加氧酶-1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3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甲组糖尿病鼠10只,乙组糖尿病鼠10只并采用锌原卟啉干预,丙组糖尿病鼠10只并采用钴原卟啉干预,另选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大鼠在造模前和造模后进行测试大鼠的机械性缩足反应阈值( PWMT)。造模后43d,麻醉大鼠,取坐骨神经电镜标本;取L4~L6段脊髓,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检测。结果在造模后7~42d内,甲乙丙3组的PWMT显著降低;与甲组相比,乙组的PWMT显著降低,丙组的PWMT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红素加氧酶-1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治疗作用,其可能的原因为血红素加氧酶-1能够减轻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及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有关。

    作者:刘锋;高允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某院中成药应用不良反应报告65例分析

    中成药作为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其安全、有效、便捷等优势而越来越受欢迎,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关于中成药导致不良反应( ADR)的报告日益增多,如中药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等)可致过敏性休克,朱砂安神丸可致药源性肠炎等[1-2]。因此,学界诸多专家呼吁应重视中成药的合理用药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可避免的ADR,提高中成药的用药安全[3-4]。为深入了解某院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及时检测中成药的ADR,本文结合实践对某院各科上报的应用中成药后出现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更好地认识中成药应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作者:谢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博拉幸存者血液中分离的抗体或许能够杀死各种类型的埃博拉病毒

    在近发表于《Cell》的研究中,来自德州大学医学分校( UTMB)、范德堡大学、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Integral Molecular公司的合作研究团队发现,在一种埃博拉病毒株感染中幸存下来的人的血液中分离的抗体,能够杀死各种类型的埃博拉病毒。这些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进一步理解对埃博拉等病毒的免疫反应,可能导向对埃博拉病毒和其他相关病毒的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耳周穴位注射疗法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进行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钴胺肌内注射,而观察组行甲钴胺耳周穴位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行耳周穴位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促进治疗和恢复,值得临床重视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云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血脂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TC、TG、LDL-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DL-C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7.50%),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血脂水平恢复正常,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曙光;安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研究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状况。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医院进行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100例(100只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细胞形态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损伤以及临床修复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2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细胞形态明显增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细胞密度与细胞形态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患者的后角膜内皮细胞在术后2个月时损伤严重,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基本可以恢复到手术前的状况。

    作者:孟庆春;李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12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技术,将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技术能够保证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吉鹏珍;郝青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 HPV 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宫颈HPV感染(高危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2b阴道泡腾胶囊和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HPV转阴的情况。结果治疗组HPV转阴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比较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党丽英;李凤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HMP支持批准BMS与AbbVie联合开发的单抗药物Empliciti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支持批准百时美施贵宝(BMS)与合作伙伴艾伯维(AbbVie)联合开发的一款免疫刺激单抗药物Empliciti( elotuzumab)联合Revlimid( lenalidomide)和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用于既往已接受过至少一种疗法的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的治疗。欧盟委员会( EC)在审查药物时,通常都会采纳CHMP的建议,这也意味着Empliciti很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获批上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FDA:批准卡非佐米可与其它某些疗法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近日,FDA批准了卡非佐米( Kyprolis)可与其它某些疗法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MM)。另外,也批准了该药可单一治疗经至少一种疗法治疗后的复发或难治性MM。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优质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临床优质护理的路径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优质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及疗效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定向给予临床优质护理服务路径,可显著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水平恢复的同时,强化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王淑英;朱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骨科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9月在医院治疗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死亡组16例与存活组72例。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特征并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死亡组患者16例(18.18%),明显低于存活组的72例(81.82%);2组患者会产生各种并发症,其中2组患者在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心悸、咳血以及发热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昏厥和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对缓解患者病情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聚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情况调查

    目的:分析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1061例老年抗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比较2年抗精神药物使用变化。结果2年内联合用药比例分别是44.51%、43.23%,联合用药比例有所降低;从用药频率来看,目前主要抗精神药物是奥氮平(23.28%)、利培酮(20.45%)、喹硫平(17.15%)、阿立哌唑(7.72%),用药剂量分别为(13.4±2.2)mg/d、(2.6±0.6)mg/d、(345.5±43.4)mg/d、(11.5±2.1)mg/d。结论就目前来看,老年类抗精神药物单一用药还是占主导,且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用药剂量均较小。

    作者:史利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7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75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早期症状,缩短治疗周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维 A 联合潘生丁、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潘生丁、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发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扁平疣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阿维A联合潘生丁、西咪替丁治疗;对照组予潘生丁口服及阿昔洛韦乳膏外用,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发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联合潘生丁及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茂;廖永梅;刘宏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 P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7月医院确诊为COPD合并PH的患者76例,按患者病情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AT组)35例与常规治疗组41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AT 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监测NO、ET-1、PASP、FEV1/FVC%及FEV1%等指标。结果2组治疗前的血浆ET-1、NO水平及PA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T组NO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均有升高,而ET-1与PASP较同组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6个月后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T组FEV1/FVC%及FEV1%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调节COPD合并PH患者体内NO及ET-1的分泌,有效降低PASP,改善肺功能。

    作者:陈丹;王碧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喷他佐辛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普外科住院的行择期插管全麻手术( ASAⅠ~Ⅱ)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氯化钠对照组、氯诺昔康组及喷他佐辛组各40例,在手术结束前30min时3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2ml静脉注射、氯诺昔康0.2mg/kg、喷他佐辛0.5mg/kg治疗,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麻醉前,拔管时及拔管后5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情况;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长短情况;拔管时的躁动评分及拔管后5min的Ramsay镇静和疼痛评分情况。结果3组拔管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拔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钠对照组拔管后5min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拔管前,氯诺昔康组和喷他佐辛组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氯化钠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喷他佐辛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氯诺昔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他佐辛应用于全麻苏醒期降低了患者的疼痛,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且不影响拔管时间,苏醒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安全合理用药研究

    药品具有两面性,既可用于防病、治病,也可能会危害机体,引起患者出现生化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药品的不良反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产生药品的不良反应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人、药、环境等。从微观上看,安全合理用药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人,更是从宏观上联系着这个国家和社会,不但要发挥经济效益,还要产生社会效益。我们要从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以及适当性来考量用药的过程和结果,从而保证大众用药的安全合理。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致双下肢水肿1例

    患者,男,75岁,主因“双下肢浮肿2个月”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1年,血压14~160/90~100mmHg波动,偶有头晕,平时口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50mg/12.5mg,每天1次,拜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普伐他汀钠片20mg,每天1次。因血压控制不理想,今年3月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口服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每天1次,血压控制平稳,2周后出现双下肢浮肿症状,无发热、腰痛等不适。查体:血压130/90mmHg,脉搏60次/min,眼睑浮肿,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及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浮肿明显。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双下肢静脉未见异常,腹部超声:脂肪肝,余未见异常,实验室:肝功能、肾功能、甲功、血常规、血脂、血糖及肿瘤标志物均正常,心电图检查正常,考虑水肿系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引起可能性较大,停服上述降压药物,给予厄贝沙坦片150mg,每天1次,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0.15g/12.5mg,每天1次,1d后浮肿明显缓解,3d后浮肿基本消退,1周后无浮肿,随访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作者:程保青;孔凡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