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铃;许培阳;陈清瑞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浓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浓度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浓度与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期前收缩次数,改善血液流变学,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针刺双侧肢体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浚县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予以针刺双侧肢体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刺患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双侧肢体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帮助患者补气活血、疏通脉络,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侯光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微种植支抗与上颌横腭杆加Nance弓支抗在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永丰县中医院口腔科2012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4例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患者,根据不同的支抗分为微种植体支抗组(A组)和上颌横腭杆加Nance弓组(B组),各27例.A组患者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B组患者采用上颌横腭杆联合Nance弓支抗治疗.并根据治疗前与治疗后X线投影测量相关指标,对不同的支抗方法的效果评定.结果患者完成治疗与关闭上颌与下颌拔牙间隙后,尖牙、磨牙中性或者是完全远中关系,前牙的覆颌覆盖属于正常标准,上颌与下颌牙列尖窝属于交错联系,解除开唇露齿,对侧貌具有改善作用.A组患者在矫治时,种植钉都十分稳定,无松动现象,上颌切牙切缘内收4.0mm,下颌切牙切缘内收4.9mm,磨牙平均向前移动1.0mm;B组上颌切牙切缘内收4.4mm,下颌切牙切缘内收3.5mm,磨牙平均向前移动2.3mm.治疗前两组患者硬组织测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NB角、FH-MP角、U1-NA角、U1-NA长度、U1-SN角、L1-NB角,L1-NB长度、L1-MP下颌平面角、U1-L1角、U6-PtPNS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备一定条件下,微种植体支抗可以作为加强支抗的首要选择;在不具备种植体支抗的前提下,采用上颌横腭杆与Nance弓支抗的效果也较好,两种方法在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中的而应用,能够为临床提供充分的支抗.
作者:黄涛;李素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5年4月宝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为45例合并OSAHS者,对照组为35例未合并OSAHS者,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肺功能指标,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OSAHS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45例哮喘合并OSAHS临床特点:夜间发作占31.1%,日间发作占22.2%;体质指数(BMI)在25kg/m2及以上占80.0%.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过敏性鼻炎及肥胖是支气管哮喘并发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合并OSAHS发生率较高,其独立影响因素为过敏性鼻炎与BMI病史.
作者:岳新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腹痛与腹胀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痛与腹胀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避免脏器功能衰竭.
作者:李永生;张义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麻醉镇痛药物在癌症疼痛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予以全面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2016年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102例,对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品种、剂量、处方数、规格、用药频度予以全面分析.结果 102例癌症疼痛患者使用的麻醉镇痛药物主要包括盐酸吗啡注射液、曲马多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芬太尼透明贴.其中盐酸吗啡缓释片用药量高,其次是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盐酸吗啡注射液、曲马多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用药频度数高,低的是地佐辛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药物利用指数低,盐酸吗啡缓释片药物利用指数高.结论 对癌症疼痛患者采取麻醉镇痛药物,其使用原则基本符合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规格等方面也基本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及合理化.
作者:张晨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总结近年来中医学关于肾性血尿的病机研究及其主要治疗方法,肾性血尿临床上以湿热夹癖者多见,心肾紊乱为主因.治疗上应辨证施治的使用升提益气之法、益气固摄法、补肾固涩法与化癖止血法.针对肾性血尿,中医治疗上切忌单纯止血,而需从疾病病机入手,以化癖止血联用,做到补肾、益气、健脾、养胃、活血、化瘀,以达到临床止血之目的.
作者:李朝玲;李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拉莫三嗪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比较两组癫痫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5%、56.92%,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2%、18.4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严伟;王静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CD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 8例患者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HV-CD)4例,浆细胞型(PC-CD)4例;临床分型为局灶型(LCD)3例,多中心型(MCD)5例.LCD患者中1例临床表现为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2例胸部CT提示为胸腔内前纵隔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无其他全身症状表现;MC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盗汗、乏力、体质量下降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肝脾大、不同程度水肿、皮肤改变等.LCD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结肿大;MCD患者均伴不同程度贫血、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乳酸脱氢酶增高等.LCD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MCD患者予以CHOP或COP方案化疗,治疗后MVD患者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例,疾病稳定(SD)1例.结论 CD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联合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胡敏;袁凯锋;李晓明;邢宏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伴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慢阻肺伴肺动脉高压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各28例.Ⅰ组给予常规治疗,Ⅱ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大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8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EF、FEV1/FVC、PaO2、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患者PEF、FEV1/FVC、PaO2高于Ⅰ组,PCO2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患者hs-CRP、IL-8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总有效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阻肺伴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减轻机体炎症程度.
作者:马振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60例小儿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和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患儿和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和患儿家属的哮喘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哮喘复发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哮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哮喘知识知晓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哮喘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CD105在人脑胶质瘤中的相关性表达.方法 收集南通附属医院病理科2008年12月—2011年12月的胶质瘤组织蜡块6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来检测人脑胶质瘤和6例脑创伤经颅脑减压术后的正常脑组织中HIF-1α和CD105的表达.结果 CD105表达与胶质瘤级别呈正相关(r=0.617,P﹤0.01).CD105抗体标记的MVD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6,P﹤0.01).结论 HIF-1α及CD105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胶质瘤级别呈正相关,CD105抗体标记的MVD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杜慧娟;施公胜;王明忠;王庆华;郭迎;刘媛媛;王芳;周艳;张成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宫腔内放置Foley球囊尿管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于万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0例,按照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在宫腔内放置Foley球囊尿管,对照组肉患者于术后给予戊酸雌二醇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同时在宫腔内放置Foley球囊尿管可以有效地预防宫腔粘连,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胡月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西华县叶埠口乡卫生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丁庆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不同停药方式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服药2周后逐渐减少剂量至用药结束,对照组患者待红细胞沉降率(ESR)恢复后停用.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ESR、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等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停药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复发率、症状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SH较治疗前上升,FT3、FT4、ESR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ES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SH、FT3、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的停药方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且预后好.
作者:唐振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男性糖尿病患者95例,根据评估与评分结果不同分为糖尿病无ED及无抑郁症患者组(1组)、糖尿病ED患者(2组)、糖尿病ED合并抑郁症患者(3组),其中1组45例,2组50例,3组37例.观察患者一般资料、并发症及其他生活习惯,分析糖尿病ED合并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糖尿病ED与抑郁症共病率为74%.2组与3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能、睾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病程、T水平是糖尿病ED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ED与抑郁症共性较高,年龄、糖尿病病程、T水平是糖尿病ED合并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王笑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9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则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执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等,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呼吸频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作者:董丁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大同市中医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C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3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意识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续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收治入院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与主观幸福感.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幸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
作者:连艾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短期集中强化教育及强化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2月—2015年1月就诊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短期集中强化教育和强化随访,均干预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干预前后进行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调查.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FPG、2hPG和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和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总分,运动依从性、饮食控制、监测依从性、药物依从性和足部护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集中强化教育及强化随访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提高自我管理水平,且效果优于糖尿病传统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杨斌;潘海燕;张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