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脑胶质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CD105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杜慧娟;施公胜;王明忠;王庆华;郭迎;刘媛媛;王芳;周艳;张成娣

关键词:脑桥胶质瘤, 缺氧诱导因子-1, CD105
摘要: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CD105在人脑胶质瘤中的相关性表达.方法 收集南通附属医院病理科2008年12月—2011年12月的胶质瘤组织蜡块6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来检测人脑胶质瘤和6例脑创伤经颅脑减压术后的正常脑组织中HIF-1α和CD105的表达.结果 CD105表达与胶质瘤级别呈正相关(r=0.617,P﹤0.01).CD105抗体标记的MVD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6,P﹤0.01).结论 HIF-1α及CD105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胶质瘤级别呈正相关,CD105抗体标记的MVD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8%(28/33)、66.6%(22/33),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9%(31/33)、75.8%(25/33),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李淑玲;黎云霞;熊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波照射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微波照射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青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56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切口神灯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应用微波照射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切口再次裂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27/28),高于对照组的78.6%(2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再次裂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微波照射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切口再次裂开发生率.

    作者:焦秀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的佳治疗剂量研究

    目的 探讨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的佳剂量.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给予50/250μg、50/500μg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6-MWD)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FEV1、FEV1/FVC、FEV1%、6-MWD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患者FEV1、FEV1/FVC、FEV1%、6-MWD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PaCO2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临床症状评分、PaCO2低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PaO2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患者PaO2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能有效改善中-重度稳定期COPD疾病老年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以及血气分析指标,高剂量时改善效果更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何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柳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氨茶碱治疗,观察组予以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氨茶碱,可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旭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拉莫三嗪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比较两组癫痫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5%、56.92%,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2%、18.4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严伟;王静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效果.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血液科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8例PCNS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试验组给予HD-MTX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对照组给予HD-MTX联合全脑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50.0%,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24个月、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MTX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PCNSL,疗效显著.

    作者:何孜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郫县人民医院2013—2014年入院的12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试验组加服百令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与6min步行距离(6-MWT)]与COPD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O2与P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与6-MW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FEV1/FVC与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稳定期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令胶囊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PO2水平,改善肺功能,延长稳定期持续时间,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张红;张琼;刘茂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分层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分层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靖安县高湖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160例,根据其管理制度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采用分层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医生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感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生对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9.6%(1246/1251),高于对照组的93.7%(1180/1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分层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知识的掌握能力,继而提高其工作成就感、护理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永红;袁爱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葛根芩连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武义县熟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葛根黄连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葛根芩连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美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安眠药物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咽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陈淑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老年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观察组予以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pH值、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观察两组患者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pH值、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pH值、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RV/T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V/T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机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中老年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上机时间、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庞创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锝[99 Tc]亚甲基二磷酸钠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锝[99 Tc]亚甲基二磷酸钠注射液(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南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云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用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CRP、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少于对照组,ESR、CRP、R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的实验室指标,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其战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N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的表达意义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CAP患者,按其X线表现分为大叶性肺炎组30例、小叶性肺炎组22例及间质性肺炎组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测定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分数(N%),并检测血清PCT、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 3组CAP患者血清PCT、hs-CRP、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大叶性肺炎组及间质性肺炎组PCT水平高于小叶性肺炎组(P﹤0.05);大叶性肺炎组hs-CRP水平高于小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组(P﹤0.05);小叶性肺炎组患者NT-proBNP水平高于大叶性肺炎组及间质性肺炎组(P﹤0.05);大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组PCT阳性率、hs-CRP升高率均高于小叶性肺炎组(P﹤0.01).大叶性肺炎组PCT阳性率与间质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高于小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hs-CRP升高率均高于小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组hs-CRP升高率与间质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WBC、N%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AP患者中PCT、hs-CRP、NT-proBNP水平均有变化,但炎性部位不同,上述指标的变化也不尽相同.

    作者:冯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男性糖尿病患者95例,根据评估与评分结果不同分为糖尿病无ED及无抑郁症患者组(1组)、糖尿病ED患者(2组)、糖尿病ED合并抑郁症患者(3组),其中1组45例,2组50例,3组37例.观察患者一般资料、并发症及其他生活习惯,分析糖尿病ED合并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糖尿病ED与抑郁症共病率为74%.2组与3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能、睾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病程、T水平是糖尿病ED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ED与抑郁症共性较高,年龄、糖尿病病程、T水平是糖尿病ED合并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王笑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5年4月宝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为45例合并OSAHS者,对照组为35例未合并OSAHS者,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肺功能指标,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OSAHS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45例哮喘合并OSAHS临床特点:夜间发作占31.1%,日间发作占22.2%;体质指数(BMI)在25kg/m2及以上占80.0%.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过敏性鼻炎及肥胖是支气管哮喘并发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合并OSAHS发生率较高,其独立影响因素为过敏性鼻炎与BMI病史.

    作者:岳新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泮托拉唑联合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联合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江铜集团(德兴)医院诊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作者:邓晓锋;王月梅;邹桂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针刺双侧肢体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针刺双侧肢体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浚县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予以针刺双侧肢体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刺患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双侧肢体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帮助患者补气活血、疏通脉络,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侯光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良好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9月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内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全面健康指导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诊疗工作时,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并配合良好的健康宣教,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强化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李秋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症护理干预应用于妊高征产妇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对症护理干预应用于妊高征产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妊高征产妇,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实施对症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子痫、难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妊高征产妇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妇子痫率、难产率,提高围生儿生产质量,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武海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5年9月瑞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病毒性脑炎患者3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5例与研究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退热、住院天数、惊厥控制、头痛呕吐消失、意识转清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退热、住院天数、惊厥控制、头痛呕吐消失、意识转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令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