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疗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尚菁

关键词:中医分期辨证, 外治疗法, 小儿肺炎, 微波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疗法,比较2组患儿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并监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肺炎采用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方法治疗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较少,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炎舒口服液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白细胞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治疗后2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嗜酸细胞数及单核细胞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通窍鼻炎胶囊效果显著,且可降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在治疗中广泛使用。

    作者:唐富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PCI 伴冠心病家族史阳性患者1300例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伴冠心病(CHD)家族史阳性患者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该院2006年12月-2014年6月13800例行 PCI 患者中选取伴 CHD 家族史阳性者1300例,随机抽取无 CHD 家族史 PCI 患者1000例作为阴性组。对 CHD 家族史阳性组和阴性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进行比较。结果在13800例 PCI 患者中发现 CHD 家族史阳性者1300例,占 PCI 总数的9.4%。阳性组患者的 BMI 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左主干病变和单/双/三支病变发生率与阴性组无显著差异(P ﹥0.05),发病年龄和吸烟患者发生率显著低于阴性组,而男性、高脂血症、AMI 和开口病变、CTO 发生率均显著大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CI 患者中CHD 家族史阳性率为9.4%,CHD 家族史阳性患者中男性、高脂血症、AMI 和复杂冠脉病变多于无家族史者。

    作者:周彦民;孙中华;钟明惠;孙丽敏;葛鑫;齐向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2014年我院住院药房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2014年我院住院药房排名前十位抗生素的用药金额、数量、DDDs、DDDc 及临床科室使用情况。结果2014年住院药房抗菌药占其药品总收入16.54%,头孢类花费占整个抗生素费用36.96%;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为51.60%,低于卫生部标准,但呼吸内科、骨科、泌尿外科等外科抗生素使用率均高于标准值。结论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较去年明显好转,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白旭光;王锻;黄晶晶;张雪竹;戴旖旎;贺勇毅;田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并文献复习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属中药复方制剂,由20mg 丹参素与100mg 盐酸川芎嗪组成。其药理作用为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稠度、加速红细胞流速和改善微循环等[1]。主要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病及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心绞痛、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说明书不良反应记录少,仅为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偶有皮疹。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文献报告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不良反应(ADR)也逐渐增多,如引起头晕、胸闷、心悸、气急、瘙痒、恶心呕吐[2]、发热面部发红[3]、过敏性休克[4]等。本文报道我院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许时丽;李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红花黄色素注射剂不良反应及相关文献复习

    红花黄色素注射剂是通过现代制剂工艺从中药红花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其有效成分为红花黄色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各种类型心绞痛、糖尿病相关病变、肺栓塞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防治阿霉素导致的心脏毒性[1],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是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比较理想的中药制剂。但随着红花黄色素注射剂近年来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通过以“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等关键词检索1979年9月-2014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红花黄色素注射剂导致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并对红花黄色素注射剂有关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现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伍晓霞;刘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比较

    目的:比较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AKT、PTEN 和 TLR4水平。方法取肝癌组织和肝纤维化组织各10例,western-blot 法检测 PTEN、AKT 蛋白的表达。提取肝癌组织和肝纤维化组织总 RNA, RT-PCR 方法检测 PTEN、AKT、TLR4mRNA 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的 PTEN、AKT、TLR4mRNA 和 PTEN、AKT、P-AKT 蛋白水平高于肝硬化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癌组织较肝硬化组织中 PI3K 信号通路活性增强。

    作者:金萌;韩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吸入沙丁胺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术前吸入沙丁胺醇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沙丁胺醇吸入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沙丁胺醇吸入组于镜检前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对照组不吸入沙丁胺醇。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液动力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T0)、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后(T1)和麻醉后入镜前(T2)时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纤维支气管镜入声门前(T3)、手术进行30秒后(T4)和退镜后即刻(T5)时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 MAP 和 HR 低于对照组,在 T4和 T5时点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 SpO2高于对照组患者;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供氧不良、高血压、心动过速、体动、气道痉挛、呛咳、咽喉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吸入沙丁胺醇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婕婷;张凤刚;张兰梅;刘梅芳;陆燕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地塞米松复合局麻药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影响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复合局麻药对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择期行上肢手术患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斜角肌间隙入路法行臂丛神经阻滞,地塞米松组注入含有地塞米松10mg +罗哌卡因100mg +利多卡因100mg 的生理盐水稀释液40ml,对照组注入含罗哌卡因100mg +利多卡因100mg 的生理盐水稀释液40ml,观察并记录2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呼吸循环改变、麻醉满意度及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结果2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痛觉消失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5),地塞米松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 及手术开始后10min、20min 2组的SpO2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前、后2组患者 HR、BP 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开始后2组 HR、BP 均有所升高,但对照组的 HR、BP 升高较地塞米松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地塞米松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塞米松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不能缩短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但能使镇痛持续时间延长且镇痛效果加强,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董慧领;王倩;周洪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安鼻渊方熏蒸对慢性鼻窦炎术后鼻黏膜愈合及纤毛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新安鼻渊方熏蒸治疗对慢性鼻窦炎术后鼻黏膜愈合及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沐舒坦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术后第7天,中药组患者给予新安鼻渊方溶液50ml +沐舒坦30mg 熏蒸治疗,沐舒坦组患者给予沐舒坦30mg 熏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无菌注射用水熏蒸。3组均每次治疗时间30min,连续治疗3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患者黏膜上皮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7(IL-17)阳性细胞比例,糖精试验检测鼻黏膜纤维传输速率。结果中药组、沐舒坦组与对照组患者黏膜 TGF-β1阳性细胞数及 IL-17阳性细胞数依次增加,鼻纤毛传输速率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术后使用新安鼻渊方熏蒸治疗具有加速鼻黏膜愈合功能,同时对鼻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艳娥;张星星;王山苓;张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联合检测血清 SCC、CEA、CA125、CA199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在宫颈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9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另选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 SCC、CEA、CA125、CA199浓度,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 SCC、CEA、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鳞癌组 SCC 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腺癌组,CEA、CA125、CA199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腺癌组,临床Ⅲ/Ⅳ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CC-Ag、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对鉴别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业琳;雷嘉;黄卓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右桥脑小脑角肿瘤术后并发高位截瘫1例

    患者男,41岁,61kg。因头痛、头胀1个月余就诊,查颈软,心肺(-),四肢肌张力Ⅴ级,颈椎 X 线正侧位无异常;神经外科情况:水平眼震(+),悬雍垂偏右,听力障碍,无面瘫,加强 Romlerg sign(+),头颅 CT 示右桥脑小脑角池扩大,与鞍上池相连续,CT 值5~8HU,各脑室、脑沟形态正常,无扩张、狭窄及移位征象,中线结构居中,考虑右 CPA 低密度占位,胆脂瘤可能性大,拟行在全麻下右 CPA 胆脂瘤切除术。

    作者:高秀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敬告读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住院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恢复情况较好,其中试验组完全恢复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应用在子宫肌瘤护理中可以加快患者恢复速度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改善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王芹;王士芳;徐发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 IL-4、IL-10及干扰素-γ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探讨支气管哮喘与血清 IL-4、IL-10及 IFN-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0例(哮喘急性发作组)、支气管肺炎患者30例(支气管肺炎组)及健康体检儿童30例(健康对照组),ELISA 方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治疗前后、支气管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患儿血清 IL-4、IL-10及 IFN-γ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 IL-4水平明显高于支气管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 IL-10及 IFN-γ水平明显低于支气管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哮喘缓解期血清中 IL-4水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下降(P ﹤0.01),而 IL-10及 IFN-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升高(P ﹤0.01)。结论血清 IL-4、IL-10及 IFN-γ水平变化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对监测哮喘患儿的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中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宫腔镜手术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取综合宫腔镜手术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宫腔镜手术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5.38%(8/52),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手术中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少,且护理满意度高,痊愈快,可作为宫腔镜手术中的首选护理方案。

    作者:李艳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早期老年 COPD 患者肺功能与肺动脉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轻、中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改变与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12月于该院干疗科确诊的轻、中度老年 COPD 稳定期患者52例,分析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肺功能改变与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结果轻、中度老年COPD 患者 PaO2逐渐降低;轻、中度老年 COPD 均有弥散功能逐渐下降;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 PASP 逐渐升高;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 PaO2、FEV1%、FEV1/ FVC 与 PASP 呈负相关(P ﹤0.05)。结论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心腔大小变化不明显,左心功能未受影响;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增高与低氧、肺功能的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黄艳丽;田陆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芪参活血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芪参活血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合并脓毒症临床效果。方法将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患儿均按照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性休克诊疗指南给予规范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用芪参活血颗粒,对照组给予等剂量温水。入院24h、第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 CD +4 CD +25调节性 T 淋巴细胞(Treg 细胞)比例,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采用雅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脏器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计数(PLT)、钠尿肽(BNP)水平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 PCT 水平及 Treg 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 AST、Scr、CK-MB、BN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LT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芪参活血颗粒可降低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降低外周血 CD +4 CD +25调节性 T 淋巴细胞比例,对脏器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张俊光;黄东华;韩慕谦;王洁;申秀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马铃薯片联合鲁南贝特治疗梨状肌痉挛1例

    梨状肌可因急、慢性损伤,或解剖变异,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引起腰腿剧烈疼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PMS)[1]。我院发生1例因臀大肌肌内注射药物导致梨状肌痉挛患者,经采用马铃薯片热疗联合鲁南贝特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穆丽;甄长溪;杨雪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药品不良反应93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其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4年度收集上报的93例 ADR 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 93例,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引起 ADR 的因素以抗菌药物使用高,占56.99%,其中又以β-内酰胺类居首,24例,占45.28%;损害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引发 ADR 类型以一般药品不良反应为主,占94.62%。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应加强 ADR 监测和报告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罗卿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30例,B 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立普妥。A 组在 B 组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检查治疗前、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记录血清学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质(FIB)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 IMT、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 A 组低于 B 组;治疗后2组 TC、LDL-C 及 FIB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 A 组低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 B 组出现2例肝功能损害外,其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立普妥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显巍;余建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